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實施品牌建設工程紀實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2020-12-21 中國經濟網

  春風萬裡,我在「武夷山水」等你!

  庚子年臨近中秋,茶香、桂花香瀰漫著南平武夷山的每個角落。

  馬雲在一家茶企手拿水篩「搖青」、在一茶館品茶的照片和視頻刷爆手機朋友圈。

  9月21日,2020阿里巴巴豐收購物節發布會暨中國農產品地域品牌價值授牌儀式在山西運城舉行。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與阿里巴巴聯合發布中國農產品地域品牌價值,首批發布的9個農產品地域品牌價值累計高達3000億,其中,福建共有武夷巖茶、琯溪蜜柚、武夷紅茶3個地理標誌產品入選中國農產品地域品牌價值2020年標杆品牌。馬雲此行正是衝著武夷巖茶、武夷紅茶這兩個標杆品牌而來。

  丁酉試水 戰略性創新推動青山變「金山」

  在福建的版圖上,上蒼賜給最北部2.6萬平方公裡的南平地球同緯度最好的生態。這裡千山盡翠,良田萬頃。作為農業、林業大市,農林業產業種類多而全,尤其在茶葉、果蔬、食用菌、畜牧水產、花卉、苗木、中藥材等方面具有輸出優勢,形成了武夷山茶業、光澤雞業、延平乳業、順昌菇業等特色優勢產業。多年來,南平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速始終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南平市還成為首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

  南平十個縣(市、區)均有拿得出手的好產品,正如那句廣告語「南平有味,原汁原味」。但叫得響的好產品鳳毛麟角,特別是達綠色食品級的農產品,卻賣不出好價錢。

  面對有品質無品牌,有貨源無價格的尷尬,從2017開始,南平市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指引下,從戰略性創新入手,把生態資源優勢與武夷山「雙世遺」品牌優勢有機結合,實施「武夷品牌」建設工程,著力打好綠色牌、念響山水經,以大武夷綠色生態為閩北優質產品賦能,以政府為武夷品牌誠信背書,全力打造覆蓋全區域、全品類、全產業鏈的「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使其代言南平綠色優質農產品,在打品牌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加快推動青山變「金山」。努力走出一條品牌帶動,經濟生態互融共生、互促共進的綠色發展新路子。

  武夷山水品牌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掛牌,武夷山水品牌檢驗檢測中心成立,「區塊鏈」一品一碼全程朔源系統啟動,武夷山水品牌展示館加盟店開張……

  各縣市區紛紛「拾柴」,升火升溫。松谿縣將品牌建設資金列入縣財政預算,每年不少於300萬;對到上海、廣州等重點城市開「武夷山水」品牌店(面積不低於30平方米)的,單店獎勵10萬元。延平區對積極參與打造「武夷山水」富有特色和潛力的企業給予融資支持;對被授權使用「武夷山水」品牌的企業一次性獎勵2萬元;通過市以上主流媒體開展「武夷山水」品牌宣傳的企業,給予直接廣告費對半獎勵。

  爬山涉水 讓品牌成為拉動產業新「引擎」

  南平的品牌建設剛開始可謂爬山涉水。如何讓幹部先學會「吆喝」品牌?

  懷揣著對知識充電的渴望,對品牌路徑的求索,2018年10月22日至26日,南平市赴浙江大學武夷品牌建設專題研修班的70多名學員走進了桂花芳香瀰漫的杭城,走進了書香四溢的浙大,走進了茶香悠悠的安吉……

  這次培訓選址浙江,基於該省對區域公用品牌的打造和品牌強省有「他山之石」。在臨安山核桃產業基地,在安吉白茶產業的龍頭企業,學員們通過實地調研、座談,深感浙江人理念先進,思路超前,品牌知名,效益凸顯。

  《農產品品牌的創造與管理》一課由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潔紅主講。在互動環節,學員徐春暉求解區域品牌與企業主體如何「互聯」。周教授的「副品牌」、「母子品牌」說讓學員們茅塞頓開。

