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校長宋學鋒:決定一個人能否脫穎而出,情商培養很重要

2020-12-17 中國能源報

編者按

當前,我國能源轉型已取得一定成績,但轉型難免會帶來陣痛。隨著能源革命的不斷深入,傳統能源行業高技能人才緊缺、人才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也逐漸顯現。在能源變革浪潮中,曾以煤炭為依託的高等學府,應做哪些調整和布局?在提升自身綜合實力的同時,如何源源不斷為行業發展輸送人才?帶著這些問題,在中國礦業大學110年校慶之際,本報記者專訪了該校校長宋學鋒。

(文丨本報記者 武曉娟)

因煤而生,培養學生33萬人

中國能源報:作為以煤為依託的行業特色高等學府,中國礦業大學和煤炭行業發展有何內在關係?

宋學鋒:可以說,中國礦業大學因煤而生、因煤而興、因煤而強。從焦作路礦學堂起步,110年來學校歷經十餘次搬遷、易名,始終以「開發礦業,開採光明,建設祖國,造福人類」為己任,為煤炭能源行業發展和國家現代化建設不斷貢獻力量。

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作為工業糧食,煤炭備受重視,學校也創造了北京八大院校時期的輝煌;改革開放後,煤炭行業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小步快走策略使全國各地煤炭開採處於完全自由競爭狀態,產量快速提高,學校抓住幾次重要發展機遇,成為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高校;隨後,乘借行業「黃金十年」東風,學校圍繞行業重大項目開展相關科研工作,建成中國煤炭行業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從「211工程」到「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再到「雙一流」學科建設,學校一路走來離不開行業的支持,也不斷為行業發展貢獻科技力量,僅「十二五」以來,就承擔了國家級項目1183項,獲國家科技獎勵33項,獲獎數佔煤炭行業獲得國家獎半數以上。同時,學校發展也深受行業影響,以學生報考情況為例,採礦專業錄取分數直接隨行業景氣程度波動。

中國能源報:百十年來,學校為行業培養了多少人才?

宋學鋒:學校累計培養各類學生33萬餘人,從中走出22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還有30多位省部級領導和70多位高校領導,300多位大型煤炭企業領導,數千名煤炭科技創新的帶頭人。可以說,學校為國家能源行業與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撐與科技引領。

服務行業,緩解人才困局

中國能源報:隨著國家能源戰略結構調整,煤炭行業出現了招人難、留人難等問題,您如何看這個問題?

宋學鋒:這是一個相對現象,也是歷史階段問題。礦大畢業生很受煤企歡迎,每年有數百名畢業生自主選擇到煤炭行業工作。

但就業是雙向選擇,行業的需求、學生的意願兩個條件缺一不可。招人難、留人難的問題,要從兩方面看:

一是就業觀念問題。各行各業都有成才立業的機會,煤礦的條件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提供了很好的成才環境,畢業生需要轉變就業觀念,積極到煤炭行業去建功立業。

二是行業問題。為什麼還有學生不願意去煤企?因為很多煤礦遠在郊區,環境苦,待遇低,學生不願意去也是正常現象。這也是人才就業市場自然選擇的結果。煤炭行業不僅要明確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更應給出有市場競爭力的待遇,按人才市場規律辦事。

當然,學校也採取了一些措施,解決目前情況下行業人才緊缺問題。譬如每年招收約400名二學位學生,主要學習煤炭行業急需專業,他們大多是煤企推薦報考,畢業後回煤企工作;同時開展「訂單式」針對性培訓,根據企業需求,開辦煤礦工程師培訓班等;另外,學校還在有條件的企業設立工作站、實習基地、博士後流動站,安排研究生開展工作。當然,這些方法難以從根本上解決行業人才短缺問題,屬於應急性過渡辦法,最重要的還是應解決待遇問題,回歸正常的用人規律。

中國能源報:為進一步向能源行業輸出人才,學校在學科布局方面做了哪些調整?

