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最後結局如何?賈探春的半闕詞揭示真相!

2020-10-18 君箋雅侃紅樓

紅樓夢八十回後,林黛玉死,薛寶釵守活寡,賈寶玉到底去了哪裡?通行本120回,採用了賈寶玉出家的設定影響深遠。那麼賈寶玉最終出家了麼?我認為不一定!


【一】

賈寶玉出家最有力的兩個線索,只有他對林黛玉說的兩回:你死了我做和尚去。對此,林黛玉有點不屑一顧,甚至說,做了兩個和尚了,從此我要數著你做和尚的遭數。

林黛玉並不同意賈寶玉這個說法,出言戲謔他。而三十一回後,賈寶玉再不說這話。隨著年紀漸長,隨著對林黛玉的感情深入,賈寶玉認識到真正的承諾不是死後給她,而是要活著做出。至此,賈寶玉只說讓林黛玉放心的話,還處處關心林黛玉的生活,避免和薛寶釵過多接觸。甚至替林黛玉要燕窩都學會躲避王夫人。此時的賈寶玉再不是那個說:你死了我做和尚去的輕狂少年。責任越來越多被賈寶玉認識到。


【二】

八十回後,賈寶玉在什麼情況和薛寶釵結婚不好說。之於林黛玉就是她死或者沒死。這都有可能。根據之前分析,林黛玉絕對有一個被賈家嫁出的動作。無論是瀟湘妃子稱號,【玉在櫝中求善價】,芙蓉花籤,莫怨東風當自嗟;甚至《葬花吟》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桃花行》《柳絮詞》都在說明寶黛愛情失敗源於林黛玉最後離開了榮國府。我曾有一個推測,林黛玉的命運除了與北靜王有關,還有一個遭遇是隨著探春一起出嫁。

瀟湘妃子娥皇女英共嫁一夫,秋爽齋鳳棲梧桐,瀟湘館也叫有鳳來儀,包括探春杏花籤,日邊紅杏倚雲栽的後兩句偏偏是「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完全對應林黛玉芙蓉花籤,莫怨東風當自嗟;而瀟湘館眾人放風箏,也是兩隻鳳凰被一個囍字裹挾走。都代表了某種預示。這裡提出線索不多說。

如果林黛玉迫不得已嫁出榮國府,賈寶玉再娶薛寶釵也就順理成章。起碼那時候林黛玉沒死,賈寶玉也不存在做和尚一說。

根據【終身誤】曲子以及五十八回梨香院三官暗示,賈寶玉與薛寶釵的婚後生活很和美。【終身誤】用了山中高士,舉案齊眉和美中不足評論金玉良姻,是非常高的評價。因為齊眉舉案是古人夫妻生活的典範,而美中不足先表示賈寶玉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再說對失去林黛玉的遺憾,這裡沒有對薛寶釵的任何不滿意,甚至評價極高。


【三】

賈寶玉在什麼情況離開薛寶釵很值得說。我認為《一捧雪》可能揭示了原因。【一捧雪】中莫懷古(賈寶玉?)被湯勤(賈雨村)陷害,拋家舍業逃亡,隱姓埋名躲避迫害。如果這樣,就能解決賈寶玉不負責任離開薛寶釵的槽點。畢竟沒有證據證明賈寶玉渣到拋棄父母髮妻到令人髮指地步。

賈寶玉離家逃亡去了哪裡?原文還真有個線索。七十回《柳絮詞》,賈探春和賈寶玉共同寫了一首詞詠柳絮。《南柯子》:

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系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探春)

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寶玉)

探春寫到自己遠嫁,與家人從此天各一方。賈寶玉卻給了她個希望,兄妹倆還能再見: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

寶玉和探春的這首《南柯子》,最值得說的是探春的詞是親情,寶玉的詞可以親情也可以愛情。之所以有林黛玉和探春一起遠嫁,也有賈寶玉這半闕柳絮詞的考量。要知道探春出嫁絕不可能回來省親,寶玉只能去見她。但如果林黛玉也在,甚至林黛玉死在那裡,更增賈寶玉去探望的決心。賈寶玉被陷害,踏上逃亡路,天下之大無處可去,去找妹妹探春是唯一的去處。如果林黛玉也在那邊,無論生死,都值得賈寶玉去探望。

至於隨後賈寶玉的人生,天知道!

