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解密」華為毫米波天線陣列助力5G終端研發

2020-09-21 愛集微APP

【嘉德點評】 華為的這項發明專利提出了一種集邊射和端射於一體的波束掃描天線陣列,可用於毫米波通信並應用於5G終端,獲得高增益的同時,提供較寬的波束覆蓋範圍來克服空間的衰減。

集微網消息,隨著5G商用逐步走向規模化,作為關鍵技術之一的毫米波通信憑藉其高帶寬、低時延等優勢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毫米波通信可最大程度的釋放5G的潛能,並推動各行各業的數位化轉型,徹底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在毫米波的產品研發過程中,華為以其自身的技術優勢,率先研發出多代商用毫米波天線模組。

在移動通信領域,智能終端快速普及,移動用戶與無線數據業務快速增長、以及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直接推動了毫米波技術發展,因此射頻終端使用毫米波成為關鍵技術。然而由於毫米波波長短,容易受到大氣中氣體分子、水凝物和懸浮塵埃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影響,路徑損耗很嚴重,因此使用大規模天線結合波束成形技術以克服路徑損耗和遮擋成為主要研究思路。為了獲得邊射與端射的波束覆蓋,現有的波束掃描天線陣列需要分別設計邊射天線與端射天線,併集成在天線系統中,從而增加了天線系統的複雜度和尺寸。

為此,華為於2019年4月1日提出了一項名為「一種集邊射和端射於一體的波束掃描天線陣列」的發明專利(申請號:201910258631.6),可以集邊射與端射天線於一體,實現更寬範圍的波束覆蓋,專利的申請人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圖1 毫米波雙極化微帶天線單元結構圖

圖1展示了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毫米波雙極化微帶天線單元結構,包括層疊設置的輻射單元1和饋電單元2,二者相互耦合。輻射單元1包括2層或2層以上的介質板,其第一表面上設有相對設置的輻射貼片,承擔輻射能量的作用。饋電單元2包括第三介質板30,其第一表面上設有第一接地板301,並與第二介質板20的第二表面鄰接設置,第二表面上設有相對設置的饋線400與縫隙300,並與該第一輻射貼片101和第二輻射貼片201耦合。此外,輻射貼片越多越多,帶寬越寬,但是同時也會加大天線阻抗匹配的難度,反而使得天線的工作帶寬變窄,因此這一專利中選擇採用2層輻射貼片。

圖2 天線單元的縫隙結構圖

圖2展示了該發明中提出的一種毫米波雙極化微帶天線單元的縫隙結構圖,第一縫隙302、第二縫隙303分別與該第一饋線401、第二饋線402相對設置。為使得通過兩個饋線的射頻能量分別均勻傳遞至兩縫隙,將縫隙和饋線對稱,即第一饋線401在該第一接地板301上的第一投影406的延伸方向垂直於該第一縫隙302的延伸方向,且該第一縫隙302沿第一投影406的延伸方向對稱設置,第二饋線和縫隙同理,這種結構有利於避免射頻能量射頻能量傳遞不均引起的阻抗失配。

簡而言之,華為的這項發明提出了一種集邊射和端射於一體的波束掃描天線陣列,其天線單元均勻排布在基板上,可用於毫米波通信並應用於5G終端,獲得高增益的同時,提供較寬的波束覆蓋範圍來克服空間的衰減。

面對著5G所帶來的龐大市場前景,各大科技巨頭如華為、高通、三星等紛紛開展毫米波技術競賽,並推出一系列天線模組、接收機產品,華為公司作為國內通信一線設備商,憑藉在5G方面的技術優勢,相信未來必將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

(校對/holly)

