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大帝,炎帝!

2020-12-14 小哥哥說歷史

炎帝,神農氏,姜姓部落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被稱為炎帝。

《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這是有關黃帝和炎帝的誕生的最早的史料記載,也是現在主流的一派觀點。炎帝母為有嬌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的正妃。生炎帝。長於姜水,故有"姜"姓之稱(這麼看來他們真的可能是兄弟,畢竟他們的姓名都是這麼隨意的方式得來的)。所以黃帝和炎帝是兄弟,只不過炎帝是少昊正妃女登所生,是嫡出,年長於黃帝。

沒點本事如何稱帝

神農氏是因為用火而被稱為炎帝的。首先記住是用火,因為最早的火種是燧人氏弄出來的,叫鑽木取火。那到底是怎麼運用的嘞。

神農氏放火燒山墾荒,使得樹木什麼的變成灰肥,便於耕種;在這之中發現被燒過的土塊很堅硬,於是用泥土做成刀斧形狀,用火鍛造之後製成工具,用於鋤草墾地;這些都為開創農耕文明、發展農業生產奠定了基礎。此外神農氏還發現了用火燒過的食物要好吃一點,自此也開始了吃熟食的時代,而熟食也使得人們的身體更加強壯,疾病也少了,壽命增長了。

有一天神農看見一隻鳥銜著谷穗,然後谷穗落在土裡,時間久了居然長成了一片,然後神農氏就這樣學會了播種,並傳給了人們。那時候的穀物是和雜草長在一起的,草藥和百花開在一起,誰也不清楚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於是神農就一樣一樣品嘗、一遍一遍試種,從中篩選出「稻、黍(shǔ)、稷(jì)、麥、菽(shū)」等作物,也分辨出了,哪些是可以治病救人的藥物。

不會打仗怎麼當領導

有點本事的神農氏被受他恩惠的部落推為首領,並尊為「炎帝」。當上首領後需要考慮的事就更多了,還需要負責保護自己的部落。炎帝創市之後,讓生活所需的物資得以交換,大大的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可是隨之而來的也有麻煩。一個叫斧燧的部落是生產工具陶瓷之類的東西的,而神農氏的部落是生產農作物的,兩個部落在交易的過程中產生了利益矛盾,隨之而來的就是戰爭。那戰爭來了怎麼辦,當然得打啊,為了部落的生存和發展,我們的炎帝被逼著幹掉了斧燧部落。此時的炎帝成了當時的中原共主。