宋學鋒:能源行業科技與人才需求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學校相應也做出了調整。實際上,徐州生態修復樣本已經讓越來越多的資源枯竭型城市主動上門尋求合作。最近,學校已與徐州市人民政府、徐工集團、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籤約,正在從為行業服務,向承載服務國家能源戰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使命轉變。

在學科布局方面,學校明確了「厚理、強工、興文、拓醫、育新」的學科布局,即把理科基礎打牢,把工科做得更強,加強人文社科的學科和專業建設,醫工結合發展醫用材料、裝備等方面的技術,培育新工科、機器人等新興交叉學科。

此外,為提高畢業生綜合素質,學校還將加強人文和美學教育,加大藝術、音樂等方面的選修課比重。從人才成功案例看,決定一個人能否脫穎而出,不僅取決於專業知識,更依賴非專業知識,情商培養很重要。工科生不應再和「呆頭呆腦」劃等號,學校將讓高雅藝術進校園,給學生音樂、美術、文學等美的教育,像細雨潤萬物一樣去薰陶他們,促使他們全面發展。

順勢而為,創建能源資源特色大學

中國能源報:能源革命對學校發展有何影響?

宋學鋒:世界能源結構正發生深刻變化,儘管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結構中佔主導地位的局面在相當長時間內難以改變,但比重逐漸減少也是難以逆轉的大趨勢。能源革命提出了綠色低碳發展新要求,這一變革對學校而言既是挑戰又是機遇。

為助推煤炭行業轉型發展,學校面臨的挑戰首先是進行自我革命。這就必須進一步加強傳統學科內涵建設,拓展新的學科方向,進而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專業方向。如採礦專業要向智能開採、無人開採技術方向發展;安全專業向公共安全、消防安全及國家安全方向拓展,礦物加工專業要向煤礦深度加工利用角度拓展;煤化工專業要加強煤基材料研發以及使用環節的清潔利用等。

同時,與煤炭行業密切相關的能源、資源、安全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學校立足礦業,非常了解礦業開採利用方面的關鍵問題所在,所以應彰顯特色,在能源資源開發、安全生產、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及新能源等方面搶佔制高點。這是學校作為行業特色高校轉型發展的一個機遇。

中國能源報:面對機遇和挑戰,學校將怎樣調整戰略布局,培養能引領能源行業的人才?

宋學鋒:為應對能源革命,包括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趨勢,學校還需明晰離開行業部門庇護後如何生存和發展。學校已將發展目標從「建設世界一流礦業大學」調整為「建設能源資源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正以「雙一流」建設為牽引,加快調整學科布局、科研方向、專業設置、人才儲備等,並提出「固本、強優、拓新」特色轉型發展方略。

固本包括兩層含義:人才培養是立校之本,首先要把人才培養工作在原來基礎上做得更紮實,要按照行業需求,修改培養方案,培養高端人才;其次,鞏固原有的特色學科領域地位,並在學校向行業發揮作用方面守牢陣地。

優勢只代表過去,強優需要將兩個「雙一流」學科以及6個江蘇省優勢學科做得更強,並在全球吸引更多相關專業的優秀人才。

拓新,不僅要「老樹發新芽」,還要「培育新品種」。傳統學科如採礦、選煤學科要有新方向,按智能開採、無人開採要求轉變;同時,要設立與人工智慧、大數據、新能源、新材料等與需求相關的新專業,發展新興學科,打造新平臺和研究團隊。

另外,在科研方面,過去主要通過教授團隊單打獨鬥進行橫向科研,現在正努力變成學校集體科研攻關行為。學校有意識地和一些大型企業合作,開展相關研究,進行大團隊技術攻關。這樣課題來源於生產實際,技術成果也可快速應用,能有效解決科研轉化率低等問題。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責編 |閆志強