  「語言釘」、「視覺錘」、「播傳錨」,這些從未聽說過的品牌運營專業術語在課後很快被學員們所熟記。「含胺基酸最高的白茶」、「南平市的旅遊景區超級形象是什麼」、「閩北優質大米獨特價值定位在哪裡?」大家把培訓所學所想開始過度到有效轉化運用上來,思想碰撞出的火花讓新思路洞開一尺,駕馭綠色發展,品牌建設的新本領也就高招一丈。

  同時,南平市借智借力,高位謀劃,邀請國家有關部委和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廈門大學、南開大學等部門機構領導專家開展專題調研、「會診開方」,精心編制《「武夷品牌」發展戰略規劃》《優質農產品品牌發展規劃》,繪製了武夷品牌建設線路圖、施工圖,明確按照「統一公用品牌、統一質量標準、統一產品檢測、統一宣傳運營」要求,構建政府「背書」、市場化運作、高質量品質管控的總體框架體系。

  閩北好山好水,沃土千頃,插根扁擔都會發芽。如何以高品質鑄就靚品牌。一方面,結合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建設,大力推行綠色生態種養,建立農藥化肥長效管控機制,積極推廣生物防控和有機肥,全面降肥降藥,切斷汙染物進入山場農田的鏈條。另一方面,嚴把入口關、落實否決制,制定了《「武夷山水」公用商標使用管理辦法》,加強對入圍「武夷品牌」企業的管理和監督檢查,確保每季度對入圍用標產品抽檢全覆蓋,督促品牌使用主體強化自律、誠信經營,防止「劣幣驅逐良幣」,啟動退出機制,目前已有三家入圍企業止步授牌授標,確保了「武夷山水」品牌品的含金量和信譽度。

  產業賦能,讓「武夷山水」成為拉動產業的「引擎」。

  浦城,林茂糧豐,這裡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自古有「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之說。2018年,「浦城大米」入選「武夷山水」品牌,該縣藉助「武夷山水」公用品牌,趁勢而上做強做大浦城大米產業。隨著「北有五常米,南有浦城糧」這「語言釘」的傳播,更是提升了浦城的城市形象和美譽度。

  政和與福安都盛產白茶,但政和白茶原先藏在深山人未識。隨著「政和白茶」品牌的廣泛傳播,政和白茶在市場上名聲鵲起,不僅從省內賣到了省外,還走出了國門。「我的閩峰白茶成為武夷山水品牌後得到客戶認可,營業額增加了50%,訂單量明顯增加。」政和閩峰茶業負責人張鑫欣喜地介紹。入圍企業產品的暢銷,帶來的是原料的價值提升,政和白茶茶青每公斤單價逐年上漲30%,帶動了一批貧困戶增收脫貧。

  「有政府主導,企業主營,部門參與,南平市試水品牌建設工程呈現吹糠見米之成效。」南平實業集團老總郭緋紅說:「通過品牌引導小農戶對接大市場,從分散無序生產轉向有組織有規模生產,推動供給和需求結構升級,以市場配置資源促進生產要素流向品牌企業,以品牌建設倒逼企業提供更多適銷對路、品質上乘的農產品,從而做大做強產業」。

  文化賦能、科技賦能、資本賦能讓品牌經營主體邁上快車道,眾多企業通過品牌路徑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浦城是中國剪紙之鄉,又是「香飄雲天外、紅似少女羞」的中國丹桂之香。生產丹桂系列食品的浦城木樨園公司將剪紙藝術設計到產品包裝盒上,把地方獨特的文化故事呈現給客戶,產品成為了超市、高速服務區的熱銷伴手禮。退伍軍人黃向東創辦的小密包酒公司從一把米、到一壺酒、再到一個四A工業旅遊包酒文化博覽園,將三產融合的故事演繹得風生水起,吸引閩浙贛遊客紛至沓來。

  一池春水 生態優勢華麗轉身誰人不識「武夷」

  歷經三年的「跋山涉水」,如今,「武夷山水」品牌建設恰似萬裡春風吹皺一池春水。截至今年9月,已有306家市級農業、林業龍頭企業,地理標誌產品企業,非遺產品企業入圍「武夷山水」品牌。

  品牌推介一直是重錘響鼓:

  2018年4月,南平竹筍、政和白茶、浦城大米、建陽桔柚4種農副產品列入央視「國家品牌計劃——廣告精準扶貧」項目。5月,南平竹筍、政和白茶宣傳片在央視亮相,一經播出,閩北山貨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

