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強否定「過度」學英語,俞敏洪「反對」,英語真被「誇大」了嗎

2020-12-20 趣史錄

近年來,隨著祖國的強大,英語學習漸漸成為了社會討論的一個熱點。其中有人認為英語學習大可不必,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雙方論戰一觸即發。

「我們過大地誇大了英語的分量」

站隊否定「過度」學英語的人裡最為突出的應是浙江大學的「網紅」教授鄭強。鄭強成為「網紅」是因為他敢針砭時弊,無懼無畏。

作為一個教授,鄭強十分受浙大學生的歡迎。他善於用詼諧幽默的口吻去傳達最深刻的道理,不拘束於體制,不愛說場面話。在浙大,鄭強有「浙大學生心目中最喜歡的老師」、「憤青教授」、「最牛校長」、「最受大學生喜愛的校長」等稱號。

除了學生,各大權威媒體也對其稱讚有加。《中國青年報》稱:「他以『強哥』特有的魅力引導青年學生成長,點亮了青年心中的明燈。

他的出現就是話題,他的言說成為語錄,他被譽為『當代中國大學的鄭能量』。愛學生、懂教育、懂溝通,平易近人、知恩感恩、敢講真話,這就是我們最愛的『強哥』校長!」

央廣網稱讚道:「鄭強之所以『紅』,正因為他能看出教育的痛點、困點,鞭辟入裡、正中要害,讓人聽了覺得『痛』但是『爽』。

正所謂金剛怒目也是慈悲,『網紅校長』的犀利之語背後是對教育事業的款款深情。不為名不為利,鄭強為教育而『紅』,絕對是網紅界的清流。」

這一次,鄭強一貫過往風格,直言中國教育體系裡把英語放在了一個過於重要的地位,英語耗費了中國青年的太多時光,「我們過大地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

需要指出的是,鄭強教授並非將英語教育一棒子打死,他並非反對英語教育,他本人也曾表示自己的成就相當一部分是受益於英語,他反對的是過分地、盲目地學習英語。

在他看來,過分強調英語也是民族不自信的表現。對此,鄭強提到日本一諾貝爾獎得主,對方六十年來未曾出過國但卻仍然拿下了世界大獎,外語並非衡量人才的必須標杆。

鄭強所呼籲的是英語教育的改革,他希望改變對學生在英語上的過量灌輸,也不希望有些優秀的學生因英語短板而被高考「大浪淘沙」。事實上,確實有人支持高考取消英語考試。人大代表李光宇就提議過高考取消英語。

鄭強作為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多次為教育發聲,貢獻社會有目共睹。此次他再次直言不畏,所有人都需要對他投以敬佩,而其觀點也不無道理,是值得好好斟酌一番的。

「不學英語,吃虧的是窮孩子」

不過,英語作為一門主修科目已在中國教育體系裡存在了多年,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英語是走向世界的一條通道,其重要性不容忽視。

雖然鄭強教授發聲稱英語並沒有大家所想像的如此重要,但對很多人而言,短時間內,這一觀點是難以被接納的。因此,就有了對立方的出現,俞敏洪便是這一方的代表人物之一。

首先,大家會以為俞敏洪是新東方的創始人,他不贊成鄭強的觀點是考慮到其商業利益。平心而論,並不排除這一可能,但細想一番可以感覺出這一原因的成分並不大。

俞敏洪對是否應取消學英語,表示高考取消英語,是倉促且魯莽的表現。俞敏洪認為,儘管高考不對英語能力進行考核,但仍改變不了家長對其的看法。

在學校教學英語更少的情況下,富裕人家的孩子反而會有更多機會在外界尋求「進補」,窮人家的孩子,比如偏遠山村的孩子就會大大吃虧,最終兩者間的教育差距會越拉越大。

但俞敏洪的態度同樣是「留有餘地」,他認為以分數論英語水平高低的方式確有不妥,降低英語分值的改革措施是合理的。同時,俞敏洪倡導中國學生應該使用更高效的英語學習方式,而非死記硬背,聽說能力應得到重視。

除了俞敏洪,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也表示,現在實行高考取消英語的制度並不合理。儘管有必要進行改革,但現在並不是好時機。

但如今,已有國家準備將英語從高考中剔除。從人民日報得知,根據《朝日新聞》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已決定對日本大學考試進行改革,2020年4月後將不再舉行統一英語考試。

對於英語部分成績,考生可以通過雅思託福等民間英語考核加以證明。除此之外,俄羅斯也將在本國高考中取消英語考試,取而代之的是漢語考試。

但據了解,日本與俄羅斯很多學生都不認同此種改革方式。我們也能就此看出,很大一部分學生對於英語考試並沒有太排斥。至少,取消英語這種改革是難以讓這部分學生滿意的。

真的不學英語會怎樣?

