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有尺,熱情有度,做人要有尺度

2020-10-18 富小書


文|勤一一
生活中,善良有尺,熱情有度,把握好做人做事的尺度,日積月累,必將在一分一寸之中,疊加起人生的新高度。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照顧別人的感受,要對人熱情友善。

殊不知,善良需要有分寸,熱情需要適度,做人有尺有度,才不會被辜負,更容易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

善良要對值得的人

周國平在《當你學會獨處》一書中,分享了一則小故事:

無賴向朋友借了一筆錢。三天後,朋友催他還錢,他義憤填膺地叫喊起來:你怎麼這樣計較,才幾天,就來逼債?

朋友尷尬一笑,按下不提。三年後再催還,無賴又義憤填膺地叫喊起來:你怎麼這樣計較,多久了,還念念不忘?

無賴終於沒有還錢,並且逢人便說他的這位朋友多麼吝嗇計較,不夠朋友。

他愈說愈氣憤,最后庄嚴宣告,他業已和如此不配做他的朋友的人斷交。

本來,朋友是出於好意,借給了無賴一筆錢;要求無賴還錢,也是合情合理;可是,朋友最終沒能拿回屬於自己的錢不說,還落得個「吝嗇計較」的壞名聲。

朋友的一腔善意,換回的卻是無賴的理所當然和莫名其妙的詆毀,這,就是「無賴的邏輯」。

雨果說: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優於偉大的人。

但是善良的人容易把別人都想像成好人,心不設防,所以更容易被欺騙,被傷害。

被傷害的次數多了,善良的人也難免會變得冷漠。

人生海海,我們可能遇到各式各樣的人,不是所有人都能知恩感恩,有的人就是沒有底線,得寸進尺,不懂尊重別人。

一個人想要保持內心的溫柔和善意,只有善良是不夠的。

善良是把兩面有刃的利刀,使用不當,會傷害到自己。

有的時候,做人不能太善良,不能不加區分地對人人都善良。

善良不是一件一廂情願的事,它需要有足夠的智慧來應對複雜的世態人情。

要知道,人們都喜歡撿軟柿子捏,你事事寬容大度,有的人非但不會感激你,反而只會變本加厲。

越善良的人需要有脾氣,明晰自己的底線,明確自己的原則。

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縱容他人,也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善良是免費的,但不是廉價的;善良也要有鋒芒,只對值得的人。

過度熱情只會令人輕視

表妹剛工作的時候,是個好好小姐,對誰都非常熱情,凡事有求必應。

單位的大小事務,無論誰對誰錯,從不和別人起衝突;同事需要幫忙,熱情地頂上去;領導想喝咖啡,趕緊跑腿兒去買;甚至曾經一腔熱忱地幫辦公室好幾個同事帶早餐。

可是,她的熱情並沒有換來別人同等的熱情和尊重,反而時間長了,大家都不拿她當回事。

同事們理所當然地指使她倒垃圾、複印文件、代替值班、買飯……

簡直就是,平時打雜小透明,幹活時背鍋墊背的。

終於有一天,她忍無可忍,在旁邊同事指使她去取印表機上的文件資料的時候,她一改往日的熱絡,不客氣地回道:你自己去取吧!我不順手,我這兒也忙著呢!

同事明顯吃了一驚,抬頭像不認識一般看了她一眼。

那個同事是領導面前的紅人,大家都齊刷刷地看著倆人,那個同事臉色慍怒,辦公室的空氣安靜的仿佛凝固了一般。

平時,同事們總是以她離印表機近為由,讓她幹這種取文件資料、裝訂的雜活兒。

這次,表妹羅列出自己手上的活兒,頭也不抬地繼續工作;那個同事只好自己站起來,去印表機那裡取出資料、自己裝訂。

也是奇怪,從那以後,再沒有人隨意使喚她了,即便是需要幫助,也會跟她商量是否方便提供幫助。

熱情固然是美德,但在生活中很多時候,你的熱情總是難以得到同樣回報。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當你給對方字斟句酌滿腔熱情地發了很長的信息,卻只收到別人的一個「嗯」;