註:本文屬於個人的讀書感想,證據也是原文線索推測,還不算成熟。有不同意見歡迎交流探討。

【文/君箋雅侃紅樓】  

相關焦點

  • 賈探春與賈寶玉
    她就像上次那樣做一雙鞋給賈寶玉。這段對話不僅體現出賈探春和賈寶玉之間的兄妹之情,也可以體現出賈探春與眾不同的審美眼光。賈探春是趙姨娘的女兒,可是她很厭惡趙姨娘的為人,也不喜歡自己那個「形容猥瑣」且「舉止荒疏」的親弟弟賈環。因此,她和親生母親和弟弟選擇了劃清界限,且和賈寶玉這個哥哥較為親近。
  • 賈探春為什麼忘記林黛玉的生日?看懂她倆的結局,才知襲人說對了
    讓人印象深刻的生日有好幾個:賈敬、賈政、薛寶釵、王熙鳳、賈寶玉、賈母等人的生日,原文對此都有詳細描寫。還有薛姨媽、薛蟠、賈探春、賈元春生日一筆帶過沒有細寫。之所以「忘記」林黛玉的生日,主要是曹雪芹借賈探春之口,透露出幾個重要信息。內中原因被襲人一語中的:「就只不是咱家的人。」
  • 賈探春為什麼忘記林黛玉生日?看懂她倆的結局,才知襲人說對了
    讓人印象深刻的生日有好幾個:賈敬、賈政、薛寶釵、王熙鳳、賈寶玉、賈母等人的生日,原文對此都有詳細描寫。還有薛姨媽、薛蟠、賈探春、賈元春生日一筆帶過沒有細寫。 賈探春為什麼會「忘記」林黛玉的生日呢?要說口誤還可能,忘記基本不可能。
  • 林黛玉為救賈寶玉,被迫與賈探春一起遠嫁,在異國他鄉孤苦死去
    金陵十二釵各有結局,其中賈探春遠嫁異國,坐船出海是共識。她最終出嫁的地方,之前也分析是在西海沿子的真真國。西海沿子也就是現在南亞次大陸的斯裡蘭卡一帶。其實《紅樓夢》中不光賈探春一人遠嫁,與她一起遠嫁的還有林黛玉。不用80回後的結局,在80回前的諸多線索中,曹雪芹已經寫清楚了林黛玉結局。
  • 性格決定命運:賈迎春、賈探春出身相近,命運結局不同
    賈探春,庶出,趙姨娘所生,賈寶玉同父異母的妹妹。賈探春她精明能幹,富有心機,能決斷,有「玫瑰花」之諢名,連王夫人與鳳姐都忌憚她幾分。賈璉的貼身小廝興兒如此評價,「老鴰窩裡出鳳凰」。論起才幹,就連王熙鳳也自嘆不如,說賈探春,好,好,好,好個三姑娘!我說他不錯。只可惜他命薄,沒託生在太太肚裡。賈迎春,賈府裡的二姑娘,生母早亡,小廝興兒之口得知,暗地裡說她是二木頭,戳一針也不知噯吆一聲。
  • 《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之賈探春,雖為庶出結局卻最好
    《紅樓夢》中人,最讓人流連忘返的是金陵十二釵,這十二位女子性格各異,是封建禮教下的不同產物,有柔美乖巧的、有淡薄性格冷峻的、有賢惠能幹的,而最終她們的結局卻完全不同,其中最讓人欣賞結局也最好的要屬庶出的賈探春。
  • 賈家抄家後,賈寶玉尋到探春和林黛玉,三人相伴廝守一生
    上文講到賈元春賜名瀟湘館,賈探春贈名瀟湘妃子對林黛玉一生的影響和影射,最終結論是林黛玉與賈探春效仿瀟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同嫁,遠嫁異鄉。林黛玉嫡出身份是主,賈探春庶出身份是從。但事實上,二者的結局卻倒置。林黛玉香消玉殞,賈探春卻平步青雲。脂硯齋對此在第二回就有影射,下面聊聊這是怎麼回事。
  • 林黛玉最終結局:客死異鄉探春陪伴,死後還能再見賈寶玉一面
