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海底設郵筒 能寄信還可收垃圾

2020-12-11 華夏經緯網

臺「中央社」圖

臺「中央社」圖

    綠島紀念品和潛水業者11日在綠島海底13米處設立一個海底郵筒,不僅可以寄信,還可以收垃圾,2天會有一次郵差收信、收垃圾。

    臺東綠島潛水業者、紀念品業者及立委劉棹豪今天在綠島舉辦海底潛水拼圖比賽,活動收入全數捐給綠島3所學校當作教育基金。

    綠島在地商家「大哥ㄉ故事」老闆陳盈明特別在綠島石朗浮潛區海底13米處設立1個海底郵筒,可以讓潛水客投遞明信片,設置點在沙地上,不會危害珊瑚,明信片採防水設計。

    陳盈明說,每隔1天會有潛水同好組成的海底郵差,前往收信,上岸後貼郵票寄出;這個郵筒還兼具收垃圾功能,遊客潛水發現垃圾,可撿拾後放進郵筒,信差會幫忙拿上岸處理。

    陳盈明說,目前世界上最深的海底郵筒是日本和歌山縣,位於海底10米處,是經過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立委」劉棹豪表示,青年們願意留在綠島為家鄉努力,他感到欽佩,特地到綠島以行動支持公益活動。近年綠島愈來愈受到歡迎,希望遊人能珍惜大自然,保護好這片美麗的海洋。

 

來源:臺「中央社」 

 

