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會說英語的英國國王

2020-12-12 中國網財經

  喬治一世是一個不會說英語的英國國王,這個不可思議的事實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影響--對英國政治制度的深遠影響。

  1714年8月,54歲的漢諾瓦選帝侯喬治在濃霧瀰漫中乘駁船來到英國,他此行的目的是繼承英國王位。

  喬治一世登上英國王位被認為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奇蹟」。雖然喬治一世聲稱他繼承英國王位是順理成章的,然而實際上有不下50名信奉天主教的王室親戚都比他有優先權,而且,他自小在德國長大,連英語都不會說。那麼,喬治一世何以如此順利地繼承王位呢?

  這還要從英國的「光榮革命」說起。

  眾所周知,英國在1689年完成了「光榮革命」,在這場不流血的革命後英國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君主立憲政體,荷蘭人威廉和夫人瑪麗成為英國國王,史稱「雙王共治」時期。1694年瑪麗女王去世,1702年威廉國王去世,因為兩人沒有子女,因此王位傳給了瑪麗的妹妹安妮。安妮是詹姆士二世的次女,1683年,時為公主的安妮與丹麥王子喬治結婚。從新婚至1700年,安妮曾經18次懷孕,但由於身體狀況欠佳,多次流產,最後只有5個子女得以出生。然而不幸仍在繼續,5個子女一個個相繼夭折,其中最大的孩子也只活到10歲。悲痛欲絕的安妮女王此後再未生育。

  1700年,安妮的最後一個孩子夭折後,鑑於安妮的身體狀況,以後可能己無法生育,議會為了保證英國王位不致傳給天主教徒,遂在1701年通過制定「王位繼承法」。法案規定,因威廉國王無嗣,死後其王位由安妮公主繼承,安妮公主若無嗣,死後由國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孫女、己故波希米亞王后的女兒、漢諾瓦選帝侯索菲婭公主及其信仰新教的後裔繼承;英國王位不能傳給天主教徒;英國國王不能與天主教徒結婚等。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按照「王位繼承法」的規定,王位應由詹姆士一世的外孫女索菲婭繼承。而此時的索菲婭也己去世,英國王冠就自然落到了索菲婭的兒子喬治頭上。

  喬治一世名叫喬治·路德維格,1660年5月28日出生於漢諾瓦的奧斯納布呂克城,其父為漢諾瓦的選帝侯歐列斯特·奧古斯都,母為索菲婭。索菲婭是中歐波希米亞王國伊莉莎白王后的女兒、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孫女。喬治從小在德國長大,在繼承英國王位前,他只在1680年在英國逗留過四個月,據說是為了向當時的安妮公主求婚,這個目的最後沒有達到,他於1682年娶了他的堂妹,他叔叔塞爾利公爵的私生女,索菲婭·多蘿夏。1698年,喬治繼承為漢諾瓦選帝侯。此後,喬治沉湎在漢諾瓦的貴族生活中,平淡而無奇。然而,就在大家似乎已經忘記了這個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遠房親戚時,命運卻將喬治推到了風口浪尖上。1714年,安妮女王的去世使得喬治成為英國王位的合法繼承人。

  雖然在德國生活了五十多年的喬治對英國潮溼的天氣沒有好感,但是英國王冠的巨大誘惑還是讓喬治義無反顧地前往英國。1714年9月18日,喬治帶著他的情婦和兒子在英國的格林威治登陸。第二天,喬治在大約200輛馬車上的英國紳士和貴族的簇擁下,繼承英國王位。他的繼位創造了一個紀錄,他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年長的繼位者。

  喬治此前一直生活在漢諾瓦,只在英國做過一次短暫的停留,因此他成為英國國王時根本不懂英語,這給他在處理國內外事務上帶來了很多的麻煩。

  喬治一世在繼位前曾對人說,他不喜歡英國的氣候,不喜歡英國的文化和習俗,也不喜歡英語。因此,他繼位後一直不肯學習英語,這使他成為諾曼徵服以來第一個不會說英語的英國國王。而英國人大多也不會講德語,國王只得通過第三種語言——法語與他的臣下進行交談。需要喬治一世審閱的文件也必須翻譯成法語,這顯然對喬治一世與大臣之間的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障礙。所以喬治一世很少幹預英國的議會事務,也很少參加內閣會議,只是私下召見大臣,詢問和了解一些重要的和感興趣的問題。英國的習俗和法律,對他來說是神秘的。他不了解而且也不想去了解。就像他的一位大臣所說:「他的觀念和情感,完全局限於其選侯國的狹窄範圍內,英國對他來說太大了。」喬治一世的語言障礙使他對內政不感興趣,也不願參與,這極大地促進了英國近代內閣制的發展。