這就是炎帝的巔峰時期了,隨著時間的流逝,出現了軒轅氏。感興趣可以看看我上篇文章——軒轅黃帝,人文初祖。

相關焦點

  • 炎帝神農大帝祖廟聖駕抵達臺灣
    6月6日晚上6時30分,經過長途跋涉的炎帝神農聖駕,抵達臺灣新北市三重先嗇宮,在這一座有著261年歷史的宮廟圓滿駐蹕安座,受到臺灣眾多信眾的夾道恭迎。作為來自湖南的守陵人,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省海外聯誼會會長、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名譽會長李微微與從湖南來的護駕團團員們一道,懷著對海峽兩岸和平發展的美好願景,一路護送炎帝聖駕。  炎帝神農聖駕剛抵達機場時,臺北下起雨來,但迎接聖駕車隊抵達首日駐駕的先嗇宮後,雨勢便停止。
  • 炎帝神農大帝祖廟聖駕抵達臺灣 李微微祈福風調雨順
    炎帝神農聖駕剛抵達機場時,臺北下起雨來,但迎接聖駕車隊抵達首日駐駕的先嗇宮後,雨勢便停止,隨駕來臺的湖南省委常委李微微表示,聖駕到達臺北後便風調雨順,說明炎帝神農大帝確實是海峽兩岸共同信奉的老祖宗。
  • 炎帝神農大帝祖廟聖駕抵達臺灣 李微微祝願所到之處風調雨順
    (臺灣炎帝信眾到機場熱情迎接)    炎帝神農聖駕剛抵達機場時,臺北下起雨來,但迎接聖駕車隊抵達首日駐駕的先嗇宮後,雨勢便停止,隨駕來臺的湖南省委常委李微微表示,聖駕到達臺北後便風調雨順,說明炎帝神農大帝確實是海峽兩岸共同信奉的老祖宗
  • 湖南炎帝祖陵「守陵人」在臺灣率眾參拜神農大帝
    20日上午,在臺灣新北市三重先嗇宮,杜家毫率團,參拜炎帝神農大帝,行三獻大典。此次他還有一個身份:湖南炎帝祖陵守陵人。  華夏炎黃子孫,不忘人文始祖。神農炎帝發明耒耜,嘗遍百草,發明醫藥,造福後人。神農氏靈柩,今安寢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炎帝陵。
  • 臺灣「宋江陣」舞進炎帝神農祭
    昨日上午,由省臺辦、湖南炎帝陵基金會、株洲市政府、臺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主辦的庚寅年海峽兩岸首屆炎帝神農文化祭的一項重要活動「庚寅年海峽兩岸首屆炎帝神農祭祀大典」在炎陵縣舉行,同日神農御膳、海峽兩岸民俗文化展演等四大主體活動舉行。
  • 首屆炎帝神農文化祭 臺灣「宋江陣」舞進炎陵
    昨日上午,由省臺辦、湖南炎帝陵基金會、株洲市政府、臺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主辦的庚寅年海峽兩岸首屆炎帝神農文化祭的一項重要活動「庚寅年海峽兩岸首屆炎帝神農祭祀大典」在炎陵縣舉行,同日神農御膳、海峽兩岸民俗文化展演等四大主體活動舉行。
  • 庚寅年海峽兩岸首屆炎帝神農祭祀大典在炎陵舉行
    祭祀典禮是「庚寅年海峽兩岸首屆炎帝神農文化祭」一項重要活動,臺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組織約24個宮廟的300名信眾與大陸社會各界人士近萬人參加盛典。在眾人的注視中,陸方聖火手炎帝陵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鄧德芳與臺方聖火手臺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理事長陳福財各執一火炬,從祭祀廣場的正後方出發,穿過人群,邁步向神農大殿前的聖火盆前進。兩位聖火手高舉手中的火炬,緩緩伸向聖火盆,炎帝聖火立時從火盆中升騰而起。
  • 祭拜炎帝神農,紀念人文初祖
    ,也是民間流傳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生辰之日。 炎帝制耒耜,種五穀;治麻為布,民著衣裳;作五弦琴,以樂百姓;削木為弓,以威天下;製作陶器,改善生活;嘗百草,開醫藥先河。可以說炎帝神農氏在農、工、商、醫、文等各領域都有開創性的發明創造。
  • 湖南神農大帝祖廟聖駕首次在臺灣巡境賜福
    湖南神農大帝祖廟聖駕,6月6日至16日首次赴臺灣巡境賜福。   湖南神農大帝祖廟聖駕,6月6日至16日首次赴臺灣巡境賜福。圖為聖駕抵臺,在新北市三重先嗇宮駐蹕安座,受到廟方及信眾盛大歡迎。黃少華 攝   中新網臺北6月7日電 (記者 黃少華 鄭巧)首次來臺灣的湖南神農大帝祖廟聖駕,7日在新北市三重區展開5小時的首站巡境賜福活動,沿途宮廟設香案,燃放鞭炮歡迎,許多信眾拈香參拜,雙手合十祝禱。   湖南神農大帝祖廟聖駕於6日抵臺,傍晚赴先嗇宮駐蹕安座。
  • 華夏人文始祖之一神農炎帝五穀大帝?
    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 炎帝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出生地陝西寶雞一說為多。據《周易·繫辭下》載,神農&34;。神農發明的以日中為市,以物易物的市場是中國貨幣,商業發展的起源和基石。
  • 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故裡的景點你知道多少呢
    炎帝被道教尊稱為神農大帝,也稱五穀神農大帝,其誕生地位於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厲山鎮。為了紀念炎帝神農,因而後人在厲山鎮修建了炎帝神農故裡風景區,在這裡你可以找到許多與炎帝神農有關的遺址。一、八大功績柱八大功績柱以圖騰柱的方式展現一座的雕塑,通過這精雕細刻的雕塑,充分體現了炎帝神農在華夏文明發展史上的偉大貢獻。雕塑展示了制耒耜,種五穀,開拓農耕文明;治麻為布,身著衣裳;立日中為市,開闢市場;制弓箭,護民安危;制陶器,改善生活條件;造琴撥弦,與民同樂等美好的生活一幅畫卷。
