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以色列打怕了?埃及在中東的影響力為何大不如前了?

2020-12-17 千佛山車神

埃及是中東地區響噹噹的大國,雖然現在的影響力不及以前了,但仍舊是中東強國之一,而在阿拉伯國家中,埃及依然是大哥級人物

埃及是中東地區絕對的大國,別的不說,埃及的人口已經超過了一個億,比整個阿拉伯半島上的人口還要多。在二戰剛剛結束的時候,埃及是中東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強國,沒有之一,而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的中東戰爭幾乎都是由埃及領導的,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也是設在埃及首都開羅。

(位於埃及的阿拉伯聯盟總部)

但是自從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後,埃及在中東以及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不斷下滑,尤其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後,眼見取勝無望的埃及選擇與以色列和解,雙方在美國的撮合下簽訂了《埃以和約》,埃及成為第一個承認以色列並與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國家。

與以色列和解的舉動徹底激怒了其他阿拉伯國家,埃及在阿拉伯世界裡的號召力迅速大幅滑坡。不過當時的埃及總統薩達特還是執意選擇與以色列和解,並開始放棄親近蘇聯的外交路線,轉而與美國拉近關係。

其實薩達特也非常無奈,他之所以轉變外交路線,直接原因是軍事上的失敗。在第四次中東戰爭打完之後,埃及的西奈半島仍在以色列手裡,如果不選擇和解,那麼想通過武力拿回西奈半島幾乎不可能。

並且薩達特清醒地認識到,埃及的國力已經遠遠落後於以色列,繼續打下去也沒啥好結果,這才是他選擇和平的根本原因。

(第四次中東戰爭徹底打消了埃及制霸中東的想法)

在拿回西奈半島後,薩達特開始將國家中心轉向國內建設。但1981年10月6日,埃及鐵腕總統薩達特在出席閱兵典禮時被宗教極端主義分子刺殺,隨後軍人穆巴拉克上臺。

中東國家的軍費都是比較世俗主義的,穆巴拉克掌權後奉行世俗化,親美親西方,也準備搞搞經濟。但是奈何埃及政府實在不適合搞經濟,並且埃及的資源也不算很豐富,無法向海灣國家那麼賣石油發財。而更重要的是埃及的人口增長太快了,埃及的經濟發展遠遠跟不上人口增長速度。要知道埃及在二戰剛剛結束時才2000多萬人,如今人口已經過億了。

2018年,埃及的經濟總量僅為2508億美元,人均GDP也只有2500美元,這個數字真的拿不出手,還不如菲律賓呢!勉強與越南打個平手。

由於缺錢,埃及在阿拉伯世界老大哥的地位岌岌可危,大有被土豪沙特超越之勢,甚至連埃及自己都接受沙特的資金幫助。所謂拿人手短,在收了沙特的好處費後,埃及在許多國際事務上都追隨沙特,例如打擊葉門的胡塞武裝時埃及也出兵一同參與了圍剿。

在如今的中東地區,埃及仍舊算得上是一個大國,其綜合國力在阿拉伯世界中還是排名第一,並且埃及還有一個殺手鐧——蘇伊士運河,扼守著這個交通要道,埃及依然是各國所拉攏的對象。

例如目前由於埃及人口暴漲,本國的糧食產量早就跟不上了,而外匯儲備又有限,於是埃及只得借錢買糧。如果沒有蘇伊士運河,估計根本沒有幾個國家願意借錢給埃及,然而就是看在蘇伊士運河的面子上,西方各國面對埃及的求助基本上有求必應。可見只要蘇伊士運河不堵塞,埃及在整個世界上都算是說話有分量的國家。

(蘇伊士運河)

2011年埃及爆發內亂,執掌埃及30年的穆巴拉克下臺,隨後帶有極端宗教情節的穆爾西上臺,埃及社會陷入撕裂之中。直到2014年,埃及軍方首領西塞發動政變將穆爾西趕下臺,埃及政府被軍方接管,埃及社會才總算又恢復了平靜。

無可置疑,今天的埃及依然是中東大國,其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仍舊不可小覷,雖然經濟實力不濟,但是在阿拉伯世界中,埃及的武力值絕對是最高的,在中東也只有土耳其、以色列和伊朗能跟埃及掰掰手腕。