當你精心打扮、滿心歡喜出門赴約,還給對方帶了禮物,結果卻被放鴿子。

你對待別人如此在意,可是卻總會被對方的冷漠所傷到 。

我們當然要去對別人好,但是,對別人的好不要超過你自己。

關係中最難的事情,其實就是:我比你重要。

任何一種關係,都需要雙方的流動;為人處世,不必過分熱情。

凡事以自己的感受為先,適當的熱情可以令人際關係更融洽;過度的熱情,不但令自己不適,還會讓人輕視自己。

做人有尺度

一個人靠不靠譜,看他做人是否有尺度。

戊戌變法領袖之一梁啓超,在生活中就是個非常有原則和底限的人。

28歲時,梁啓超在檀香山演講,遇見何惠珍,何為其擔任翻譯,兩人配合默契。

何惠珍對他生出愛慕之情,在活動之後,就向他表白:今生今世,我之心唯有先生……

而梁啓超家中已有賢妻李蕙仙,二人一直相濡以沫,感情深厚。

他明確拒絕何惠珍:我已有了妻子。

何惠珍並不死心,甚至珍動員父親為康有為和梁啓超捐了一筆款,並託人設宴向梁啓超談捐款事宜。

席間,何惠珍再次表白:我情願下嫁梁先生做小。

梁啓超心驚不已,回到寓所,心情久久無法平靜。

他與何惠珍在事業配合上,確實相當有默契;在未來發展上,亦可以互相扶持。

遠在日本的妻子李惠仙得知此事後,竟然有意想要成全。

梁啓超卻強迫自己發熱的頭腦冷靜下來,提筆為何惠珍寫了一首詩:一夫一妻世界會,我與瀏陽實創之。尊重公權割私愛,須將身做後人師。

何惠珍冰雪聰慧,帶著不舍離開了梁啓超。

後來,李惠仙病逝,痴心不改的何惠珍,聽到消息,上門安慰梁啓超,並尋找機會希望重續前緣。

然而,在紅顏知已惠珍面前,梁啓超堅守他做人的尺度,再次婉拒了她。

梁啓超為世人所讚譽:先生學問是第一,道德人品是第一,是名副其實的大師。

池田大作曾說過:熱情之中應當有冷靜,冷靜之中應當有熱情。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

做人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恰到好處,是人生的最大學問。

作家蘇岑說過:寧可孤獨,也不違心;寧可抱憾,也不將就。

人與人之間相處,有尺有度的關係最舒服。

舒服的關係就像四月的風和九月的雨,讓人心有慰藉,又輕鬆自在。

有的時候,距離太近,尺度把握不好,就像兩隻冬日互相取暖的刺蝟,反而會刺傷對方。

彼此尊重,才能惺惺相惜;相互珍惜,才會不棄不離。

生活中,善良有尺,熱情有度,把握好做人做事的尺度,日積月累,必將在一分一寸之中,疊加起人生的新高度。


作者簡介:勤一一,富書專欄作者,富書素材營學員,富小書的人,二胎職場媽媽,溫暖的中年少女,用文字治癒你我,以知識反哺育兒,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相關焦點

