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調料,孩子吃多了影響健康,家長要注意了!

2020-12-17 娛樂透明秀

寶寶到了6個月後,由於母乳中的營養已經不足以寶寶的身體發育,所以就要額外添加輔食。給寶寶做輔食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不僅要美觀誘人,還要美味可口,這樣才能吊起寶寶的食慾。食物的好吃與否,免不了使用一些調料,基本的調料有油、鹽、醬、醋等,那麼孩子的輔食中是否也可以添加這些調料呢?

倩倩家的寶寶進入了吃輔食的階段,對於寶寶的輔食,倩倩每次都是十分用心去做,但寶寶卻不是很領情,對於輔食總是不感興趣。倩倩嘗了嘗輔食後發現問題,輔食幾乎沒什麼味道,怪不得寶寶不愛吃,於是就在之後做輔食的時候,都會添加精鹽。說來也怪,輔食添加精鹽後,寶寶就變得愛吃了。倩倩也就更加放心地添加調味品。

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倩倩發現孩子突然莫名其妙地發起了高燒,而且什麼都不吃,還反覆嘔吐,這可把倩倩嚇壞了,急忙帶著寶寶去醫院就診。醫生經過診斷發現:一歲的寶寶竟然是「腎衰竭」,情況非常嚴重,而詢問過後寶寶的日常飲食後,發現竟是長期「吃鹽」導致的。

倩倩也是十分後悔,自己粗心地認為寶寶吃鹽增進食慾,好在最後經過醫生的積極治療,孩子化險為夷。對於寶寶應不應該吃鹽的問題,存在著很多相互矛盾的說法,像年輕家長認為不能給寶寶吃鹽,而老一輩的人則會認為寶寶吃鹽才會有力氣,那麼小寶寶到底可不可以吃鹽?

不同年齡段人群,每日食用鹽的攝入規格

營養專家表示:食用鹽是生活必需品,不吃確實會沒有力氣,但是攝入過多會加重腎臟、心臟等器官的負擔,所以建議大家少鹽。

成年人每天的攝入量為不超過6g,兒童每天攝入鹽量不超過3g,而不足6個月的寶寶,每天攝入的鹽量只有0.5g。

一般來說,不建議給1歲之內的寶寶輔食中添加食鹽,而一歲之後,再根據寶寶的情況,酌情少量加鹽。

一歲之內的寶寶,味覺還處於發育狀態,食物的原始味道不會影響進食,而且像母乳、配方奶、和輔食中都會含量少量的「鈉離子」,因此寶寶體內自然也是不會缺少「鈉元素」。而寶寶一歲之後,如果對於食物本身味道不反抗,那麼也是不需要額外加鹽的;如果寶寶開始對有味道的食物感興趣,那麼可以進行少量鹽分添加。

一旦鹽分攝入過多,不僅對食物在口味上愈發挑剔,而且對於身體相關器官也是有很大的危害。

寶寶吃鹽不當,危害很大!

1) 過早吃鹽容易導致「腎衰竭」

食用鹽中含有大量的「鈉離子」,而「鈉離子」的代謝大部分都是通過腎臟代謝出去。而小寶寶的腎臟尚在發育中,對於過多的鹽分無法處理掉,這樣就會對寶寶的腎臟造成很大的壓力,甚至是傷害,嚴重的還會出現「腎衰竭」的情況。寶寶6個月內每天需要的鹽不到1克,通常從母乳或配方奶裡就能獲得影響腎功能健康,還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水腫、高血壓等。

2) 過多吃鹽導致免疫力下降

鹽分具有抑制細胞生存的作用,使細胞失去先前的抗病能力,直接的後果就是降低了孩子的免疫能力,更容易生病。寶寶的抵抗能力非常弱,吃鹽會引起寶寶唾液分泌過少,細菌吸附在寶寶的呼吸道上。同時鹽具有滲透作用,可以殺死正常細菌,使病菌乘機 「興風作浪」,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3) 吃鹽不當影響身高

吃鹽不當會讓身體內的「鈉離子」含量過多,影響身體正常對「鈣質」的吸收,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和「長腿歐巴」說再見。

如何降低「鹽」對寶寶的威脅?想要降低「鹽分」給寶寶身體帶來的傷害,自然是「晚吃鹽」、「少吃鹽」。

1、不足一歲不吃鹽。母乳和配方奶粉也含有鹽,一歲的寶寶完全可以從中攝入足夠的鹽分,所以在給這類寶寶製作輔食的時候,媽媽們就不應該再額外添加鹽分,以免導致寶寶攝入量鹽過多,影響身體健康。

