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照顧別人的感受,要對人熱情友善。
殊不知,善良需要有分寸,熱情需要適度,做人有尺有度,才不會被辜負,更容易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
善良要對值得的人
周國平在《當你學會獨處》一書中,分享了一則小故事:
無賴向朋友借了一筆錢。三天後,朋友催他還錢,他義憤填膺地叫喊起來:你怎麼這樣計較,才幾天,就來逼債?
朋友尷尬一笑,按下不提。三年後再催還,無賴又義憤填膺地叫喊起來:你怎麼這樣計較,多久了,還念念不忘?
無賴終於沒有還錢,並且逢人便說他的這位朋友多麼吝嗇計較,不夠朋友。
他愈說愈氣憤,最后庄嚴宣告,他業已和如此不配做他的朋友的人斷交。
本來,朋友是出於好意,借給了無賴一筆錢;要求無賴還錢,也是合情合理;可是,朋友最終沒能拿回屬於自己的錢不說,還落得個「吝嗇計較」的壞名聲。
朋友的一腔善意,換回的卻是無賴的理所當然和莫名其妙的詆毀,這,就是「無賴的邏輯」。
雨果說: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優於偉大的人。
但是善良的人容易把別人都想像成好人,心不設防,所以更容易被欺騙,被傷害。
被傷害的次數多了,善良的人也難免會變得冷漠。
人生海海,我們可能遇到各式各樣的人,不是所有人都能知恩感恩,有的人就是沒有底線,得寸進尺,不懂尊重別人。
一個人想要保持內心的溫柔和善意,只有善良是不夠的。
善良是把兩面有刃的利刀,使用不當,會傷害到自己。
有的時候,做人不能太善良,不能不加區分地對人人都善良。
善良不是一件一廂情願的事,它需要有足夠的智慧來應對複雜的世態人情。
要知道,人們都喜歡撿軟柿子捏,你事事寬容大度,有的人非但不會感激你,反而只會變本加厲。
越善良的人需要有脾氣,明晰自己的底線,明確自己的原則。
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縱容他人,也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善良是免費的,但不是廉價的;善良也要有鋒芒,只對值得的人。
過度熱情只會令人輕視
表妹剛工作的時候,是個好好小姐,對誰都非常熱情,凡事有求必應。
單位的大小事務,無論誰對誰錯,從不和別人起衝突;同事需要幫忙,熱情地頂上去;領導想喝咖啡,趕緊跑腿兒去買;甚至曾經一腔熱忱地幫辦公室好幾個同事帶早餐。
可是,她的熱情並沒有換來別人同等的熱情和尊重,反而時間長了,大家都不拿她當回事。
同事們理所當然地指使她倒垃圾、複印文件、代替值班、買飯……
簡直就是,平時打雜小透明,幹活時背鍋墊背的。
終於有一天,她忍無可忍,在旁邊同事指使她去取印表機上的文件資料的時候,她一改往日的熱絡,不客氣地回道:你自己去取吧!我不順手,我這兒也忙著呢!
同事明顯吃了一驚,抬頭像不認識一般看了她一眼。
那個同事是領導面前的紅人,大家都齊刷刷地看著倆人,那個同事臉色慍怒,辦公室的空氣安靜的仿佛凝固了一般。
平時,同事們總是以她離印表機近為由,讓她幹這種取文件資料、裝訂的雜活兒。
這次,表妹羅列出自己手上的活兒,頭也不抬地繼續工作;那個同事只好自己站起來,去印表機那裡取出資料、自己裝訂。
也是奇怪,從那以後,再沒有人隨意使喚她了,即便是需要幫助,也會跟她商量是否方便提供幫助。
熱情固然是美德,但在生活中很多時候,你的熱情總是難以得到同樣回報。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當你給對方字斟句酌滿腔熱情地發了很長的信息,卻只收到別人的一個「嗯」;
當你精心打扮、滿心歡喜出門赴約,還給對方帶了禮物,結果卻被放鴿子。
你對待別人如此在意,可是卻總會被對方的冷漠所傷到 。
我們當然要去對別人好,但是,對別人的好不要超過你自己。
關係中最難的事情,其實就是:我比你重要。
任何一種關係,都需要雙方的流動;為人處世,不必過分熱情。
凡事以自己的感受為先,適當的熱情可以令人際關係更融洽;過度的熱情,不但令自己不適,還會讓人輕視自己。
做人有尺度
一個人靠不靠譜,看他做人是否有尺度。
戊戌變法領袖之一梁啓超,在生活中就是個非常有原則和底限的人。
28歲時,梁啓超在檀香山演講,遇見何惠珍,何為其擔任翻譯,兩人配合默契。
何惠珍對他生出愛慕之情,在活動之後,就向他表白:今生今世,我之心唯有先生……
而梁啓超家中已有賢妻李蕙仙,二人一直相濡以沫,感情深厚。
他明確拒絕何惠珍:我已有了妻子。
何惠珍並不死心,甚至珍動員父親為康有為和梁啓超捐了一筆款,並託人設宴向梁啓超談捐款事宜。
席間,何惠珍再次表白:我情願下嫁梁先生做小。
梁啓超心驚不已,回到寓所,心情久久無法平靜。
他與何惠珍在事業配合上,確實相當有默契;在未來發展上,亦可以互相扶持。
遠在日本的妻子李惠仙得知此事後,竟然有意想要成全。
梁啓超卻強迫自己發熱的頭腦冷靜下來,提筆為何惠珍寫了一首詩:一夫一妻世界會,我與瀏陽實創之。尊重公權割私愛,須將身做後人師。
何惠珍冰雪聰慧,帶著不舍離開了梁啓超。
後來,李惠仙病逝,痴心不改的何惠珍,聽到消息,上門安慰梁啓超,並尋找機會希望重續前緣。
然而,在紅顏知已惠珍面前,梁啓超堅守他做人的尺度,再次婉拒了她。
梁啓超為世人所讚譽:先生學問是第一,道德人品是第一,是名副其實的大師。
池田大作曾說過:熱情之中應當有冷靜,冷靜之中應當有熱情。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
做人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恰到好處,是人生的最大學問。
作家蘇岑說過:寧可孤獨,也不違心;寧可抱憾,也不將就。
人與人之間相處,有尺有度的關係最舒服。
舒服的關係就像四月的風和九月的雨,讓人心有慰藉,又輕鬆自在。
有的時候,距離太近,尺度把握不好,就像兩隻冬日互相取暖的刺蝟,反而會刺傷對方。
彼此尊重,才能惺惺相惜;相互珍惜,才會不棄不離。
生活中,善良有尺,熱情有度,把握好做人做事的尺度,日積月累,必將在一分一寸之中,疊加起人生的新高度。
作者簡介:勤一一,富書專欄作者,富書素材營學員,富小書的人,二胎職場媽媽,溫暖的中年少女,用文字治癒你我,以知識反哺育兒,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