儘管支持取消英語考試甚至不學英語的人數並不少,但不意味著英語的重要性在衰減。

就如俞敏洪所言,在世界一體化之下,英語的重要性並不會被改變。如今,世界上八成的文獻是英文首發,世界所有的郵件有七成是英文郵件。

當前,英語仍是很多國家的母語與第二語言,幾乎每次由多個國家參與的國際會議採用的語言都是英語。

英文仍是目前重要且被廣泛使用的語言。如果不學習英語,便失去了了解世界的一個窗口。儘管目前信息唾手可得,翻譯軟體多種多樣,但有些文化性的滲透是必須通過語言完成的,懂英語的人會比不懂英語的人更容易熟悉外國文化,也更容易深入理解文化,因為語言本身就是文化裡很大的一部分。

俄羅斯取消考核英語轉向考核漢語,加上祖國近些年來在世界舞臺上的出色表現,也讓很多人會認為,祖國已經足夠強大,何必再去學習外國的一門語言呢?的確,祖國越來越強盛,在國際上影響也越來越大,但這並不影響英語的重要性。

儘管漢語學習已越來越廣泛,但就如前面所言,學習一門新語言對於了解世界並慢慢理解文化差異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學習一門世界大部分人都在使用的語言並不會吃虧。

更何況,如果真的取消了英語考試,不必再為英語考試發愁,當身邊處在較為富裕家庭的孩子自行尋找資源進行學習時,自己真的能夠做到不焦慮嗎?

掌握多一門語言的人與只會母語的人視野必定是不同的,通常社會也更青睞此類人才。總體而言,學習英語是利大於弊。但在網上投票中,超八成的網友支持高考取消英語科目,很大可能是因考試壓力大或感覺不公平。

不得不承認,高考制度有弊端。人大代表李光宇通過走訪發現,按每日八小時的學習時間計算,中國的孩子在校十年的時間裡,近五分之一的時間都被花在了英語上。

更為遺憾的是,儘管投入如此多的時間,很多人成年後仍然無法用英語與他人進行交流,也無法進行較高層次的英文閱讀。

李光宇就此問題曾在兩會上提議高考取消英語,將英語改成選修科目。這一提議自有合理之處,但事實上,根據艾瑞數據,中國孩子注重英語學習更多是因英語是當前必備的語言。

因此,應該將注意力轉向如何有效教學方面來,因為取消英語很難影響目前社會對英語的認知印象,也很難影響具體的學習行為。因為被誇大的並非英語本身,而是制度以及學習方法出了錯。

