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讓有信仰的人來講信仰

2020-12-19 雲南網

原標題:思政課:讓有信仰的人來講信仰

「思政課教師如何將思政課上成『有溫度的課』,一是思政課教師要有信仰和情懷。古人說得好,『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思政課要解決學生的理想信念問題,必須要讓有信仰的人來講信仰,才能講得敞亮、講得深刻、講得透徹。二是發掘地方資源,講述家鄉的故事,咱們扶溝縣本身就有愛國將領吉鴻昌等紅色資源,要把他們的家國情懷代代相傳……」日前,在河南省扶溝縣召開的全縣思政課教師培訓研討會上,該縣教研室支部書記劉保軍為全縣思政課教師上了一堂《如何讓你的思政課有溫度》的報告,讓老師們對思政課教學有了新的感知。

「要把思政課講得『有溫度』,不能是填鴨式的『灌輸』,也不能是單向度的『聆聽』,可以角色互換,學生講,老師聽,在互動交流中激發思想的火花、引起心靈的共鳴。」扶溝縣練寺鎮初級中學七年級思政課教師陳鳳蓮參加培訓後深有感悟。

為加強全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該縣教體局出臺了《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實施方案》,規定局領導班子要帶頭講思政課,每位班子成員每學期到聯繫鄉鎮或學校講思政課不低於2課時。在局黨組的帶動下,全縣中小學校黨(總)支部書記、校長主動聯繫思政課教師,關心思政課教師思想動態和工作生活,助力思政課教師迅速成長。

「誰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誰才值得我們永遠銘記於心?」前不久,扶溝縣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翟連生在該縣高中七樓多功能報告廳,為扶溝縣高中400餘名師生上了一堂題為《青少年該銘記什麼》的思政課,引起廣大師生陣陣掌聲。

「要讓思政課成為有溫度的課,領導不僅要帶頭講思政課,還要講好思政課,讓學生樂意上思政課。同時,要主動關心思政課教師,為思政課教師開展學術交流、專業培訓、宣傳表彰、實踐研修等提供經費保障。」翟連生說。

扶溝是革命老區,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近年來,扶溝縣充分利用吉鴻昌將軍紀念館、姜鴻起烈士紀念館、張福林烈士陳列館和縣烈士陵園、塔灣烈士陵園這「三館兩園」,在清明節、國慶節深入開展清明祭英烈、傳承紅色基因等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雄渾的《就義詩歌》響徹雲霄。扶溝縣組建了「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愛國熱情」宣講團,今年以來,先後在全縣中小學範圍內開展巡迴宣講活動達100場次。

近兩年來,扶溝縣的中小學師生通過敬獻節日花籃、網上祭奠、觀瞻館內實物圖片、寫觀感作文等方式走近英雄、回顧歷史、暢談理想信念,營造出了濃厚的紅色教育氛圍,使他們在心靈的震撼中接受愛國主義精神的陶冶和洗禮。

「從吉鴻昌將軍的身上我深刻地領悟到了革命先驅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博大精深的愛國情懷,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這是扶溝縣高中學生宋靜怡在吉鴻昌將軍紀念館內留言簿上寫下的一段感言。

「劉海燕護士,從大年初一到初七一直日夜奮戰在醫院,已經7天沒有回家了。她9歲的女兒非常想念媽媽,和爸爸一起來到醫院時,劉海燕和女兒卻只能遙遙相望,呼喊卻不能親近。當她的女兒哭喊著『媽媽,我想你』,劉海燕伸開雙臂和女兒隔空擁抱的時候,我的眼淚奪眶而出……」這是扶溝縣職業教育中心2020級美術班賈珍珍同學的激情演講。

扶溝縣人民醫院護士劉海燕和女兒「隔空擁抱」的視頻上傳到網上以後,感動了無數網友,該縣及時利用這一教育資源,在中小學校舉行劉海燕先進事跡演講比賽。

據了解,到2022年,扶溝縣計劃中學專職思政課教師配備比例達到100%,小學專職思政課教師比例達到30%;創建一所思政課教學「示範校」、建設兩個中小學思政課名師教學研修工作室,初步形成具有該縣特色的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評價激勵機制。