  • 善良有尺,忍讓有度
    馬克·吐溫也說:「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聾子聞到。」心存善念不錯,與人為善也對,善心與善行當然值得肯定。然而,善良若是失去了尺度,往往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反倒偏離了行善的本意。我們須得記住的是: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以善相待;不是所有事,都值得你一再退讓。
  • 善良要有尺,凡事要有度,做人很簡單,該翻臉時就翻臉!
    做人,其實很簡單,善良要有尺,凡事要有度,對待一個人,我們沒有必要始終笑臉相迎,如果對方的行為讓你不舒服了,該翻臉時就翻臉,反而會得到他人的尊重。一個人的善良是珍貴的,但如果善良還未成熟的話,那便是軟弱的。做人,我們不可無故欺負人,但身上也應該有刺。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忍讓,都能換來風平浪靜的。
  • 做人,心中有尺,口中才有度
    ,誰都不能逾越這道坎,一句善良的話能讓一個人開心一整天,一句損人的話能讓一個人記仇一生,儘管是一句普通的問候,也讓一個人心聲暖意,哪怕是一句無心的話也會讓一個人難受一陣子。凡事要三思而行,你的一句話能改變別人的情緒和做法。什麼才算是人生的度,所謂度就是自己有分寸,凡事不越界,懂得為別人著想,不過火。什麼才算是人生的尺,就是用來衡量道德底線,是自己的良心。心中有尺,口中才會有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處,做人,要學會體諒別人,別事事計較那麼多,多一點寬容,少一點計算。
  • 做人,寬容有尺度,忍讓有底線!
    與別人發生了爭執,要寬容謙讓,反省自身的原因。寬容容別人可以減少自己的煩惱,增加智慧,但是寬容應該要有尺度與範圍,以免造成自己的負擔。寬容的限度不能大到讓自己痛苦、困擾,甚至是痛恨的地步,必須量力而為,不能夠自不量力。做人要寬容,但要有所尺度;處事要忍讓,但別觸碰底線。對待朋友,寬容卻不縱容;對待感情,珍惜卻別肆寵。
  • 做人,心中有尺,做事有度!(好文)
    文/泠泠做人就是應該,心中有尺,做事有度!度,是人與人,事與事之間的衡器。鐵石人心,經不起感情的溶解,對人對己真心就好!蜜語人生能使人陣感舒適,但,不能久立你我交心的持久!更不能取的彼此的真心向上。所以說人心交往要把住一個度。
  •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不求生命輝煌,但求無悔人生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我們掌控不了命運,卻能掌控自己。不求生命輝煌,但求無悔人生。快樂是一種境界,幸福是一種追求。走過的路,才知道有短有長;經過的事,才知道有喜有傷;品過的人,才知道有真有假。人生有尺,做人有度,善有善因,惡有惡果,舉頭有神明,做人要善心,人生沒有誰規定怎麼去做,生活沒有誰可以給你掌舵,掌控不了命運,卻能掌控自己,不求生命輝煌,但求人生無悔。把握做人的尺度,守住善良的呵護,人生有度,過則為災,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功不求盈,業不求滿,花看半開時,酒飲微醉處。
  • 做人有尺,講話有度!
    做人如海,與人為善, 事事都有缺憾,人人都有不足。 先做好自己! 人生有限,做人有尺。
  • 說話、做事要有尺有度
    我們用三年的時間學會了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如何閉嘴;什麼話該說,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都是在考驗一個人的說話尺度;做事情,一定要有大格局,格局大的人站在高處,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方法會更有風度一些。做人要大度,有寬容別人的心,處處考慮自己的利益,關係再好的人也會遠離你;沒有人願意和一個滿身負能量話的人交朋友,言語如刀,字字刺心,朋友之間,關係再好也別口無遮攔
  • 為人,要心中有尺,做事有度
    不是嗎,在當下,如果每個人能把這句充滿哲理的話語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那麼做人就有了一把尺子,做事也必然有了分寸。古時名垂青史的賢哲莫不有尺度。戰國時魯國公儀休的門客送給他一些魚,公儀休不接受。門客說:「聽說你很愛吃魚,現在送魚給你,為什麼不接受呢?」
  • 出言有尺,待人有度
