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與高校展開合作,培養信息產業人才,任正非早已布局

2020-08-20 趣味科技秀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校企合作

一個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就離不開人才的入駐。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是有限的,很多的社會經驗到了企業才能領會,這是學校做不到的。像華為這樣的大公司,幾乎每年都會校招,引入高校人才,或者展開校企合作,直接向企業輸送人才。

就在最近,華為又和一家高校展開合作,共同建設華為ICT學院。

8月中旬,華為和南京郵電大學舉行了產教合作籤約揭牌儀式,建設「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同時5G物聯網實驗室和未來技術學院等等高端科技研發中心也正式揭牌、

華為與高校展開合作,目前是未來培養信息產業人才,企業不僅能引入更好,更多的優秀人才,學校也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大的平臺。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可謂是一舉兩得。

校企合作是很多高校和企業之間都會建立的合作關係,光學習理論知識是不夠的,有些高校的人才空有一身本領,卻找不到平臺去施展。但是華為有足夠的資源和全球化視野,和高校全力培養一個頂尖人才,對將來的中國科技發展有促進作用。

任正非的布局

如果有關注華為近期動態的人應該會知道,任正非在7月底的三天內連續造訪了國內四家高校,並且又傳來有兩人拿下了華為頂級薪酬,其中一人足足200萬年薪。

現如今華為更是與南京郵電大學聯合建立ICT學院,可見任正非早已布局。

任正非聯繫造訪四所高校的時候就表示,希望華為可以和高校之間有更密切的合作關係,未來拼的是教育,是人才。

任正非的布局並不單單是校企合作,而是在高校中挖掘質量更高,潛力更大的人才。早已經展開布局的任正非,在最近半年內瘋狂引入人才入駐。比如華為旗下的海思部門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更有傳言華為在向一些國內晶片企業挖人。

造訪高校、企業挖人、百萬年薪、校企合作,種種跡象都表現出,華為在大量儲備知識技術型人才。

這次華為和南京郵電大學建立的ICT學院是做什麼的呢?ICT指的是信息與通信技術,華為的核心業務就是通信,華為5G領先全球,擁有獨一無二的優勢。所以華為將繼續布局信息與通信技術,維持領先優勢,探索更多的通信應用領域。

總結

南京郵電大學作為世界雙一流的國內頂尖學府,不僅是國際電信聯盟的首個學術成員,更是被譽為「華夏IT英才的搖籃」。此次與世界通信領先的華為合作,無疑是給南京郵電大學錦上添花。

以南郵的實力,肯定可以給華為輸送更多的信息產業人才。眼看國外對中方企業的封鎖越來越嚴格,必須抓緊時間打造新一批的學術人才。有了人才,才有了未來,失去了人才,等於失去了未來。期待華為有了人才的入駐,還能再創輝煌。

對華為和南京郵電大學的合作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科技有趣味,帶你了解新鮮科技事

