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北非地區五強:伊朗、沙特、土耳其、以色列、埃及的GDP對比

2020-12-19 南生今世說

在聯合國、世界銀行、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OECD(經合組織)等主要國際機構中,通常將「中東北非地區」作為一個獨立的區域來分類,並將其與亞洲其他地區,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同等對待」。

該地區,主要有五大強國,分別是:土耳其、沙特、埃及、以色列、伊朗,那這五個國家的經濟總量、人均GDP如何呢?接下來,南生為大家一一介紹。

沙烏地阿拉伯超過土耳其,排名第一

在2019年以前,土耳其的經濟總量在中東北非地區排名第一,但在2019年卻被沙烏地阿拉伯所超越。數據顯示,2019年土耳其經濟同比實際增長0.9%,完成的GDP約為42803.81億裡拉,折合7537億美元。按照約8260萬人口,2019年土耳其人均GDP約為9100美元。

2019年,沙特經濟增長乏力,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GDP同比僅增長0.3%。完成的名義GDP約為29736.26億裡亞爾,折合7929.67億美元(人均約2.3萬美元)——比土耳其GDP多了近400億美元。

沙烏地阿拉伯的經濟增速明明低於土耳其,為什麼GDP總量卻能拉大和土耳其的差距呢?這原因就是,土耳其裡拉的貶值幅度過大。雖然按本幣計算,土耳其經濟在2019年是正增長,但如果換算成美元,卻縮減了。

五強中,以色列的人均GDP最高

按照以色列中央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其經濟同比實際增長3.5%,完成的名義GDP為14090.32億新謝克爾,折合3953.14億美元——不到沙烏地阿拉伯經濟總量的一半,基本是土耳其經濟總量的一半。

但以色列人口只是剛剛超過900萬,而土耳其人口卻超過了8200萬,沙特人口也超過了3400萬。因此,以色列的人均GDP更高,在2019年約為4.36萬美元,在中東北非地區五大強國中排名第一。

埃及、伊朗的GDP、人均GDP簡介

2019年,埃及經濟實際增長4.9%,屬於該地區經濟增速較高的國家。完成的名義GDP約為54278.97億埃鎊,約為3229.14億美元——屬於中東北非地區五強中,經濟總量最低的國家,但擁有人口優勢。

數據顯示,2019年埃及人口約1億,人均GDP剛剛超過3200美元,也遠低於以色列、沙特、土耳其、伊朗,屬於該地區五強之末。最後就是伊朗,按照IMF的評估2019年伊朗GDP約為4585億美元。

在中東北非地區的五大強國中,排第三名(第一名是沙特,GDP約7929.67億美元;第二名是土耳其,GDP約7537億美元;第四名是以色列,約3953.14億美元;第五名是埃及,約3229.14億美元)。

