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結果太多,會降低油茶產量及出油率,對於結果過多的油茶樹要將病果、弱小果摘掉。」5月8日,走進貴州省黔西南州冊亨縣弼佑鎮11.8萬畝油茶林,一簇簇圓潤飽滿的油茶果掛滿枝頭,在弼佑鎮落江村的油茶低產林改造示範基地,幾名布依族群眾圍著滿頭大汗的李志芳。
李志芳到油茶林中指導群眾管護蔬果
今年56歲的李志芳是貴州省萬名農業專家服務「三農」行動暨國家「三區」人才支持計劃科技人員,貴州省農科院亞熱帶作物研究所駐冊亨縣弼佑鎮省級科技特派員。
5月7日,冊亨縣以41℃的氣溫進入全國氣溫排行榜榜首,持續高溫,酷暑難耐。但目前正是油茶疏果的緊要關頭,李志芳頂著烈日,上山下坡,到油茶地裡悉心指導,將管護技術送到油茶林中。
科學管護促增收
「種了幾十年的油茶,要不是李鎮長幫忙,現在哪有這麼高的產量。」落江村的覃國興在李志芳的幫助下,對自家的20多畝低產低效茶林進行改造後,油茶產量上來了,收入增加了,甭提心裡有多高興,見人就念李志芳的好。
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李志芳掛職弼佑鎮科技副鎮長,所以鄉親們都叫李志芳「李鎮長」。
李志芳到弼佑鎮後了解到:油茶是弼佑鎮的支柱產業,但長期以來由於缺乏種植、管護等技術,導致油茶種植低產低效。因此,李志芳想為鄉親們做點實事。
「把樹枝都剪掉了,還怎麼結果?都不結果了,產量怎麼上來嘛?」
「哄鬼!如果要砍我家油茶樹,先砍我……」
要想油茶樹增產增效,修剪、疏果,病蟲害防治等工作一樣都馬虎不得。但大夥覺得李志芳是來「鍍金」「走過場」的幹部,對李志芳的工作持懷疑態度並不支持,所以,李志芳改造油茶林的工作一開始就卡在油茶樹的修枝問題上。
因為從事農業產業技術服務多年,李志芳有自己和群眾打交道的方法。
「我當時就和大夥『打包票』,如果改造過的油茶樹不增產,我自己掏腰包賠!」通過李志芳不斷做工作,部分油茶種植戶同意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改造後的油茶樹,達到了李志芳預期的效果。「改造後的油茶林,增產30%以上,大夥的收入就增加了。」
現在,一到油茶樹管護季節,大夥都會主動邀請李志芳到自家油茶林指導幫忙,忙不過來的時候,大夥還有意見呢!
科技引領建基地
冊亨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和貴州省1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從李志芳到冊亨縣的那一天起,他就暗下決心:必須盡一份力,打贏科技扶貧精準脫貧的攻堅戰。
「22畝土地以每畝300元的租金流轉給基地,一年就有6600元,油茶收成還是自己的不說,除草、修枝等還給工資呢!」說起李志芳,落江村村民覃乜困十分激動,他說,李志芳的到來讓他感到揚眉吐氣了。「油茶收入增加了,掙錢路子多了,日子越來越好過了,多虧了我們的李鎮長。」
原來,為加快弼佑鎮油茶產業化發展,帶動農戶增收致富,李志芳申請到科研經費40萬元,在落江村打造冊亨油茶成果轉化技術集成示範基地。
「核心示範50畝,推廣1000畝,輻射帶動10000畝以上。」李志芳介紹,基地主要針對弼佑鎮油茶生產現狀,將現有的油茶林採取林地清理、密度調控、科學合理施肥、病蟲害綠色控制等科學措施,建成科技含量高、技術先進、示範帶動性強、農業標準化生產,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
落江村貧困戶覃國輝說起李志芳,心中的感謝說不完。「領租金、家門口就業,還能學到一技之長,竟有這等好事,李鎮長到村裡來,我們脫貧致富有了底氣!」
弼佑鎮漫山遍野的油茶林
基地建設,科技引領。通過李志芳改造後的油茶樹,油茶幹籽產量由原來的50-60公斤/畝,提升到80-100公斤/畝,產油量由原來的7-10公斤/畝提升到20-25公斤/畝,年人均收入由原來的人均1500元增加到3000元,帶動當地100餘人脫貧。
除此之外,李志芳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和相關資源,幫助弼佑鎮申請寧波幫扶油茶項目一項,資金400萬;引進10個優質油茶品種進行示範試驗,並在林下種植中藥材(芍藥);打造茶旅、林下養殖一體化油茶基地102畝,現有雞苗8000多羽……
科技扶貧授人漁
「李鎮長是真心實意來幫助我們致富過好日子的,我參加了他組織的幾次油茶培訓,按照他的方法,效果真的很好!」昔日貧困戶,如今致富帶頭人,落江村村民覃智在李志芳的帶動下,生活有了大變化。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李志芳通過走訪調研、實地考察了解到,冊亨縣傳統產業起步較晚、投入不足、技術滯後、管理粗放、病蟲害嚴重、產量不高、外觀品質欠佳等技術瓶頸問題,而他到冊亨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想方設法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系列問題。
「農業發展沒有科技支撐很難做好做強,讓大夥發展遊刃有餘,技術培訓成為當務之急。」李志芳通過工作關係,積極主動對接邀請貴州農科院、貴州大學、貴州省林業科學院、貴州省林業廳、貴州師範大學等相關專家,到冊亨縣開展實用的技術培訓。據統計,李志芳到弼佑鎮以後,組織各種栽培技術培訓12期,培訓農戶1000餘人次。
「極力做好黨的農村政策講習員、創新發展調研員、科學成果推廣員、科技知識普及員。」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李志芳以綿薄之力始終發揮科技幫扶的作用。
「今年3月3日,冊亨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為脫貧攻堅貢獻『科技力量」,不斷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釋放出科技人員的能量和活力!」2019年12月,掛職期滿的李志芳又自願申請,以科技特派員的角色,回到冊亨縣弼佑鎮,與弼佑鎮的幹部群眾一道,鞏固脫貧成果,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通訊員 肖雄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匡奇燃
編輯 彭芝莉 劉義
編審 陳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