相關焦點

  • ...圓青春之夢」 中國礦業大學錄取通知書:祝願「魚躍龍門」
    "錄取通知書"是一所學校留給新生們的第一印象,今天,中國礦業大學對外公布2020年新版錄取通知書,一起先睹為快。 中國礦業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暢軍亮表示,通知書以今年校慶111周年校慶前夕新落成的仿古南門為封面,讓人領略到學校的厚重歷史和文化積澱,激發新生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打開錄取通知書,就是打開礦大的大門,寓意開啟人生新篇章,迎接美好的未來。
  • 「第六屆全國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壇」在中國礦業大學舉行
    11月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中國礦業大學主辦,中國社科院馬研院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部、
  • 中國礦業大學校長葛世榮教授一行來瑞泉中學訪問交流
    6月12日上午,中國礦業大學校長葛世榮教授一行來到瑞泉中學開展有關校際合作與人才培養工作的訪問交流活動。渭南市教育局副局長柴新宏,市招辦副主任姚發榮陪同。葛校長一行首先參觀了瑞泉中學新校區和非遺展館,對瑞泉中學未來先進的教育教學設施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給予高度讚揚。隨後,葛校長圍繞採礦的奧秘、採礦的作用、採礦技術的發展、深海與太空採礦等幾個方面為瑞泉中學高二學生作了一場精彩報告,並向同學們介紹了中國礦業大學的歷史沿革、學科實力、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獎助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 ...書記校長|中國礦業大學黨委書記劉波:創建能源資源特色世界一流...
    江蘇作為高等教育大省,如何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雙一流」和高水平大學建設,在建設教育強國新徵程中展現江蘇作為,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近日推出《對話高校書記校長》專欄,邀請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暢談推動我省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新思考新舉措,敬請關注。中國礦業大學黨委書記劉波。
  • 情商是決定一個人成敗的重要因素
    情商高的人絕不會被動等待,而是主動出擊,他們不僅聰明地讚美和鼓勵別人,更不忘為自己喝彩。他們身上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卻從來不妄自菲薄,而是積極發掘自身優點,然後,從容地讚美己。相反的是,情商低的人就不是如此了,他們總是對自己說「我的鼻子不夠挺拔,眼睛也小了一點。」「我的能力不行,不能勝任這份工作。」「我的個子不高,身體素質也不算好。」「我什麼都不如別人,還沒有一個好家庭……」結果,因為自慚形穢,悲觀失望,他們只能迎接失敗、悲慘的人生。
  • 百年名校——中國礦業大學歡迎您
    謝和平(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原校長/ 工程力學專業)劉炯天(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鄭州大學校長/ 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張寧(2016 年全國大學生網絡創新創業大賽唯一特等獎獲得者,在讀期間創辦木牛流馬機器人科技公司/ 網絡工程專業)本科就業情況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110周年校慶啟動倒計時
    風雨兼程100年,今年,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又將迎來新的裡程碑,向110周年邁進。今天(3月1日),學校正式啟動校慶110周年倒計時,向全校師生票選新校訓、新校徽,為校慶獻禮,向世界一流礦業大學挺進。校慶LOGO彰顯底蘊與創新儀式上,校黨委書記徐孝民、校長葛世榮發布了校慶LOGO。
  • 重點大學介紹——中國礦業大學
    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決定以焦作工學院為基礎籌建新中國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中國礦業學院。1951年2月,焦作工學院的師生員工及圖書儀器設備全部遷至天津。
  • 耶魯大學校長:原來情商是這四種能力!
    3月21日,到訪中國的耶魯大學現任校長蘇必德在北大發表公開演講,當他談起這樁自己親身經歷的糗事,並配上柯林頓總統和自己握手的照片,照片中柯林頓滿面春風的笑容和他略顯拘謹的笑容相映成趣,引發現場觀眾的哄堂大笑。
  • 第九屆西北聯大與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論壇在中國礦業大學舉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李雨嘉 李秀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11月20日,第九屆西北聯大與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論壇在中國礦業大學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北京師範大學、天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13個單位共同主辦,中國礦業大學承辦,20多所高校近百位專家學者參加了論壇。
  • 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國礦業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生...
    (三)黨團關係的辦理(不含錄取為與常熟理工學院聯合培養的考生)1.黨組織關係:(1)江蘇省內轉入:通過中組部「黨員管理信息系統」進行,不再使用紙質版介紹信。從「黨員管理信息系統」轉組織關係時,目標黨組織請務必選擇到院(系)黨組織一級,即「中共中國礦業大學XX學院(部)2019級新生支部委員會」。