按照近8200萬人口計算,2019年伊朗人均GDP約5600美元——低於以色列(人均約4.36萬美元)、沙特(人均超過2.3萬美元)、土耳其(人均約9100美元),但高於埃及(人均剛超過3200美元)。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敘利亞屬於中東,為何中東的沙特、以色列、土耳其,都跟它過不去
    提起中東國家,那可是非常華麗的一系列國家,什麼沙特、伊朗、土耳其,包括約旦、伊拉克、敘利亞、以色列、葉門、阿曼……總之,細數數不到二十個國家也差不多了。而且,最主要的是,這些中東國家,似乎有些散,他們之間的和睦程度不夠,比如說敘利亞,就一直在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 以色列和伊朗,誰的綜合實力更勝一籌?
    中東地區地理位置特殊,連接著亞洲、歐洲和非洲,一直以來都屬於非常重要的交通樞紐。世界銀行通常將「中東北非地區」作為獨立的區域,這裡存在著五個強國,有土耳其、沙特、埃及、以色列和伊朗。
  • 中東亂局下沙特與伊朗的地區「新冷戰」
    總體看,沙特與伊朗的地區爭奪,對地區格局產生多重負面影響。 沙特與伊朗崛起成為「新常態」 長期以來,中東地區一直是多極並存且相互制衡,由此使地區格局維持脆弱平衡的狀態。2011年中東劇變後,中東原有政治生態被打破,地區國家力量此消彼長。在海灣地區,伊朗與沙特「雙雄並起」成為最顯著特徵。
  • 區分中亞、西亞、海灣國家、中東、北非、阿拉伯國家概念
    中亞即亞洲中部地區,中亞包括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六個國家。
  • 美國穿針引線,伊朗、土耳其神助攻,阿拉伯—以色列聯盟成立在望
    就這樣,雙方的矛盾開始激化,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之間形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恨。接下來,雙方又進行了四次中東戰鬥,然而令人詫異的是,五次都是以色列在人數不佔優勢的情況打敗了阿拉伯聯軍,並佔領了對方大量的土地。以色列的領土面積數倍增長。
  • 中東國家有多少有多大?排名給你看沙特最大巴林最小
    、非洲東北部和土耳其的歐洲部分的地區,包括部分西亞和東北非埃及,約24個國家,1500餘萬平方公裡,3.6億人口。也包括北非部分國家:蘇丹、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在我們印象中所謂的帝國墳墓阿富汗那是鐵打的中東國家,但事實上阿富汗不是中東國家,而是中亞國家,意不意外!中東國家大約有這24個,主要排序核心國家和兩個北非中東國家,其他忽略不計,如有遺漏不要見怪是實屬正常。按照面積塊頭大小排排序看看誰是老大誰是老小。
  • 中東如今好熱鬧,為何二戰時毫無存在感,伊朗伊拉克當年在幹啥?
    1948年到1982年,以色列與周邊阿拉伯國家之間陸續爆發了五次中東戰爭;1980年9月至1988年8月,兩伊戰爭打了八年;1990年8至1991年2月,第一次海灣戰爭;2003年3月至2011年12月,伊拉克戰爭即第二次海灣戰爭持續將近九年;從2011年至今,敘利亞內戰一直在持續。 可以說,二戰結束後至今,生活在中東地區的人們一直飽受戰火之苦。
  • 冷知識;中東最大的國家、軍力最強的國家及最富的國家
    中東,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包括西亞和北非的部分地區,約23個國家(含巴勒斯坦),1500餘萬平方千米,4.9億人口。當今中東地區五大強國:土耳其、以色列、埃及、伊朗及沙特。一,沙特是中東面積最大及總GDP最高的國家。
  • 被以色列打怕了?埃及在中東的影響力為何大不如前了?
    埃及是中東地區響噹噹的大國,雖然現在的影響力不及以前了,但仍舊是中東強國之一,而在阿拉伯國家中,埃及依然是大哥級人物埃及是中東地區絕對的大國,別的不說,埃及的人口已經超過了一個億,比整個阿拉伯半島上的人口還要多。
  • 又一海灣國家宣布與以色列和解,土耳其伊朗表示譴責,中東新格局浮...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半島電視臺9月12日報導,在阿聯宣布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之後不到一個月,海灣國家巴林也宣布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這引發了中東地區極大的反應,目前事態仍在進一步發酵中,土耳其對巴林的行為表示譴責,而埃及和阿聯則表示歡迎,約旦方面則要求以色列採取切實措施以實現地區和平。
  • 研究預測:埃及或將是中東和北非地區GDP增長最高的國家