責任編輯:左秋子

相關焦點

  • 這款設置在廣州街頭的郵筒不光可寄信 還可以寄快遞!
    你有多久沒有和郵筒打交道了?隨著時代的進步,過去市民只要寄信就要打交道的郵筒,如今市民已少用。如何能讓郵筒這一傳統工具,獲得新生?11月21日,記者在廣州街頭,看到一款新型智能郵筒。和傳統郵筒相比,該郵筒的智能化程度有所提高。市民可在廣州街頭,體驗一下這種披著傳統外衣,實則增加智能度的郵筒。披著傳統外衣,這個郵筒不光可寄信那麼簡單在廣州市天河區五山一帶上班的市民,會發現天河北路信源大廈門前的郵筒,和廣州其他郵筒不太一樣。記者11月21日看到,該郵筒和傳統郵筒一樣,有著綠色的圓筒形外表。
  • 郵筒被撤,寄信要走半小時
    編輯同志:人民中路曙光集團門前的郵筒怎麼移走了?強烈要求恢復移走的郵筒。方園數裡都得坐兩站車到火車站才能投信,百姓十分不便。白沙古井對面長沙銀行門前有一郵筒,該郵筒已經壞了一兩個月了,郵筒的投遞口也被貼了封條,但是一直都沒有人來維修和更換。
  • 巨型聖誕郵筒亮相廣州 遊客可向芬蘭聖誕老人寄信
    巨型聖誕郵筒亮相廣州 遊客可向芬蘭聖誕老人寄信     高8米、重2噸的巨型聖誕郵筒12月10日在廣州長隆歡樂世界亮相,園區遊客可通過該郵筒向芬蘭聖誕老人寄信,其中20位幸運遊客將會收到芬蘭聖誕老人的親筆回信。
  • 馬鞍山市區綠色郵筒變身「智慧郵筒」
    中安在線訊 據馬鞍山日報報導, 在這個手機、QQ、微信廣泛使用的時代,對很多人來說,寫信寄信可能只是腦海裡的美好記憶了。離你家最近的郵筒在哪,街邊現在還有多少綠色郵筒,這些問題的答案你可知道?記者採訪發現,全市目前還有83個郵筒,其中市區26個。
  • 郵筒寄信,半年都沒收到
    吳小姐投信的解放西路郵筒。 記者 李幸 攝  本報記者 李幸  「我半年前在郵筒投了一封信,但是,至今朋友都還沒有收到。」  據吳小姐介紹,半年前,她給家住南岸區的朋友寄了一封信,信是投到渝中區解放西路的郵筒裡,但至今朋友還沒有收到。吳小姐很是疑惑:「這個郵筒的開鎖處有灰塵,是不是已經很久沒用了?」  1月27日上午,記者來到吳小姐所指的那個郵筒旁等候郵差來開箱。在這裡擺攤的劉阿姨告訴記者,隔三差五還是會見到一位50來歲、戴著眼鏡的老郵差來收信,順便給郵筒「洗個澡」。
  • 廈寄信越來越少郵筒不減反增 郵筒成新建小區標配
    康火燦回憶說,以前平信交寄量很多時,廈門專職開取郵筒的約有15人。  進入2000年,郵筒大部分由郵遞員兼開,郵筒中的信件量也逐漸減少。「現在平時郵筒裡平均能開出兩三封信件,多數是明信片,也有郵筒連開幾天都見不到一封信。」康火燦說。
  • 馬鞍山市區仍有26個綠色郵筒 將變「智能郵筒」隨投隨取
    原標題:今天馬鞍山市區仍有26個綠色郵筒在這個手機、微信廣泛使用的時代,寫信寄信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只是腦海裡的美好記憶了。離你家最近的郵筒在哪,馬鞍山街邊現在還有多少綠色郵筒,這些問題的答案你可知道?記者採訪發現,全市目前還有83個郵筒,其中市區26個。
  • 蕪湖市每隻郵筒每天收不到2封信(圖)
    昨天,是世界郵政日,記者從市郵政局了解到,現在全市每隻郵筒平均每天收信不到2封,手寫信件的比例每年都在下降。曾經那些寫信時的溫柔,寄信時的期盼,收信時的激動,幾近變成遙遠的記憶。  郵筒失寵 平均一天收不到2封信  市郵政局弋江區投遞站的朱金鳳大姐已經在郵遞員崗位上幹了12個年頭。
  • 寄信跑幾條街才見一個郵筒 信太少!郵遞員取信一周僅取到幾封
    &nbsp&nbsp&nbsp&nbsp家住雲錦路的劉奶奶,年過八十卻有個習慣,逢年過節不喜歡打電話發簡訊,就愛給家裡人寄信。但劉奶奶表示,如今家搬離主城區後,寄信越來越不方便,跑了幾條街才看到一個郵筒。劉奶奶說:「原來住在夫子廟那裡,家門口就有郵筒,隔一條馬路還有,寄信特別方便。」
  • 一張照片引發網友回憶殺,路邊的郵筒,你還安好否?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金潔珺 章然 通訊員 韓穎回憶殺的威力就在於,在習以為常的日常中,突然擊中了你的心房——6月18日,杭州的一位市民在街上拍下了一張照片,一個郵筒邊,快遞員正在開箱取件。照片被上傳到了網上,這位市民寫道:「城市發展越來越快,手寫信的人也越來越少。馬路兩側的大郵筒,日日吃灰。誰曾想,上班路上能偶遇郵政小哥來取件。
  • 寫信的人越來越少 海口海甸島7個郵筒一天收不到一封信
