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熱的三十而已,又一次讓我們看到了女性作為主角,在社會舞臺上大放異彩。
但是這部劇,究竟是講了一個進入而立之年的女人的自立自強,還是又一次告訴了我們這個社會終究屬於男人,在這條女性獨立的道路上,我們又一次的失敗了呢?
關於為什麼質疑這部劇的女性獨立問題,我列出了以下幾點。
1. 整部劇的社會真實感有待考量
整部劇裡我們最為嚮往的女人——顧佳,絕大部分的朋友們,都沒有可能在三十歲之前達到這樣的修為。為什麼我們這麼嚮往顧佳,不正是因為這樣的女性是我們所達不到的嗎?
我們可以看看顧佳的特點:
極度自律。故事開頭便把它設定成了一個堅持健身,相夫教子,處理公務張弛有度的三方全能女人,對自己,對家庭,對工作無一不樣樣做到完美。這樣的女人,多少人能在自己三十歲的時候到達這樣的境界?遠見卓識。在顧佳退居幕後幫助煙花公司維持生存的時候,相比丈夫許幻山的自命清高,顧佳很清楚看到了社會資源的重要性。能屈能伸。顧佳的能屈能伸是體現在她和合作夥伴的相處關係上的,在太太團中顧佳作為尋求資源的一方,表現出了極大耐力,她忍受了這些貴婦的膚淺與做作,卻能在觸及底線時發狠,並能夠清晰的分析清楚敵我的在這場交鋒中的籌碼。
如果真的達到了這樣的境界,那麼遇到男人出軌這樣的危機,我們還會將它視為一個危機嗎?
這時候,如果你是顧佳,你會很慶幸地發現,自己可以遠離這個大寶寶,走出更加堅實的道路。
而另外的兩名女性,鍾曉芹和王曼妮,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現出了不真實的部分,像是王曼妮的豔遇,鍾曉芹的暴富,都不是一個正常的人生走向。如果要說這三個人共同反映的是什麼呢?
有錢人的煩惱。
2.現實打破夢境的方式
最為赤裸裸地展現男權橫行,沒有比王曼妮看得更清楚了。
這離不開她的工作,遇到的男主顧,無一不表現出將女性作為附屬品般的驕傲。
這部劇很有意思將這個女人表現成一個不委曲求全,卻會為愛委屈的樣子。王曼妮和梁正賢,兩個打著愛情旗子招搖過市的騙子。為什麼這麼說,梁正賢自是不必說,他的南北之論,踏踏實實的渣男語錄。而王曼妮,她的愛情破碎源自兩張銀行卡。
梁正賢的兩張卡,沒有限額的,屬於趙靜語;有限額的,是屬於她的。
王曼妮從這個地方開始下決心離開梁正賢,這何嘗不是一個笑話。
她最終離開的理由,取決於一個男人給的金錢。
當然這個選擇本身也存在著不真實性。劇本給了王曼妮這個名字,「want money」女士真的會離開梁先生?
3.令人唏噓的結局
關於顧佳的結局,是讓人傷心的,沒有一個女人比顧佳更優秀,卻也沒有一個女人像顧佳一樣承擔了這麼多。
在最後藍色煙花的爆炸,許幻山進了警察局,林有有遠走,煙花公司沒有了,而顧佳卻承擔起了一切的賠償等一系列責任。
誰不是一路上看著顧佳付出了多少,卻在最後因為丈夫出軌造下的冤孽上承擔了一切。
編劇對此的解釋是顧佳作為煙花公司的創始人,最後對自己那部分負起了責任。
這個解釋多少有些牽強,錯誤是許幻山犯下的,最後卻是糟糠之妻收拾爛攤子,這是在說另一個悲劇嗎?一個傻瓜男人犯下的錯總有一個賢內助會幫你善後的?
所以,看完這部三十而已,嘗到了一碗名為女性獨立雞湯。但是,這部劇也有它的優點,不將這部劇給予高度的話,也是看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