相關焦點

  • 【解密】華為毫米波天線陣列助力5G終端研發;三安光電起訴華燦光電...
    1、【專利解密】華為毫米波天線陣列助力5G終端研發2、LED晶片領域「戰火」點燃,三安光電起訴華燦光電侵權案獲受理3、配備Micro-LED顯示屏的健身手環!蘋果新專利獲批4、Solaria指控加拿大太陽能侵犯疊瓦組件專利!
  • 「專利解密」5G毫米波市場,一加蓄勢待發
    第五代通信技術(5G)包括了毫米波頻段(24250MHZ~52600MHZ),毫米波探測是指利用毫米波頻段的電磁波實現對物體的探測,毫米波探測不僅僅能實現物體的定位、還可以具備成像、材質辨別等能力,在無人駕駛技術等領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高通QTM052毫米波天線模組更新,5G在向你招手!
    10月23日在香港舉行4G/5G峰會上面,高通最新發布了面向移動終端的QTM052毫米波天線模組系列的最「小」 新產品——全集成5G新空口(5G NR)毫米波(mmWave)模組,預計將於2019年初在5G新空口商用終端中面市。
  • 專注於射頻微波集成電路設計,「至晟微電子」提供5G射頻前端晶片...
    文 | 美雲 編輯 | 戀迦(bjjh@36kr.com) 圖 | 至晟微電子 5G時代到來,新架構的基站和終端設備對射頻晶片的需求增長了一個數量級以上,這對於射頻微波集成電路產品行業的研發與生產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36氪近期了解到一家專注於射頻微波集成電路設計的高科技企業「南通至晟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 專注於手機射頻晶片設計研發,「迦美信芯」定位聚焦於天線調諧 |...
    36氪近期了解到一家專注於5G手機射頻領域集成電路的研發和銷售的研發商——「上海迦美信芯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迦美信芯」成立於2008年10月23日,主要經營範圍包括面向手機終端和物聯網的2G/3G/4G/5G全系列的射頻開關、天線調諧器、低噪聲放大器,以及面嚮導航的GNSS晶片和低噪聲放大器等產品。
  • 【專利解密】和芯星通多天線定位測量助力北鬥系統;DivX訴LG、三星侵犯其視頻流技術專利;
    1.【專利解密】和芯星通多天線定位測量助力北鬥系統;【嘉德點評】 和芯星通這項發明專利通過獲取用戶接收機各個天線上的衛星觀測數據和坐標信息,建立雙差觀測方程,解算得到基線向量,進而獲取定位測量信息。集微網消息,和芯星通是我國較早進入導航晶片研發的企業,從事高集成度晶片設計和高性能GNSS核心算法研發,並發布了首顆支持「全北鬥」(RNSS+RDSS)工作模式的 SoC晶片,為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高精度測量測繪、導航等方面提供了強大助力。
  • 「專利解密」紫光展銳AiP結構快速波束檢測方法解密
    【嘉德點評】 紫光展銳的AiP結構的波束檢測發明,包括多個ULA和UPA天線陣列,利用ULA陣列檢測UPA陣列的發射信號並存儲特徵參數等檢測結果,基於此,終端可以選擇波束最優配置、提高波束調整效率、節約系統功耗。
  • 都在追捧的毫米波你真的搞明白了?此文幫你答疑解惑
    中國:2017年6月,工信部面向社會廣泛徵集24.75-27.5 GHz、37-42.5 GHz或其他毫米波頻段用於5G系統的意見,並將毫米波頻段納入5G試驗的範圍,意在推動5G毫米波的研究及毫米波產品的研發試驗。
  • 「專利解密」華為室內場景下的毫米波傳輸系統
    【嘉德點評】華為的毫米波信號傳輸系統發明專利,其第一裝置用於傳輸第一中頻信號,第二裝置對中頻信號進行上變頻處理,得到毫米波信號並進行發射,配合基帶的信號處理可實現完整的毫米波通信過程在2019年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展示了其5G終端,在毫米波頻段與基站成功通信並在線播放4K高清視頻。
  • 聚焦5G無線通信智能測試,「天衡儀器」自主研發3款5G專測儀
    這也直接促進了5G天線測試測量的市場需求。「每根天線在出廠前都需進行測試測量。」成都天衡儀器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衡儀器」)董事長李冉說道。 事實上,除了天線測試測量之外,通信測試技術與測試儀器還滲透於通信晶片、模塊、終端、基站、無線網絡等產業鏈環節。「隨著5G 建設全面推進,測試設備將率先反饋在未來的終端創新和應用場景中。」李冉表示。