    這一段可以肯定影射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結局。具體線索對應脂硯齋批語《一捧雪》影射賈家之敗,忠順王府再次上門索討「將玉含」賈寶玉或者「通靈寶玉」,寶玉為此暫避風頭。林黛玉此時遭賈雨村陷害,「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為了賈寶玉與賈家,被賈元春以皇室的名義賜婚二女同嫁。林黛玉與賈探春因此踏上去往異國的遠嫁之路。有人說和親怎麼可能用林黛玉這種不健康之人。
  • 抄檢大觀園,賈探春當眾揭露賈家靠山覆滅與林黛玉有關
    那麼賈家背後有四王八公勢力,他們是如何讓賈家走向末路,又是如何自己一敗塗地的?真相其實就在抄檢大觀園,賈探春的一句話中。抄檢大觀園,賈探春反應最激烈。探春這話對賈家之敗一語中的。但同時也揭示了賈家這個與皇帝對立的集團毀滅真相。賈家這樣的家族,單純只是自身不法是不會被抄家的。只可能與皇帝相左才可能被施以如此大罪。《紅樓夢》中有非常清晰的兩派隱寫的勢力。以皇帝,忠順王府為首的皇權勢力,以北靜王,賈家等四王八公為首的官僚勢力。
  • 周瑞家送宮花,為何寫賈迎春賈探春姐妹下圍棋?看二人結局就清楚
    不過曹雪芹一貫善於「草蛇灰線伏延千裡」,十二宮花絕不僅是簡單的配飾,周瑞家的送花這一路,眾人所作所為,都對她們人生結局的暗示。比如賈惜春與智能兒在一起說要出家,李紈獨自一人睡覺,賈璉與王熙鳳「午嬉」,巧姐兒被父母拋下獨自睡覺,林黛玉與賈寶玉在解九連環……迎春與探春姐妹在下棋,就是影射二人的「棋子」人生。賈家四春元迎探惜,各有所長。
  • 賈探春遠嫁後的經歷:兒子當國王,她臨朝聽政,與賈寶玉異國相聚
    關於賈探春遠嫁後的結局,根據「杏花籤」的「瑤池仙品」,「日邊紅杏倚雲栽」,「必得貴婿」,解讀為賈探春與林黛玉效仿瀟湘妃子二女同嫁異國為王妃後,林黛玉很快死去。賈探春卻像嬌杏的僥倖一樣,替國王生下王子。王后死後,她被晉升為王后,等到兒子登基做了國王,賈探春母憑子貴成為王太后。一如瑤池的西王母,成就女人的終極地位。
  • 賈探春遠嫁後的經歷:兒子當國王,她臨朝聽政,與賈寶玉異國相聚
    關於賈探春遠嫁後的結局,根據「杏花籤」的「瑤池仙品」,「日邊紅杏倚雲栽」,「必得貴婿」,解讀為賈探春與林黛玉效仿瀟湘妃子二女同嫁異國為王妃後,林黛玉很快死去。他又要佛手吃,探春揀了一個與他說:「頑罷,吃不得的。」賈探春房中陳設了不得,既突出她遠嫁的一生遭遇,更突出她最後顯赫的人生。
  • 脂硯齋是賈探春的原型?曹雪芹巧妙的通過探春遠嫁做出提示
    賈探春遠嫁的結局是紅樓夢最沒有異議的共識。作為賈家的三姑娘,賈探春自身果敢堅毅,智謀決斷都為大觀園翹楚。她儘管詩才不如薛林二人,可生存之道,治家之道卻有勝出。這樣一個姑娘,恨不生為男子,否則賈家何至於樹倒猢猻散。即便為女子,脂硯齋也認為,賈家抄家時,若探春在,絕不會令賈家人分崩離析,必然會將所有人團結起來共抗難關!關於探春的結局,資料並不多,需要一點點梳理!
  • 賈探春為何遠嫁?她給寶玉做的一雙鞋裡,隱約地透露出一絲真相
