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王喬治一世,為什麼不會說英語,這是怎麼一回事,有何隱情

2020-12-12 阿勝說歷史

英國的歷史,分好幾個階段,其中喬治一世,是最為奇特的一位。1714年8月,已經54歲的乘坐輪船來到英國,此行的目的就是繼承英國的王位。也是英國歷史上唯一一位不會說英語的國王,這其中到底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1689年,英國完成了革命任務,兵不血刃地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君主立憲國家,荷蘭人威廉和瑪麗成為英國的國王,也是歷史上著名的「雙王共治」時期。

1694年,瑪麗國王去世,1702年威廉國王去世,因為兩人都沒有子女,國王之位由瑪麗的妹妹安妮繼承。可是悲催的是,安妮1683年結婚,一生流產18次,生下5個子女,最終都夭折。

為了讓英國王室,不至於沒有傳承。1701年,英國專門制定的「王位繼承法」,並規定安妮無子嗣,由詹姆士的外孫,或者波西米亞王后的女人,或者是漢諾瓦索菲亞公主以及新教後裔繼承,總之一句話王位絕對不能傳給天主教徒。

1714年,安妮去世,王位落到索菲亞的頭上,可是這個時候,索菲亞早已去世,王位的繼承權,落到他的幾個兒子頭上,也就是幾個小喬治。

喬治一世,1660生於漢諾瓦,小時候曾到英國求婚安妮,最後沒有成功。1698年,喬治成為漢諾斯選帝侯,本來大家都已經忘記了這個遠方親戚,可是1714年,安妮去世,喬治獲得英國王位繼承人的身份。

按照現在的理論將,喬治一輩子都生活在德國,對英國的天氣並沒有什麼好感,可是英國國王,是多大的一個誘惑,於是他義無反顧地前往英國。

1714年9月18日,抵達英國第二天,就登基成為新國王。大家試想一下,一直生活於漢諾瓦,一輩子都是說德語,由於年齡大力,也沒有心情在去學習,於是和大臣們私下交流,都是使用第三語言——法語。

正式因為語言的關係,喬治一世,基本山不幹預英國的會議事務,也很少參加政府內閣,私下召見大臣,也只是了解一些重要的,或者感興趣的問題。喬治一世的放手式管理,極大地推動了英國內閣的形成。

1718年,喬治一世,完全不在參與內閣會議,把所有的政權交給大臣討論、解決。為了能夠把內閣商定的事宜,上報給國王,逐漸的形成了內閣領袖「首相」。這一制度的形成,對後來的英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第一任首相沃波爾,在他的主持之下,英國的內閣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核完善。喬治一世,一個不會說英語的國王,完全放權下去,一個不可思議的舉動,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影響。

他不會說英語,也不願意用法語交流,不得不把所有的國家事務,交給內閣大臣們全權處理,內閣權力的提高,就是在喬治一世時期形成的,對英國的政治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喬治一世,雖然成為英國國王,可是他對漢諾瓦的感情,一點都沒有減少,想念日耳曼平坦的草原,優雅的鄉間別墅。面對被馴服的英國民眾,他更加嚮往德意志民眾的曠野。

喬治一世,在位期間,曾其次返回漢諾瓦,每一次都停留一個月或者半年之久。1727年6月,按照平常的習慣,喬治一世,到漢諾瓦避暑,在途中突然中風,很快就病死在奧斯納布呂克城。

這位不會說英語的國王,在位期間,一直沒有得到英國民眾的認可,甚至他本人,從內心深處也沒有把英國當成自己的國家,他的繼位具有偶然性,正式這個偶然性,讓一個德國人,成為英國的君主。

也正式這個偶然性,不會說英語的國王,不過分的幹涉英國的內政,幾乎完全放權之下,讓英國的歷史產生了很多的連鎖反應,尤其是內閣制度的發展,首相制度的形成。

大家看完這個故事之後,是否感覺當時的歐洲,國王的擁立,就像一個兒戲一樣。不錯,歐洲的皇室,由於聯姻,相互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比這個更加離奇的事情,還有很多。有機會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歐洲皇室的家族體系,到時候大家就知道了,為什麼第一次世界大戰,其實就是維多利亞的子孫,展開的一場家族內戰,那其中的故事,比這個要精彩的多。

