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國古典園林建園要素及理念

2020-12-16 建設工程教育網

  中國古典園林造園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傳早在周文王時期就有建宮苑活動,後經過春秋、戰國及至秦漢時期的發展,完成了從商、周的園、囿向秦、漢宮苑和私家園林的轉化。

  中國古典園林的構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礎上,輔以人工的宮、廊、樓、閣等建築,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自然」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描摹對象,一直是中國古典園林進行藝術創作的最高原則和審美標準。山、水、植物乃是構成自然風景的基本要素。中國古典園林在建造過程中,有意識地對這些構景要素進行改造、調整、加工等藝術化的處理,構建出一個精練概括、典型化的自然,這就是中國古典園林中的一個最主要的藝術表現手法——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這種藝術再現的特點在構建園林山水和植物配置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現存的許多優秀的疊山作品,一般不過八九米,從它們的堆疊章法和構圖經營上,都是天然山嶽構成規律的概括與提煉。這種抽象化、典型化的縮移摹寫,充分展現了源於自然而又高於自然的藝術發現手法。

  園林內開鑿的各種水體必曲折有致,並利用山石點綴岸、磯,做出灣港、水口或堆築島、堤、架設橋梁等,以求在有限的空間內儘量模仿天然水景的全貌,這追求的是「一勺則江湖萬裡」的立意,這在中國古典園林建造中都是常用的手段。

  中國古典園林中的植物在構園中常常起到了渲染氣氛的作用。植物配置都以樹木為主調,不講究成行成列,但隨意參差,運用少量樹木概括表現出天然植被的氣象萬千。此外,觀賞樹木和花卉還按其形、色、香而「擬人化」,賦予不同的性格和品德,在園林造景中儘量顯示其象徵寓意。

  園林中的建築為了適應主人居住、遊憩等多方面的需要,不論其性質功能、造型結構如何,都能與園內山水花木有機的組織在一起;在用料上,園內建築物充分利用木框架結構的內外牆可有可無、空間可虛可實、可隔可透的靈活性和隨意性,創造出了千姿百態、生動活潑的外觀形象;在布局上化整為零,通過完全自由隨意、因山就水、高低錯落的變化,強化了建築與自然環境的融合關係。把建築物的小空間與自然界的大空間溝通起來,達到造園者追求的天人諧和的境界。

  園林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建造時受到美學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代許多園林是在文人的直接參與下建造的,這使中國古典園林深受繪畫、詩詞等文學的影響,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這首先表現為造園者的人生態度,造園者通過由建築、山石、水體、樹木所構築而成的給人直接感知的空間的排列,把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質等深層次的文化內容凝聚其中,隱喻更為深廣的幽美境界,即「景有盡而意無窮」。這便是中國古典園林造園之精髓。如蘇州古典園林,往往是通過模仿和想像而感悟到有限的空間裡達到咫尺山林的感覺。

  中國古典園林這種意境的營造,是千餘年來園林設計的名師巨匠所追求的核心,它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1中國古典詩詞與繪畫

  中國古典園林,是一種反應出文人氣息的園林藝術。園林水平高低,反映了園主之文化水平,我國古典園林造園者大多為文人雅士,一般在文學、繪畫上都有極高的造詣。在園林建造手法上和詩詞書畫上一脈相承,它接受了傳統藝術的普遍規律,中國古典園林的「以景寫情」,正是中國繪畫「以形寫神」的畫理。造園中所創設的各種物象的場景與創作者及遊覽者思想感情的交融,二者產生的共鳴,這種意境是創作者和欣賞者感情的傾注和升華,是所要達到的「景外之景、物外之象」的一種最高境界。其創設和表達大體上有兩種方法:其一是象徵手法進行表達,如揚州個園的四季假山,分別用墨石、湖石、黃石和雪石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這種借比擬而產生的聯想,藉助文學語言手法創造出的畫面和意境,產生強烈的美感作用,從而提高園林藝術的感染力;另一種是靠楹聯題詠對園林意境進行表達,在園林中,大量運用匾額、碑刻、對聯、題詠等手法進行造景,對豐富園林景觀起到一個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中國傳統哲學思想

  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直接影響了古典園林的建造目的、總體布局和設計手法。

  首先,從建園目的上來說,禪宗所產生的影響最深遠。禪宗奉勸人們要達到一種完全平靜安詳的精神境界,因為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和虛幻的。另一方面禪宗信仰者又置身於現實社會之中,這與他們「心既是佛」的與世無爭「空」的信仰相矛盾,這是建園者的心態真實反應。這種矛盾在園林中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園林提供了寂靜冥想的場所,渲染了禪的氣氛,引起人的禪思。

  其次,儒家思想在園林總體布局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儒家講究的是關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混亂中建立秩序的理論,反應出來的是實用主義的,古典園林的建造者多是理想主義者,而非政治家,他們飽讀詩書,但受制於儒家君臣思想,辭官歸隱几乎是他們一貫的模式,但隱居只是他們無奈的一種表現,為了抒發這種感情,他們往往寄情於物。中國古典園林很多都是在這種情況下建造的。

