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存款變成房地產,究竟是對是錯?曹德旺4字見解,點明真相!

2020-12-21 騰訊網

在我們國家,房子一直是大家爭論不休的話題。只要有房子的任何動態,都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因為房子對他們是個重要的存在,只要有一套房子,就可以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在沒錢買房的時候,努力工作賺首付是他們最大的動力,因為沒有房子,不敢結婚生子,不敢停下腳步。

在上半年疫情的影響下,房價開始不斷調整和下跌,大家的心態也開始發現了變化。炒房者和已經買房者擔心房價會一直下跌,他們手中的房子會跟著「貶值」。目前還沒房子的人希望房價「像捲心菜一樣便宜」,這樣買房也就會輕鬆很多。同時也擔心下個月後房地產會不會回暖,房價會繼續上漲,自己沒辦法接受高房價。有一個問題值得大家思考一下,在今年經濟下滑、收入減少的情況下,我們是否應該把「存款」變成「房地產」?

國家出臺「三保」政策,高房價將「終結」?

在我認為,雖然人口、土地、財政是制約房價起落的因素,但其中的原因和國家對房地產的態度息息相關。據中原房地產統計,2020年1月至6月各地出臺了304次房地產調控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全年的調控次數僅為575次,現在僅半年就創下了歷史調控記錄。此外,今年央行發布的幾份報告和兩會核心都強調了一個詞:「住房不炒」。與此同時,國家還出臺了針對房地產市場的三項政策,讓買房者吃了一顆「定心丸」,未來房價走勢也更加穩定起來,把高房價時代徹底終結!

1.國家對房地產市場,高房價的態度已經改變

中國青年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批評高房價,中央媒體認為,房地產「全面炒房」的不良趨勢已成為一種投機性質,這讓人們認為:科教興國是一種「廢舉」;全面的炒房已成為一種「職業」。愛情和婚姻變成了「功利主義」,這使中國在實體製造和科技發展方面失去了工匠精神。高房價正在「摧毀」年輕人,這一不良的趨勢需要糾正。央行發布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強調,要確保資金的一致性、穩定性和連續性。足以預見,從明年開始中國將建立一個貨幣、土地、稅收的長期房地產機制,以抑制高房價。

2. 「穩定土地價格」已成為主要目標

「地價」是影響房價的最大因素,開發商賣高價房的藉口是土地太貴了。今年國家發布了兩個「土地令」:一是完成集體土地入市流轉,下放審批權限,不經申報就能直接進入市場;二是提出「穩定地價」的措施,保持地價不大幅度上漲,努力尋找土地財政的「替代物」。要想讓房價降低,地價是關鍵。將大量廉價的集體土地進入市場,目的是為了給土地市場降溫,穩定土地價格同時穩定房價,讓開發商失去賣高價房的「藉口」。

3.市場購買力正在下降,人口紅利正在減少

根據《中國老齡化趨勢報告和中國發展基金政策》,到2022年,中國65歲人口將佔總人口的14%以上,這意味著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矛盾的是,我們的城市化進度還不到60%。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將進入城市,他們就需要買房來安頓下來。然而根據中國發展基金的報告,2025年後,65歲以上的老年人數量將超過2億。老年人對住房的需求將幾乎為零,這意味著人口無法提供紅利。此外,這些老年人手裡應該會有一些房產。在這個老齡化社會,當農民進城買房時,老年人需要的越多,想要的就越多,這就是房地產市場的矛盾。

回到咱們剛才的問題,在2020年把儲蓄變成房地產是明智還是愚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必須了解手頭上的貨幣為什麼會貶值。今年,為應對「疫情事件」造成社會資金短缺,央行不斷下調降準降息,確保國內資金充足。根據5月份的財務報告,央行公布M2降準,同比增長10%,達到210萬億元資金。這意味著當前的市場流動性突然增加了200萬億,而額外的貨幣將資金置於通貨膨脹的邊緣,這說明,大家手裡的錢無論是放在銀行,拿在手中都會「貶值」。

從國家的態度來看,改變房地產是讓房價下降,這對沒有房子的人是有利的。所以如果你是一個觀望者,手頭又有錢,最好趁房價低的時候「上車」。至少根據目前的情況,買房比存錢貶值要慢。

相反,這對開發商和投機者來說是個壞消息。中國經濟交流部副主席黃奇帆的一番話點醒許多人。國內人均住房面積達到50平方米,年建築面積也達到17億平方米,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已經出現了天花板。這句話給開發商敲響了警鐘,市場逐漸供過於求,房屋也越來越多。

玻璃大王曹德旺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直接「炮轟」高房價。曹德旺認為,房地產行業使製造業成本上升,辛辛苦苦發展實業,其中利潤還不如房地產的。這樣國家就會失去實體製造業的競爭力;曹德旺還指出,現在富人手裡有幾十套房產,普通人卻要努力工作十幾年才能買到一套。10年後,富人可以把房子賣給富人,而工人階級依然買不起房子。