相關焦點

  • 一個不會說英語的英國國王
    喬治一世是一個不會說英語的英國國王,這個不可思議的事實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影響--對英國政治制度的深遠影響。   1714年8月,54歲的漢諾瓦選帝侯喬治在濃霧瀰漫中乘駁船來到英國,他此行的目的是繼承英國王位。   喬治一世登上英國王位被認為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奇蹟」。雖然喬治一世聲稱他繼承英國王位是順理成章的,然而實際上有不下50名信奉天主教的王室親戚都比他有優先權,而且,他自小在德國長大,連英語都不會說。那麼,喬治一世何以如此順利地繼承王位呢?
  • 不會說英語的國王和北美獨立:英國君主制演化的關鍵節點
    然而,1714年,英國安妮女王駕崩無嗣,根據1701年的「王位繼承法」,一位不會說英語的德國人繼承了英國王位。他就是喬治一世。喬治一世是漢諾瓦選帝侯,成為英國國王的時候已經54歲了。一把年紀的喬治一世,不喜歡英國的潮溼天氣,甚至不太住在英國,對學習英語也沒啥興趣(估計能力精力也夠嗆)。他的英國大臣們則不會講德語。
  • 奇葩國王:不會講英語的英國國王,還連累牛頓破產|百家故事
    這個英國國王不但不會講英語,而且還不肯學英語,他只講法語和德語,所以,執政全靠比劃,一種說法是說國王和大臣用拉丁語磕磕絆絆的交流,一說用法語交流。喬治一世不會講英語,也不學英語,這事也不能全怪他,這些都要從他即位開始講起。
  • 英國女王為何只「點讚」不管事?從不會英語的「撿漏」君主談起!
    在英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位不會說英語的君主。這位奇怪的君主,他就是18世紀初的英王喬治一世。喬治一世原本是德國人,但因為特殊時期的血親關係被喜提王位,因此人們都覺得他這個王位是「撿漏」來的。喬治一世既然當了英國君主,而英語又作為英國的母語,那喬治一世不會說英語,他又該怎麼參與內閣討論和大家共商國是呢?
  • 英國去世最離奇的國王:拉屎太用力擠爆大動脈,導致大出血猝死!
    在這一千五百多年誕生了許多的國王,其中有許多的國王去世都非常的意外, 如:諾曼第王朝的亨利一世因為太喜歡吃鰻魚了,結果一口氣吃太多不新鮮的鰻魚給吃死了。喬治二世出身在1683年,他的父親是英國漢諾瓦王朝的第一位國王喬治一世,但當時他出生的時候喬治一世還在德國的漢諾瓦地區當漢諾瓦選帝侯,還不是英國國王,所以喬治二世是如假包換的德國人。
  • 英國一千多年君主制,共有六個叫「喬治」的國王,個個都是明君
    英國君主制在何時誕生沒有明確答案,後世通常把公元5世紀初期出現的「七國時代」視為英國君主制的開端,並把公元829年威塞克斯王國統一英格蘭之後,建立的威塞克斯王朝視為英國歷史第一個朝代,因此英國至今有一千五百多年君主制歷史。
  • 君王去世沒有子嗣,大臣找個外國人當國王,語言不通還統治13年
    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最後一任君主是安妮女王。她一生活了49歲,生了17個孩子,結果全部夭折了。這導致安妮女王逝世之後,沒有繼承人。下一任君王的人選要麼是安妮女王的同父異母兄弟,要麼是安妮女王那關係非常遙遠的德國親戚。
  • 你知道英國未來國王姓什麼嗎
    怎麼就「改朝」了呢?中國人說起「改朝換代」肯定會想到「血流成河」,除了最後的清王朝終結時基本上是和平革命之外,後王朝對先王朝總是要斬盡殺絕,因此每次改朝換代之後肯定是人口銳減一片荒蕪。而英國基本上不是這樣,英國確實有過伴隨著腥風血雨的改朝換代,但更多的是比較平靜的交接。
  • 因為找個女性當國王,英國丟失了在歐洲大陸最後一塊領土
    不過維多利亞女王雖然開創了一個輝煌時代,卻讓英國丟失了在歐洲大陸上最後一塊領土。我們看一下具體原因。這件事要從1714年說起,這一年斯圖亞特王朝最後一位國王安妮女王去世。她去世後,由於沒有子嗣,所以只能從其他國家選出一個新的國王。歐洲的傳統和我國不一樣,國王去世後,王位的繼承是按照血緣親疏決定的。
  • 英國史上最富強的朝代——漢諾瓦王朝歷代國王畫像,個個英明神武
    喬治一世(1660年—1727年),英國漢諾瓦王朝開國國王,德國人,1714年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女王安妮一世駕崩,斯圖亞特王朝絕嗣,根據英國王位繼承法,他以旁系王室成員身份繼承王位,因為出身德國漢諾瓦地區,所以他所建立的朝代稱為漢諾瓦王朝,他不會說英語,在位期間也沒去學,但不阻礙他積極發展英國資本主義經濟
  • 該國獨立向外借了兩任國王,一個流亡,一個死亡成迷