    當地時間8日,全球知名金融信息服務企業惠譽解決方案公司發布中東和北非地區月度經濟評估報告稱,埃及在2020/2021財年的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3.3%,低於上一個財年的3.5%。報告同時預測,埃及將是中東和北非地區GDP增長最高的國家,預計2020年至2024年將達到4%。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伊朗和沙特都是中東地區的大國,雖然兩國都奉行的是集權的君主制,與美國宣揚的自由民主思想大相逕庭,但為了爭奪在中東地區的勢力範圍,美國也不管是不是和自己扛同樣旗幟的了,直接將兩國納為了自己的戰略盟友。▲七十年代的伊朗國王一家在這段「蜜月期」,沙特國王費薩爾與伊朗國王巴列維都是白宮的常客,美國也給予了兩國大量的支持。
  • 同在中東的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伊朗和沙特都是中東地區的大國,雖然兩國都奉行的是集權的君主制,與美國宣揚的自由民主思想大相逕庭,但為了爭奪在中東地區的勢力範圍,美國也不管是不是和自己扛同樣旗幟的了,直接將兩國納為了自己的戰略盟友。投桃報李,作為中東產油大戶,沙特和伊朗也為美國提供了大量穩定可靠的石油。2.美國與沙特:盟友間的決裂與妥協在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爭端是二戰結束後最讓人頭痛的難題之一。而美國與沙特等中東國家的關係也因阿以問題而一度決裂。
  • 沙特點名土耳其是「邪惡軸心」,反敘陣線說翻就翻了?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上周訪問埃及時,居然在公開發言中將土耳其、伊朗和極端宗教組織並稱為「中東邪惡三角」。沙特王儲罕見的指責土耳其想要恢復一個世紀前奧斯曼帝國解體時就已經被廢除了的伊斯蘭哈裡發制度。沙特一貫敵視伊朗,因此王儲把伊朗列入邪惡名單並不意外。再加上,沙特長期號稱要對宗教極端主義宣戰,極端主義進入這個名單也不意外。
  • 中東問題的來龍去脈
    眾所周知,以色列是美國安插在中東地區的「攪屎棍」,因此分析中東問題的本質,必須從以色列開始!以色列,地處地中海的東南方向,北靠黎巴嫩、東瀕敘利亞和約旦、西南邊則是埃及。大家都知道在中東有好幾個大家熟悉的國家,他們都有稱霸中東的「野心」,比如伊拉克、伊朗、土耳其和沙特。但是,大家不知道還有一個國家也有稱霸中東的野心,那就是埃及!
  • 中東國力最強的5個國家
    一般認為,中東之所以這麼多戰爭,主要還是因為沒有一個大國存在,所以任何強國都可以在這裡博弈,能不亂麼!但是其實中東也是有強國的,而且國家實力還不可小覷,最典型下面這五個國家堪稱中東國力最強的5個國家,個個強悍無比,不可撼動。第一個就是伊朗。
  • 以色列與沙特接近,一場中東地緣革命?
    這次沙特與以色列關係的接近,也是在美國極力推動下的外交突破,也是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關係緩和的繼續。如果沙特與以色列關係實現了正常化,那麼,以色列面對的阿拉伯國家的「圍牆」將會被推倒,整個中東地緣政治格局將為之一變。從美國的角度來說,中東地區外交戰略的調整是為美國「退出」做準備,從而大大減輕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負擔,非常契合川普交易型的外交風格。
  • 土耳其高調出兵利比亞,強悍武力進軍北非,奧斯曼帝國又回來了?
    在川普在伊拉克攪得中東局勢一團糟的時候,北約的另一個成員國家——土耳其卻又在偷偷製造麻煩。繼土耳其議會於1月2日以325比184的高票通過了出兵北非國家利比亞的決議後,土耳其政府已經於1月5日正式派出軍隊進駐利比亞,以響應利比亞政府在12月底發出的軍事援助請求。
  • 以色列和伊朗:一個化腐朽為神奇,另一個卻成了中東公敵
    對比以色列和伊朗,一個國家化腐朽為神奇,一個國家一把好牌打得稀爛。二戰結束後,猶太人復國成功,建立以色列。在中東這片領土上,以色列很是另類,得不到其他國家的認可,歷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曠日持久的戰爭,不禁讓人懷疑,以色列在中東能維持多久?會不會再一次遭遇滅國?
  • 阿以建交:中東局勢前景展望
    有輿論指出,阿以建交是影響中東局勢的一顆「重磅炸彈」,必將開創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和平的新紀元。還有觀點認為,阿以建交將深刻改變中東地區的政治版圖。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阿以建交並不是一個突然發生的、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事件,而是中東地區國家間關係長期變化趨勢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