「買不起房」這四個字是曹德王的真心話。當房價越來越高的時候,能賣給誰呢?沒有錢的人很難買到一套房,剩下的是左手和右手「過家家」,最後還是富人之間玩擊鼓傳花的遊戲。不論是哪位大佬,他們都認為「終結」高房價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在當前的經濟蕭條中,存款和房地產都在貶值。唯一不同的是,房地產的貶值比存款的貶值要慢。所以我們可以理智選擇貶值比較慢的。

相關焦點

  • 房地產很「誘人」?曹德旺說出實話!小心「貪」字變「貧」字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曹德旺的境界是一般人難以達到的。有很多企業家捐款只是為了「撐門面」,為了給自己增加知名度和美譽度。但是顯然,曹德旺並不是那樣的人。 其次,曹德旺為人處世十分讓人敬佩。曹德旺究竟有多麼高潔呢?據他自己所說,他從來沒有送過一盒月餅。從這裡就能夠看出來,曹德旺的人品真的是毋庸置疑的。
  • 曹德旺怒批房地產,馬光遠卻譴責「磚頭說」,稱其在害老百姓!
    過去幾年間,曹德旺一直在抨擊房地產,抨擊的言論一直為大眾所熱烈討論。他曾經勸年輕人不要太早買房,說未來的房子賣不掉也租不出。去年,他又說,經濟艱難的根源還是在於房地產,應該削減那些不應該、虛假的投資。曹德旺對房產也有自己的看法,他總是設身處地的為百姓發聲,曾經不止一次的公開譴責房地產市場。他認為,房產行業就像一個危害人們幸福生活的毒瘤,是一場經濟泡沫,更是實體行業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實體經濟之所以困難重重,根源還是在於房地產,因為社會上的大量資金都流入了房地產行業。曹德旺對實體經濟充滿了擔憂,沒有實體經濟就沒有房地產、金融和網際網路等泡沫行業,實體經濟才是地基。
  • 任正非曹德旺董明珠,三巨頭都對房地產說不,三線城市樓市該醒了
    任正非是賣手機的,做到了中國第一;曹德旺是賣玻璃的,做到了中國第一;董明珠是賣空調的,做到了中國第一。三個中國第一,都不是搞房地產的,他(她)來自各行各業,但是都對房地產說「不」,只有開發商在扯著喉嚨喊,「房地產不能倒!」
  • 李嘉誠親揭「甩賣」真相!房地產價值被榨乾?曹德旺:實體不能丟
    王健林也不藏著掖著,他那句「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房地產行業能興旺超過50年」早已是人盡皆知,由此可以看出,王健林「退出」房地產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李嘉誠、王健林退出地產圈,外界可能有上千種猜測,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個人覺得還是房地產過去這些年發展過猛,確實需要停一停緩一緩了。
  • 曹德旺認為房地產是鋼筋水泥,根本不值錢,卻被專家怒懟「太蠢」
    曹德旺認為房地產是鋼筋水泥,根本不值錢,卻被專家怒懟「太蠢」推薦語:關於今年的房地產市場走勢,的確有些跌宕起伏,預測之中的樓市周期循環加上意料之外的疫情爆發,讓不少開發商沒有來得及做好預案,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融資渠道被收緊,債務壓力增大。
  • 曹德旺:房子不過是水泥磚頭,遭馬光遠怒批:別誤導老購房者
    我想說過去的不一定錯,過一段時間也不一定就是對的。所以過分依賴經驗並不一定靠譜。一個是房地產要回歸居住屬性了,所以房子不能投資了。當然不是這樣極端的,無論你願不願意承認,買房的本身就是投資行為,不管你是不是用來自住。房地產早期不可否認承擔著拉動經濟增長的動能功能,但隨著其作用的發揮以及被過分利用後,不僅歷史使命完成,而且還產生了很多負效應,所以不可能再過分將房地產投資化金融化。
  • 房價居高不下,究竟是什麼在「死撐」,聽聽老梁和曹德旺怎麼說
    文:子建 雖然在國家政策的幹預下,房地產市場逐漸趨於穩定,但人們目前對房地產市場的關注度並沒有減弱。在「房住不炒」政策的影響下,房屋的溢價空間確實在縮小,但現階段,人們還沒有找到可以替代房地產的投資,因此對房地產市場格外關注。
  • 現在買房,5年後會變成什麼樣?曹德旺提出3點,今已逐步成真!
    而今,這概念漸漸演變成了要想成家先要買房的局面。既然房對於老一輩人來講是家,那麼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又是什麼意義呢?如今,社會壓力巨大,的房子在年輕人的概念裡,就是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至於家的概念,簡直就是奢求,想都不敢想。為什麼說年輕人現在對家處於一種奢求狀態,這是因為現在房價實在令人難以接受。特別是近些年,房價的高漲,讓不少年輕人打消了買房的念頭。
  • 2012胡潤慈善榜發布 曹德旺36.4億元蟬聯榜首
    房地產老闆熱愛做慈善,上榜慈善家最多,有51人,比例比百富榜上房地產富豪多出1倍多。曹德旺家族以36.4億元的捐贈額蟬聯「中國最慷慨的慈善家」,許家印以7.5億元位列第二;王健林以2.8億元位列第三。100位上榜慈善家共捐贈了101億元,平均捐贈額1億元,比去年減少17%,但仍是2004年胡潤首創「慈善榜」時的5倍。