    該國獨立後選不出國王,為何從國外借兩任國王都未善終?古代無論是皇帝還是國王都是世襲制,父傳子,子傳孫,如果沒有子嗣就會在兄弟之間傳承,但很少有國王被外姓人所繼承。在我國古代即使有血緣關係的外姓也不可能繼承皇位。但在歐洲卻不同,只要沾點親都有可能繼承王位成為國王。
  • 此物是英國人引以為傲的,可其實中國幾百年前就有了
    嚴正聲明:本文素材自《大英帝國史話》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偽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1721年,英國國王喬治一世任命沃爾波爾為新一屆首相。後者上臺後,在議會下院中通過了一份法案,規定國王不再參加議會,英國首相直接對議會負責。
  • 英國銀器術語 喬治亞銀器(Georgian Silver)
    英國的喬治一世喬治一世(George I)從1714年8月1日起擔任大不列顛(Great Britain)及愛爾蘭 (Ireland)國王,一直是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不倫瑞克-呂訥堡公國和選帝侯的統治者。他是漢諾瓦(Hanover)家族的第一位英國君主。
  • 歐洲有個國家,歷代國王全是外國人擔任,當今國王也是外國人後代
    根據確切史料記載,英國最早在公元前3000年有人類活動,過著原始社會的生活,這種方式持續了2000多年,後來在公元1世紀左右,英國的英格蘭部分短暫受羅馬帝國的統治,到了公元5世紀,來自歐洲中部和北部的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日耳曼人等相繼侵佔英格蘭,在英格蘭建立了七個王國,史稱「七國時代」,這是英國君主制的開端。
  • 西班牙國王和英國女王的關係有多好?連白金漢宮都放了他們全家福
    眾所周知,西班牙王室與英國王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這兩家之間總是走得很近。不過,除了血緣之外,長相英俊,身材高大的費利佩六世頗受女王的喜愛。有時,伊莉莎白二世看費利佩六世還會透露出一臉迷妹的眼神。
  • 外國一農婦生下9隻兔子,2個醫生為她作證,最終驚動英國國王
    但是在我們今天說的這個故事裡,一個英國的農婦,竟然能夠生出兔子來,這可真是讓人十分驚訝的故事了。事情還要追溯到十八世紀二十年代,在英國倫敦的一個小鎮上,一個24歲的農婦正在進行分娩,這本身沒有什麼奇怪的。這個農婦名字叫做瑪麗。
  • 【外匯學院】英國女王與首相的區別在哪裡 他們都有哪些權利?
    當地時間21日上午,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以國家元首身份主持議會新開幕儀式,女王在演講中提及不少國內政策,英國媒體稱,女王演講時梅首相紅著臉,似乎足以表明她所在的保守黨此前的承諾有多少被迫放棄。那麼英國女王跟首相有什麼區別呢?
  • 為辦首屆奧運會希臘國王與首相鬧掰,首相棄官,絕了
    而更有意思的是,為舉辦首屆奧運會希臘國王和王儲還與首相鬧掰了,最後首相為此還丟了烏紗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還是讓我們穿越到125年前吧。雅典中標1894年6月經過巴黎國際體育會議協商,歷史名城希臘雅典,贏得了首屆現代奧運會主辦權。
  • 英國女子生9隻兔子,2名醫生為她證明,國王查驗後才知事情不簡單
    正因如此一本正經的說著謊言,有的人自欺欺人的聽著謊言。但是哪怕再多人的相信謊言終究是謊言,哪怕只有一個人站出來指明,謊言也將被告破。 大家全都湧入了瑪麗家看熱鬧,之後為瑪麗接生的外科醫生霍華德便將這9隻兔子的屍體帶走了。瑪麗一直哭哭啼啼的,神情十分不舍,人們更加的相信,這些兔子真的是瑪麗生的。 後來這件事越傳越廣,甚至還登上了報紙的頭條,瑪麗和接生這9隻兔子的外科醫生霍華德全都成為了名人。
  • 具有日耳曼血統英國女王德國尋根(圖)
    不管現在心中是否還有愧意,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本周將再次踏上那片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日耳曼血統  伊莉莎白二世的祖先喬治一世在登上英王寶座之前,曾是漢諾瓦的第一位國王,1714年加冕。在54歲當上英王時,他並不是非常高興離開位於德國北部的漢諾瓦,前往泰晤士河邊的倫敦參加加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