相關焦點

  • 鄭強教授反對「過度」英語火了,如果英語退出高考,會發生什麼?
    先來看下面一段話:外語耗竭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年學生寶貴的時光,這20年來,我們過度的誇大了外語在中國孩子成長教育當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最近,鄭強教授關於英語的演講又火了。火到了有人說鄭強教授希望把英語踢出高考。然而回看了鄭強教授的演講,鄭強教授反對的是過度外語,而不是要將英語踢出高考。但不管怎麼樣,有關英語在高考中的地位問題,再一次引發了全民大討論。其實關於學習英語的討論,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其中還不乏一些名人參與其中。比如網紅大V花千芳提出了「學英語無用論」的觀點,就遭到了王思聰的強烈反對。
  • 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痛批英語的作用被過度誇大!高考英語該弱化嗎?
    最近,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痛批英語的作用被過度誇大的演講視頻,在網上引起了比較大的轟動。很多人開始討論把英語作為高考的主科是否公平,應不應該把英語的分值降下來,又或者弱化英語在高考中的地位,把英語改成選修課,就跟歷史、物理、生物一樣,高考的時候可以選英語,也可以不選,不用說強制學生們必須學。鄭強教授批評我們過度誇大英語的作用,過於重視英語的功能和地位,導致學生們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英語科目的學習上。
  • 高考零分的蔣多多太蠢,痛批英語的鄭強太聰明,新東方的俞敏洪呢
    前段時間,浙江大學教授鄭強在一次演講中提到英語的作用被過度誇大,說英語學習耗費了孩子們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這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甚至有文章把這個觀點說成了「鄭強教授把英語踢出高考」,被鄭強教授怒斥。看過他演講的視頻,鄭強教授真的只是說我們太過誇大了英語的作用,耗費了太多的時間精力去學習英語而已,並沒有說要把英語踢出高考。但是,不管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關於英語在高考中的地位,還是引起了熱議。
  • 網紅教授鄭強談論英語,過度誇大其分量浪費時間。合理取捨!
    近日,某乎上又開始討論關於鄭強教授關於青少年學習英語的言論,對於目前的英語學習狀況,鄭強教授認為「英語耗費了中國青年寶貴的時光,這20年時間裡,我們過分地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
  • 反對「過度」學英語,被怒批譁眾取寵的鄭強,究竟觸碰了誰的逆鱗
    反對「過度」學英語,被怒批譁眾取寵的鄭強,究竟觸碰了誰的逆鱗如果說近段時間有哪位教授、老師等教育人士在網上十分出名的話,那麼前貴州大學校長鄭強絕對是一號人物,更是被網友們尊稱為國內最著名的「網紅教授」之一。為什麼他如此的受大眾歡迎呢?
  • 英語要被「踢出高考」?俞敏洪與浙大教授鄭強觀點相斥,耐人尋味
    你想把英語踢出高考嗎?這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當然,有些理科生不喜歡英語是因為他們不喜歡英語。但是有些學生認為英語是他們的強項,如果真的把它拿走,結果肯定會差得多,尤其是學文學的學生。 事實上,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曾說過:貧困家庭的孩子不學英語是不公平的,因為現在英語是附加值。
  • 高考科目應不應該剔除英語?浙大鄭強教授:過度追求英語是不自信
    前陣子,浙江大學鄭強教授的一段關於英語的演講視頻,就在網上引發熱議。鄭強教授在視頻中提到,英語耗費了許多中國青年的寶貴時光。而且他認為大家誇大了英語的作用,過度追求英語實際上是極其不自信的表現。不過,鄭強教授也說了,他自己也是因為英語才走到的今天。
  • 英語是否被過度學習?我支持鄭強教授的看法,你呢?
    「外語耗竭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少年學生寶貴的時光,這20年來,我們過度地誇大了外語在中國孩子成長教育當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這是鄭強教授在一次演講中關於英語學習的看法。家長不拼命想辦法給孩子提高,行嗎?基於上述原因,過度學習英語,是一種現實且無奈的狀態。03英語是否應該被過度學習?
  • 浙大鄭強教授,反對「過度」重視英語,英語到底重不重要?
    最近,浙大鄭強教授的演講視頻火了,首先我們來看看演講內容:「外語耗竭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年學生寶貴的時光,這20年來,我們過度地誇大了外語,在中國孩子成長教育中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表現。」