  • 房地產黃金時代已去,未來什麼行業最賺錢?馬雲「4字」點醒眾人
    在很多人看來,房地產和網際網路可謂是最賺錢的兩個行業了,畢竟,在該行業中已湧現出了無數的商界富豪。在網際網路領域中,馬雲、馬化騰等知名企業家,可謂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在房地產領域中,王健林、李嘉誠、許家印則稱得上是其中的「領軍人物」。
  • 曹德旺:曾國藩的12字「藥方」,掛在我辦公室50年,成就我的一生
    曹德旺從初中沒畢業到創辦福耀玻璃,從一無所有到個人捐款百億,他的成功,他的樂善好施,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企業家的光芒。常言道「自古成大事者皆有信仰」,曹德旺也並不例外,他曾公開表示,自己最崇敬的人,就是曾國藩!
  • 曹德旺:曾國藩12字「藥方」,掛在辦公室50年,成就了我的一生
    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在心中都會有一套思想準則指導自己的每一步行動,而著名的企業家、慈善家曹德旺也不例外,他就曾提過自己曾深受一本書的影響——《曾國藩全書》,書中的一段文字直擊心靈地觸碰了曹德旺的內心,那就是曾國藩的「12字藥方」。
  • 人均負債4萬導致年輕人越來越窮,錢去哪兒了?商界大佬一針見血
    雖然在外國人的眼中,我們中國人的消費能力是出了名的,但是中國人的消費水平究竟是不是真的很高呢,對於中國人的消費水平以及市場有兩位大佬,這兩位大佬分別在商業界已經稱得上是傳奇了。一位是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另一位則是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這兩位業界巨頭對這件事情的看點和見解不同。讓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馬雲,對我們「中國人消費」一事的見解。
  • 國文夜讀-曾國藩短短12個字,卻影響了曹德旺一生
    十二字箴言於曹德旺是什麼含義呢?從初中沒畢業到創立福耀玻璃,從一無所有到個人捐款100多個億,他的成功,他的樂善好施,我想都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企業家的光芒,那這個人就是,玻璃大王曹德旺。近期曹德旺先生又向福建、湖北、貴州三省捐贈14億元,用於扶貧、救災、醫療、教育等項目。不同於其他的企業家,他很少出現在鏡頭下,只是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 馬雲和曹德旺的觀點相左,你認為誰的話更可信?
    但同樣是商業大佬的曹德旺卻不這樣認為,他曾對馬雲的觀點進行過反駁:認為馬雲說中國有13億的消費市場並不準確,實際上中國真正有消費能力的人可能只有2億,剩下的人只是人口,並沒有多大的消費能力。兩位大佬的觀點相左,讓我們不知道應該相信誰的話。
  • 曹德旺明確回應:我跑路出去幹什麼?中國厚待我
    =====推薦閱讀=====  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跑路"?黨報談背後的真相  李稻葵專訪解讀:嚴防人民幣匯率破7.35將是場硬戰  曹德旺「跑路」美國市場?下一個出走是宗慶後?
  • 累積捐110億,將工廠開到美國的玻璃大王,曹德旺究竟有多厲害
    由於本片的選材、立意都極具討論性,一時間,這位來自中國的大老闆也成了一個焦點人物,他便是來自中國福建的曹德旺。這位曹德旺究竟是何方神聖?為什麼還會有影視公司來專門拍攝他的工廠的故事呢?而又因為什麼令他引起了那麼多人的關注?
  • 什麼是六波羅蜜,為何前首富曹德旺將它奉為企業管理的準則
    曾經的中國首富曹德旺就將六波羅蜜當作自己管理企業的法寶。曹德旺通過這六種企業法則,企業蒸蒸日上,生活一帆風順,最終成為中國首富。曹德旺堅持持戒,在房地產火爆的時候,堅持不進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並且犯法的不做,企業得到良性發展,穩步向前。
  • 王劍:銀行結構性存款背後的真相
    根據央行金融機構信貸收支表數據(信貸收支表不是資產負債表,因此這裡的數據跟資產負債表略有差異),今年前4個月,銀行業結存增量為2.5萬億元,月末餘額為12萬億元左右。從簡單的貨幣銀行學原理上看,前4個月,信貸通過信貸投放、購買債券等方式,派生了約10萬億元的M2。
  • 從愚鈍少年到半個聖人,曾國藩奉行12字金句,曹德旺:影響我一生
    曾國藩十二字金句,曹德旺當座右銘掛在辦公室,讀懂不再平庸著名企業家曹德旺,依靠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強大的內心贏得了業內的廣泛好評。尤其是他對慈善事業的支持,更是廣為盛讚。根據統計:曹德旺的個人捐款數量累計達到了110多億,堪稱中國第一慈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