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了6個月後,由於母乳中的營養已經不足以寶寶的身體發育,所以就要額外添加輔食。給寶寶做輔食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不僅要美觀誘人,還要美味可口,這樣才能吊起寶寶的食慾。食物的好吃與否,免不了使用一些調料,基本的調料有油、鹽、醬、醋等,那麼孩子的輔食中是否也可以添加這些調料呢?
倩倩家的寶寶進入了吃輔食的階段,對於寶寶的輔食,倩倩每次都是十分用心去做,但寶寶卻不是很領情,對於輔食總是不感興趣。倩倩嘗了嘗輔食後發現問題,輔食幾乎沒什麼味道,怪不得寶寶不愛吃,於是就在之後做輔食的時候,都會添加精鹽。說來也怪,輔食添加精鹽後,寶寶就變得愛吃了。倩倩也就更加放心地添加調味品。
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倩倩發現孩子突然莫名其妙地發起了高燒,而且什麼都不吃,還反覆嘔吐,這可把倩倩嚇壞了,急忙帶著寶寶去醫院就診。醫生經過診斷發現:一歲的寶寶竟然是「腎衰竭」,情況非常嚴重,而詢問過後寶寶的日常飲食後,發現竟是長期「吃鹽」導致的。
倩倩也是十分後悔,自己粗心地認為寶寶吃鹽增進食慾,好在最後經過醫生的積極治療,孩子化險為夷。對於寶寶應不應該吃鹽的問題,存在著很多相互矛盾的說法,像年輕家長認為不能給寶寶吃鹽,而老一輩的人則會認為寶寶吃鹽才會有力氣,那麼小寶寶到底可不可以吃鹽?
不同年齡段人群,每日食用鹽的攝入規格
營養專家表示:食用鹽是生活必需品,不吃確實會沒有力氣,但是攝入過多會加重腎臟、心臟等器官的負擔,所以建議大家少鹽。
成年人每天的攝入量為不超過6g,兒童每天攝入鹽量不超過3g,而不足6個月的寶寶,每天攝入的鹽量只有0.5g。
一般來說,不建議給1歲之內的寶寶輔食中添加食鹽,而一歲之後,再根據寶寶的情況,酌情少量加鹽。
一歲之內的寶寶,味覺還處於發育狀態,食物的原始味道不會影響進食,而且像母乳、配方奶、和輔食中都會含量少量的「鈉離子」,因此寶寶體內自然也是不會缺少「鈉元素」。而寶寶一歲之後,如果對於食物本身味道不反抗,那麼也是不需要額外加鹽的;如果寶寶開始對有味道的食物感興趣,那麼可以進行少量鹽分添加。
一旦鹽分攝入過多,不僅對食物在口味上愈發挑剔,而且對於身體相關器官也是有很大的危害。
寶寶吃鹽不當,危害很大!