2、不給孩子吃湯泡飯。不少家長尤其是老人,特別喜歡用湯泡飯給孩子吃,一方面是更加有味道,另一方面也方便孩子食用。但是要注意,我們在煮湯的時候,也會加入一些鹽,如果用湯泡飯,那麼對孩子健康不利。另外湯泡飯會降低孩子咀嚼次數,這對腸胃的健康也非常不利。

3、媽媽飲食要清淡。如果孩子還在哺乳期,那麼媽媽們也要注意自己的飲食,每天吃鹽量不要超過6g,也就是一啤酒瓶蓋的量。這是因為哺乳期,媽媽吃什麼就代表著孩子吃什麼,鹽也會通過乳汁被寶寶攝入,此時吃鹽太多就表示寶寶也大受其害。

4、多吃蔬菜水果。如果擔心寶寶缺鹽,那麼也不用額外添加,而是通過新鮮的蔬菜水果來補充。這是因為,我們日常食用的蔬菜水果、五穀雜糧中也含有不少鹽分,只需要多吃也能滿足寶寶日常身體所需,也可以到便利蜂購買一些蔬果製成的零食,美味又健康。

5、1歲後清淡少鹽。孩子的飯菜最好能單獨製作,千萬不要大人吃什麼他們就吃什麼,這是因為生活中,不少成人的口味都比較重,這對於孩子的健康不利。一般來說,一歲後的孩子每天只能吃2g鹽,基本上就只有1/3調料勺那麼多。

除了平時輔食中,家長也要注意那些含鹽量比較高的食物。要警惕這些「隱形鹽」:

醬菜類:像榨菜、鹹菜、黃醬、豆瓣醬等都含有很多「鹽成分」。

加工肉製品類:香腸、火腿、臘肉等,都含有很多食鹽;

零食類:膨化食品、薯片、海苔等,食鹽的含量都很高;

快餐類:漢堡、披薩、薯條等,含鹽量早已超過需要量。

調味品類:雞精的主要成分是核苷酸二鈉,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這兩種物質都屬於鈉鹽,攝入過多會造成和吃鹽過多同樣的危害。醬油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也就是食鹽。此外,湯料、沙拉醬、咖喱滷等也添加了不少食鹽。

其他:奶酪尤其是再制奶酪,含有一定量的鹽。蘇打餅乾除了因調味需要添加的食鹽外,還含有碳酸氫鈉,碳酸氫鈉也是鈉鹽。

雖然鹽是日常的必需品,不吃會沒有力氣,但是吃太多會加重腎臟、心臟等器官的負擔,所以現如今都建議大家低鈉少鹽。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4》顯示,在兒童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中,肥胖與其關係最為密切,肥胖兒童中近三成患有高血壓,超過一半血脂異常。

「無論哪種類型的超重和肥胖兒童,其高血壓患病風險是正常兒童的1.5-2.2倍。」高潤霖說。 此外,《報告》提示,兒童時期的鹽敏感也是高血壓危險因素之一。

一項對陝西漢中農村地區的兒童鹽敏感18年的隨訪研究發現,兒童時期鹽敏感人群在成年早期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是非敏感人群的2.34倍

《報告》中還顯示,睡眠不足,血糖和脂代謝異常,及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兒童,高血壓患病率也都高於正常兒童。

所以大家都要重視這個問題呀!孩子的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這需要我們的關心和細緻。希望我們的家庭都是幸福美滿的!

