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吳喋喋、何潤萱
11月7日晚,張藝興出現在上海昇PARK產業園區的一棟建築裡,這是張藝興練習生項目第四場線下面試的場地。站在空曠的房間裡,他突然感慨:「要是我剛剛過來面試,我的天,這麼多人一起這麼站著,很緊張欸。」
多年前,這種感受的確在他自己身上發生過。張藝興在自傳《而立·24》裡回憶2008年參加韓國SM公司面試的情景:入選的少年挨個靠牆站好,被韓國工作人員拿著尺子量身材比例,他感到自己在被選擇,控制不了任何事,只能機械地接受一切。
現在張藝興成了把控一切、做出選擇的一方。今年10月7日,張藝興宣布成立偶像公司「染色體娛樂集團」,隨後緊鑼密鼓招募新人。
張藝興練習生線下面試,圖源@染色體娛樂集團
內地偶像產業市場規模在2018年達到600億元,大型偶像選秀節目開始定期舉辦,大量練習時長不足半年的新人被填補到市場空缺之中。而2021年,將有7檔選秀節目播出,至少需要600多名男性練習生。
這個急速擴張的過程裡,張藝興數度表達自己的擔憂。2019的《青春有你》中,他見到練習時長不足兩個月的選手肢體不協調地跳著簡單的舞蹈,感嘆「市場太浮躁」;2020年擔任《少年之名》導師時,他乾脆說這個節目就不該辦:「前面淘完那麼多波了,哪能出好苗子?」
連續三年擔任選秀導師後,張藝興開始用自己經歷過的方式尋找新人。
他在練習生計劃概念宣傳片裡說:「這不是一檔節目,而是一場真正的生存抉擇……我對你們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打敗我。」
張藝興練習生計劃宣傳片截圖
故事似乎在他身上完成了一個循環:多年前,張藝興通過線下面試成為練習生,前往韓國訓練,出道成為萬人追捧的偶像。現在他成了偶像公司老闆,試圖在茫茫人海裡複製曾經的自己。
聽起來無懈可擊、進展順利,但如果對張藝興有所了解的話,就會明白這對他來說並不是一個輕鬆的決定。張藝興今年未滿30歲,零緋聞,高強度練習,珍惜粉絲,是一個仍然「在役」的偶像。
《青春有你》總導演陳剛曾問他為什麼抗拒繼續擔任PD,張藝興有點難以啟齒:因為《偶像練習生》後,自己的很多粉絲離開了。偶像行業裡,新流量的崛起也意味著老牌偶像粉絲的流失,這在粉絲的話術裡叫「爬牆」。
《青春有你》先導片
但做公司是一件被「爬牆」也非做不可的事。箇中緣由或許與這個偶像試圖尋找真正的內心有關:張藝興曾經在採訪裡說,他對得起所有人,除了自己,自己活得不那麼開心。他把自己完美嵌入了造星流水線,可是漸漸找不到自我。
如今在個人偶像事業和發掘行業新人之間,張藝興重新分配了精力,這個選擇指向張藝興所認可的自我嗎?