    人識人,心對心 說話做事,要有一定的尺度 不是什麼都可以說 該說時說,該啞時啞 說話有尺度,人有風度 人交人,心懂心 待人接物,要有一定的寬容 不是什麼都可以指責 人無完人,人人不完美 待人很大度,心有寬度 言語如刀,
  • 一個人的忍讓要有底線,善良要帶著鋒芒,做到善良有尺忍讓有度
    那麼所以每個人都需要心存底線,不要因給心軟就變得軟弱,也不要因善良而變得不能保護自己。所以說一個人要活得快樂,也要對自己硬氣一點,狠心一點。其實有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的善良都能夠換來別人的認可與感謝。有些人習慣了得到後就會覺得理所當然,甚至是變本加厲。殊不知這樣只會讓你更加的讓人心疼。不知從什麼時候,大家開始對「老實」這個詞有些誤解,認為老實人脾氣溫和,好欺負。
  • 做人,一定要有度!(句句入心)
    文/飛魚凡事都講究一個度,而度又是最難把握的,就像對待不的人,有的人敏感善變,有的人開朗豁達,有的人小氣多疑,面對不同的人,也要採取不同的方式,雖然我們沒必要討好所有人,但是也沒必要得罪別人,學會在自己的底線和原則中,左右逢源,這樣的人生才能遊刃有餘
  • 心中有尺,凡事有度
    做人有高度有低度,超過一定的度便失了原則,也失了底線。常於心中放把尺,方能做到凡事有度,為人有度。別讓善良太過,變成了懦弱。過分的善良或許不是善良,是對別人的過分遷就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在自己的原則類做事,懂得拒絕,畢竟善良不是你委屈自己的理由。
  • 善良有尺,忍讓有度的三大星座。理想主義,卻活在當下,是非分明
    馬克·吐溫說:「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聾子聞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任何人的善良,都不會一直一廂情願下去。委屈的背後,很有可能就是鋒芒的開啟。事實上,心存善念沒錯,與人為善也是值得稱讚,善心與善行當然值得肯定。然而,善良若是失去了尺度,往往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反倒偏離了行善的本意。
  • 心中有尺,口中有度的3星座
    心中有尺,口中有度的3星座導語:心中有尺,口中才會有度,心中的尺是一種分寸,是對事對人的標準,只有心中立了標準,才會在交際過程中拿捏有度,才不至於亂了方寸,不至於重傷他人,也不至於將自己置身尷尬、不利的境地,所以,「
  • 把握好做人的尺度,守住善良的底線,句句經典,可能對你有幫助!
    把握做人的尺度,守住善良的底線。人生有度,過則為災,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功不求盈,業不求滿,花看半開時,酒飲微醉處。可以清高,但要有寬容之心,否則就是孤傲。可以仁慈,但要有果斷之舉,否則就是軟弱。
  • 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人要講良心
    1、人生有尺,做人有度,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人要講良心,以德服人,尊重品性。2、一個人,懂得善良為人,感恩他人,人品就得到尊重。善良是德,以德養生養心養性,心就乾乾淨淨。善心不是一直說鼓勵和安慰他人的話,要多做善事。善心之舉,必有厚報。
  • 夜讀|心中有尺,行事才能有度
    夜讀:心中有尺,行事才能有度 05:31 夜讀:心中有尺,行事才能有度05:31來自新華社客戶端主播:董千齊有一名木匠,他有三把尺子,一把直尺,一把方尺,一把捲尺。聽過一句話說:「人生需有尺,做人需有度。」每個人這一生,又何嘗不需要三把尺子?第一把尺:比較前段時間,在一次部門聚餐中,大家聊到了「情商」這個話題。好幾位同事,紛紛誇讚了自己心目中情商高的人。
  • 有一種深修的教養,叫做人做事有「尺度」
    這便是說為人處事都要掌握分寸,把握尺度,過則為災,過猶不及。我們都喜歡和舒服的人交往、共事,是因為他們做人恰如其分,做事恰到好處,因此相看不厭,久處不累。真正有「尺度」的人,都生活得很通透。01做人有尺一個人對分寸的拿捏程度,展現了他的教養程度。
  • 做人要有「三度」,厚度、氣度與純度!
    做人要有厚度、有氣度,有純度,對事業要有濃度,對批評要有風度,對朋友要有溫度,對是非要有尺度。做人要有志氣,做事要有底氣和正氣。靠素質立身,勤奮創業,品德做人,困難面前多承擔,榮譽面前先靠邊,危險面前先闖關。對上級不媚,對同級不損,對下級不偽,對自己不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