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是香港樂壇硝煙瀰漫的年代,張國榮、譚詠麟、許冠傑、梅豔芳、陳百強等人是讓幾代歌迷永遠無法忘記的名字。
其中以張國榮和譚詠麟的「譚張爭霸」最為激烈,兩人分屬不同的陣營,幾乎每一年的音樂獎項都是由兩人包攬冠亞軍。不僅臺上二人爭奪獎項,臺下粉絲也是爭個頭破血流。只要不是自己偶像得獎,臺下便一陣噓,出到街上更是上演全武行。
其實爭霸這樣的局面,並非是張國榮與譚詠麟的本意,一切都是由幕後的唱片公司在操作,他們兩人現實中還是好朋友的。在這樣一個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之下,作為樂壇前輩的許冠傑創作了一首歌《沉默是金》,而作曲則交由張國榮來完成。最初是由兩人合唱,後來他們又分別錄製了獨唱版本,各自發行在自己的專輯上。
歌詞運用了古典詩詞,完美詮釋了人生的真諦:笑罵由人,灑脫地做人。一切紛紛擾擾,終歸沉默才是金。這首歌對張國榮最大的幫助,可以借歌明志,表達了他的一片初心,不管外界如何評價,競爭的表面下,自己其實還是希望唱好自己的歌,再多解釋也沒有用,沉默是金。
該歌曲一經發行,便獲得了1988年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勁歌金曲的大獎。輕快清閒的節奏,歌詞裡教化般的哲理,很適合一個人靜靜地聽,難怪會受那麼多人的喜歡。
直到今天,歷經30多年,這首歌仍然是經典老歌中的經典,可以說是許冠傑和張國榮對港臺音樂的一個巨大貢獻。到了1989年,張國榮又請人填了國語版的歌詞,那就是《明月夜》。在旋律中,輕快的古箏韻律流暢著,結合歌詞的深刻人情世故,黑暗的靜夜,抬頭望月,不禁使人落淚。
走過多少千山萬水,經過多少人海,不知道那個等待的人是否還依舊在窗前。儘管歲月如流水,當年的燈光已經不在,等待我的人早已經遠去,如今只有我一個人還在等待,唯獨那明月夜陪伴了。
從前的歌像一首詩,如今的歌像什麼,經過年歲的人總是那樣的感慨。或許是我們老了,跟不上這個時代,或是這個時代走得太快了。為何我們會因為從前而默默流淚?物慾橫流的時代下,我們早已經不知道什麼是詩,不知道什麼是歌,我們只知道什麼樣的東西能帶一時的歡快,什麼樣的東西能填飽肚子。
卻總忘了,有什麼東西可以填滿空空的心靈,怪不得我們再聽這些老歌,便會默默地淚下,不是因為我們老了,而是我們再也回不到那個讓人刻骨銘心的歲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