相關焦點

  • 第二次中東戰爭,以色列進攻埃及,為何英國和法國也參與戰爭呢?
    中東戰爭是指中東各國與以色列矛盾,為何英法介入第二次中東戰爭?猶太人復國建立以色列後,中東地區就開始無休止的衝突,從1948年到1982年,中東地區先後發生5次戰爭,給無數無辜平民造成了傷害。中東戰爭是以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的衝突,但第二次中東戰爭,英國與法國也參戰了,給中東地區的衝突帶來複雜性。那麼為何英法兩國參加中東戰爭呢?
  • 以色列緊鄰西奈半島,為何沒有開鑿運河,與埃及競爭?
    就比如,二戰後的中東戰爭,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多次大打出手,其本質也是為了競爭生存空間。但自從第五次中東戰爭結束後,各國已經偃旗息鼓,再沒有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難道說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已經握手言和了嗎?其實不然,雙方仍然是互相敵視,老死不相往來的競爭關係,只是雙方都明白,通過戰爭,誰也幹不掉誰,反而會給自己帶來大量損失。所以雙方的競爭,開始從戰爭轉向經濟競爭。
  • 以色列有美軍的支持,在中東無敵,為何吞不下巴勒斯坦
    以色列有美軍的支持,在中東無敵,為何吞不下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古時叫迦南地,是上帝賜以色列的牛奶與蜜之地(應許的迦南美地),自古以來都為以色列人的領地,只是在兩千多年前被羅馬帝國趕出去流散在世界各處而已,那是他們的故土和家園。
  •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認為伊朗怕以色列?
    不是認為,而是事實上伊朗就是怕以色列,畢竟打又打不過。不光伊朗怕,周邊其他和以色列打過架的都怕,畢竟都打不贏,只有挨揍的份。 科技比不過 以色列是世界公認的科技強國,雖然國小民少,但是科技實力可不弱。
  • 以色列:中東之釘,宗教皮下的工具國
    阿拉伯聯盟大,但是整體文明程度和經濟水平落後,真正的強國只有埃及和敘利亞,因為英法在殖民時期,對當地進行過一定程度的工業化建設。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新政權面對阿拉伯的汪洋大海,靠著全國動員加上海外猶太人援助扛下來了,埃及失敗,國內政變,納賽爾上臺。
  • 敘利亞屬於中東,為何中東的沙特、以色列、土耳其,都跟它過不去
    其次,敘利亞明顯與伊朗有染,而中東之內,伊朗、沙特、埃及又始終自稱為大。當你選擇了一個隊伍的時候,另外的隊伍便成了你的對手。可見,沙特與敘利亞可不是簡單的利益關係,它還有意識認知。 最重要的一點,敘利亞是站俄羅斯隊的,而沙特是站美國隊的,這就如同前面伊朗與沙特的對比,只不過它赤裸裸地上升到了國際局勢。
  • 中東水塔戈蘭高地,為何由敘利亞領土成為以色列控制區?
    今天給大家講的故事是關於中東地區的一塊戰略要地——戈蘭高地。戈蘭高地南北長71公裡,東西最寬處43公裡,面積1800平方公裡。戈蘭高地原來是敘利亞領土,在第三次中東戰爭時,以色列佔領了三分之二的戈蘭高地,所以目前以色列實控區達1200平方公裡,另外600平方公裡為敘利亞控制區。
  • 中東北非地區五強:伊朗、沙特、土耳其、以色列、埃及的GDP對比
    該地區,主要有五大強國,分別是:土耳其、沙特、埃及、以色列、伊朗,那這五個國家的經濟總量、人均GDP如何呢?接下來,南生為大家一一介紹。這原因就是,土耳其裡拉的貶值幅度過大。雖然按本幣計算,土耳其經濟在2019年是正增長,但如果換算成美元,卻縮減了。
  • 以色列,也怕被卡脖子|地球知識局
    地處中東的以色列與大部分中東國家一樣,氣候炎熱乾燥,水資源稀缺。但是和那些因油而富的鄰國不一樣,在以色列領土之下,石油資源少得可憐。此時蘇伊士灣是埃及石油的主產區,東側的西奈半島也有一些儲量較大的油田。所以第三次中東戰爭中,擴張性強烈的以色列奪取了屬於埃及的西奈半島,此後通過技術投資加速了半島油田的開發。在歸還西奈半島前的近十年時間中,這裡的產油量達到了峰值,也幫助以色列在70年代初近乎實現石油自給。
  • 放棄西奈半島卻死守戈蘭高地,以色列為何舍大保小?
    以色列自從建國後就與周邊的阿拉伯國家戰爭不斷,雙方一共打了五次中東戰爭,其中埃及和敘利亞參與了前四次中東戰爭,埃及更是前四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聯軍的總盟主。在前兩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聯軍均以慘敗而告終,不僅沒能幫助巴勒斯坦建國,反而還丟失了大片原屬於巴勒斯坦的土地。
  • 以色列歸還了面積大的西奈半島,為何拒不歸還面積小的戈蘭高地