  • 最近爆火的鄭強教授再發聲:英語被誇大的太嚴重了
    英語不論是初中的考試科目裡還是在高中的考試裡始終都佔據著主科的地位,在學習和工作中也經常能夠看到英語的身影。國內一度還發生過"英語熱"的現象,各種英語培訓班四處開花。近期浙江大學教授鄭強對英語的作用被過度誇大的現象進行了狠狠地批評,他演講的視頻被人傳到了網上,引起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鄭強教授認為我們不應該過度誇大英語的作用,更不應該把英語的作用過於放大,對此他發表了以下幾點想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浙大教授鄭強:建議把英語踢出高考,浪費中國年輕人的大好時光
    英語要踢出高考?新東方俞敏洪和鄭強教授觀點相斥,大家支持誰 推薦語:英語並不是中國人的母語,但是中國相當重視英語,英語的地位一直和數學,語文並駕齊驅。
  • 俄羅斯英語不再必修,新增漢語選修,鄭強教授:英語太耗費心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而英語作為作為交流的工具和媒介顯然受到了各國的重視,多年來我們更是把英語作為高考的必考科目。但是有一個國家和我們恰恰相反,俄羅斯取消了英語的必修地位,改成了選修,並且新增漢語選修課。
  • 鄭強教授說「把英語踢出高考」?假的!不要再轉了!
    鄭強教授是我比較欣賞的一位教授,最近刷抖音看到很多人都在發鄭強教授說「英語踢出高考」的視頻,我當時是疑惑的點進去,義憤填膺的點了出來。我想說,自媒體想搞一個大新聞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他們一貫的做法就是如此。斷章取義,實在是卑鄙可恥!
  • 中國的英語教育是把雙刃劍,本意是獲取,無意中流失
    大部分人那麼認真地學習英語,不是在陪少部分人跑步,而在浪費大部分人的時間和生命嗎?近日,浙江大學教授鄭強說: 我們過度誇大了英語在成長中的分量,英語浪費了中國孩子太多的寶貴時光。因為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了。鄭強說:20年來,我們過度重視英語的地位,是民族極度不自信的突出表現!他主張降低英語的地位,英語的學習,不在於從小教育,而要看今後用得到用不到。
  • 被過度「包裝」的英語,和被英語「綁架」的多數人!
    譬如:一個學中文的學生考古代漢語或古代文學的研究生,英語對他的研究能有多大幫助?但是,只要他英語不及格,即使專業門門都是九十多分,那也無緣繼續在大學深造。又譬如:中醫,英語對這個專業有幫助嗎?02反對「過度」學英語,卻被怒批譁眾取寵,究竟觸碰了誰的逆鱗
  • 鄭強教授:降低英文的地位,俞敏洪:降低英文難度,誰更可行?
    英語這一門學科,作為高考必考的主科之一,每位學生從三年級的時候,就開始接觸英語單詞。家境還可以的同學,可能在更小的時候,就已經接觸了英語。毫無疑問,英語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隨著漢語成為全國的通用語言,英語仿佛沒有那麼重要了。
  • 中國的英語教育是否真的有問題?一場由鄭強教授引起的廣泛討論!
    文/說談鄭強教授的原話是:「外語耗竭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年學生寶貴的時光,這20年來,我們過度地誇大了外語在中國孩子成長教育當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因為那是鄭強教授最原始的視頻,是沒有經過別人解讀的,不要被一些人帶偏,至少鄭強教授沒有說把英語趕出高考,所以別讓鄭強教授背黑鍋!
  • 鄭強教授建議英語變選修,降低高考成績比重?網友直言:這就對了
    就在前不久,浙江大學一位知名教授的話語,將高考是否可以英語取消這個話題推到了風口浪尖。這位浙江大學的教授就是鄭強,鄭強教授認為,英語一直以來作為主科之一,但是它的作用卻沒有語文和數學那麼大,所以英語過多的耗費了我國年輕學生的時間,我們國家過度重視英語,導致很多人對本國的語言文化不自信。
  • 浙大教授「鄭強」:英語耗費了中國青年寶貴的時間!
    最近,有段很火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起因是曾經的貴州大學「校長」、現任浙江大學高水平教授「鄭強」的一段話。抖音鄭強的演講鄭強教授認為:英語耗費了我們許多中國青年寶貴的時光,像日本,英語水平也不怎麼樣,但是人家的學者60年沒出國,照樣獲得諾貝爾獎。
  • 鄭強「不過分重視英語」被曲解,馬雲「給出」答案,不能拋棄英語
    近段時間,浙江大學鄭強教授在網絡上「很火」,不僅僅因為鄭教授的講座乾貨滿滿、幽默風趣,還因為鄭教授關於「不過分重視英語」的言論。他是這樣說的,這20年來,我們過度地誇大了外語在中國孩子成長教育當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外語不好就是文盲,誰說的?文盲說的。鄭教授此言論一出便引發廣大網友熱議。的確,外語在應試教育的佔比很高這毋庸置疑,但至於要不要拋棄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