相關焦點

  • 別只盯著鹽和糖,這些調料也「危險」!常給孩子吃,容易脾虛個矮
    這些調料也"危險"!常給孩子吃,容易脾虛個矮很多父母看孩子不愛吃飯,就會想著添加很多調料,讓孩子變得"愛吃",就能多吃點兒飯菜。可有時候無論怎麼換著花樣弄菜,孩子還是吃不好。這是因為有些調料孩子吃多了不好,不僅不能改善胃口,還有可能讓孩子變得更加不愛吃飯。從中醫角度來說,如果孩子的脾胃虛寒,容易出現積食現象,導致孩子難以消化,也就影響了生長,個矮長不高。
  • 家長給孩子吃了這個,孩子因此離開世界,家長們要注意了!
    影響孩子身體發育我們曾經學過化學,都能明白鹽的最主要成分是什麼?氯化鈉!鹽吃多了,身體會將多餘的氯化鈉連帶著鈣質一起排出體外,就非常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6歲以上的孩子,每天攝入不大於5g鹽。家長們要注意了:1g鈉=2.5g食鹽。
  • 比辣還「危險 」的調料,若娃天天吃,脾虛積食,孩子個頭矮小
    積食就是孩子吃的食物不能被消化,堆積在腸胃裡,通常是吃多了或者吃的太雜造成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飲食,以免造成積食,引發一系列疾病。一、比辣還"危險 "的調料,若娃天天吃,脾虛積食,孩子個頭矮小1.雞精味精有的家長做飯時為了增加口感,會習慣往菜裡加雞精、味精這類調味品,當烹飪溫度過高時,也可能產生毒素。孩子的才最好不要加太多調料,會增加脾胃負擔,影響身高。
  • 孩子體重不增長不高,原因是吃得太飽?這些現象家長要注意了
    文 | 齊麗娟孩子的胃口如何、吃飯如何,一直都是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現在的孩子,除了父母,又多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照顧,那在吃飯上可是相當的精心照料,很多家長一再的延遲孩子去上幼兒園的年齡,就是擔心孩子在那裡吃不飽,誰知孩子的吃飯也是有許多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 孩子突然脹氣?家長要注意這4點!
    最近一段時間,我家孩子吃東西總是沒有食慾,明明沒怎麼吃東西肚子卻是脹脹的,帶他去醫院檢查之後才知道孩子腹部有脹氣。醫生告訴我,可以讓孩子進行適當的運動,而且父母也要多鼓勵孩子鍛鍊,平時多跑步和散步對孩子身體有利,能夠幫助孩子腸胃吸收,這樣的話也就不會出現脹氣的情況了。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和我一樣的經歷,那麼具體該如何應對呢?有這4點大家需要額外注意。
  • 這3種食物對腸胃不好,寶寶要少吃,孩子吃多了或會影響身體發育
    導語:對於一個家庭來講,孩子的健康是最重要的,現在很多家長都很注重自己孩子的健康。提起健康,孩子最重要的飲食,有了健康的飲食才能快樂地成長。一、這3種食物對腸胃不好,寶寶要少吃,孩子吃多了或會影響身體發育1、刺激性食物小孩不能吃刺激性強的飲食,就比如辣椒。腸胃不好的時候辛辣是一定不能吃的,因為我們都知道過分的辛辣會對孩子的食道是會造成一定的傷害的。
  • 3種調料堪稱「傷脾高手」,孩子未滿5歲要「少」碰,讓娃積食難長高
    孩子脾胃還沒有發育完全,家長要注意控制各種調味品的攝入量,最好不要在飲食中動物油,會顯著增加孩子的脾胃負擔。成人適合吃的飯菜,不一定會適合孩子吃,增加過多的調味料,會損傷孩子的腎臟功能,導致娃體質虛弱,積食就很容易找上門來,家長一定要引以為戒。3種調料堪稱「傷脾」大王,孩子未滿5歲要少碰,讓娃積食難長高!
  • 指甲上的「月牙」在暗示健康?為啥有的孩子月牙多?家長該了解
    小安也沒心情帶孩子玩了就趕緊回家準備去醫院,經過一輪檢查孩子只有點輕微的缺鈣,剩下的還都蠻正常的,這才讓小安的心放下來了。指甲上的「月牙」在暗示健康?為啥有的孩子月牙多?那麼要是你的手指甲上一個月牙都沒有那的確是要注意一下,是不是飲食上出現問題了,或者是孩子不愛吃飯吃的很少,導致營養攝取不足。最後,所以寶寶身體上的任何一種現象家長都要自己注意一下,這都有可能是在暗示你一些孩子的身體健康,不過這也不是那麼絕對的。
  • 幾種「垃圾食品」少給孩子吃,沒營養還影響發育,家長注意別踩坑
    商家們為了吸引家長和孩子的注意,在兒童奶酪的包裝上可謂是煞費苦心,不僅印製各種卡通圖案,連外形也做得十分可愛,孩子們只要一看到就很想要。不過,這些加工而成的兒童奶酪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奶油,以及各種糖分、增稠劑、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進入孩子體內後,不僅會大大增加代謝負擔,還會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
  • 別再把孩子「飯量大」當好事,出現這幾個情況,家長一定要注意
    可是孩子吃得多長得胖就一定是好事嗎?不一定。我們鄰居家是開小超市的,從小孩子就混跡在超市裡,想吃什麼吃什麼,大人也是各種營養品堆到孩子身上,但是由於從小就比同齡人胖很多,經常要到醫院檢查,直到現在上中學了,還是要常常往醫院跑。他的父母后悔地說,早知道小時候就不讓孩子吃那麼多了。