  道家美學哲學原則直接影響了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手法。道法自然——中國園林藝術和設計的指導原則。「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學的核心,道家的思想方法和對世界本質的理解正是建立在「道法自然」這一觀念之上。中國古典園林設計建造上完全是按自然布局,建築物也是按山水總體風骨走勢,點染自然山水的藝術情趣。

  3世俗風水學說

  世俗風水說源於易學的陰陽學說,其核心就是強調整體環境模式。中國古典園林建造者對園林內外環境的重視遠重於建築物本身,依照風水說的總原則是為了居住舒適,藉以各種手段保證建築環境的清潔和寧靜。如一般認為建築周圍林木茂盛為吉,並根據植物生長特性種「風水林」以聚氣。這些源於人們生活經驗的風俗習慣,構成了一整套關於園林風水的學說,為中國古典園林的構造添上一抹生動奇麗的色彩。

  中國古典園林從構建要素到建園的手法,多層次的體現出自然式山水式的風貌,這種帶有詩情畫意般濃厚感情色彩園林直接受到了中國傳統藝術、哲學和風俗的影響,也反映了當時文人的思想和當時社會主流的價值取向,充分表達了人們在特定歷史時期對自然、社會的認識。

相關焦點

  • 園林線上課堂(63)|蘇州古典園林·設計理念——天人合一
    為了讓大家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受園林文化,了解園林的魅力,中國園林博物館特別推出「園林線上課堂」,持續進行科普教育。中國擁有數千年的園林文化,無論從時間或是理論都積澱了獨特、優秀的中華民族園林傳統。「園林線上課堂」蘇州古典園林專題,帶領我們一同穿越歷史長河,走近蘇州園林。蘇州古典園林的設計理念,都離不開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天人合一。無論是效法自然,還是蘊涵詩情畫意,或是循序漸進的空間感,都只為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而服務。點擊視頻,通過園博館蘇州暢園,了解蘇州園林的設計理念。
  • 古典園林設計理念與現代園林設計的融合思路
    除此之外,古典園林設計理念具有較高的欣賞和藝術價值,通過運用古典園林設計理念不僅能夠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也能夠使得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更加多樣美觀,展現出不同的設計理念和內涵,從而使得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具有實用且美觀的雙重特性。在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通過對於古典園林設計理念的融合使得設計成果獨樹一幟。這也充分體現了我國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以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文化精神。
  • 淺談中國古典園林的未來發展
    1.中國古典園林簡介  中國古典園林歷史悠久,造園藝術更是源遠流長,早在周五王時期就有建宮苑的活動,她的形成主要受統治階級的思想及佛道、繪畫、詩詞的藝術影響,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統治階級爭奪激烈,國家呈分裂狀態,加之道、佛盛行的影響,產生了玄學,這時的士大夫,或人慾享樂,或潔身自好,
  • 園林景觀設計知識:中國古典園林有哪些特點?
    (一)本於自然、高於自然自然風景以山、水為地貌基礎,以植被作裝點,山、水、植物乃是構成自然風景的基本要素,當然也是風景式園林的構景要素。但中國古典園林絕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簡單地模仿這些構景要素的原始狀態,而是有意識地加以改造、調整、加工、剪裁,從而表現一個精練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 中國古典園林簡介1中國園林起源、秦漢魏晉隋唐宋園林
    中國的古典園林歷史悠久,大約從公元前11世紀的奴隸社會末期直到19世紀末葉的封建社會解體為止,在這三千餘年的歷史中形成了世界上獨樹一幟的風景式園林體系——中國園林體系。
  • 寄暢園建園490周年 中國古典名園研究中心成立
    寄暢園建園490周年 中國古典名園研究中心成立 2017-10-14 09:10:14來源:無錫商報 昨天,寄暢園建園490
  • 中國古典園林簡史(上)中國園林起源、秦漢魏晉隋唐園林
    中國的古典園林歷史悠久,大約從公元前11世紀的奴隸社會末期直到19世紀末葉的封建社會解體為止,在這三千餘年的歷史中形成了世界上獨樹一幟的風景式園林體系——中國園林體系。中國古典園林發展階段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受到經濟、政治、意識形態三方面的制約。
  • 中國古典園林簡史(上)中國園林起源、秦漢魏晉隋唐宋園林
    中國的古典園林歷史悠久,大約從公元前11世紀的奴隸社會末期直到19世紀末葉的封建社會解體為止,在這三千餘年的歷史中形成了世界上獨樹一幟的風景式園林體系——中國園林體系。中國古典園林發展階段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受到經濟
  • 中國古典園林如何命名?以蘇州園林為例,聊聊園名背後的文化內涵