    自從以色列建國後,中東就淪為了第二個巴爾幹。長期戰亂不息,幾乎每個中東國家,都被捲入過戰爭。從第一次中東戰爭開始,光是以色列和周邊阿拉伯國家之間,就來來回回打了好幾次。不過,每次結果都是以色列完勝。1964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先下手為強,對埃及、敘利亞展開進攻,並將兩國的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佔為己有。三年後,埃及總統薩達特上臺,想就歸還西奈半島和以色列談判。但以色列根本不理他。薩達特決定武力收回失地。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打響。
  • 為何中東爆發五次戰爭,以色列卻越打越強?專家:這一點很關鍵
    導語:為何中東爆發五次戰爭,以色列卻越打越強?專家:這一點很關鍵眾所周知,上世紀的以色列因為與巴勒斯坦的領土紛爭,最後引發了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戰爭,可以說在以色列建國的短短30多年間,以色列和中東國家就發生了高達5場戰爭。然而這幾場戰爭,幾乎都是以色列贏,不得不說也是非常厲害了,為何以色列能夠從建國時期的一個小國,卻在經歷戰爭之後越打越強?
  • 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老大地位為何會被沙特取代?埃及一肚子委屈
    當然,沙特當上老大不過是近幾年的事,此前埃及一直是阿拉伯世界的老大。二戰後,英法等殖民列強遭到重創,英國人被迫撤出了埃及,埃及贏得了真正的獨立。作為英國的小弟、二戰的主戰場之一,埃及軍隊在盟軍的扶持下發展很快,埃及軍隊不僅數量多,而且頗有戰鬥力,這使得埃及成為了二戰後軍事力量最強的阿拉伯國家。第一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聯軍的主力就是埃及軍隊,埃及的兩個旅差點把以色列打得亡國。
  • 五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為何負多勝少?
    他們聯合起來,向猶太人發動了進攻,中東戰爭爆發了。阿拉伯為何負多勝少猶太人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大規模戰爭,前後共有五次。這五次大戰,基本都以以色列取勝而告終,阿拉伯國家雖也一度給予以軍重創,但難以改變自身在整場戰爭中的頹勢。
  • 中東國力最強的5個國家
    第二個國家就是以色列。以色列是中東最強大的小國,為何這麼說呢?因為以色列國土只有2萬平方公裡,人口也只有800多萬,典型的小國。但是以色列不僅是發達國家,而且整個軍事力量非常強悍,尤其是在中東戰爭中,屢戰屢勝。
  • 以色列女星將飾演埃及豔后 引發中東各國爭議
    以出演電影《神奇女俠》而走紅的以色列女星蓋爾-加朵,將出演新版本的《埃及豔后》。她將在影片中飾演 「埃及豔后」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古埃及託勒密王朝最後一任君主。
  • 以色列可以打敗阿拉伯人,為何卻打不敗波斯人?其實原因很簡單
    【歷史】1948年開始,在聯合國的支持下,猶太人在中東巴勒斯坦地區成功復國,實現了千年建國夢想。但是對於中東的阿拉伯人來說,卻是災難的開始,本來就被西方大國拆的稀巴爛,阿拉伯人分散而且相互爭鬥不休。而猶太人到中東建國後,整個阿拉伯世界,被以色列完虐。在五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世界都被打殘,被打的非常的可憐。
  • 樂極生悲:以色列本有機會佔領埃及,美國為何會來一記「背刺」?
    如果說薩達特不去下定決心發動第四次中東戰爭,那麼西奈半島就會徹底被以色列拿在手中,以色列就會徹底變成一個擁有戰略縱深的中東大國,到了那個時候,阿拉伯世界再想要翻身,就難如登天了。趁著以色列立足未穩去和以色列展開大戰,是最好的機會。
  • 中東小霸王以色列的軟肋是什麼?
    以色列最大的軟肋是缺乏戰略縱深。不論是經濟實力還是科技實力其實以色列都不差。 以色列位於地中海東南沿岸,北靠黎巴嫩、東臨敘利亞和約旦、西南則為紅海與埃及。總人口900多萬,其中猶太人600萬,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實際控制面積2.57萬平方公裡,並且有接近一半的面積是沙漠。
  • 事關生死存亡,以色列用六天打敗阿拉伯聯盟,搶走埃及大片領土
    上次我們講了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獨立戰爭),以及第二中東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初步分析了一下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矛盾根源。而在前兩次戰爭中,以色列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雖然第二次中東戰爭,屬於不勝不敗的局面,但是通過這次戰爭,以色列卻向外界展現了該國的強大軍事實力,樹立了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