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直氣壯辦好思政課

2020-12-13 人民網

原標題:理直氣壯辦好思政課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就如何辦好新時代思政課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進一步明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其作用不可替代。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做好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我們一定要理直氣壯地辦好思政課。

  學校黨委重視是辦好思政課的根本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我們要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來認識辦好思政課的重要意義。在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過程中,思政課承擔著知識傳承、價值引領、行為養成的重要職責,具有其他課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黨委重視是辦好思政課的根本保證。各級學校黨委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站在黨和民族千秋偉業的高度,充分認識辦好思政課的重要性,理直氣壯辦好思政課,切實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戰略眼光,發揮好思政課在立德樹人中的關鍵作用,把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作為思政課教學職責使命;要把思政課建設放在學校發展的重中之重,列為學校第一課程建設,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在隊伍建設、經費投入等方面加大建設力度,旗幟鮮明、理直氣壯辦好思政課。

  高素質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是辦好思政課的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並強調「有了我們這支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上好思政課,教師責任重大。習近平總書記在對全國教師提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四有」好老師標準的基礎上,此次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更高標準、更強針對性的「六要」新要求,即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對思政課教師的政治素質、眼界胸懷、創新能力和人格修為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面對處在「拔節孕穗期」的青年學生,思政課教師要有新擔當、新作為,要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堅定的政治信仰、旗幟鮮明的政治立場,高尚的人格魅力、紮實的理論功底,理直氣壯、用心用情用功講好思政課。要始終堅持圍繞學生,關心學生,把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寫在信仰的旗幟上,成為一個理想信念堅定的信仰傳承者,以大愛情懷教書育人,做好學生的人生導師,把真善美的種子播撒在學生心田,努力成為黨和國家信任、學生愛戴尊敬、政治可靠的新時代思政課教師。

  理直氣壯辦好思政課,教師要樂為、敢為和有為。教育領域是意識形態鬥爭的前沿陣地,敵對勢力與我爭奪人心、爭奪陣地、爭奪接班人的鬥爭始終沒有停止。面對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反滲透鬥爭嚴峻的現實,廣大思政課教師要不斷提升政治站位,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突出思政課的思想性、政治性和原則性,要理直氣壯、旗幟鮮明地批駁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要堅持問題導向,緊密結合學生思想實際,糾正學生存在的片面、狹隘、模糊甚至錯誤的思想認識,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關切,用真理的力量浸潤和引導學生,致力於把主流意識形態內化為學生的政治認同,引導學生不斷增強「四個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之中。

  不斷推動改革創新是辦好思政課的生命力所在

  把「有意義」的內容講得「有意思」,必須創新思政課教學的手段和方式,採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運用新媒體等接地氣、形象化、通俗化方式,堅持線上與線下、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有效銜接,使思政課教學「活起來」,做到既「營養豐富」,又「美味可口」。要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入學生頭腦、融入學生思想、嵌入學生心靈,增進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從而實現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目標。

  觸動心靈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思政課教學的改革創新重在往學生心裡走、深裡走和實裡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注重強化教師和學生的課程教學互動,提升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新疆師範大學在國家精品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中堅持開設「感恩教育工作坊」,培育學生的感恩情懷,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分鐘微視頻」教學,引導學生感恩黨、聽黨話、跟黨走;在「中國近代史綱要」教研室開展教學展演,組織學生以舞臺劇、話劇、情景劇、朗誦、合唱等形式展示課程學習內容和體會,取得了良好效果。新疆師範大學還在暑期開展紅色教育實踐課堂教學,組織師生前往延安、梁家河、西柏坡、井岡山等地參加紅色教育實踐課堂,把思政課從祖國最西部高校教室延伸到內地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傳承了紅色基因,增強了「四個自信」,使師生受到了一次次震撼靈魂的思想洗禮。

  思政課改革創新是不斷增強思政課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手段,更是理直氣壯辦好思政課的生命力所在。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個相統一」的要求,不斷加強思政課建設,切實增強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使思政課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課程,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孫秀玲,系新疆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相關焦點

