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為何只「點讚」不管事?從不會英語的「撿漏」君主談起!

2020-12-18 淳幀通安

在英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位不會說英語的君主。這位奇怪的君主,他就是18世紀初的英王喬治一世。喬治一世原本是德國人,但因為特殊時期的血親關係被喜提王位,因此人們都覺得他這個王位是「撿漏」來的。

喬治一世

既然當了英國君主,而英語又作為英國的母語,那喬治一世不會說英語,他又該怎麼參與內閣討論和大家共商國是呢?

這時候,出於萬般無奈,只要由財政大臣羅伯特出面,負責起了國家的政治事務,代國王和大家商討。

在此之前,英國君主都是親自理政並自己行使首相職責,並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和組織政府,而在喬治一世時期,由於語言溝通上的障礙,喬治一世很不願意參加這類場合的商討,因此將原本由國王行使的這一權力開始轉交給了羅伯特·沃波爾。

因此,羅伯特·沃波爾成為英國歷史上公認的第一位首相。

羅伯特·沃波爾

在羅伯特·沃波爾之後,英國君主的影響力開始衰退,首相的職務逐漸由會議中人數佔多數的黨派的領導人擔任。

後來,「首相」這一稱謂,被專門用來形容專制君主的首席大臣。

1937年,英國議會通過《國王的大臣法》,「首相」這個稱號才作為成文的法律依據被正式定下來。而且首相同時兼任第一財政大臣的職務。因此,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人們常常習慣用財政第一大臣的稱號來代替對首相頭銜的稱呼。像羅伯特·沃波爾、喬治·格林委拉、諾斯伯爵都不大習慣人們稱自己為首相。

話說喬治一世不主動參與政務,到了他的兒子喬治二世的時候,又剛好正趕上英法第二次百年戰爭,因此,喬治二世和法王路易十四爭奪歐洲霸權,他在歐洲大陸所待時間要遠遠多於在英國的時間。

喬治二世

接著,又到喬治三世,可遺憾的是,這位英國國王有點神經問題,總是癲癇發作,因此也沒法主動參與政務……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幾代君主之後,大家已經約定成俗,於是,英國的國王逐漸失去了早先的王權。

直到今天,英國國王,包括此後的英國女王們,實際能夠行使而有效的權力,只有一個權力,那就是:同意權。也就相當於只能「點讚」。

瑪麗一世
伊莉莎白一世
安妮女王

在現實的環境中,儘管英國的國王,比如英國女王,瑪麗一世、伊莉莎白一世、安妮女王等表面看起來似乎還有一些特權,比如起訴豁免權,對外宣戰權,以及不繳納稅收權,但那些,在正常的國際關係中來講,無非只是一個花瓶擺設罷了。