1) 過早吃鹽容易導致「腎衰竭」
食用鹽中含有大量的「鈉離子」,而「鈉離子」的代謝大部分都是通過腎臟代謝出去。而小寶寶的腎臟尚在發育中,對於過多的鹽分無法處理掉,這樣就會對寶寶的腎臟造成很大的壓力,甚至是傷害,嚴重的還會出現「腎衰竭」的情況。寶寶6個月內每天需要的鹽不到1克,通常從母乳或配方奶裡就能獲得影響腎功能健康,還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水腫、高血壓等。
2) 過多吃鹽導致免疫力下降
鹽分具有抑制細胞生存的作用,使細胞失去先前的抗病能力,直接的後果就是降低了孩子的免疫能力,更容易生病。寶寶的抵抗能力非常弱,吃鹽會引起寶寶唾液分泌過少,細菌吸附在寶寶的呼吸道上。同時鹽具有滲透作用,可以殺死正常細菌,使病菌乘機 「興風作浪」,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3) 吃鹽不當影響身高
吃鹽不當會讓身體內的「鈉離子」含量過多,影響身體正常對「鈣質」的吸收,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和「長腿歐巴」說再見。
如何降低「鹽」對寶寶的威脅?想要降低「鹽分」給寶寶身體帶來的傷害,自然是「晚吃鹽」、「少吃鹽」。
1、不足一歲不吃鹽。母乳和配方奶粉也含有鹽,一歲的寶寶完全可以從中攝入足夠的鹽分,所以在給這類寶寶製作輔食的時候,媽媽們就不應該再額外添加鹽分,以免導致寶寶攝入量鹽過多,影響身體健康。
2、不給孩子吃湯泡飯。不少家長尤其是老人,特別喜歡用湯泡飯給孩子吃,一方面是更加有味道,另一方面也方便孩子食用。但是要注意,我們在煮湯的時候,也會加入一些鹽,如果用湯泡飯,那麼對孩子健康不利。另外湯泡飯會降低孩子咀嚼次數,這對腸胃的健康也非常不利。
3、媽媽飲食要清淡。如果孩子還在哺乳期,那麼媽媽們也要注意自己的飲食,每天吃鹽量不要超過6g,也就是一啤酒瓶蓋的量。這是因為哺乳期,媽媽吃什麼就代表著孩子吃什麼,鹽也會通過乳汁被寶寶攝入,此時吃鹽太多就表示寶寶也大受其害。
4、多吃蔬菜水果。如果擔心寶寶缺鹽,那麼也不用額外添加,而是通過新鮮的蔬菜水果來補充。這是因為,我們日常食用的蔬菜水果、五穀雜糧中也含有不少鹽分,只需要多吃也能滿足寶寶日常身體所需,也可以到便利蜂購買一些蔬果製成的零食,美味又健康。
5、1歲後清淡少鹽。孩子的飯菜最好能單獨製作,千萬不要大人吃什麼他們就吃什麼,這是因為生活中,不少成人的口味都比較重,這對於孩子的健康不利。一般來說,一歲後的孩子每天只能吃2g鹽,基本上就只有1/3調料勺那麼多。
除了平時輔食中,家長也要注意那些含鹽量比較高的食物。要警惕這些「隱形鹽」:
醬菜類:像榨菜、鹹菜、黃醬、豆瓣醬等都含有很多「鹽成分」。
加工肉製品類:香腸、火腿、臘肉等,都含有很多食鹽;
零食類:膨化食品、薯片、海苔等,食鹽的含量都很高;
快餐類:漢堡、披薩、薯條等,含鹽量早已超過需要量。
調味品類:雞精的主要成分是核苷酸二鈉,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這兩種物質都屬於鈉鹽,攝入過多會造成和吃鹽過多同樣的危害。醬油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也就是食鹽。此外,湯料、沙拉醬、咖喱滷等也添加了不少食鹽。
其他:奶酪尤其是再制奶酪,含有一定量的鹽。蘇打餅乾除了因調味需要添加的食鹽外,還含有碳酸氫鈉,碳酸氫鈉也是鈉鹽。
雖然鹽是日常的必需品,不吃會沒有力氣,但是吃太多會加重腎臟、心臟等器官的負擔,所以現如今都建議大家低鈉少鹽。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4》顯示,在兒童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中,肥胖與其關係最為密切,肥胖兒童中近三成患有高血壓,超過一半血脂異常。
「無論哪種類型的超重和肥胖兒童,其高血壓患病風險是正常兒童的1.5-2.2倍。」高潤霖說。 此外,《報告》提示,兒童時期的鹽敏感也是高血壓危險因素之一。
一項對陝西漢中農村地區的兒童鹽敏感18年的隨訪研究發現,兒童時期鹽敏感人群在成年早期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是非敏感人群的2.34倍
《報告》中還顯示,睡眠不足,血糖和脂代謝異常,及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兒童,高血壓患病率也都高於正常兒童。
所以大家都要重視這個問題呀!孩子的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這需要我們的關心和細緻。希望我們的家庭都是幸福美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