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歷史,分好幾個階段,其中喬治一世,是最為奇特的一位。1714年8月,已經54歲的乘坐輪船來到英國,此行的目的就是繼承英國的王位。也是英國歷史上唯一一位不會說英語的國王,這其中到底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1689年,英國完成了革命任務,兵不血刃地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君主立憲國家,荷蘭人威廉和瑪麗成為英國的國王,也是歷史上著名的「雙王共治」時期。
1694年,瑪麗國王去世,1702年威廉國王去世,因為兩人都沒有子女,國王之位由瑪麗的妹妹安妮繼承。可是悲催的是,安妮1683年結婚,一生流產18次,生下5個子女,最終都夭折。
為了讓英國王室,不至於沒有傳承。1701年,英國專門制定的「王位繼承法」,並規定安妮無子嗣,由詹姆士的外孫,或者波西米亞王后的女人,或者是漢諾瓦索菲亞公主以及新教後裔繼承,總之一句話王位絕對不能傳給天主教徒。
1714年,安妮去世,王位落到索菲亞的頭上,可是這個時候,索菲亞早已去世,王位的繼承權,落到他的幾個兒子頭上,也就是幾個小喬治。
喬治一世,1660生於漢諾瓦,小時候曾到英國求婚安妮,最後沒有成功。1698年,喬治成為漢諾斯選帝侯,本來大家都已經忘記了這個遠方親戚,可是1714年,安妮去世,喬治獲得英國王位繼承人的身份。
按照現在的理論將,喬治一輩子都生活在德國,對英國的天氣並沒有什麼好感,可是英國國王,是多大的一個誘惑,於是他義無反顧地前往英國。
1714年9月18日,抵達英國第二天,就登基成為新國王。大家試想一下,一直生活於漢諾瓦,一輩子都是說德語,由於年齡大力,也沒有心情在去學習,於是和大臣們私下交流,都是使用第三語言——法語。
正式因為語言的關係,喬治一世,基本山不幹預英國的會議事務,也很少參加政府內閣,私下召見大臣,也只是了解一些重要的,或者感興趣的問題。喬治一世的放手式管理,極大地推動了英國內閣的形成。
1718年,喬治一世,完全不在參與內閣會議,把所有的政權交給大臣討論、解決。為了能夠把內閣商定的事宜,上報給國王,逐漸的形成了內閣領袖「首相」。這一制度的形成,對後來的英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第一任首相沃波爾,在他的主持之下,英國的內閣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核完善。喬治一世,一個不會說英語的國王,完全放權下去,一個不可思議的舉動,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影響。
他不會說英語,也不願意用法語交流,不得不把所有的國家事務,交給內閣大臣們全權處理,內閣權力的提高,就是在喬治一世時期形成的,對英國的政治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喬治一世,雖然成為英國國王,可是他對漢諾瓦的感情,一點都沒有減少,想念日耳曼平坦的草原,優雅的鄉間別墅。面對被馴服的英國民眾,他更加嚮往德意志民眾的曠野。
喬治一世,在位期間,曾其次返回漢諾瓦,每一次都停留一個月或者半年之久。1727年6月,按照平常的習慣,喬治一世,到漢諾瓦避暑,在途中突然中風,很快就病死在奧斯納布呂克城。
這位不會說英語的國王,在位期間,一直沒有得到英國民眾的認可,甚至他本人,從內心深處也沒有把英國當成自己的國家,他的繼位具有偶然性,正式這個偶然性,讓一個德國人,成為英國的君主。
也正式這個偶然性,不會說英語的國王,不過分的幹涉英國的內政,幾乎完全放權之下,讓英國的歷史產生了很多的連鎖反應,尤其是內閣制度的發展,首相制度的形成。
大家看完這個故事之後,是否感覺當時的歐洲,國王的擁立,就像一個兒戲一樣。不錯,歐洲的皇室,由於聯姻,相互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比這個更加離奇的事情,還有很多。有機會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歐洲皇室的家族體系,到時候大家就知道了,為什麼第一次世界大戰,其實就是維多利亞的子孫,展開的一場家族內戰,那其中的故事,比這個要精彩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