  英國政治中的內閣制是歷史的產物。早在中世紀的末期,協助君主進行管理並向君主提出建議的「國王大委員會」就產生了「樞密院」的雛形。1540年,樞密院正式成立。最初成員約20人,主要由國家官員和王室成員組成。到了斯圖亞特王朝時期,樞密院成員越來越多,非常龐雜,活動不靈便。為了更有效地進行工作,漸漸在樞密院內部形成一個小集團。到威廉和瑪麗統治時期,國王經常同樞密院中的這個小集團在一起開會,以徵求他們對一些政治問題特別是外交問題的意見,這時的內閣成員減為9-16人,由當時在政府中掌權的大臣所操控。到安妮女王時,內閣制度得到進一步發展。內閣會議的召開已有固定的日期,參加人員也逐漸固定為少數幾個高級大臣。直到1714年,內閣還不是一個正式的法定組織,內閣也沒有「首相」這一職位,內閣會議一般由國王主持。

  喬治一世時期,「首相」開始出現在內閣會議中。最初幾年,喬治一世還能勉強參加內閣會議,自1718年起,他就不再出席會議,把政權完全交給一些重要大臣去討論、研究和解決。久而久之,喬治一世不出席內閣會議成為慣例。這樣,在國王不出席會議的情況下,為了在討論時取得一致的意見並把意見集中起來通知國王,漸漸在內閣大臣中出現了一個主持討論的人。這個主持者成為了內閣事實上的領袖——首相。英國內閣在第一任首相沃波爾主持下得到巨大的發展和完善。

  由於喬治一世是一個不會說英語的英國國王,這個不可思議的事實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影響——對英國政治制度的深遠影響。

  喬治一世一生對漢諾瓦充滿感情,日耳曼北方的平坦原野、雅致幽靜的鄉間別墅、對君主顯得溫馴順從的民眾,常常吸引喬治一世重返舊土。據記載,喬治一世在位期間曾七次返回漢諾瓦,每次歷時數月至半年不等。1727年6月,喬治一世按慣例去漢諾瓦避暑,行至途中突然中風,6月11日,喬治病死在奧斯納布呂克域。

