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古典園林的未來發展

2020-12-16 建設工程教育網

  1.中國古典園林簡介

  中國古典園林歷史悠久,造園藝術更是源遠流長,早在周五王時期就有建宮苑的活動,她的形成主要受統治階級的思想及佛道、繪畫、詩詞的藝術影響,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統治階級爭奪激烈,國家呈分裂狀態,加之道、佛盛行的影響,產生了玄學,這時的士大夫,或人慾享樂,或潔身自好,或遨遊山水,導致了自然審美觀的形成,治園特點也多為自然情趣的田園山水。

  中國古典園林的構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礎上,鋪以人工的宮,廊、樓、閣等建築,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視著不同歷史時期的人文思想,特別是詩、詞、繪畫的思想境界。

  1.1 中國古典園林的本質特徵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1.1 模山範水的景觀類型

  地形地貌,水文地質,鄉土植物等自然資源構成的鄉土景觀類型,是中國古典園林的空間主體的構成要素。鄉土材料的精工細做,園林景觀的意境表現,是中國我傳統的園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國古典園林強調「雖由人做,宛自天開」,強調「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強調人對自然的認識和感受。

  1.1.2適宜人居的理想環境

  追求理想的人居環境,營造健良舒適,清新宜人的小氣候條件,由於中國古代生活環境相對惡劣,中國古典園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氣候條件的改善,營造更加舒適宜人的環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種植、亭廊的構建等,無不以光影、氣流、溫度等人體舒適性的影響因子為依據,形成舒適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環境。

  1.1.3巧於因借的視域邊界

  不拘泥於庭院範圍,通過借景擴大空間視覺邊界,使園林景觀與外面的自然景觀等相聯繫、相呼應,營造整體性園林景觀。無論動觀或者靜觀都能看到美麗的景致,追求無限外延的空間視覺效果。

  1.1.4循序漸進的空間組織

  動靜結合、虛實對比、承上啟下、循序漸進、引人入勝、漸入佳境的空間組織手法和空間的曲折變化,園中園式的空間布局原則常常將園林整體分隔成許多不同形狀、不同尺度和不同個性的空間,並將形成空間的諸要素糅合在一起,參差交錯、互相掩映,將自然、山水、人文景觀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別表現,使人看到空間局部交錯,以形成豐富得似乎沒有盡頭的景觀。

  1.1.5小中見大的空間效果

  古代造園藝術家們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種美景的典型特徵提煉剪裁,把峰巒溝壑一一再現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維的園址上突出三維的空間效果。「以有限面積,造無限空間」。「大」和「小」是相對的,關鍵是「假自然之景,創山水真趣,得園林意境」。

  1.1.6耐人尋味的園林文化

  人們常常用山水詩、山水畫寄情山水,表達追求超脫與自然協調共生的思想和意境。古典園林中常常通過楹聯匾額、刻石、書法、藝術、文學、哲學、音樂等形式表達景觀的意境,從而使園林的構成要素富於內涵和景觀厚度。

  2、中國古典園林走向世界

  在我國古代不論是皇家苑囿或私人園林多以自己欣賞和生活,且極反映出主人的意識和價值取向,或炫耀氣勢惟我獨尊,或誇耀顯貴光宗耀祖,或避世取幽修身養性。這些園林的設計修建思想無一不是當時統治階層的思想反映。這也進一步鞏固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使中國的古典園林騰達於這一時期而無法飛躍。

  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結束了「閉關鎖國」的狀況。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出現了中國的造園師在海外建造中國古典園林的想像,近30年來不斷得到發展。

  中國的古典園林猶如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文化,數千年來在中華大地上孕育、生長、並發展成熟,她正以自己獨特的形式和內涵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是世界藝術百花叢中一簇芬芳之花,在世界園林中獨樹一幟。

  2.1我們在國外進行造園活動大體有以下幾種方式:

  2.1.1國家或地方政府的名義參加國際園藝或博覽會建園;

  2.1.2中外友好省、州(縣)、友好城市之間互贈建園;

  2.1.3承接國外政府、社會團體或私人建園等;

  中國的古典園林走向世界是我國的園林設計師和技術工人在新的歷史時期為宣傳、介紹中國傳統園林藝術,增進中外園林界和人民之間友誼、促進我國園林事業發展作出寶貴貢獻,不僅有很好的設計效益,同時也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3、中國古典園林走向世界的思考