  • 中國礦業大學深圳安全研究院揭牌
    11月10日下午,中國礦業大學深圳安全研究院(以下簡稱「礦大深圳安全研究院」)揭牌儀式在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城安院」)舉行。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周福寶,安全工程學院院長王恩元,安全工程學院朱國慶教授、劉曉斐教授,深圳城安院黨委書記、院長倪紹文,名譽院長兼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嶽清瑞,副院長況凱騫,技術總監袁狄平等相關負責人,深圳校友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楊盛出席儀式。儀式由況凱騫副院長主持。
  • 中國礦業大學:成立「一帶一路」礦業高校聯盟
    中國教育報北京11月10日訊(記者儲召生)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建校110周年紀念大會今天舉行,來自歐亞非11個國家的11所礦業高校和中國相關組織機構代表齊聚北京,共同啟動「一帶一路」礦業高校聯盟,研討「清潔能源時代的大學使命」。
  • 兩地的博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是怎麼從徐州校本部中獨立的?
    中國礦業大學起源於大名鼎鼎的焦作路礦學堂,歷經多次搬遷,幾易校名。在建國後由焦作先遷天津,後遷北京,定名為北京礦業學院,是大名鼎鼎的「八大學院」之一。但在上個世紀70年代,由於當時動蕩的背景,國家做出了「京校外遷」的決定,包括北京礦業學院在內的13所農林地礦油水電駐京高校被外遷至河北、山東、陝西、湖北和四川等地。
  • 江蘇省最容易被忽視,卻又性價比最高的211大學,中國礦業大學
    眾所周知,江蘇省共有2所985,8所211大學,但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南京。在這眾多的重點院校中,位於徐州市的中國礦業大學雖然實力強,但名氣上卻與南理工等高校有所差距。今天便介紹中國礦業大學(本部)具體情況,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填報高考志願:錄取分數線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礦大指的是徐州本部的中國礦業大學,而北京的那所高校,被稱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去年礦大在江蘇的最低分數線為369,比省控一本線高出24分。
  • 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師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
    連日來,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師生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畢業生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與使命,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 北大校長直言: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3-6歲的家庭教育
    兩年前,曾經看過中國大學排行榜的冠亞軍——北大、清華,孩子能考上如此名校,是多少父母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在我看來,上了名牌大學就能踏上人生的成功之路嗎?顯然是誤區。曾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中直言: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發起成立「一帶一路」礦業高校聯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董會澤 姚利梅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原春琳)11月9日,來自歐亞非11個國家的11所礦業高校、中國國際教育相關組織及機構代表齊聚北京,共同啟動「一帶一路」礦業高校聯盟。據介紹,該聯盟由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發起成立,秘書處設在該校。啟動儀式上,與會國高校代表共同籤署聯盟意向協議,一致通過聯盟章程。
  • 光明日報社等共同主辦第九屆西北聯大與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論壇
    原標題:第九屆西北聯大與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論壇在中國礦業大學舉行  11月20日,第九屆西北聯大與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論壇在中國礦業大學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光明日報社、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天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師範大學、河北師範大學、東北大學、陝西理工大學等13個單位共同主辦,中國礦業大學承辦。20多所高校近百位專家學者參加了論壇。  論壇以「傳承·探索·創新」為主題,分開幕式、校長論壇、專家論壇和閉幕式四個環節。
  • 礦業工程同樣都是A+,中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到底怎麼選?
    (注意這是世界學科排名)而中國礦業大學的礦業工程則排在了第2位。實力自然毫不遜色。那麼很多人看到這裡就會說,中南大學排名第1,肯定選擇中南大學嘍,還是985大學。為什麼還有疑問呢!聽小編慢慢道來!這兩所學校都是由礦業這個大學科發家的,中南大學當年的合併主體為中南工業大學,而中南工業大學前身為1952年的中南礦冶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