『文/淳幀通安,筆名宏羅,本文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留言、探討,感恩關注!』

相關焦點

  • 一個不會說英語的英國國王
    喬治一世是一個不會說英語的英國國王,這個不可思議的事實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影響--對英國政治制度的深遠影響。然而不幸仍在繼續,5個子女一個個相繼夭折,其中最大的孩子也只活到10歲。悲痛欲絕的安妮女王此後再未生育。   1700年,安妮的最後一個孩子夭折後,鑑於安妮的身體狀況,以後可能己無法生育,議會為了保證英國王位不致傳給天主教徒,遂在1701年通過制定「王位繼承法」。
  • 同是君主立憲,為何英國人敢提議廢除女王,而泰國卻不敢吱聲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我們都知道,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施行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始於1688年的光榮革命。之所以叫光榮革命,是因為這次革命幾乎沒有人流血。當時,支持新教的英國國會起義,將信奉天主教的國王詹姆斯二世趕出了英國,改由詹姆斯的女兒瑪麗二世及其丈夫威廉三世分別擔任女王和國王,共同統治英國。
  • 為什麼,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只出席了這兩位英國首相的葬禮?
    伊莉莎白女王二世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儘管她已在位60多年,但這位皇室女家長很少流露情感,她通常只參加家人和密友的葬禮。然而,在她在位期間,她確實參加了兩位首相的葬禮。繼續往下讀,你會發現她參加過英國首相葬禮,以及她為什麼只選擇這兩位英國首相。伊莉莎白女王在位後經歷多少位首相?自1952年登基以來,伊莉莎白女王私下會見的首相比英國其他任何君主都多。
  • 英女王超長待機:別家君主換了兩三任,英國君主還是她!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也算是當今各國王室中的一個奇人了。她出生於1926年,今年已經94歲高齡,在位整整68年,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她見證了多少國家的君主更替,自己卻在王位上穩坐如山,實在令人佩服。
  • 不會說英語的國王和北美獨立:英國君主制演化的關鍵節點
    由於大英帝國是世界上最著名英國的"君主立憲"國家,中國人理解的「君主立憲」,條件反射地就是英國那種,權力集中於議會和內閣,國王「垂拱而治」,作為象徵性的存在
  • ...維多利亞女王|查爾斯王子|英國王室|英國_歷史|伊莉莎白女王|...
    最近的證據表明,在近一個世紀後,鼠疫再次襲擊了英國皇室。1492年,愛德華四世的王后伊莉莎白•伍德維爾低調下葬:只有五人參加了葬禮,沒有舉行任何隆重的儀式。2019年,英國國家檔案館發現的一封近500年歷史的信件表明,伊莉莎白可能死於瘟疫——這可能解釋了她的葬禮為何如此倉促,以及她的孫子亨利八世為何一生對這種疾病如此恐懼。
  • 英國女王再破紀錄:超過瑪雅大帝,成為歷史在位時間第四長的君主
    截止今天(3月11日),93歲的英國女王陛下在位68年34天,超過了帕卡爾大帝(K'inich Janaab Pakal),他曾統治瑪雅城邦帕倫克達 68年33天,直到他在公元683年去世。 2015年9月,她超越高曾祖母維多利亞女王,正式成為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 英國女王的手變紫了!
    92歲的英國女王又一次引發了社交媒體的巨大關注——因為她的手變紫了。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約旦王后拉尼婭和老公阿卜杜拉國王帶著長子海珊王儲,於周四到倫敦白金漢宮與英國女王會面。按照慣例,王室訪問之後是合影留念環節。
  • 亞洲最富有國王,比英國女王有錢80倍,他的收入來源是啥?
    提到最有錢的王室,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英國女王,畢竟這是全球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女王,並且曝光率也非常高,在世界範圍內影響力也很大;也有人會想起中東的很多酋長,中東因為石油而非常富有,王室更是奢侈無度,是公認的有錢,但根據報導,全球最富有的王室,位於榜首的卻並非中東或者英國的國王,而是泰國國王。
  • 英國女王與英國首相之間是怎麼樣的關係?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英國稱女王,不是女皇。  英國女王與英國首相之間的關係和日本天皇與日本首相之間的關係是一樣的!  女王和天皇都只是國家元首的象徵,沒有實權.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是君主立憲制國家.所謂君主立憲制是資本主義國家以世襲的君主(國王、天皇、女王)為國家元首,它的產生是資產階級與封建地主階級互相妥協的結果。資產階級同意留下封建地主階級的君主,封建地主階級則同意資產階級組織政權。