  縱觀中國古典園林海外的一些優秀作品,不是模仿國內哪一風景名勝,就是各景點的精美元素拼湊、組裝在一起。希望外國人能通過一個園就能夠吸收並理解中國的園林。這種一成不變、生搬硬套的造園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當代人的需要。

  中國古典園林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後世無法超越的程度,但是我們可以把握古典園林的精髓,在現有的新的歷史條件下,結合新的材料和技術,再造中國古典園林在現代的輝煌。

  日本是在中國古典園林的基礎上演變出具有他們特色的枯山水園林,他們的枯山水在世界上都佔有一席之地,發展得很好。中國也應該有進軍世界的新的改革方針去應對世界。日本「禪」的思想領導著他們的園林,我相信,中國「人與自然的和諧」、「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思想同樣也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展出新的具有中國特色而又不失中國古典園林的「魂」的景觀。

  4、中國古典園林進軍世界的改革應與全球化戰略融為一體

  我們應該把古典園林進軍世界的改革與全球化戰略融為一體。時代的變化推動園林建設全球化,這不僅是園林發展的客觀趨勢,更是時代的要求,而在實施園林建設的全球化時,我們首先要強調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在國外建設園林不能簡單的抄襲或者遷移,而是在新的條件下創作,既要適應時代的需要,又要具有典型的傳統風貌。例如:

  4.1公園建設

  在公園建設方面,我們在強調民族特色、地域異性的同時,適度地融入異域民族風情,積極應用多學科成果,必能將公園建設成具有感染力、創造力、風格鮮明的'現代的中國古典園林「。

  4.2城市園林規劃

  在城市園林規劃方面,應整體綜合考慮,建立必要的框架,掌握延伸的角度與層次,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的共存空間,而摒棄中國古典園林的單一成體,就無法研討中國古典園林歷史與文化,其園林生命、園林生態、園林文化就不能永續發展。

  因此,我們必須在園林建設中既考慮繼承傳統,又考慮有所創新。既考慮中國文化,又考慮世界發展,積極吸取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精髓,保留中國古典園林的人倫空間和「天人合一」精神,克服她老的功能缺陷和過分封閉的文化負面效應,使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文化藝術,更好地將中國園林建設推向新的高潮。

  5、中國古典園林在國內的發展

  在國內,古典園林同樣也是一切造景設計的基礎。近些年來,在它的基礎上已經形成了多個學科交叉的新型學科,如:園林設計、環境設計、規劃設計、風景園林設計等等,這些學科雖然名稱不一樣,但其所共同追求的「普遍和諧」的傳統觀念都是一樣的。古典園林中「天道與人性和諧」的一貫思想指引著他們將自然山水比德、仁智、「道發自然」為探求規律,遵循「反璞歸真」、「樸素自然」為審美標準,以自然而然的大自然才是真、善、美的。

  5.1中國古典園林是現代園林設計的靈感之源

  中國古典園林是現代園林設計的靈感之源,古典園林的造園思想精髓更是我們現代造園設計的理論基礎,因為一個好的園林作品並不是憑空臆造出來的,而是從「鄉土」中「生長」出來的,正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園林景觀。

  5.1.1對中國古典園林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捷徑

  中國現代風景園林的發展,需要本土風景園林師的艱苦努力。中國的風景園林師必須關注風景園林的本土地研究,積極探索富有地域性景觀的文化特徵,這樣才能設計出「土生土長」的風景園林作品。

  5.2中國古典園林面對西方思潮的衝擊需把握兩點

  5.2.1開拓思路,拓展中國園林的設計領域

  面對西方思潮的衝擊,現代設計師更要開拓思路,挖掘古典園林的現實意義,把中國的古典園林造園手法、空間布局形式、造園要素以及文化等等,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

  5.2.2融會貫通,探索科學嚴謹的設計方法

  古今結合、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是必然的趨勢。遵從古代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鑑西方的表現形式,取西方之長,補中國園林之短,融中國文化思想之內涵與西方現代之觀念,創造中國特色的現代園林。

  老子有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遂有「天人之際,合而為一」的宇宙觀,認為對立物的統一,則有創新,能夠有新生事物的出現。我相信,中國古典園林在西方思潮和本土新要求的衝擊下,沿著民族文化的文脈,以嚴謹的態度進行改革、創新,定能使中國的園林和文脈在祖國的大地上遍地開花,得到延續和發揚光大。