張藝興的過往人生為人們展示了一個努力的偶像可能企及的高度,而他的練習生招募計劃則是這齣「地才」童話正要進入的下半場。
「倒數第四名的臉」
「往後往後——往前,做到自己最大(限度),把胸挺出來。」《青春有你》第三期正片裡,張藝興帶著一百多名練習生重複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動作:跟著音樂節奏往前伸脖子,再向後縮,如此反覆。
在初評級舞臺上炮轟市場浮躁後,張藝興決定抽出時間給全體選手上一堂舞蹈課,只學習最基本的律動。前半節課練的是伸脖子,後半節課則是扎馬步,跟著音樂做小幅度律動。後採裡,那些練得大腿酸疼的訓練生對此感到一頭霧水。
這是張藝興親身經歷過的舞蹈課。「我第一次學到這堂課的時候是納悶的——點一個頭點了兩個小時,滿懷期待到第二堂課,(結果)繼續點頭。」後來張藝興懂了,「這就是練你的靈活度,練你對歌曲的感知程度。」
《青春有你》中,張藝興擔任青春製作人代表
在成為SM的練習生之前,張藝興還只是一個普通的湖南伢子。唯一有點加成的是,他的父母對於文藝活動頗為上心:父親會唱民歌,有些藝術細胞;母親的偶像是麥可·傑克遜,總是鼓勵兒子成為「中國MJ」,送他上少年宮、請老師來家裡教鋼琴,還有意培養兒子做童星。
張藝興6歲首次觸電,在《咱老百姓》裡演過一個小角色「歡歡」,8歲時參加過汪涵主持的《音樂不斷歌友會》,13歲參加電視選秀《明星學院》就拿過季軍,是湖南本土小明星。
6歲的張藝興出演電視劇《咱老百姓》
儘管在許多綜藝節目中,張藝興的形象是一個乖乖牌,但在少年時期,這位偶像就很有自己的想法。學鋼琴時,張藝興氣跑了兩任鋼琴老師,還曾經為逃避練琴拿刀子劃壞琴鍵,因此被母親揍了一頓扔出家門。與此同時,他身上的某些天賦也開始展現:張藝興不愛看譜,喜歡自己嘗試新和弦,一開始老師誇他有想法,但一直如此,不再有老師願意教他。
童年張藝興與母親
初中時男孩子間流行跳popping(一種街舞舞種),都是對著視頻自己學,張藝興加入了湖南師大附中的街舞社團,升到高中後,他當上了副社長。
豆瓣小組帖子回憶道,《明星學院》裡的張藝興「像隔壁鄰居家話多又聒噪,比較聰明的熊孩子」。張藝興在選手中年紀最小、實力很差,被評委吉米吐槽「別人13歲都在壓腿,你13歲還吊兒郎當」,但架不住有觀眾緣,人氣投票總是排第一。
13歲的張藝興參加《明星學院》,拿到季軍和網絡人氣獎
但這種天賦在2008年被標記了上限的刻度。2008年暑假,張藝興穿著校服從長沙跑去武漢,通過了SM公司的練習生選拔,隨之而來的,是天才的「隕落」。
最先被否定的,是張藝興的外貌。這張在電視選秀裡拿到過人氣第一的臉,被SM公司評定為C等級。
張藝興在GQ的採訪裡回憶那個場景:三四十名練習生並排站著,名字和外貌評分被逐一寫在黑板上公示。從A到D四個等級,張藝興是C等裡的倒數第二,D等只有兩個人——也就是倒數第四。現場還有一群女練習生,張藝興感到自己的男性自尊被按在地上摩擦。
多年以後,張藝興成為頂級流量,女粉絲無數,他仍然這麼評價自己的外貌:「個兒不高,長得不好看。」
張藝興所在的EXO組合,從出道之初就靠美貌俘獲了大量的粉絲。最初12名成員裡,粉絲曾選出公認的「四大門面」,分別是鹿晗、吳亦凡、樸燦烈和吳世勳。張藝興在這樣的組合裡,被判定為中人之姿,不時流露對「門面擔當」們的羨慕。
2012年,張藝興在綜藝節目回憶見到吳亦凡的第一眼,忍不住感嘆:「哇,這麼帥」;2015年的一檔節目裡,主持人問他組合中誰最帥,張藝興脫口而出吳世勳,接著才反應過來打圓場,把所有隊友的名字都點了一遍。
在實力層面,初入SM的張藝興也沒什麼優勢。2008年,SM旗下活躍著東方神起、Super Junior、少女時代等頂級團體,群星閃耀。
2012年SMTOWN家族合照,左一為張藝興