    說到中國古典私家園林,不免想到蘇州園林,這裡一直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名聲。到清末時期,蘇州已有各色園林170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60多處。每一所園林都有自己的名稱,而且對於園子的起名是十分考究的,那麼這些中國古典四家園林的命名都是出自於何處呢?
  • 江蘇很受歡迎的一處園林,是中國古典園林建築,被譽為晚清第一園
    江蘇園林景觀江蘇境內的園林發展很有特色,每一處園林潛力意義都不同,從江蘇園林的布局結構和發展特點上看,很多園林的潛力意義也較大,通過對很多園林的文化內涵上看,每一處園林的布局結構也很講究,假山與水相互配合,也形成了很強的地域意義
  • 一座獨具特色的江南古典園林——晚清第一園·何園
    在中國傳統建築中,古典園林是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建築。中國古典園林眾多,如磅礴大氣的皇家園林,小家碧玉的江南園林,無一不在中國園林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燦爛的一筆,揚州有著眾多私人園林的一座城市,何園揚州城內的眾多園林之一。
  • 中國古典園林意境美的營構
    用多種元素營造詩情畫意的意境中國古典園林造景多從大自然中選取素材,將自然山水、花草樹木作為造景的基本元素,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模擬、概括與藝術加工,實現「縮千裡江山於方寸,一拳則太華千尋」的目的,創造出「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意境效果。在園林有限的空間內,通過人工造景讓人產生廣袤自然的意境,領略無限的空間。
  • 欣賞中國十大園林,領略古典園林藝術之美!
    現代人習慣了城市的喧囂,就會對那些有著悠久人文歷史、景色典雅秀麗的園林景觀格外喜愛。本文為大家盤點了中國十大園林,包括頤和園、蘇州園林、承德避暑山莊等。一起來欣賞,領略古典園林藝術之美吧!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截至2014年,仍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佔地78畝(約合5.2公頃)。
  • 我國十大古典園林
    在筆者中學時代,每當聽起老師講起中國古典林園,心中會充滿神往,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喜歡古典園林這種建築風格和文化底蘊,而中國園林按地理分布可以分為江南園林和北方園林、嶺南園林;按所有者可以分為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
  • 市政工程資料:中國古典園林本質特徵
    1、模山範水的景觀類型地形地貌,水文地質,鄉土植物等自然資源構成的鄉土景觀類型,是中國古典園林的空間主體的構成要素。鄉土材料的精工細做,園林景觀的意境表現,是中國我傳統的園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國古典園林強調「雖由人做,宛自天開」,強調「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強調人對自然的認識和感受。
  • 淺談:中國古典文人園林的山水畫印記
    中國古典園林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她集自然之美、繪畫之美、建築之美、藝術之美和文學之美的精華於一身,是中國文化藝術中的一朵奇葩。中國古典文人園林和山水畫一脈相承,在歷史的進程中她們並行發展,相互滲透,互為影響。
  • 走進中國園林博物館,園說II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等你來!
    北京園林博物館向您發出一分秋季觀展邀請!頤和園內的文物正在這裡展出,建築裝飾、字畫、匾額、瓷器、家居等珍寶,訴說著這座曾經的皇家禁苑背後的故事。頤和園作為中國園林建築中的瑰寶,歷經270年的沉澱,縮影了數百年的歷史滄桑。
  • 無錫園林的實力擔當,實力不輸四大名園,頤和園後園便是仿建此園
    你有沒有一個疑惑,為什麼古典總是熱衷於在園中創造高低起伏的地形和創造模擬自然的山石水體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古人講究天人合一,他們相信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規律在自然山水中都有所體現,人們崇尚自然,因此在園林中力求營造自然山水景觀再平常不過。
  • 中國古典園林遍布五大洲 蘇州園林"海外版"30座
    2月10日,農曆大年初四,古城蘇州又是個春光明媚的暖陽天氣,蘇州各園林景區遊人如織,迎來新春旅遊高峰日。中新社發 蘇秀 攝  中新社蘇州三月四日電 (記者 韓勝寶)中國古典園林藝術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青睞,從蘇州「搬運」出去的園林已遍布五大洲。日前剛剛在美國洛杉磯落成的「流芳園」,將成為第三十座海外版的蘇州園林。  二月下旬,由蘇州能工巧匠精心建造的「流芳園」正式安家美國洛杉磯亨廷頓植物園內。
  •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之蘇州古典私家園林:藕園
    因其一面臨街、三面環水的地理條件,而在蘇州古典園林中獨具一格。在正式建園前,這片地是清順治年間的「涉園」,因仿蘭亭曲水流觴修禊事,曾盛極一時。同治十三年(1874年),兩江總督沈秉成得此園,並開始規劃擴建。耦園的得名於沈秉成與繼室嚴永華這對夫婦唱和而作的《聯吟集》,取佳偶天成之意,更有夫婦雙雙偕隱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