「上好思政課是解決『培養什麼人』的問題,是教育部門義不容辭的政治任務,使命光榮。要讓思政課成為有溫度的課,不僅老師要講,學生也要講。除了守好課堂主陣地以外,作為學校,要為學生講好新時代的故事、搭建好課堂以外的平臺,還要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思政課的生動有趣。」扶溝縣教體局局長翟連生說。

(本報記者 王勝昔 本報通訊員 丁 璽)(王勝昔 本報通訊員 丁 璽)

相關焦點

  • 新時代思政課教師政治信仰建設的對策
    「政治要強」「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這裡的信仰就是指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特定國家的人們對某種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理想、政治文化的高度認同和真誠信服,並將其奉為行動準則。政治信仰在信仰體系中處於最高位置。一、新時代思政課教師政治信仰建設的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做有堅定政治信仰的思政課教師是十分重要的。
  • 做有堅定政治信仰的思政課教師 宣講家網評論
    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提高思政課教師素養提出了六個「要」: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其中「政治要強」擺在首位,「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這既是思政課教師的第一要求,更是思政課好教師的首要標準。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對做有堅定政治信仰的思政課教師,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 讓講信仰的人更加有信仰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要求思政課教師必須講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經過近百年艱辛探索,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已經得到了充分檢驗,它的人民性、實踐性、開放性、時代性在中國都得到了充分彰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至今仍然是完全正確的。
  • 理直氣壯辦好思政課
    各級學校黨委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站在黨和民族千秋偉業的高度,充分認識辦好思政課的重要性,理直氣壯辦好思政課,切實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戰略眼光,發揮好思政課在立德樹人中的關鍵作用,把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作為思政課教學職責使命;要把思政課建設放在學校發展的重中之重,列為學校第一課程建設,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
  • 習近平談學校思政課: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
    辦好思政課,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但最重要的是解決好信心問題。「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思政課教師本身都不信,還怎麼教學生?我們應該有信心辦好思政課。黨中央對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對思想政治工作、意識形態工作高度重視,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科體系建設,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根本保證。
  • 教師專業發展一體化: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協調建設
    【教育透視】 辦好思政課,關鍵要靠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培養和培訓機制、建立「學研育」一體化平臺,優化思政教師隊伍發展一體化,是推進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關鍵。
  • 這一年 思政課走上創新加速路
    關鍵詞:鋪路  讓講信仰的人更快速的成長  2月21日上午,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簡臻銳通過北京高校思政課高精尖創新中心網絡直播平臺在線參與了一場集體備課。  教師是關鍵,這毋庸置疑,尤其在當下,「思政課的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國家這幾年在思政課改革上下了很大的力氣,但是這些措施能否真正反應在課堂上,讓思政課真正做到不僅入耳而且入心關鍵看教師,教師是轉化器。」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李蕉說。
  • 如何上好思政課?聽聽軍隊教育工作者怎麼說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3月18日,習主席在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釋做好學校思政課教學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在廣大教育工作者中引起了強烈共鳴。近日,學習軍團採訪了部分軍隊院校一線思政課教育工作者,現將他們的心得體會和學習感悟摘錄如下,與大家分享。
  • 以「樂為、敢為、有為」之心鑄就思政課教師多彩人生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有了我們這支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
  • 打造「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精品
    我們要聚焦「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更好體現思政課教學的時代色彩。中央強調,要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北京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程正在推進,廣大思政課教師正積極探索思政課程的改革創新。現在宜以迎接黨的百歲誕辰為契機,精心搜集折射歷史意蘊、彰顯信仰力量的優秀音樂作品,以樂為橋,在「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的深度學習中達成思政理論的入腦入心,引導學生不忘初心走正路,予以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和境界提升。