第一個在SM出道的中國人韓庚,是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舞蹈系的「練家子」;接著出道的華人偶像劉憲華,小提琴十級,拿伯克利全額獎學金;當時還是練習生的宋茜,北京舞蹈學院民族舞專業高材生,拿過桃李杯群舞組一等獎。
同儕之中,黃子韜因為有武術特長,在2010年底空降SM出道預備班;EXO裡張藝興之外的另一個主舞KAI,從小學習芭蕾,功底深厚,14歲面試SM公司時就拿到了舞蹈組第一和人氣獎。
張藝興在自傳裡寫,當時自己唱跳馬虎、也沒什麼才藝,「像一個門門功課考20分的人」。又因為基礎太差而在日記裡感慨跳舞太難:「小的時候沒有拉開筋,身體的柔韌性和協調性都差太遠了,練了這麼久還在D班待著,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升到A班去呢?」
「努力努力再努力」
天賦從來是相對論,想要升入A班的張藝興,三次赴韓練習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突圍密碼:努力。自此,「地才」人生正式開啟。
和現在機會頗多的新人不同,當年的張藝興沒有退路。
2008年,放棄高考去韓國做練習生對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是孤注一擲。赴韓之前,張藝興的母親拿出一份協議讓張藝興籤名,裡面列出考大學和去做練習生的優勢和劣勢,讓張藝興自己選擇。
在韓國,張藝興又遭遇了兩次外部刺激。
第一次,因為籤證問題,剛當了三個月練習生的張藝興被迫回國。從「super junior的公司」回到長沙,讓張藝興頭頂光環,感覺自己馬上就要出道,人也「趾高氣昂」。
然而在家待到第四周時,SM公司告知張藝興,回去的日期無法預估。他一下就慌了,甚至懷疑籤證問題只是藉口,自己其實是因為表現不佳,被公司拋棄了。
他不敢出門,最害怕朋友問他「你怎麼還沒走?」家人也開始動搖,勸張藝興不如回學校繼續讀書。他開始有危機感,想到自己虛度光陰的同時,「韓國的夥伴每天都在進步」。
半年後,張藝興終於得以赴韓繼續訓練。他開始加練,每次上完舞蹈課後,繼續練一個小時舞蹈,一個小時唱歌,即便生病渾身乏力也要去練習。他在日記裡寫:「約了練習室的,如果不去就會被別人佔,咬咬牙還是去吧。後來練舞跳出了一身汗,感冒居然好了。」
EXO出道預告照中的張藝興
但年輕的張藝興,還是闖禍了。2009年,張藝興和別的練習生打架,因此被遣返回國。
同年底,張藝興終於回到SM繼續練習。赴韓的異國練習生各有心酸故事,但像張藝興一樣幾起幾落的很少。出道後,張藝興開通了微博,ID叫「努力努力再努力x」。
在《偶像練習生》裡,張藝興總是強調練習生要找自己的balance,這是張藝興對自己的嚴苛要求。他曾用最笨的方法找balance,一個動作保持一首歌的時間,休息30秒,再保持一首歌,堅持一星期後,張藝興發現自己不用再「找」,手一舉起來,就在最標準的位置。
但是這樣不是長久之計。街舞舞種繁多,基本動作不計其數,「擺著擺著就擺煩了」,張藝興開始綁3公斤的沙袋,負重練舞。一次月度評價會上,張藝興驚訝地發現自己跳完後所有人都在鼓掌和吶喊,稱讚他進步很大。於是張藝興負重堅持了一年半。
張藝興在練習室
臨近出道,張藝興把沙袋重量加到8公斤,結果練了幾天就倒地不起,過度負重練舞造成了永久性的腰傷,至今張藝興還有四五節腰椎間盤突出的問題。
但張藝興不以為意,熱衷把綁沙袋的秘訣傳授給後輩。《青春有你》中,練舞遲遲無法突破的姚明明找張藝興深談,張藝興建議他綁上沙袋堅持四個月,一定會不一樣。
不只是舞蹈,張藝興沉迷於掌握各種技藝。