  2019年7月17日,「武夷山水」品牌宣介活動在北京飯店舉行。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副理事長馬林聰代表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對南平武夷品牌進京表示讚賞,他認為,南平市實施品牌戰略,培育農林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通過創建「武夷山水」公用品牌,建立統一標準、統一檢測、統一宣傳、統一營銷模式,引領現代農業、旅遊、健康養生等綠色產業發展,促進了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相信在南平市委、市政府的積極推動下,「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一定會走向全國、享譽世界。

  北京市民在「武夷山水」品牌產品展示品鑑活動現場,現場品鑑和感受閩北的綠色、安全、優質生態產品後讚不絕口。東城區委書記夏林茂告訴記者,此次「武夷山水」品牌宣介活動在東城區開展是雙方合作的良好開端,東城區將藉助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有利契機,把與南平的區域合作作為難得的發展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南平市開展廣泛深入的交流合作,特別是以拓寬農產品進京渠道為突破口,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做好綠色發展的文章。

  同時,線上線下品牌旗艦店,微信商城似繁花點點。

  2020年8月22日,南平市「武夷山水」·天貓正宗原產地活動在建陽建發悅城中心南廣場舉行啟動儀式。此次活動是一次展示「武夷山水」品牌建設成果的盛會,旨在加快健全完善「武夷山水」品控體系,進一步培育打造本土優勢品牌,持續拓寬線上產品銷售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真正讓閩北的好產品贏取好口碑、賣出好價錢。出席活動的阿里巴巴·天貓茶行業總監童嬰認為,生態是閩北最大的發展優勢,南平市認真踐行黨中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思想,打造覆蓋全區域、全品類、全產業鏈的「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真正把生態資源優勢轉變為了經濟發展優勢。

  光澤生態食品城的武夷純然系列農產品已入駐盒馬鮮生門店,售價比普通同類農產品貴了一倍,真正讓好產品賣出了好價錢。武夷星茶業和享通蔬菜2家企業入圍福建名牌農產品,596家農產品生產主體納入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已有「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618個。「武夷山水」品牌連續兩年在中國區域品牌聯盟評選中位列前三,15個品牌邁入2019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5億元榜單。

  在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看來,南平利用當地最負盛名的「武夷」做標識,推動品牌建設,這一方法在全國亦是創新之舉。政府又能發揮「搭臺」作用,統一監管,將有效提升全市企業品牌水平,走上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玉女峰、大王峰、一葉輕舟。水墨白描勾勒的「武夷山水」品牌LOU標識簡潔流暢,這一「視覺錘」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青睞,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知與辨識。

  山水清音,武夷迴響。紅土地上的閩北人,正在演繹綠武夷品牌之路的破蛹蝶變。(楊鴻)

(責任編輯:王炬鵬)

