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實際上即使是同種的食肉猛獸也有多個體型、習性差異較大的亞種,所以,食肉猛獸戰鬥力排名前20的動物,我們要選擇各自種中最大體型的亞種才比較的公平。基於這個前提,我認為戰鬥力前20的陸地食肉動物的排名如下:
01 人
在陸地上的所有食肉動物中,人類的體型只能算是中等的,但是,人類在漫長的進化史中選擇了大腦進化,正是因為這樣,人類才發明和創造出了各式各樣的「工具」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其中,武器就是最具殺傷力的存在,在人類的武器面前,任何一種食肉動物都不是人類的對手。
所以,人類是陸地上戰鬥力最強的食肉動物。
02北極熊
在自然界中,陸地上戰鬥力最強的食肉動物,一定是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而現存陸地上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就是北極熊了。成年北極熊有著平均500公斤的體重,在捕獵時,僅需要一巴掌就能將100多公斤的海豹拍暈,可見其兇猛程度。
因此,北極熊是陸地上戰鬥力僅次於人類的存在,排在第二位。
03 棕熊(科迪亞克棕熊)
在食肉目下,如果論一個科下動物的平均體型的話,最大的一定是熊科了。而且在熊科棕熊種下有著20個不同的亞種,其中體型最大的就是科迪亞克棕熊了。成年的科迪亞克棕熊的平均體重在550公斤左右,比北極熊還要重。而上面之所以說北極熊是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其實是因為科迪亞克棕熊雖然大,但它並不是純正的食肉動物,而是一種雜食性動物。
不過,雜食的食性並不影響它的戰鬥力,僅僅是長平均在10公分以上的尖利的爪子就是其他動物所望塵莫及的。因此,棕熊種下的科迪亞克棕熊戰鬥力僅次於北極熊,排在第三位。
04 灣鱷或者是東北虎
第四位之所以沒有確定下來,原因就是灣鱷是現存最大的鱷魚,平均體長4米,平均體重在800公斤左右(雄性),而東北虎是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成年雄性的平均體重在195公斤左右,體長平均在3米左右。
如果說在水中,在體型懸殊以及各自習性的差異下,灣鱷對東北虎有很強的優勢,但是如果在陸地上,靈活性較差的灣鱷則是打不過東北虎的。而且灣鱷可以在陸地上生活,所以它也算是一種陸地食肉動物。
因此,在地面上決鬥,東北虎排第四,如果在水中,灣鱷排第四。
05 非洲獅
雖然獅子和老虎都是大型的貓科動物,但是最大的非洲獅比最大的東北虎從體型上還是差了一些的。所以,非洲獅排在了東北虎的後面,並且在非洲,非洲獅與世界上第二大的鱷魚尼羅鱷的衝突也比較多,但是,即使在地面上,獅子也很難獵殺鱷魚。當然,這並不代表獅子的捕獵能力比老虎差,而是獅子擅長團隊作戰,與擅長偷襲的老虎在面對鱷魚的時候處理方式不同。
因此,非洲獅排在了東北虎和灣鱷的後面,屈居第六。
06 美洲豹
美洲豹又稱美洲虎,它是美洲最大的貓科動物,同時也是食物鏈最頂端的食肉動物。在美洲豹的食譜中,幾乎囊括了整個南美熱帶雨林中的動物,包括森蚺。以其他的貓科動物不同,美洲豹最擅長的是「爆頭」,有著超過500公斤的強大咬合力。
因此,美洲豹排在第七位。
07 亞馬遜森蚺
亞馬遜森蚺是現存最重的蛇(最長的蛇是網紋蟒),成年後的森蚺有著平均6米以上的體長,而且它擅長偷襲,一旦被它咬住,它會迅速的將身體纏繞在獵物身上。只要被森蚺纏繞的獵物,即使再兇猛也只有死路一條。
因此,亞馬遜森蚺排名第八。
08 科莫多龍
科莫多龍是現存最大的蜥蜴,成年的科莫多龍有著平均3米左右的體長、70公斤左右的體重,它致命的武器一共有三種,第一種就是長且尖利的爪子,第二種是粗壯且靈活的尾巴,第三種就是布滿了細菌和可以分泌毒液的大嘴。
正是有著可以分泌毒液的毒腺,而它的毒液有著抗血凝的成分,所以被科莫多龍咬傷的獵物,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失血過多而死。
因此,科莫多龍在陸地食肉動物戰鬥力的排名中排第九。
09 波斯豹
在所有的貓科動物,體型排名第四的就是花豹了,而在花豹種下有9個不同的亞種,其中以波斯豹的體型最大。成年波斯豹的平均體重在65公斤左右,體長平均在2.3米左右。在野生狀態下,除了人類,波斯豹沒有天敵。
以上就是陸地上食肉動物戰鬥力排名前十的動物,至於11-20名,我們就不一一贅述了,它們分別是:11雪豹、12美洲獅、13平頭哥蜜獾、14斑鬣狗、15不列顛哥倫比亞狼、16獵豹、17狼獾、18猞猁、19豺、20非洲野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