耳帝觀看音樂真人秀《我是唱作人2》後,這麼描述張藝興:「別人聊得火熱他在旁邊不停彈琴,說你們聊你們的,旁若無人,鄭鈞提到愛情他就彈婚禮進行曲,陳粒表演時他扒曲,霍尊表演時他扒和弦——在某個階段,人會沉浸在對於技術的狂熱追求中,覺得技術能解決自己的困境,技術能給自己帶來希望,技術的掌握令人興奮。」摸魚是天才的中場休息,而努力則是地才的安全感註腳。
多年後,當張藝興發現自己無法消化新歌《蓮》裡的krump編舞動作時,他乾脆從頭系統學習這一舞種。張藝興把krump世界冠軍Trix請來當隨行老師,從2019年10月正式投入練習,到12月底,張藝興才在橫店拍攝了那隻MV。
《蓮》舞臺
通常來說,一個工作密集的明星會選擇更有效率的方式解決困境:比如重新編舞,減少krump元素。但張藝興過不去,「從來沒有遇到一個舞種,叫我學不像?就燃起鬥志了,被刺激了,就覺得我為什麼不行?」
這種對技藝的執著,繼練習生時期後,再次為張藝興帶來了正向反饋。
紮實的動作呈現讓他被舞者投票選為隊長大秀第一名,cypher battle中,他的4輪krump即興震驚了街舞圈。不少街舞冠軍稱張藝興為中國krump第一人。當王一博讓他教自己跳一點krump時,張藝興讓他從最基本的揮臂練起,和半年前的自己一樣。
《這就是街舞第三季》中,張藝興進行cypherbattle
除了苦練技藝,張藝興的偶像自我管理也長期在線。出道八年,張藝興從未被曝光過戀情,被狗仔跟拍多年,鬧出最大的新聞是被拍到戶外吸菸。演員谷智鑫在綜藝裡提到,「我拍戲到現在,十二點以後在酒店健身房見到的藝人,他是第一個。」
一個使拙勁的普通人,通常會有些吃虧。但一個使拙勁的偶像明星,在回報率上則有額外加成。對品牌來說,會自我管理的藝人商業價值更穩健。頂級流量不斷換代,張藝興仍手握18個品牌代言,其中2020年新增6個。
對粉絲來說,一個對自己苛刻的偶像更值得忠誠追隨。2014至2015年走紅的初代鮮肉裡,粉絲沒有大量流失的只有張藝興和TFBOYS。同期的「四大流量」、EXO「歸國三子」都早不復當年的人氣。
2019年初,一場代言品牌主辦的小型演唱會上,張藝興因舞臺事故造成腳踝受傷。團隊將幕後張藝興接受治療、帶傷彩排的畫面公布,令粉絲大感心疼。醫生給張藝興進行衝擊波治療時,稱讚他的勇敢和配合:「通常人家都會(疼得)把腳收回來了」。張藝興回答:「我要跳舞的。」
張藝興在接受衝擊波治療
「直道超車」後遺症
努力是一項傳統美德,但對於樂見天才的娛樂圈來說,它不算頂突出的優點。比如,EXO出道時,鹿晗的練習時間僅有兩年、黃子韜只練習了一年多,這成為粉絲誇獎偶像有天賦的依據。而張藝興和吳亦凡一樣,練習了四年。
不少人認為張藝興是缺乏天資,才轉而強調努力標籤。
張藝興憑藉krump收穫認可的同時,一些豆瓣網友發帖評價,張藝興身材比例不佳,導致跳舞沒有美感,努力也於事無補。他的《蓮》被《乘風破浪的姐姐》寧靜組翻唱,還因為「難聽」上了熱搜;認可他努力的耳帝也將他與另一位偶像王源對比,稱若論音樂形態,張藝興的比王源的要潮流前衛很多,但是要論情感共鳴,他次於不到二十歲的王源。
在演技方面,張藝興雖曾在黃渤執導的影片《一齣好戲》裡有過水準線上的表演,但其他影視作品裡的表現則評價不高,還曝出過拍戲摳圖醜聞,未能與其他流量鮮肉拉開距離。
在這樣的作品表現面前,張藝興總是強調努力就容易招致爭議。
張藝興經常在機場邊走路邊手捧電腦做音樂,那些飯拍被匯總到一起,被網友歸類為明星的機場「作秀」。」
張藝興回應「機場做音樂」,截圖自@娛樂日爆社
2018年,張藝興第三張專輯《夢不落雨林》發布在即,他在一場時尚活動的採訪環節說自己已經十天沒睡著覺,但被質疑是賣人設,這個梗還被用到了當年年底的《吐槽大會3》裡。