  • 高智商學霸+給《魔戒》畫插畫+時裝設計大咖,她就是丹麥女王
    弗雷德裡克九世去世後,瑪格麗特於1972年1月14日登基,迄今已在位48年,是在位第二長的丹麥君主。當然,和英國女王等其他立憲君主一樣,女王不參與日常政務,但在籌組聯合政府時,她會見各黨派領袖,以便他們協商籌組政府。
  • 伊莉莎白女王成為在世最長壽的君主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成為世界上仍然在世的年齡最大的統治君主。 最近幾年,女王和她的丈夫——現年93歲的菲利普親王(Prince Philip)已經減少了遠途的海外活動,將其交由子女或者孫輩來完成。但女王並沒把所有活動都委派給年輕的皇室成員。
  • 英女王稱英國如從前一樣強大,首相隨後進ICU,君主之聲倍顯無力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6日報導,英國首相詹森病情惡化、呼吸困難,緊急住進了重症監護室(ICU)。而就在當地時間4月5日晚,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剛剛發表了電視演講。作為英國君主,女王的演講在這個英國遭受病毒侵襲的時刻,無疑應該成為鼓舞英國民眾的一劑良藥。
  • 武漢解封後,英國駐華大使寫下15個漢字!中國網友點讚
    「正如英國女王在上周日的講話中所說:『我們應該感到安慰,儘管我們可能還要忍受更多的苦難,但是美好的日子終將會回來的:我們將再次與朋友在一起;我們將再次與家人相聚;我們將會重逢。』」這條微博還附有兩張她手寫漢字為武漢祝福的圖。
  • 英國女王能指定繼承人來繼承她的王位嗎?
    英國的王位繼承不像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遺囑繼承」的方式,而是由法律規定的繼承順序。所以,英國女王無權指定繼承人來繼承她的王位。像現在外界所傳言的,女王希望威廉王子跳過他的父親來繼承英國王位,不過是民眾的一種願望而已,只要有查爾斯王儲在,威廉永遠不可能越過父親繼位。英國較早時期的王位繼承法是在「光榮革命」後制定的一部法律。
  • 「歷史講堂」英國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歐洲與中國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歐洲沒有絕對的君主專制,它屬於有限王權。等級代表制的封建君主政體對國王權力有所制約。國王不甘心權力的削弱,挑起內戰。國王戰敗,1265年,貴族、騎士和市民等召開會議,這就是英國議會的開端。13世紀後半期,英國的議會制度開始萌芽。以後議會逐漸定型為上下兩院。上議院由貴族和教會代表組成,下議院由鄉紳和市民代表組成。
  • 左翼人士應該愛英國女王才對
    今年是伊莉莎白女王登基60周年(即「鑽禧」),英國君主體制這麼多年持續受歡迎,頗令人驚訝。讓人嘖嘖稱奇的是,如今的英國君主體制和1952年一樣牢靠,甚至比20多年前更穩固。1977年,適逢女王登基「銀禧」(25周年),至少共和主義者可以宣稱,「性手槍」(Sex Pistols,英國最有影響的朋克搖滾樂隊之一)的朋克樂曲《上帝拯救女王》捕捉到了批評君主體制的時代精神。
  • 90歲英國女王的光輝歲月
    永遠的女王作為英國史上在為時間最長的君主,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見證了英國過去這幾十年內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英國及大英國協國人民的生活中無數次現身。王室使命和家庭對她而言都十分重要。二戰期間,還只是個小女孩的她就鼓舞了整個國家。她在那段戰火歲月裡所學習到的東西,確保了即使在21世紀,王室仍然是英國傳統的象徵。
  • 中國萌娃請願英國女王 獲英大使邀請共進下午茶
    近日,微博上一對5歲半的雙胞胎姐妹發表了2019新年願望,希望能像動畫片《小豬佩奇》裡的勞模兔小姐和她的朋友們一樣,獲得英國女王的邀請,到白金漢宮去參觀一下。為了給這對小可愛助力,孩子的媽媽@Bella_捲毛頭兒 將請願視頻發布到微博,並@英國駐華大使館,請問使館的叔叔阿姨們能不能幫忙給女王稍個信兒呢~我們是愛勞動、愛學習的小朋友。2018友愛聽話,英語up,德智體美勞一樣沒落下,懇請女王大人邀請我們去宮殿參觀參觀吧!請願視頻裡,兩個小姑娘聲情並茂,表達了自己的願望和理由。
  • 不顧母親反對嫁了鳳凰男,英國女王的70年婚姻可沒有這麼光鮮
    另一方面,菲利普親王頻頻被傳出軌,傳說情婦、私生子不斷,女王只能忍氣吞聲。這兩種說法,簡直就是天平兩端,唯一的重合點只有一個:女王的愛情——這大概是這段婚姻中唯一毋庸置疑的部分了。當時13歲的小公主,已經是大英帝國的王儲了——然而這個位子也像是撿漏撿來的。她的大伯愛德華八世,在伊莉莎白女王10歲時宣布退位,官方的理由是要和辛普森夫人結婚,不惜放棄王位。但另一個說法是,愛德華八世是因為同情納粹,被迫退位,所謂的「愛美人不愛江山」只不過是個遮羞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