相關焦點

  • 福建南平:創建「水美經濟」建設中國樣本,讓綠水青山「流金溢彩」
    此次論壇恰逢福建實施「生態省」戰略20周年,現場發布由中國工程院諮詢論證的《南平市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研究報告》,總結梳理綠色發展的南平實踐、南平經驗、南平模式,為生態資源富集後發地區回答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時代命題提供地方樣本。
  • 中國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閩江分院在福建南平成立
    11月21日,記者從新長江論壇·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峰會上獲悉,中國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閩江分院在福建南平市成立。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中國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院長袁羽鈞、中共南平市委書記袁毅、南平市政府市長袁超洪共同為閩江分院揭牌。
  • 福建南平:打好「三張牌」,吹響回歸經濟「集結號」
    邵武鄉賢黃勇軍創建的櫻花園項目 南平市委統戰部 供圖東南網訊(記者 陳豔 通訊員 柯萬寶)近年來,福建南平通過打好「招商、創新、服務」三張牌,實施「六個一」工程(建立一個鄉賢資料庫、舉辦一場「回歸論壇」、成立一個工作專班、落地一批回歸項目、打造一個回歸平臺、表揚一批回歸之星),吸引人才回歸、智力回歸、總部回歸、資本回歸、項目回歸
  • 福建南平探索綠色生態經濟發展新模式 「水美城市」做出「山」「田...
    立足生態優勢,南平率先在全國提出「水美城市」建設新理念,以水補山,以山帶水,促進「山、水、城、業、人」一體發展,打造「山水相融、城景相依、人水和諧」的美麗南平。  2017年9月26日,綠髮集團投資參股的南平國家儲備林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首獲國家開發銀行福建省分行8億元信貸支持。
  • 百裡荒上好風光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去年10月,湖北宜昌作出建設「環百裡荒鄉村振興試驗區」的重大決策,整合夷陵區、遠安縣和當陽市三地資源,以「旅遊+」為突破口,跨區域聯動,打造具有鄂西特色的「富春山居圖」。如今,曾經的荒煙瘦野煤礦山,蝶變為高山草場絕美地、生態康養宜居區。  驅動旅遊「主引擎」  順著「中國最美愛情路」網紅打卡點標牌,驅車山頂,百裡荒景區展現在眼前。
  • 金川集團有限公司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公司高度重視產品質量及品牌工作,通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擴大經濟總量和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總方針,依靠科技進步,立足全球發展,大力實施名牌戰略,樹立企業品牌形象,為公司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提供了強有力支持。公司現已在全流程生產過程中運行質量、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體系,建立了ISO/IEC17025國家認可實驗室體系。
  • 中國經濟網財經頻道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中國經濟網財經頻道(http://finance.ce.cn)是由中國經濟網財經部主辦的專業性經濟資訊平臺,2005年曾被評為「網際網路站品牌欄目(頻道)」。     財經頻道下設股市、宏觀經濟、理財、基金、經濟與法、銀行、保險、外匯、期貨、債券等10個子頻道,第一時間發布財經資訊,全面、客觀解讀財經動向。"海量級"財經資訊庫,多樣的個性化訂製服務,使您更加方便、快捷、全面地掌握財經命脈。
  • 「水美夜經濟 激發新動能」——新長江論壇·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
    11月21日,新長江論壇·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峰會在福建南平開幕。本屆峰會以「水美夜經濟 激發新動能」為主題,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長三角與閩江文化帶融合創新發展,探尋夜間經濟與經濟社會建設和城市治理的協同創新發展路徑,擦亮「綠色南平、水美城市、璀璨延平」的綠色發展名片,助推南平融入長江經濟帶,精準對接長三角,賦能文旅融合發展新色彩,譜寫旅遊經濟發展新華章。
  • 國家林業局貸款建設國家儲備林培訓班在南平舉行
    7-8日,國家林業局計財司、速豐辦在南平市聯合舉辦利用兩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貸款建設國家儲備林培訓班。國家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春良出席開班儀式並講話,國家林業局計財司司長閆振主持開班儀式,南平市委書記袁毅在開班儀式上致辭。
  • 展示中國品牌實力,講好中國品牌故事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2006年,中國廣告主協會正式加入世界廣告主聯合會,作為中國在世界廣告主聯合會的唯一合法國家級代表,中國廣告主協會建立起國際交流平臺,我們組團參加世廣聯在東京、裡斯本舉行的全球營銷周,向世界發出中國聲音,與世廣聯合作,在中國舉辦全球廣告主周活動、中國國際營銷傳播大會,與有關單位合辦APEC廣告行為規範峰會暨自律能力建設研討會等,不斷促進中國品牌和國際品牌的融合發展,推動廣大廣告主企業的國際化建設
  • 2020中國會展品牌發展大會成功舉辦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12月9日,全國會展工作委員會、中國會展業專家委員會主辦的行業年度盛會「中國會展品牌發展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並取得圓滿成功。會展主辦機構、城市職能部門、場館及服務企業代表近500人參加了本次大會。