  • 寶寶晚間睡不著,多是吃了這些食物「難入眠」,家長們要注意
    雖說麥片是寶寶可以添加的輔食之一,但是真的不適合寶寶晚上來吃,這很有可能會加速寶寶腸胃蠕動,從而影響到孩子的睡眠。經過育兒師的分析之後,藝璇媽媽這才想起,寶寶晚上確實排便次數有所增加,當時她以為是寶寶消化好的緣故,原來麥片才是主要原因,可能也是睡不好的原因。
  • 「假牛奶」可能長不高,家長別給孩子喝了,選牛奶要注意這些問題
    大家發現國外的孩子大冬天都穿拖鞋,生病也不會輕易打針吃藥,而他們最常吃的就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外國人早餐會吃雞蛋喝牛奶,吃些麵包,這樣的飲食習慣對於很多中老年人來說一點都不營養,但現實卻是這些東西可比很多老人吃的早餐好多了。
  • 這種食物最「補血」,家長每周做兩次給孩子吃,保證健康不得病
    自從孩子出生之後,家長的注意力基本上就全部集中到了孩子身上,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家長注意到,有的孩子小的時候會出現缺鐵的情況,不少家長就會給孩子吃營養品來補鐵,但是營養品如果吃太多就會加重孩子身體的負擔,所以最適合家長給孩子補鐵的方式還是要通過食補。
  • 孩子喜歡吃海苔,海苔到底健康嗎,常吃有什麼影響,帶大家來揭曉
    我自己不太喜歡吃海苔,總覺得味道很怪。那海苔到底是什麼呢,常吃海苔健不健康,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呢,今天泰羊媽媽就帶大家來揭曉這些。有人說海苔就是紫菜,海苔確實是紫菜的一種。但不是所有的紫菜都是海苔,紫菜是一種海藻,分布在各個海域,不同海域生長的海藻也不同,黃海、渤海的紫菜物種主要是條斑紫菜甘紫菜和半葉紫菜,東南沿海主要是壇紫菜、皺紫菜和長紫菜等。
  • 被拉入「黑名單」的早餐,就算孩子再喜歡,家長最好也別給孩子吃
    因為這些沒有熟透的雞蛋中,裡面的細菌沒有被完全殺死,再加上孩子的脾胃本身就很脆弱,所以吃了以後很容易得病。不管孩子有多愛吃這種早餐,我們都不建議家長給孩子吃。其次,我們要說的外面地攤賣的早餐。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就是油條、油炸糕這一類的早餐,這類的早餐屬於油炸食品,大多都非常油膩,油脂含量高不說,還毫無營養。如果家長長期給孩子吃這種早餐的話,必然會加重孩子的腸胃負擔,時間長了,還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對孩子的身體十分不利。
  • 這些兒童類禁藥,家長要注意不能給孩子服用,快看看你家有沒有
    小孩子生病,是家長最頭疼的事,尤其是幼兒時期。孩子一生病,家長總是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巴不得孩子吃了藥馬上就好。 甚至有些父母,會被家裡老人忽悠病急亂投醫。孩子是非常脆弱的,尤其是生病的時候,我們作為父母,必須時刻注意孩子的用藥。孩子生病了,請到正規醫院聽從醫生建議。
  • 假期這些事家長一定要知道,事關孩子眼健康
    溫馨小tips: 所以,也提醒家長朋友們,但發現孩子近一段時間裡,注意力不集中,經常寫錯字,抄錯題、學習成績下降;有的孩子會告訴家長最近黑板字看不清時,家長要格外注意孩子眼睛的情況,包括視力異常的表現、眼睛是否偏斜?
  • 怎麼給孩子驅蟲,這些問題家長一定要了解
    經常會有家長煩惱小孩有蟲怎麼辦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哪些情況需要驅蟲?驅蟲藥該怎麼吃?還有一些特別注意事項。 孩子哪些情況需要驅蟲?
  • 孩子吃得多卻很瘦,營養師:家長餵錯了!容易積食還影響發育
    確實是屬於比較瘦的,家長要注意儘快的矯正孩子的體重,否則會影響健康。我讓媽媽把孩子每周的作息和食譜寫了下來。孩子的作息沒有太大的問題,睡眠還可以,而問題出在了食譜上面。菁媽建議給孩子買的純牛奶,蛋白質含量能達到每100毫升3.4克甚至3.6克。一歲半孩子每天需要的蛋白質是25克。這些蛋白質有一半是由牛奶提供的。也就是牛奶,至少要提供12.5克的蛋白質。
  • 孩子再饞,這三種食物要少吃,容易積食,家長要引起重視
    導語:對於家長而言什麼最重要呢,那可能就是孩子的健康成長的由於社會不斷發展,大多數家庭對於孩子教育以及各方面都注意很多,而陪伴孩子長大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此許多新手爸爸媽媽們也準備了很多相關知識,不過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產生一些誤區,從而忽略了一些事情,比如並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消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