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訊 貓膩的《慶餘年》口碑、播放量雙贏,匪我思存的《東宮》聚集了一群「東宮女孩」,蔣勝男的《燕雲臺》獲網絡文學雙年獎金獎,蝴蝶藍的《全職高手》番外篇拍成動畫電影……昨天,中國網絡作家村近百名「村民」,帶著自己的成果,參加中國網絡作家村二周年「村民日」活動暨第二次村民大會,在「娘家」高新區(濱江)的白馬湖畔共慶「豐收節」。
「村民」培碩果 「村莊」育「新苗」
國內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字號」網絡作家村落戶高新區(濱江),經過三年發展,作家村已經收到187名作家入駐申請,併集聚了120位「村民」籤約入駐,其中有16人入選浙江省青年作家「新荷計劃人才庫」,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的8名網絡作家中有5名出自作家村。
不僅如此,中國網絡作家村還成為原創IP的輸出地,近一年,「村民」就有20多部作品改編為影視劇、漫畫及手遊。除了最近讓不少觀眾直呼「上頭」的《慶餘年》,由《羋月傳》作者蔣勝男原著《燕雲臺》改編的電視劇也已經官宣。
直呼「回娘家」的蔣勝男在「村民日」當天還透露了未來的寫作計劃,「明年我將以遼宋夏時期為歷史背景,計劃創作三部共十二本小說,讓讀者感受到文學的多樣性。」
而以《糖婚》《老媽有喜》等新時代女性現實主義作品走入大眾視野的蔣離子則表示,新作《糖婚·人間慢步》將於明年1月問世,「濱江有很多高新企業,與網際網路關係特別密切,我也打算以濱江女性為藍本,創作新作品。」
中國網絡作家村不僅是網絡「大神」集聚的地方,還是年輕寫手的「育苗基地」。
昨日,首屆在杭大學生網絡小說大賽評獎結果出爐,浙江大學學生金典的小說《戲》拔得頭籌。這項意在培養年輕作家的大賽,自今年4月起,就得到了省內外大學生的諸多關注,本屆村民大會在此基礎上,啟動了「網絡作家萌芽計劃」首屆全國大學生網絡小說大賽,計劃在明年9月30日前,以現實題材為主要創作方向,面向全國大學生徵集優秀網絡小說。
據介紹,三等獎以上獲獎者將有機會參加「好故事訓練營」、咪咕文學院等各類作家培訓班,同時,還將拿到下一屆中國網絡作家村村民大會的「邀請函」,並有機會成為「村民」。
好故事「出海」步伐加快
昨天,唐家三少、管平潮、蔣勝男、南派三叔、酒徒、發飆的蝸牛、夏烈、聽雨、饒耿等知名網絡作家、評論家和網文機構負責人就「中國網絡文學的國際表達與傳播」進行了圓桌訪談。
近年來,「村裡」的好故事,正逐漸被海外接受,比如月關的《錦衣夜行》、蔣勝男的《羋月傳》被翻譯成泰語,顧漫的《何以笙簫默》等作品在東南亞國家熱銷,滄月的《鏡系列》英文版還在國外電子圖書網站上架,被西方讀者所認知……
「當下可以說是中國網絡文學的『盛世』。」中國網絡作家村的「村主任」唐家三少說,國內有超過4.5億的讀者喜歡網絡文學,說明作品的故事性是被認可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讀者在增加,有共鳴的故事能夠走向全世界,我相信中國網絡文學下一次的爆發點就來自外文閱讀。」
據唐家三少介紹,目前國內專職的網絡作家超過60萬人,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群體,「他們正通過創作,輸出中國的文化價值。」
正是由於「網文出海」步伐加快,下一屆「中國網絡文學周」將進一步升格為「2020中國國際網絡文學周」,並於明年5月在白馬湖舉行。
濱江區區長李志龍表示,濱江將抓住 「2020中國國際網絡文學周」這一契機,圍繞「政策、空間、基金、產業、論壇、作家」六大要素繼續推進中國網絡作家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