張藝興的勤奮高產變成了尷尬。18年末,張藝興說自己在美國休假,6天裡創作了15首歌,被網友揶揄:一首能聽的也沒有。張藝興還曾表達過「三個月寫一首歌可以被淘汰了」的觀點,網友則搬出自稱三個月寫一首歌的周杰倫,嘲笑張藝興的「大話」。
今年1月,姜思達在《僅三天可見》裡採訪張藝興,問他最熱愛的是什麼,張藝興回答最熱愛舞臺,為此可以放棄生命。接收到這樣的回答,姜思達遲疑地「啊?」了一聲。這個片段迅速引發巨大的爭議,評論說張藝興裝、表演型人格。
《僅三天可見》截圖
豆瓣網友並不十分喜歡張藝興,他們管他近年的崛起叫「彎道超車」——如果不是鹿晗、吳亦凡的口碑滑坡,張藝興大概也不會有如今的機會。但公允地說,張藝興從未省力過,他才是一直在直道上奔跑的人。但厭惡人設營銷的觀眾,已不願給擅長說好聽話的明星預支好感。
這大概是因為努力的概念中還包含一種隱性疑問:才華不能造假,但努力可以。在立好人設就能提高出名機率的今天,粉絲的經典話術「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嗎」已淪為笑柄,張藝興選擇了一個完全不討好的方向。
正如觀眾不相信張藝興會為舞臺放棄生命,觀眾也對張藝興的其他豪言壯語保持懷疑:2016年,張藝興在音樂風雲榜領獎時,說自己要帶領華語音樂進軍全世界;《青春有你》裡,訓練生起鬨問「PD的夢想是什麼」,他回答,想登上格萊美的舞臺表演。
粉絲是願意相信他的。2019年8月,張藝興「大航海」巡迴演唱會北京站上,上萬名粉絲在開場前反覆齊聲喊著這樣的應援口號:「夢想最珍貴,努力特別酷」。
地才的下半場
號稱願意為舞臺付出生命的張藝興,某種程度上可能並沒有說謊。過去幾年中,張藝興的工作強度是透支身體的。
今年9月播出的《忘不了餐廳》中,黃渤面對張藝興顯得欲言又止:「你有的時候勝負欲太強,做什麼事情就想做到最好,就容易讓自己特別累,但是有的時候,我覺得……年輕的時候好像是需要這些東西,所以也是好事。」
如此拼命,除了和即將到來的30歲偶像「天命」相關,背後潛藏的或許還有張藝興企圖尋找的真正自我。他產自世界上造星工業最標準也最嚴苛的公司之一,他會唱跳,會自我管理,會在種種標準之上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但沒有人告訴他,偶像的下半場其實沒有標準答案。有人退役後轉做了MC和演員,有人轉向幕後,也有人從此告別演藝圈。這些選擇,事關流水線上不生產的真正自我。
在《僅三天可見》裡,姜思達覺得張藝興的狀態更像是尋覓中,「一個快要30歲的人不像30歲的人,有不好的地方,又有非常多好的地方。他抓住了努力和夢想,一時半會沒有辦法證明這兩個詞是錯的,所以他能抓住什麼就是什麼。」
張藝興試圖在自己過往人生裡找到模板。在娛理的採訪裡,他將30歲設定為重要的節點,「它(偶像公司)就是我後半生的事業。我希望給市場一個真正不一樣的偶像團體,讓他們去定義時代,定義什麼是真正的偶像。」
這個模板在2013年初現端倪。剛出道一年的張藝興在韓國電臺節目《深深打破》中被問到人生目標,張藝興說想成為李秀滿——SM公司的創始人。
2016年,張藝興在EXO專輯籤售會上又舊事重提,稱自己不但想要成為李秀滿,甚至挑戰他。面對全場粉絲善意的笑聲,張藝興用韓語磕磕絆絆地說道:所有的夢想都是從好笑開始的。
李秀滿與張藝興
當時張藝興已經在內地娛樂圈走紅,像很多成名的藝人一樣,他開始更多表露出商業野心和獲取話語權的意圖。
2019年,張藝興出現在中國視協委員常務理事的名冊上,他和孫紅雷一起入股投資公司,有自己的配飾品牌,上經濟學課程,讓當時的經紀人楊天真牽線與經濟學家對談。《這就是街舞第三季》收官後,他迅速主辦了一場強者如雲的地下街舞比賽,成為街舞圈的盛事。