  • 兩岸人士參與「神農大帝祖廟聖駕臺灣巡境賜福」
    原標題:兩岸人士參與「神農大帝祖廟聖駕臺灣巡境賜福」  中新網炎陵6月6日電 (通訊員 劉洪文)6日,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陵寢地——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鹿原陂上古樂悠悠,清香嫋嫋,「乙未年神農大帝祖廟聖駕臺灣巡境賜福」起駕儀式在炎帝祖陵大殿舉行。海峽兩岸社會各界千餘人共赴盛典。
  • 臺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謁陵參訪團拜謁炎帝陵
    臺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謁陵參訪團拜謁炎帝陵。  中國臺灣網10月15日炎陵縣消息 10月11日至12日,應湖南省省長杜家毫邀請,來湘參訪交流的臺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創會理事長、新北市三重先嗇宮董事長李乾龍率「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謁陵參訪團一行44人赴株洲市炎陵縣謁陵祭祖。省臺辦主任馮波、市臺辦主任蔡平、縣委書記黃詩燕、縣長劉正平先後出席相關活動。
  • 張志川會見臺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客人
    5月8日下午,市委書記張志川親切會見了臺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創會理事長李乾龍一行,雙方就即將舉辦的第四屆山西高平海峽兩岸神農炎帝經貿文化旅遊招商系列活動、弘揚神農炎帝文化、推動經濟文化和項目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會見中,張志川對李乾龍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對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多年來在傳承神農炎帝文化、增強兩岸溝通交流上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謝。
  • 全世界太陽神大搜羅:中國太陽神炎帝神農氏
    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作為中華民族第一個由漁獵轉入農耕的氏族部落,炎帝神農氏創造了中國的農業文化。炎帝神農氏最為人們稱道和熟悉的就是「制耒耜,種五穀」一事,這也正是神農氏之被稱為「神農」的原因所在,「神農」一詞中的「農」字就完全體現了這一偉大創舉。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
  • 建設炎帝陵景區 傳承炎帝神農文化
    炎帝神農氏,是我國上古時期傑出的部落首領,與黃帝軒轅氏一起並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華農耕文明的開創者和奠基者。據先秦文獻的有關記載和對長江流域古文化遺存的發掘考證表明,在神農時代開創了多姿多彩的原始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由此而形成的炎帝文化與黃帝文化融合為炎黃文化,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
  • 湘臺兩地連線 共祈炎帝神農祛疫保平安
    炎帝神農,萬古流芳。  3月1日上午,「兩岸同祈福 神農佑中華」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線上交流活動,在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陵寢聖地湖南省炎陵縣炎帝陵和臺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部分神農宮廟同時舉行。在炎陵縣炎帝陵祖廟,守陵人與臺灣神農宮廟代表共同拜謁炎帝神農氏。
  • 神農大帝聖駕臺灣巡境賜福11天 近千民眾一路相隨
    通訊員 供圖)  紅網株洲站6月19日訊(株洲晚報記者 溫琳 通訊員 彭新平 劉琦)16日晚10點30分,炎陵縣炎帝陵舉行炎帝聖駕迴鑾安陛儀式,在恭請炎帝聖駕安座於陵寢大殿後,歷時11天的「乙未年神農大帝祖廟聖駕臺灣巡境賜福」儀典圓滿告竣。
  • 中華五千年-初篇,炎帝神農 遍嘗百草
    炎帝神農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又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烈山氏。今天我們說的神農就是第一代炎帝。所以就引出了,炎帝神農,遍嘗百草。傳說姜姓部落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
  • 炎帝與《神農本草經》
    原標題:炎帝與《神農本草經》 炎帝神農氏是中國藥學的始祖,他是我國古代文獻所記載的第一個遍嘗百草研究藥學的人,他對藥學的研究成果以及後代的用藥經驗都被寫進了我國第一部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中。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賜櫻桃詩》云:"漢家舊種明光殿,炎帝還書《本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