景觀中國·吳文雯

相關焦點

  • 淺談:中國古典文人園林的山水畫印記
    中國古典園林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她集自然之美、繪畫之美、建築之美、藝術之美和文學之美的精華於一身,是中國文化藝術中的一朵奇葩。中國古典文人園林和山水畫一脈相承,在歷史的進程中她們並行發展,相互滲透,互為影響。
  • 千盟園景淺談中國古典園林造園手法的應用
    本文摘自:千盟園景在對中國古典園林進行研究時,應學習設計手法和造園理念,通過再次認知其所具有內涵,將當代景觀設計與古代園林相結合,創造獨具特色的設計作品。千盟園景帶您了解下?考慮基址現狀,合理改造中國古典園林中的一直存有因地制宜的說法,一方面所考慮的是景觀創造中的基址原狀,另一方面在整體布局方面進行調整,分配景觀主次關係。在中國古典園林大集中,在每個精緻錯落的園林上都會體現設計者對園林基址全面深入的環境分析。
  • 中國古典園林簡介1中國園林起源、秦漢魏晉隋唐宋園林
    中國的古典園林歷史悠久,大約從公元前11世紀的奴隸社會末期直到19世紀末葉的封建社會解體為止,在這三千餘年的歷史中形成了世界上獨樹一幟的風景式園林體系——中國園林體系。
  • 中國古典園林簡史(上)中國園林起源、秦漢魏晉隋唐園林
    中國的古典園林歷史悠久,大約從公元前11世紀的奴隸社會末期直到19世紀末葉的封建社會解體為止,在這三千餘年的歷史中形成了世界上獨樹一幟的風景式園林體系——中國園林體系。中國園林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過程正好與以漢民族為主題的封建大帝國從開始形成而轉化為全盛、成熟直到消亡的過程相當
  • 中國古典園林簡史(上)中國園林起源、秦漢魏晉隋唐宋園林
    中國的古典園林歷史悠久,大約從公元前11世紀的奴隸社會末期直到19世紀末葉的封建社會解體為止,在這三千餘年的歷史中形成了世界上獨樹一幟的風景式園林體系——中國園林體系。中國園林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過程正好與以漢民族為主題的封建大帝國從開始形成而轉化為全盛
  • 淺談中國古典音樂
    淺談中國古典音樂  對民族古典音樂的寵愛,還緣於我對中國古文化的興趣。我能從音樂中發現古典小說的影子,而當我 讀一些在壓韻、平仄、措辭等方面都極佳的詩中絕品時,我又能體會到蘊涵其中的 音樂節奏美。   我收藏的磁帶中有一盤粉紅色的民族經典樂曲之古箏版,古色古香的。
  • 淺談:中國古典舞蹈藝術的現狀和未來
    中國古典舞首先要弘揚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繼承傳統民族審美特質。因此未來中國古典舞的發展之路是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與返璞。為了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古典舞也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中國古典舞學科繼承與發揚傳統舞蹈中的風格特徵,更深刻的認識傳統藝術的精髓。同時中國古典舞也可以吸收外來因素,完善中國古典舞。
  • 現代園林假山與古典園林假山
    現代園林假山的發展與古典園林假山不同,呈現了多元化,綜合化的趨勢。 從造園的風格來看,古典園林假山規模多數是比較宏大的,其製作成本相對於現代園林假山來說也是較高的。然而,現代園林假山既可以學習古典園林假山優秀的方法,也可以同時,取古人之長,補今日之短,融中國文化思想的內涵與現代的生態景觀觀念於一體。借鑑古代的表現形式,兩者都不排斥。
  • 淺談非物質文化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表達,建科園林景觀
    文化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風景園林的規劃設計中主要表現為兩部分內容,分別為非物質文化、物質文化,下面淺談一下非物質文化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表達。
  • 中國古典園林的特徵有幾個方面?
    ,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築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遊憩境域,就稱為園林。在中國傳統建築中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園林建築。適宜人居的理想環境。營造健良舒適,清新宜人的小氣候條件,由於中國古代的生活環境相對惡劣,中國古典園林造景都是非常注重小氣候條件的改善,營造更加舒適宜人的環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種植、亭廊的構建等,無不以光影、氣流、溫度等人體舒適性的影響因子為依據,形成舒適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環境。