  圖為白金漢宮門徽

相關焦點

  • 英國國王喬治一世,為什麼不會說英語,這是怎麼一回事,有何隱情
    英國的歷史,分好幾個階段,其中喬治一世,是最為奇特的一位。1714年8月,已經54歲的乘坐輪船來到英國,此行的目的就是繼承英國的王位。也是英國歷史上唯一一位不會說英語的國王,這其中到底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 不會說英語的國王和北美獨立:英國君主制演化的關鍵節點
    由於大英帝國是世界上最著名英國的"君主立憲"國家,中國人理解的「君主立憲」,條件反射地就是英國那種,權力集中於議會和內閣,國王「垂拱而治」,作為象徵性的存在
  • 奇葩國王:不會講英語的英國國王,還連累牛頓破產|百家故事
    這個英國國王不但不會講英語,而且還不肯學英語,他只講法語和德語,所以,執政全靠比劃,一種說法是說國王和大臣用拉丁語磕磕絆絆的交流,一說用法語交流。喬治一世不會講英語,也不學英語,這事也不能全怪他,這些都要從他即位開始講起。
  • 英國女王為何只「點讚」不管事?從不會英語的「撿漏」君主談起!
    在英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位不會說英語的君主。這位奇怪的君主,他就是18世紀初的英王喬治一世。喬治一世原本是德國人,但因為特殊時期的血親關係被喜提王位,因此人們都覺得他這個王位是「撿漏」來的。喬治一世既然當了英國君主,而英語又作為英國的母語,那喬治一世不會說英語,他又該怎麼參與內閣討論和大家共商國是呢?
  • 比較英國及日本的異同壹;1688年英國人請一位荷蘭人成為英國國王
    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中,英國議會將荷蘭執政奧倫治親王威廉(1650—1702)來英國,以保護英國的宗教(新教)、自由和財產。(英國人請一位荷蘭國籍,而且不會英語的威廉三世成為自己的國王)威廉三世(沉默者)是被議會請來的,國王權利的來源不再是神而是議會了。1689年英國頒布《權利法案》最早確立君主立憲制。
  • 英國名校錄之倫敦國王學院
    新東方小編在本文中為大家介紹英國名校: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由英國國王喬冶四世於1829年創辦,1836年與倫敦大學學院一起組成了倫敦大學。是倫敦大學創始學院之一。
  • 英國去世最離奇的國王:拉屎太用力擠爆大動脈,導致大出血猝死!
    來自德國的英國國王算了一下,英國一千五百多年的君主制歷史中共產生了10個王朝,出了40個國王(女王),但都不是英國人,也可以換句話說他們根本沒有多少盎格魯撒克遜血統。喬治二世出身在1683年,他的父親是英國漢諾瓦王朝的第一位國王喬治一世,但當時他出生的時候喬治一世還在德國的漢諾瓦地區當漢諾瓦選帝侯,還不是英國國王,所以喬治二世是如假包換的德國人。
  •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怎麼樣?
    同時,國王學院也是英國「金三角名校」的一員,2009-2010年度擁有1.44億英鎊的政府財政預算,位於英國第7位。倫敦國王學院,法學院實力雄踞全英前5,屬英國頂級法學院之列。醫學院實力更是挺進前3甲,擁有全英國一流的合作醫院。牙科學院更是世界頂尖。擁有在英國政府2004年的RAE研究評鑑中,國王學院有24項學科獲得滿分5*或5分的評價。
  • 你知道英國未來國王姓什麼嗎
    似乎沒有人說得清楚這兩個字到底有什麼區別,筆者個人的觀察是英國人在說自己時更傾向於用House而把Dynasty留給別的國家用。有人把從987年開始到1792年在法國大革命中被廢黜為止這段時間內統治法國的君主都歸納進了一個卡佩王朝,因為那是由男系血緣連接起來的一個家族。
  • 查爾斯王子將是下一任英國國王,可能是最後一個英國國王
    英國王室為避免導致災難性後果,開始及時止損行動,這其中查爾斯王子最積極,讓人難免產生懷疑,他這是在藉機鞏固自己繼承人地位。據英國王室內部消息人士透露,現年91歲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打算在95歲退休,計劃到時候將實施攝政法案,讓查爾斯王子擔任攝政王。
  • 英國特色院校介紹之倫敦國王學院
    倫敦國王學院:貴族範兒 十足的學校 在英國有這樣一所貴族範十足的學校,這是一所由國王與公爵共同創立的大學,這裡的學生被霸氣地稱為是「王的人」。
  • 英國國王喬治六世的小缺陷—《國王的演講》
    故事講述了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因從小患有口吃,在哥哥為了追尋愛情,而繼位成為國王之後,正巧是二戰期間,為了鼓舞人民,必須要發表演講,患有口吃的喬治六世,為了矯正自己的小毛病,請教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最終成功完成了演講。
  • 英國史上最富強的朝代——漢諾瓦王朝歷代國王畫像,個個英明神武
    喬治一世(1660年—1727年),英國漢諾瓦王朝開國國王,德國人,1714年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女王安妮一世駕崩,斯圖亞特王朝絕嗣,根據英國王位繼承法,他以旁系王室成員身份繼承王位,因為出身德國漢諾瓦地區,所以他所建立的朝代稱為漢諾瓦王朝,他不會說英語,在位期間也沒去學,但不阻礙他積極發展英國資本主義經濟
  • 英國國王登基,猶太人為表誠意前來送禮,卻在離開王宮後死於非命
    1189年,英國國王理查一世正式登基,不過這是理查一世第一次來到英格蘭,他甚至連英語都不會說。這都是因為理查一世的父親亨利二世,他這一生有5個兒子,除了早逝的長子,其他的四個兒子都相當的叛逆,都參與過反對父親的活動,特別是三子理查一世以及最小的孩子約翰。
  • 一個外國國王還有繼承英國王位的資格,挪威國王究竟有何來頭?
    歐洲王室擁有最為複雜的血緣關係,但是在這些王室之中,挪威國王卻擁有絕對領先的英國王位繼承順序。一個外國國王還有繼承英國王位的資格,這位挪威國王究竟有何來頭?
  • 也說「女王英語」
    日前在《光明日報》上讀到,有過40年歷史的英國「女王英語協會」(或稱「皇家英語協會」)宣布解散了——作為一個多年從事英語語言研究的工作者,一時感慨萬千。     其實,「女王英語協會」並不是由英國王室或政府建立的,更不是出於伊莉莎白女王二世的授意,而是一個由語文教師發起成立的民間組織,其初衷是倡導學生和社會人士能正確使用標準英語。     說起「標準英語」,過去被稱為「國王英語(King’s English)」。
  • 近半英國華人幾乎不會英語 嚴重影響個人權益保障
    原標題:近半英國華人幾乎不會英語 嚴重影響個人權益保障   中新網9月6日電 據英國《華商報》報導,日前,在英國發生的兩起華人翻譯在協助華人參加駕照筆試時,不但翻譯考題,還指出正確答案後空開索賄。據悉,這兩人都已被英國法院判罪入獄。兩起案件涉及300多名華人,人數之多震驚英國社會。
  • 教你英國上層階級所說的英語
    在英國留學 (微博) 一段時間後,,回到國內最容易被人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你在英國留學,那你的英語一定很標註吧?說兩句來聽下吧?   這個時候內心那個囧真的不是可以言喻的,因為英語發音從來也就沒有標準的這一種說法。
  • 一個英國國王居然想當法國國王,結果引起英法百年戰爭
    起因歐洲大陸上的王室世代通婚,說到底大家都是親戚,從英王亨利二世起,英國國王也同時兼任了法國西南部吉恩大公國的君主。但是,1328年,法國加佩王朝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無男嗣繼承皇位,而法國貴族宣稱,女性沒有繼承權也無法傳位給自己的兒子。
  • 一生在英國不超過一年的英國國王,居然還被英國人愛戴
    而歐洲則因為各種各樣的的原因比較少在意這一點,而且歐洲民眾或者說歐洲國家輿論的焦點也有所不同,比如在英國歷史上,有這麼一位國王,雖然做了多年的英國國王,但是在英格蘭的土地上總共呆了不到一年,這也就罷了,可是他在位的時候,政治經濟上英國都是一塌糊塗,甚至道德都很糟糕,英國國民卻喜歡和歌頌他,這位國王就是理查一世,也被稱為獅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