  • 閱文集團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閱文的願景是成為中國最大的文化創意企業。立足國內文創,閱文亦引領網文出海,布局全球市場。  為作者提供多樣化的原創平臺,為內容打通廣泛的分發渠道,在下遊打造精品化的多業態衍生,向用戶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產品,閱文已搭建起以在線業務+版權運營雙輪驅動的文創生態。
  • 鄉村文化建設的運城實踐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在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探索中,運城市緊緊抓住新鄉賢這一群體,用制度鼓勵激勵,在全市形成人人爭當新鄉賢、爭作新貢獻的良好局面。  除了吸納在本地耕讀的賢人志士,運城市實施「尋鄉賢、建機構、評鄉賢、用鄉賢」的「鳳還巢」工程,將走出鄉村、關心家鄉的成功人士,德高望重的退休還鄉人員等吸引過來,讓他們成為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的引領者、生力軍。
  • 陵水打造四通八達交通網絡壯了經濟富了百姓_中國經濟網——國家...
    打造四通八達交通網絡   路網是一座城的「血管」,主幹道就是「大動脈」。   一直以來,陵水把交通建設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不斷推進構建「五縱三橫」市政道路網和「五縱五橫」公路網,為推動陵水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和支撐,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簡介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本著「打造缺陷最少的中國車」的出發點,根據比亞迪汽車產業垂直整合的特點,建立了符合自身發展的質量管理體系:在產品質量上,比亞迪汽車通過實施「741項目」、「OPN工程」,充分將顧客的要求轉化到具體的產品和服務的要求上;在質量管理上,比亞迪汽車順利通過DNV的ISO9001認證,同時結合自身特點,獨創星級評定的內審制度,並通過設立「持續改進獎」,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從而將品質的提升建立在規範的制度和全體員工的創造力上
  • 福建南安:打造鄉村振興的「水頭樣板」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提到福建泉州南安的水頭鎮,許多人的第一印象還僅停留在這是一個以石材產業聞名海內外、經濟發達的閩南「重鎮」。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工作的深入推進,許多常來這裡的人驚喜地發現:水頭的山更美了、水更清了、鄉村更加宜居了,文明新風更加深入人心了……   助推產業興旺  壯大村集體經濟   不久前,在某短視頻平臺上,南安市水頭鎮呈美村忽然火了,儼然成了一個「網紅村」。原來,電影《中國兵王·絕密任務》劇組來到該村天心洞旅遊景區取景拍攝,這裡優美的生態環境,吸引了不少人「圍觀」、點讚。
  • 西安大力發展「三個經濟」 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nbsp&nbsp&nbsp&nbsp西部網訊(記者 趙雪)11月27日上午,西安市召開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大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未來三年,西安將投資5905億元建設77個重點項目,著力打造立體化綜合交通體系、構造多元化開放平臺體系和現代化產業支撐體系,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 幼兒茶藝表演感動世界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武夷學院附屬幼兒園的孩子們為嘉賓們獻茶 武夷學院張群峰/攝影   中國經濟網10月27日武夷山訊 (記者黃豔清)日前,國際茶葉委員會主席邁克·本斯頓、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茶葉分會秘書長蔡軍以及來自英國、法國、印度、加拿大等多個國家的茶業友好人士來到福建武夷學院參觀考察,進行了「武夷山烏龍茶、紅茶尋根之旅」交流活動。
  • 委內瑞拉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近年來,國際金融危機對委經濟造成衝擊。2011年,委經濟增長4.2%,呈現復甦向好勢頭。全國公路網面積密度為10.2公裡/百平方公裡。汽車運輸量佔全國總貨運量的70%和客運量的90%。全國共有機動車約600萬輛。  鐵路:除了為礦區專門服務的市郊鐵路專線,委內瑞拉已建成鐵路約41公裡,年客運量約3200萬人左右。在建(含改建)鐵路5條,裡程共約1354公裡。首都加拉加斯共有5條開通運營或正在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開通運營裡程總長約83公裡。
  • 古地圖的新生命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在中國歷史上,地圖不僅是地理學家用以表達地理知識的一種方法,而且在治理國家、開疆擴土、河道整治、城市規劃等方面都是歷代統治者所珍視和依賴的秘籍。  作為我國第一部古地圖專業志書,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中華輿圖志》收錄了從戰國到清末有代表性的精美古地圖103幅,分天下寰宇圖、疆域政區圖、軍事圖等七個篇章,對古地圖所承載的歷史、地理、文化等豐富內涵進行了研究和挖掘。《中華輿圖志》是「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規劃的精品項目之一,出版時得到了國家出版基金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