  • 陳博士說園林系列叢書|《挺有意思的中國古典園林史》前言
    挺有意思的中國古典園林史陳波 著中國電力出版社,2019.9※※※ 探尋「世界園林之母」的發展歷程 ※※※園林,是伴隨著中國傳統「禮樂」文化而衍生出來的極致精神生活需求,經過唐詩的精煉大氣、宋詞的柔美靜雅……,演繹出「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的園林生活萬象,時至今日,園林依然是人們理想生活的最美願景。本書將為您介紹中華傳統文化瑰寶之一——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歷史。
  • 陳博士說園林系列叢書|《挺有意思的中國古典園林史》序一
    ★★★★★ 美好生活新時代的標配 ★★★★★★★★★★ 雅致生活追求者的指南 ★★★★★【陳博士說園林系列叢書】挺有意思的中國古典園林史陳波 著中國電力出版社,2019.9※※※ 探尋「世界園林之母」的發展歷程
  • 中國古典園林如何營造景觀意境?
    中國古典園林發展歷史源遠流長,在中國乃至世界園林歷史上都具重要地位,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寶貴遺產。早在中國的殷周時期就出現了園林的早期雛形「囿」, 隨著人們對精神生活的不斷追求,景觀與心靈的共鳴顯得更為重要,這就顯現出了現代園林在景觀中營造意境的必然需求,古典園林中景觀意境的營造已發展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 陳博士說園林系列叢書|《挺有意思的中國古典園林史》推薦語
    】挺有意思的中國古典園林史陳波 著中國電力出版社,2019.9※※※ 探尋「世界園林之母」的發展歷程 ※※※陳波博士擁有一個有趣的靈魂,把中國古典園林這一學術性很強的話題,用詼諧有趣的語言,展現在您的面前。《挺有意思的中國古典園林史》一定會打開一扇門,讓青少年走進園林,走進美好,走進美麗中國。
  • 蘇州古典園林的生態學未來學價值*
    從世界史的宏觀視角看,20世紀與21世紀的交替,不僅是百年之間或千年之間的交替,而且還是整個人類歷史大時代的交替——人類的非生態時代與生態時代的交替,不可持續發展時代與可持續發展時代的交替。
  • 1.1.1園林基礎理論—中國園林發展簡史
    中國古典園林發展概況中國古典園林展現了中國文化的靈魂,顯示出華夏民族的靈氣,它以其豐富多彩的內容和高度的藝術水平屹立在世界之林轉折期: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園林發展的轉折時期。佛教的傳入及老莊哲學的流行,使園林的建造趨向於崇尚自然的法則。中國的古典園林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以表現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為主旨,體現了道法自然的崇高境界。
  • 中國古典園林:回歸山野的精神家園
    中國古典園林的源起,最早可追溯到神話傳說時代,歷經悠悠歲月、滄海桑田,浸透了秦漢之厚重、魏晉之空靈、唐宋之繁華、明清之鼎盛,見證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發展、生生不息,融會了中國傳統文學、繪畫、建築等藝術的豐厚菁華,彰顯了中國人特別是文人士大夫階層,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境界,清雅脫俗
  • 淺析中國古典園林建園要素及理念
    中國古典園林造園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傳早在周文王時期就有建宮苑活動,後經過春秋、戰國及至秦漢時期的發展,完成了從商、周的園、囿向秦、漢宮苑和私家園林的轉化。   中國古典園林的構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礎上,輔以人工的宮、廊、樓、閣等建築,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
  • 中國古典園林意境美的營構
    用多種元素營造詩情畫意的意境中國古典園林造景多從大自然中選取素材,將自然山水、花草樹木作為造景的基本元素,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模擬、概括與藝術加工,實現「縮千裡江山於方寸,一拳則太華千尋」的目的,創造出「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意境效果。在園林有限的空間內,通過人工造景讓人產生廣袤自然的意境,領略無限的空間。
  • 中國古典園林意境體會
    中國古典園林意境深邃、雋永。造園者往往寓意於景,把情與意通過景來表現。使人觸景生情,因情浮想聯翩,從而擴展思維。仔細觀察古典園林中的景色和中國畫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注重主次、深淺、疏密、濃淡。此外古典園林還通過詩文題詠表現景觀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