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農氏,姜姓部落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被稱為炎帝。
《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這是有關黃帝和炎帝的誕生的最早的史料記載,也是現在主流的一派觀點。炎帝母為有嬌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的正妃。生炎帝。長於姜水,故有"姜"姓之稱(這麼看來他們真的可能是兄弟,畢竟他們的姓名都是這麼隨意的方式得來的)。所以黃帝和炎帝是兄弟,只不過炎帝是少昊正妃女登所生,是嫡出,年長於黃帝。
沒點本事如何稱帝
神農氏是因為用火而被稱為炎帝的。首先記住是用火,因為最早的火種是燧人氏弄出來的,叫鑽木取火。那到底是怎麼運用的嘞。
神農氏放火燒山墾荒,使得樹木什麼的變成灰肥,便於耕種;在這之中發現被燒過的土塊很堅硬,於是用泥土做成刀斧形狀,用火鍛造之後製成工具,用於鋤草墾地;這些都為開創農耕文明、發展農業生產奠定了基礎。此外神農氏還發現了用火燒過的食物要好吃一點,自此也開始了吃熟食的時代,而熟食也使得人們的身體更加強壯,疾病也少了,壽命增長了。
有一天神農看見一隻鳥銜著谷穗,然後谷穗落在土裡,時間久了居然長成了一片,然後神農氏就這樣學會了播種,並傳給了人們。那時候的穀物是和雜草長在一起的,草藥和百花開在一起,誰也不清楚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於是神農就一樣一樣品嘗、一遍一遍試種,從中篩選出「稻、黍(shǔ)、稷(jì)、麥、菽(shū)」等作物,也分辨出了,哪些是可以治病救人的藥物。
不會打仗怎麼當領導
有點本事的神農氏被受他恩惠的部落推為首領,並尊為「炎帝」。當上首領後需要考慮的事就更多了,還需要負責保護自己的部落。炎帝創市之後,讓生活所需的物資得以交換,大大的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可是隨之而來的也有麻煩。一個叫斧燧的部落是生產工具陶瓷之類的東西的,而神農氏的部落是生產農作物的,兩個部落在交易的過程中產生了利益矛盾,隨之而來的就是戰爭。那戰爭來了怎麼辦,當然得打啊,為了部落的生存和發展,我們的炎帝被逼著幹掉了斧燧部落。此時的炎帝成了當時的中原共主。
這就是炎帝的巔峰時期了,隨著時間的流逝,出現了軒轅氏。感興趣可以看看我上篇文章——軒轅黃帝,人文初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