    郭平介紹,「營業網點裡配置的郵筒,由營業員收信。我們的投遞員,主要負責城市街道、景區點和學校附近的郵筒。在海甸島地區,海南大學裡就設有2個郵筒,這也是整個海甸島地區郵筒收件量最集中的地方,其次就是在部隊附近的郵筒。現在網際網路科技發達了,寫信的基本上就剩下老人、學生和部隊官兵了。有時候,也有一些電信帳單。」
  • 韓媒抱怨中國遊客往郵筒扔垃圾 街頭不設垃圾桶或拉「觀光大國」後腿
    韓國《朝鮮日報》1月9日呼喊「救救郵筒」,抱怨中國遊客習慣性地往韓國郵筒裡扔垃圾。不過,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因為韓國大街上幾乎看不到垃圾桶,這可能是中國遊客在不懂韓文的情況下發生的誤會。據悉,韓國網友對該報導議論紛紛,除譏諷聲音外,也有不少反省。 網友「鄭方鎬」說,大城市沒有垃圾桶本身就是問題,韓國人同樣感到不方便,甚至直接往街上扔垃圾。
  • 書信時代漸行漸遠 你還會往郵筒裡寄信嗎?
    原標題:書信時代漸行漸遠 你還會往郵筒裡寄信嗎?   紅網郴州站12月13日訊(通訊員 周慧)在電子郵件、電話、簡訊、QQ、微信、視頻聊天等科技手段的「圍剿」下,曾經承載著厚重情感的信件和郵筒,已經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寫信這種與遠方親友溝通的方式,被新潮的年輕一代視為過時、落伍。
  • 桂林43個郵筒每天只收到300封信,很少寄信的我們依然感謝這份堅守
    現在我還保留著上百封信件,全國各地,世界各地」……也有人感嘆,隨著電話、電子郵件、網絡視頻電話等通訊業務的普及,用信件交流的方式也越來越少了;很多人在已經適應了城市快節奏生活的同時,又渴望能有「慢一點」的時光,「能讓人沉下心來感受生活」。
  • 綠皮郵筒「肚子裡」裝傳感器 信件一收秒發通知
    綠皮郵筒開啟「物聯網+」模式,信件一落箱,通知秒送達。近日,我市260餘個郵筒信箱已陸續完成智能化改造,後臺調試工作完成後,將大幅提升投箱平信的管理水平,避免漏件積件。【郵筒如何升級?】裝上電池確認沒有故障後,工作人員用3M膠、卡扣固定器、掛鈎等將感應裝置固定在筒壁上,郵筒端的智能化改造就算完成了。「這套智能設備安裝十分簡便,升級單個郵箱(筒)只需要半小時左右。」廈門市郵政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全市260餘個郵箱(筒)已基本安裝完成。升級後的郵筒雖然外觀上並無變化,但擁有了「感應設備+無線通訊」技術集成。
  • 萬那杜潛到海底寄信
    除了可以潛入海底欣賞美麗的海底世界外,還可以潛到萬那杜獨一無二的海底郵局去寄信!萬那杜位於夏威夷和澳大利亞之間,由80多個島嶼組成,有世界著名的海下潛水區。而這座獨有的水下郵局離海岸有30多米遠,建在海面以下3米深的地方。要想光顧這家郵局,只能潛水前往。萬那杜郵政局還專門為顧客設計了防水明信片,一張的價格約合人民幣15元。
  • 市區僅剩43個郵筒!這些郵筒會消失嗎?
    現在我還保留著上百封信件」……也有人感嘆,隨著電話、電子郵件、網絡視頻電話等通訊業務的普及,用信件交流的方式也越來越少了;很多人在已經適應了城市快節奏生活的同時,又渴望能有「慢一點」的時光,「能讓人沉下心來感受生活」。
  • 韓國郵筒屢被中國遊客當垃圾桶 貼標識提醒
    韓國《朝鮮日報》去年1月曾報導稱,明洞的郵筒被中國遊客當作垃圾箱往裡扔垃圾。一年後情況是否有所改善呢,記者專門實地探訪。  在商業街主幹道的明洞警所門前,紅色的郵筒格外顯眼,周圍的地面沒有雜物,郵筒上雖然有些汙跡,但並沒有垃圾,而且因為旁邊就是可愛的卡通警察,不時有遊客在郵筒前拍照留念。尤其是此前韓媒報導中提到的貼在郵箱上的便條「這不是一個垃圾桶」也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郵箱上印上了韓英中日四種語言標識。
  • 潛到海底寄信 萬那杜水下郵局(圖)
    除了可以潛入海底欣賞美麗的海底世界外,還可以潛到萬那杜獨一無二的海底郵局去寄信!萬那杜位於夏威夷和澳大利亞之間,由80多個島嶼組成,有世界著名的海下潛水區。而這座獨有的水下郵局離海岸有30多米遠,建在海面以下3米深的地方。要想光顧這家郵局,只能潛水前往。萬那杜郵政局還專門為顧客設計了防水明信片,一張的價格約合人民幣15元。
  • 海口郵政花12萬元換郵筒遭質疑:有人寫信嗎(圖)
    南國都市報記者從海口郵政局了解到,去年年底,該局耗資約12萬元,將海口市區內50多個老舊的郵筒更換。在記者調查中了解到,現在快遞、網絡等多種通訊工具較為快捷,很少有市民還通過信件與親朋聯繫。「耗資更換新郵筒,不就成了浪費資源嗎?」不少市民質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