  • 以「樂為、敢為、有為」之心鑄就思政課教師多彩人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有了我們這支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樂為、敢為、有為」,不僅是對廣大思政課教師工作成效與擔負角色的充分肯定,也是在新時代對廣大思政課教師提出的殷切期望與嶄新要求,為思政課教師的成長發展指明了方向。
  • 河海大學舉辦思政課教學「知行」工作坊暨「思政課大中小學一體化...
    未來網高校頻道12月1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陳歡 宋小洪)12月7日,河海大學舉辦第一屆思政課教學「知行」工作坊暨「思政課大中小學一體化建設」研討會在江寧校區江寧會議中心,江蘇省教育廳社政處處長王偉,河海大學黨委副書記郭繼超出席會議並致辭。
  • 天津市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同說「國家標誌」 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邁出...
    7月18日,一堂精彩紛呈的示範課在「雲端」開講,來自天津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盟的4位不同學段教師以說課形式,與全市、全國的300餘名同行在線分享了「國家標誌」大中小一體化銜接教學探索成果。北京大學黨委教師工作部副部長、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宇文利教授,天津大學法學院魏建馨教授對示範課進行了點評指導。
  • 講好「阿拉寧波」味道的思政課
    近日,在浙江省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行的該院第二批思政課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授牌儀式上,寧波市北侖區白峰街道黨建辦副主任沈麗麗對寧波職院思政課教學「雙循環」模式的實踐效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從2016年開始,寧波職院就開始探索並構建「雙循環」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該模式是指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和基地實踐教學指導促進的循環,理論課教學中的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融合提升的循環。
  • 以學理性增強思政課的實效性
    以學理性增強思政課的實效性 2019-04-16 來源:《中國教育報》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孫代堯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教師,參加座談會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
  • 「思政課大講堂」在雲南景谷縣開講
    景谷教體系統「思政課大講堂」開講了。供圖為推動雲南普洱市景谷中小學校思政課堂建設,9月9日,景谷教體系統「思政課大講堂」開講了。通過學習,教師們紛紛表示,授課教師講的講課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堅定了他們「辦好思政課,講好思政課」的信心與決心。景谷特殊教育學校書記、校長羅豔芳說:「聽完黨課,讓我受益匪淺,我認識到上好思政課對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及鑄牢思想根基的重要性,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結合特殊學生的特點 結合特校教材,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和直觀的方法,開展特殊學生的思政課教學。」
  • 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明顯增強
    本報訊(記者張惠娟)在12月3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劉貴芹在介紹「十三五」時期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有關情況時表示,全國高校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不斷增強,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 北京思政課建設凸顯首都特色
    為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學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北京市研究制定《北京市教書育人「最美課堂」評選建設辦法》,在思政課特級教授、特級教師評聘工作基礎上,將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納入其中,以教學實效作為唯一依據,全市推薦、全網評選、全面宣傳,發揮優秀教師和典型課堂的示範作用。
  • 這一年 思政課走上創新加速路
    其實這一年來,有關學校思政課,形成席捲之勢的還有全國各地各學校隨處可見的「變」:課堂形式百變創新如火如荼,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更接地氣,教師培訓推陳出新渠道更寬……  應該說,思政課正走上一條創新的加速路。  記者在採訪中感受到,如果給這一年思政課的變化作個總結,我們可以找到這樣幾個關鍵詞:鋪路、露臉、開門。
  • 思政課:讓有信仰的人來講信仰
    二是發掘地方資源,講述家鄉的故事,咱們扶溝縣本身就有愛國將領吉鴻昌等紅色資源,要把他們的家國情懷代代相傳……」日前,在河南省扶溝縣召開的全縣思政課教師培訓研討會上,該縣教研室支部書記劉保軍為全縣思政課教師上了一堂《如何讓你的思政課有溫度》的報告,讓老師們對思政課教學有了新的感知。
  • 提質創優,點石成金,打造「硬核」思政課!
    提質創優,點石成金,打造「硬核」思政課!學校「築巢引鳳」,大力引進人才,配齊專業思政課教師隊伍;精準施策,持續推進「一人一策」「名師培育」計劃,做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講述思政課教師的敬業故事」主題宣傳活動,激發教師的創新活力。2019年7月,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提出具有全國首創意義的「雙師思政實驗課」計劃,成立雙師思政實驗課工作室,探索一名思政課和一名專業課老師共講一門思政課程的新路徑。
  • 一堂優質思政課的發現之旅
    「你講你的課、我走我的神。」類似的尷尬,不止在年輕的孟雪身上上演。「思政課不好上!」這,幾乎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員的共識。有人把原因推給課程本身,認為較之其他課程,思政課理論性強,很多內容側重於講道理,很難像其他專業課程那樣,讓學員有「現學現用」的獲得感,自然缺少「吸引力」。
  • 我校思政課教師在全省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競賽中斬獲佳績
    黑龍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競賽每兩年舉辦一次,是全省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的「大比武」和「大練兵」,本次比賽共設7門競賽課程,全省高校共有37名思政課教師最終進入決賽。馬克思主義學院高度重視本次比賽,提前組織專家學者和骨幹教師對參賽選手進行專門指導、專題培訓、專項提升,經過激烈的初賽、複賽,最終4名教師闖進決賽並獲獎,充分展現了我校思政課教師紮實的理論功底和突出的教學能力,也是學校長期以來切實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果體現。
  • 光明日報:在思政課中追求真善美
    思政課「求真」,就是直面問題,務求實效。毋庸諱言,如今的思政課存在不同程度的被「標籤化」現象,留給學生刻板、「滿堂灌」等印象。將高度凝練與抽象的政治理論生硬地向學生灌輸,不接地氣,學生自然不愛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種理論再正確、再精妙,也要應用於實際才能讓人信服。緊扣現實,將高深的理論與身邊的實例相結合,從文本進入學生心中,這樣的思政課才有價值。
  • 河北工業大學: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
    河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系主任蘇曄表示,河北工業大學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座談會讓大學的思政課教師們受益匪淺。從小學到大學,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識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如何讓思政課教學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河北工業大學正在開題、破局。
  • 擦亮中小學思政課「親切的面孔」
    「山不過來,我就過去」,要想撕下思政課「板著面孔說教」的標籤,更好地發揮思政課關鍵課程作用,中小學校必須主動求變、求新,通過創新理念、拓展渠道、豐富手段、優化機制,主動擦亮並不斷豐富思政課「親切的面孔」,真正契合中小學生成長的需求和發展的期待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辦好思政課,離不開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專業化思政課教師隊伍。「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 京津冀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
    如何讓紅船精神更好地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堂?近日,以「弘揚紅船精神 喜迎建黨百年」為主題的京津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專題備課研討會」 在我市舉行。來自京津冀地區的3000多名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通過校際網絡同步教學系統實現線上線下聯動,圍繞「紅船精神」同備一堂課。
  •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思政課親和力
    【摘要】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要重視文化的力量,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思政課親和力: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性與民族性,提升思政課的理論親和力;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性與生動性,提升思政課的話語親和力;著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升思政課的載體親和力。
  • 打造「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精品
    我們要聚焦「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更好體現思政課教學的時代色彩。思政課教師應在遵循青少年成長規律、教育規律、藝術規律、美育規律的基礎上,通過科學、合理運用彰顯「真善美」的中外優秀音樂資源,打造「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精品,在「優美旋律」中教給青少年正確的思想,引導青少年「走正路」,提高「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實效性,培養可堪大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