做偶像公司是其中張藝興最重視的一步。在外界據此猜測張藝興是否已與SM解約之際,一段李秀滿祝福張藝興的4分鐘視頻打消了這種猜測。李秀滿說,張藝興終於做了他應該做的事,他認為「染色體」會成為世界一流的娛樂公司。
李秀滿祝福張藝興
但李秀滿今年68歲了,SM的新人團體再難重現少女時代、EXO的輝煌,時下關於SM公司最流行的笑話,是練習生柳智敏私下的吐槽:「我覺得我們公司要完蛋了」。很多人不再相信李秀滿,也不相信他對張藝興事業版圖的預言。
而內娛的偶像市場,也在幾年的竭澤而漁後來到了一個低谷期:節目很多,練習生不夠用了,一切都朝著揠苗助長的方向疾馳而去。而隨之而來的是偶像團體的出道即跌落:前不久UNINE的成員在解散當天的採訪裡控訴經紀公司,稱自己對團沒有歸屬感,「我覺得團隊到最後有种放棄的感覺,他們選什麼就選什麼,我也不想去做得更好聽——就是你知道了,不會有多大波瀾。」
他們不是唯一一個在「百團大戰」裡跌落的偶像:優酷在2019年推出的Black Ace在今年僅參加了一檔綜藝《炙熱的我們》,團隊的C位趙品霖近日發文回應戀情,說自己已沒有男團夢想,祝福粉絲們找到「更乖」的偶像。
一位偶像公司老闆對毒眸聊到,他覺得張藝興是「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張藝興想要改變浮躁的市場,如果是通過復刻SM公司黃金年代那種封閉式的練習生鍛造工藝,或許不會太順利。
在李秀滿剛剛以歌手身份進入韓國演藝界的70年代,韓國流行音樂尚沒有形成自己的樣態,抓住了市場空白的李秀滿在1996年打造出了五人男子組合H.O.T,從此一炮而紅。但2016年以來,《Produce101》帶起的選秀風潮和在社交平臺上爆紅成為全球性男團的防彈少年團改寫了韓流偶像的格局。防彈少年團經紀公司Big Hit上市之後,總市值曾一度超越SM、JYP、YG三家老牌巨頭公司市值的總和。
張藝興的模板,就像過去的造星工業一樣,正確的保質期有待商榷。
在過去數年,張藝興為人們展現了一種地才的可能性:努力、崛起、爭議、從被動的明星成為主動的老闆。這條路有其可複製性,所以數以萬計的練習生湧向染色體,他們渴望成為他。
與此同時,張藝興身上又有其獨特性:在一個講究效率的年代,他的拙勁反而成了稀缺品。然而,功成名就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張藝興的選擇也向我們展示了某種殘酷限制:地才盡頭究竟有什麼?沒有標準模板的人生下半場應該參照誰?
一個直對比是,張藝興想成為的李秀滿,和他本人無論從性格到人生路徑都大相逕庭,李秀滿是開創者,他是服膺者。
不過,或許我們應該永遠期待信念的力量,信念是地才絕地反擊的武器。18歲的那個夏天,他因為打架被遣返回國,長達數月的時間裡,公司沒有給張藝興打過一通電話,發過一封郵件。
但這一次張藝興沒有失去勇氣,他堅持學琴和吉他,每天給管理練習生的工作人員發郵件:「姐姐,我準備好這個了。」「姐姐,他怎麼樣了?」「姐姐,讓我回去吧。」
19歲生日後不久,張藝興終於等到了回音,從此開始練習到不把自己當人。那時他想,倒下去兩次,很慶幸自己沒有站不起來。後來他想,很慶幸自己能夠一直堅持走下來。
參考文獻
[1]張藝興《而立·24》[M].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10.
[2]吳呈傑.《張藝興:我不喜歡自己的臉》.GQ實驗室,2019.01.26.
[3]Ran.《已收到2000名練習生資料,張藝興說他要改變這個浮躁的市場》.娛理,2020.10.7.
[4] NeedAYeah.《和張藝興聊聊,關於後臺的那版張藝興》.NeedAYeah,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