相關焦點

  • 任正非展開新布局,與中科院攜手合作
    ,那就是重視人才的培養教育。後來華為招募天才少年的消息,再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其中一人更是拿下了華為最高檔次薪酬。這些都足以證明,華為對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是非常高的。而這一次任正非又展開新布局。任正非表示,華為很重視和中科院的合作。希望雙方向基礎性科學技術前沿領域擴展。
  • 華為任正非北大會談,推進科研項目攻堅合作,培養人才走出困境
    自從美國對華為升級禁令實施以來,華為一方面在產業鏈加緊布局投資,另一方面也積極聯繫高校深化合作,前不久華為總裁任正非就率隊訪問北京大學,並與北京大學校長郝平等人進行了專家座談會。最後任正非希望華為能夠在人才和科研領域與北京大學深化合作,同時也期待雙方能夠做出原創性的顛覆成果。北京大學方面認可了華為這些年取得成就,並對任正非的貢獻表示欽佩。
  • 華為正式官宣,博士後工作站成立,任正非的人才戰略早已啟動
    然而現在情況出現變化了,華為將把人才重心放在國內!比如近日華為就正式官宣,博士後工作站成立,任正非的人才戰略早已啟動!」是 一個高度開放的合作平臺,在技術需求與科學研究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梁,利用高校的科研優勢,再結合華為提供的世界級課題,兩者將就科研創新與產業發展提供內在動力。
  • 華為與江蘇這所高校合作,共建「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
    華為作為民族企業的代表,目前正遭到美國的打壓,與技術發展密切相關的人才成為打贏這場生存之戰的關鍵。事實上,華為在人才方面的投入可謂巨大,與高校之間的合作十分廣泛。前段時間,華為CEO任正非3天內連續訪問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以及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的天價薪酬成為網絡上熱議的話題。近日,華為與江蘇一所高校的合作,引發不少人的關注。
  • 華為核心布局出爐?訪問大學又籤署人才培養,任正非是真急了?
    大家好,我是老曹這幾天任正非帶著一眾幹將三天訪問三所大學的事情刷屏朋友圈,聯繫之前有網友爆料說華為開啟IDM模式,不難看出華為的決心和行動是有多快,或者說這不是快的問題,而且迫在眉睫!但是走這樣的路,難度也很大,首先就是人才,這也是讓不少網友驚嘆任正非的人才部署能力和眼光的獨特。前面我們說了任正非在三伏天連續三天訪問了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和東南大學三所高校,就才人和科研創新推進進行深度交談。
  • 華為再次出手任正非帶領團隊拜訪985高校:挖掘全國高校精英人才
    依照相關媒體報導,華為任正非非常重視和這些985高校的"產學研"合作,在上海交通大學探討校企合作時,也更是乾脆暗示可見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對待人才的重視水平,確實從華為建立之初,華為就從來非常重視人才培養,而華為任正非此前也在承擔央視採訪時提到:「對海內的根基學科從來非常關心。」
  • 任正非頻頻拜訪高校,傳遞了哪些信號​?
    【導語】近日,任正非帶隊到訪了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均與各所高校的專家進行了座談,討論話題涉及校企深入合作,科研產業的深度融合,培育高科技創新人才,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等。同時有分析認為,任正非此次高校之行透露出兩個重要信號:其一,上海將成為華為發展的重要戰略之地;其二,華為正計劃通過高校等挖掘、儲備各業務領域人才,助力晶片自主、人工智慧產業壯大等。
  • 任正非連訪4名校,又和哈工大達成合作,華為在下一盤珍瓏棋局
    華為最近動作很大,先有網上流傳的光刻工程師的招聘信息,又有部分科技企業投訴華為用高薪挖掘相關人才。在這些高校裡面,任正非與專家進行了座談,重點討論了學校和企業的深度合作,科研和產業的高度融合,人才培養和發展等問題。看來華為下一步估計將和這四所高校進行高度合作,為華為未來的發展儲備人才。在這些高校,任正非也是金句頻出,如「希望大學像燈塔,點亮教育之路,不拘一格培養創新人才」「要珍視每個孩子,不知誰會點燃世界火花」「很高興在復旦看到願意坐冷板凳的人」。
  • 任正非三天拜訪四所高校 稱未來「拼教育、拼人才」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陸一夫)在華為仍未尋找到美國「實體清單」影響的解決方案之際,公司創始人任正非近日密集拜訪了國內的四所高等院校。7月29日至31日期間,任正非與華為一眾高管先後到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訪問,加強華為與上述高校的合作。據上述四家高校的新聞稿披露,任正非此次拜訪目的與華為培育和招攬人才相關。
  • 《人民日報》報導高校與慧科為產業轉型培養人才合作案例
    近日,《人民日報》經濟版以《探索產教融合,提升職業技能——為產業轉型培養人才》為題,聚焦校企合作,報導了貴州大學、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兩所院校與慧科集團合作培養人才的案例,對校企積極探索產教融合,為產業轉型培養人才予以肯定。
  • 任正非三天親臨三所高校,傳遞兩條重要信息:未來拼教育、拼人才