    紅樓夢結局探究(二)賈探春遠嫁究竟為了誰?【文/小涵讀書】《紅樓夢》一書未完,但是對於賈探春的結局卻是沒有爭議的,從她的判詞和判曲來看,都預示她將來的命運是遠嫁他鄉。那麼,賈探春為何要遠嫁,做出這個舉動是自願的還是被迫的呢,這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 紅樓夢結局最好的人,不是貴為王妃的賈探春,而是越老越富貴的她
    排除掉副冊,又副冊二十四人,只說正冊十二人,看看她們的結局誰最好,相對簡單一點。「金陵十二釵」都薄命,但薄命人不等於結局不好。以襲人為例,她本是富戶女兒,一朝家裡破產被賣為奴,這是她的薄命。襲人結局被賈寶玉嫁給蔣玉菡,戲子地位雖低,夫婦二人感情卻好。
  • 古代風箏又名「紙鳶」,諧音「子遠」,揭示賈探春遠嫁
    「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紅樓夢》,都是薄命司正冊上掛了號的,誰都不會有好的結局。《紅樓夢》中隨處可見暗喻伏筆,賈探春判詞的結合和風箏讖語,預示著探春遠嫁的悲劇。《紅樓夢》書中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之時,就看到了關於紅樓眾女子的判詞、畫冊。其中對應賈探春命運的圖冊畫面是這樣的:畫著兩個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泣江邊望,千裡東風一夢遙。
  • 賈探春為什麼掣到杏花籤?曹雪芹用紅杏比喻探春,有什麼深意?
    賈探春看薛寶釵掣了「牡丹花籤」並不在意。可到自己抽出杏花籤就反悔了,說是外頭的混帳玩意,最後還是湘雲等死拽活拽灌了她酒才罷休。而她這枚「杏花籤」,對她的人生基本概括完全,是對判詞和曲子的全面補充,基本說出探春的結局。
  • 林黛玉的結局,與賈探春一同遠嫁?曹雪芹借風箏留線索
    賈寶玉第五回夢遊太虛幻境,翻看的《金陵十二釵》正冊第三首,就是賈探春的判詞。判詞影射賈探春遠嫁不消多說。值得注意的是兩點,第一,兩個人放風箏。第二就是清明!清明時節放風箏是自古以來的習俗。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
  • 賈探春的悲喜人生,甘願為林黛玉陪嫁,卻逆襲做了王妃
    「嫁與東風春不管,隨爾去,忍淹留」正是與賈寶玉告別。不過,賈寶玉和賈探春的《柳絮詞·南柯子》中,又有了另一個意思。(探春)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系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寶玉)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
  • 賈探春遠嫁異國後怎麼樣了?24回和70回留下兩個伏筆
    賈探春遠嫁之後幸福麼?這給只有八十回的《紅樓夢》提出了考驗,所有對八十回後的人物命運認識都是推測。賈家四春「元迎探惜」,元春死,迎春死,探春遠嫁,惜春出家。唯有賈探春的人物命運會出現變化,讀者堅信這個勇敢的姑娘能夠有一片天,得到幸福,也擔心獨自在異鄉生活的她最終命運。嚴格來說,探春的結局很難推測,下面通過原文蛛絲馬跡,推測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