  • 鄭州航院黨委書記付強走進課堂 為師生開講思政課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4月24日,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簡稱「鄭州航院」)黨委書記付強以《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追夢人》為題,給藍天書院350名師生上思政課。
  • 旗幟鮮明,理直氣壯辦好高校思政課!河南高校這樣幹……
    「為什麼要辦好」明確了辦好思政課的重要意義,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用和地位無可替代。 「由誰來辦好」明確了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要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 增強高校思政課親和力的三個關鍵點
    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了思政課的重大意義,對廣大思政課教師寄予了殷切期望,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新時代思政課建設指明了方向。培養有理想有擔當有情懷的時代新人,思政課教師必須以德立身、以德從教。教師嚴於自律,言嘉行懿,堂堂正正,才會成為學生喜愛和尊敬的老師。愛崗敬業是師德的重要體現。思政課教師是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樹立遠大理想目標的引路人,必須對自己所從事的專業滿腔熱情、真心喜愛。必須政治要強,有高遠的理想追求和熾熱的家國情懷,願意為教育事業奉獻畢生精力。
  • 辦好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的思政課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並強調要做到幾個「統一」,其中之一就是「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這個要求既體現了對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規律的科學把握,也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體運用,為辦好思政課提供了重要遵循。
  • 河北醫科大學社科部教師崔章國:「必須下真功夫,才能講活思政課」
    從事一線教學33年來,他將思政課與醫學專業相結合,策劃實施實踐教學改革,8年來每年編輯印刷一本大學生優秀社會實踐優秀調查報告集,成為學校思政課特色品牌。。說起崔章國的概論課,學生雷寶純畢業多年仍印象深刻,「崔老師的課,我一次沒逃過。」同事馮鳳蓮形容他,「把職業當成事業做,有情懷有信仰。」
  • 30個要點,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辦好思政課的重要文章
    「最重要的是解決好信心問題」  辦好思政課,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但最重要的是解決好信心問題。「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思政課教師本身都不信,還怎麼教學生?我們應該有信心辦好思政課。  黨中央對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對思想政治工作、意識形態工作高度重視,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科體系建設,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根本保證。
  • ——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思政課教學改革委員會成立大會...
    2020年11月28日,由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主辦,山西省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基地、山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思政課教學改革委員會成立大會暨2020年年會」在太原召開。來自省內78個會員單位的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思政部主任、專家學者等120餘人參加了線下會議,300名會員參加了線上會議。
  • 宣傳抗疫精神 凝聚中國力量 天津持續推進抗疫思政課
    日前,天津市教育兩委下發《關於引發教育系統深入開展抗疫精神宣傳教育活動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在「復學第一課」活動基礎上,進一步深入開展抗疫精神宣傳教育活動。疫情以來,為進一步講好抗疫故事、弘揚抗疫精神,引導青年學生堅定中國自信、凝聚中國力量,市教育兩委在組織生態文明「開學第一課」、邀請張伯禮院士主講授「抗疫第一課」、打造抗疫系列專題課等活動基礎上,持續深化延展抗疫思政課系列工作,連續推出了專家教授團、醫務人員報告團、思政名師公開課、網絡視頻課等4個系列的抗疫思政課宣講活動。
  • 把握思政課線上教學的四個特性
    疫情期間,思政課堅持「停課不停學」,開展了大規模線上教學,教育部牽頭組織「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課」,各地區協力開發「疫情防控」專題思政公開課,各學校也自行開展戰「疫」思政課,這些探索開闢了思政課教學的新場域新模式,為疫情防控奉獻了思政課力量。其中,教育部組織的首場思政大課直播吸引全國高校的學生在線觀看,相關網站、客戶端、社交媒體總訪問量高達1.25億人次。
  • 周蘇婭:站在高校思政課教學第一線的「鼓手」
    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從教25年,周蘇婭從思政課教研室的一名普通教師到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院長,始終站在思政課教學第一線,像一枚不知疲倦的「陀螺」,像一個樂此不疲的「鼓手」,以堅定的信仰、真情的講授,讓每一節課如涓涓細流,每一次宣講如春風化雨,浸潤著每一名學生、每一個聽者,是老師,是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