    可以說今年是華為的「特殊時期」但為了應對威脅,華為同樣做出了轟動大眾的兩件事:一、7月30日,華為與高通的握手言和;二、7月29日至31日,任正非親臨三所高校,深化與學校的合作眾所周知,自進入2020年後,任正非似乎更為低調,鮮少露面。
  • 任正非罕見密集調研!3天去了這3所高校,傳遞了哪些信號?
    林忠欽表示,上海交大有學科優勢、師資優勢、人才優勢,有創新的研究和成果,願與華為公司進一步在各個領域開展深入合作,配合產業發展,進行前沿的學術研究;在進一步推進科研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科學技術與學術創新、培育高科技創新人才,共同應對國內外尖端科技發展等方面有所作為。
  • 任正非突然出手!密集調研,三天去了4所高校,傳遞哪些信號?
    近日,久未出現在公眾視野的華為CEO任正非,最近三天(7月29日至31日),去了四所高校: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在每所大學,任正非均與專家進行了座談,討論話題涉及校企深層合作,科研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培育高科技創新人才,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等。據公開資料介紹,華為與上述四所高校一直有科研合作,涉及領域包括人工智慧、新材料等。
  • 頻繁訪問高校,任正非在打什麼算盤?
    華為是一家中國企業,其業務早已布局全球,華為老總任正非也成為無數人敬仰的對象,他面對外部的壓力,從容不迫,華為從他手中發展起來,也能從他手裡乘風破浪。這次任正非訪問了著名大學:北京大學!要知道企業家們做的事情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任正非訪問北大絕對不可能只是心血來潮。那麼任正非的目的是什麼?在這段時間裡,任正非多次到訪國內著名高校,其背後的動機又是什麼?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任正非訪問高校的"團隊"。
  • 東北大學與華為人才培養智能基座項目合作研討會舉行
    11月19日,東北大學與華為公司人才培養智能基座項目合作研討會在主樓1304室召開。華為高校科研與人才發展部部長曾偉勝、東北大學副校長王建華出席會議,教務處、對外聯絡與合作處、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軟體學院、工業人工智慧研究院等部門負責人及相關學科教師代表參加會議。
  • 華為縱深推進校企合作,任正非壓軸牽手母校
    為了解決晶片「卡脖子」問題,今年9月以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後造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與國內頂尖高校建立密切聯繫,共同推進晶片技術進步,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發展。重慶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是為培養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產業革命和科技創新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進行的深層次合作,致力於培養未來行業核心技術突破的頂尖人才。
  • 大連人才培養也「上雲」 華為雲EduCloud首發
    近幾年,大連在信息產業發展過程中與華為密切合作。雙方合作的大連華為軟體開發雲目前已為近1000家當地企業提供服務,支持1萬多款軟體開發,每天有1.3萬人在線使用。「希望這次的人才雲項目能夠對大連的技術人才培養另闢新徑,助力大連高校充分利用人才雲做好人才培養的事業。」靳國衛說。
  • 華為CEO任正非走進中國知名高校交流,為何選擇南京這兩所學校?
    7月的最後一天,華為公司CEO任正非走訪了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  76歲的任正非為什麼會在這個時間點選擇校園行?又為什麼是南京的這兩所高校?專題座談會中,東南大學校長張廣軍提議,在過去25年精誠合作的基礎上,雙方面向未來在三個方面繼續深化合作:一是進一步拓展前期合作基礎,創新形式、搭建更深更寬領域的合作平臺;二是加強人才的聯合培養,努力造就更多一流領軍人才;三是針對國家重大需求,加強校企雙方的科研布局和聯合攻關。
  • AI人才培養,華為雲找了40+頂尖高校組隊
    9月15日,華為雲攜手國內頂尖高校舉辦了AI院長峰會,並聯合國內頂尖高校共同成立華為雲AI人才培養專家指導委員會。在會上,華為雲發布了AI人才培養五大計劃,推動創新型和應用型AI人才培養。華為雲AI人才培養專家指導委員會的成立,能夠把這些問題和挑戰帶回給學校,藉助高校成熟的方法和理論,共同研究和解決,進一步推動產教融合,助力高校創新型AI人才培養。」
  • 被美國封鎖後,華為核心布局出爐,外媒:任正非的眼光果然厲害
    乍一看一切似乎都已經準備妥當,但是事實上從最近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行程中可以發現,華為的核心布局也出爐了。而任正非此行的目的則是加強和這些國內頂尖高校的校企合作,這對於華為來說算得上是絕對的核心戰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