  • 5G毫米波專題 | 毫米波產業進展勢如破竹,終端產業尚需繼續努力
    2017年11月,華為與日本NTT docomo聯合展示了日本首個5G毫米波CPE真實業務,使得全息視頻通話業務成功運行在包含5G毫米波CPE的端到端5G網絡上;2019年5月,在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中國5G增強技術研發試驗中,華為使用Mate 20X 5G版手機,率先打通全球首個5G SA網絡下的VoNR通話,包括語音和視頻,其中採用華為5G多模終端晶片巴龍5000在毫米波頻段下支持
  • Apple Watch 5G毫米波天線等蘋果3項專利曝光
    蘋果擁有一個龐大的研發團隊,時不時公布一些有趣的專利,本文將簡要介紹3項可能會讓一些蘋果粉絲興奮的發明。
  • 「專利解密」流片成功,華為為國產顯示驅動晶片打了一針「強心劑」
    集微網消息,現如今雖然中國在面板領域佔據了一席之地,但在顯示驅動方向這一比例卻少之又少,面對這種現象,國內多家驅動IC已經著手於相關的研發,華為也位列其中,而且近期華為顯示驅動晶片也已流片完成。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高屏佔比的終端設備逐漸成為較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類型。
  • 射頻天線:5G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天線用於無線電波的收發,連接射頻前端,是接收通道的起點與發射通道的終點。天線按功能分為主天線、GPS定位天線、Wifi天線、NFC天線、FM天線等;按應用又分為基站側與終端側。
  • 新基建發力再造空間,5G終端天線可能發生的變化
    基站天線的功能包括無線電波的發射與接收,信號發射時,基站調製的導行波經天線轉換為電磁波信號發送;信號接收時,終端調製後的電磁波信號經天線轉換為導行波,傳送到主設備。天線導線間存在交變電流時,將輻射出電磁波,而輻射能力與導線的形狀與長度相關。導線形狀變化時,當導線間距離較近時,電場被束縛在兩導線之間,輻射微弱;兩導線張開時,電場散播在周圍空間中,輻射增強。導線長度變化時,當導線長度遠小於輻射電磁波波長時,輻射微弱;當導線長度與輻射的電磁波波長相似時,輻射較強。上述能產生顯著輻射的直導線稱為振子,振子就是一個簡單的天線。天線按不同的分類方式有多種種類。
  • 「專利解密」加持5G和UWB,聯睿電子新型室內高精度定位方法
    而在智能化社會發展中,急需構建低成本、高精度的廣域室內外定位服務系統,UWB技術可在室內定位應用中達到釐米級的定位精度,結合5G網絡的超密集組網、超低時延、大規模陣列天線的技術特點,非常有希望同時解決定位精度和定位覆蓋兩大核心問題。
  • 與5G毫米波完美配合的大規模晶片級天線陣列技術:測試如何做?
    5G採用大規模天線陣列(Massive MIMO)技術增加了小區容量。 眾所周知,MIMO和波束賦形的技術都離不開天線陣列。如今,天線陣列的陣子達到了上百甚至上千個。 首先,矢量網絡分析儀器是一種電磁波能量的測試設備,俗稱「射頻微波領域的萬用表」,能夠對單埠或多埠網絡進行幅值與相位等參數的測量,是天線與OTA測量系統中最常見的儀表之一。 其次,微波暗室是由吸波材料和金屬屏蔽體組建的封閉空間,形成一個屏蔽外界電磁幹擾的電磁環境。
  • 高通5G基帶為毫米波商用做足準備 助釋放5G潛能
    高通5G基帶驍龍X60支持全面的5G頻譜,旨在為運營商提供極大的靈活性,最大化其可用的頻譜資源,支持5G在更多的國家得以部署,進一步提升終端整體性能和網絡所提供的用戶體驗,以及解決隨著時間而不斷增加的頻段組合的複雜性。值得一提的是,高通5G基帶驍龍X60所搭配的第三代毫米波天線模組——高通QTM 535毫米波天線模組。
  • 「專利解密」OPPO「雙面屏」or華為「摺疊屏」?
    集微網消息,相信不久前華為摺疊屏手機的「驚豔」面世,給你我等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款全新的設計,嶄新的技術,不得不說這款手機除了貴沒有什麼不讓人稱讚的了。但是,如圖1所示,我最想稱讚的是它最有創新點的--拍照技術!
  • 一種基於矩形貼片天線的相控陣列天線設計
    一種基於矩形貼片天線的相控陣列天線設計 張玲玲 發表於 2020-01-28 17:17:00 0 引言 隨著無線通信中智能終端的快速發展和普及,通信容量逐漸遇到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