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反壟斷往事

2020-12-17 上遊新聞

上個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正式起草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

中國的反壟斷指南還在徵集意見之中,不過,我們或許可以通過美國人的做法,來了解反壟斷,以預判未來。

什麼樣的「壟斷」會被重罰?

迄今為止,對科技行業影響最深遠的反壟斷案,是從1998年到2001年的「合眾國訴微軟案」。

你猜,微軟因為壟斷遭到重罰,是哪款產品惹來的禍?

A. Windows 作業系統;B. Office 辦公軟體;C. IE瀏覽器

正確答案是C,三個選項裡最糟糕的、最不能打的產品,IE瀏覽器。

其實IE推出前,微軟也接受過反壟斷調查,但總是不了了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Windows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真刀真槍贏來了市場地位。

而IE,無論其自身產品素質如何,卻是藉助Windows的力量才獲得了瀏覽器市場的壟斷位置。

瀏覽器,作為一種應用軟體,本質上與辦公軟體或遊戲軟體一樣,是獨立於作業系統之外的。是否購買下載,下載誰家產品,應該由用戶自己決定。

但95年,微軟推出IE瀏覽器時,將它與已經壟斷作業系統市場的Windows捆綁搭售。通過這一策略,微軟直接幹掉了當時在瀏覽器市場擁有90%市佔率的網景。

這就屬於用了不講武德的陰招,讓人無法忍受。

它意味著對於所有PC軟體創業者來說,只要微軟看上了你的賽道,就可以模仿出一款類似產品,然後利用繞不開的Windows系統,直接把你的產品整垮,哪怕它並不是一款足夠優秀的產品。

在市場經濟中,這種利用某一款產品的壟斷地位,幫助自家其它產品打壓競品,獲得另一品類的壟斷地位,是絕對不能被容忍的。

前不久,美國司法部正式對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與當年微軟案異曲同工的是,谷歌被認為利用安卓作業系統的壟斷地位,要求行動裝置製造商將谷歌作為設備的默認搜索入口,構成了不正當競爭。

回到中國,我們也可以思考一下:微信上不能轉發抖音的連結,卻能快速分享快手,微視的內容,請問這種做法和微軟、谷歌對比,有哪些本質上的區別呢?

「反壟斷」的具體手段會是什麼?

針對「反壟斷」最有效的手段是什麼?其實就一個字:拆。

繼續講剛才的故事。2000年,「合眾國訴微軟案」初審結果公布,微軟被要求強制性地拆成兩個公司,一個做系統的公司和一個經營其他軟體的公司。

‍不過這個判決並沒有真正執行。

2000年適逢美國大選,當時與微軟關係更密切的共和黨代替民主黨上臺。第二年,微軟與美國司法部達成了和解,避免了被拆分的命運。

微軟之外,科技行業並不算太長的歷史中,最知名的一次拆分發生在AT&T公司身上。你也許沒聽過AT&T,但你大概率知道,發明電話的人是貝爾,而AT&T實質上就是貝爾創建的。

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這家公司在美國的體量與地位,可以類比為今天中國的「三大運營商+華為中興+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甚至還要更強。

現在你很少能聽到這家曾經的巨無霸公司,主要是因為在1984年。根據美國的反壟斷法,AT&T被拆分,部分電信業務被剝離出公司,劃分成了8家小公司。

通過歐美的一些案例觀察,對待所有已經形成壟斷的巨頭公司,最有效的制裁手段,只有拆分。

像罰款這樣的懲戒,對巨頭來說根本無關痛癢。比如谷歌,過往幾年,在歐洲經常受到反壟斷調查,並且被罰了近百億美元,但其根基一點沒受到動搖。

而今年美國司法部的訴訟之所以令谷歌緊張,是因為有分析認為,最後的判決結果,很可能會強制谷歌出售全球市佔率第一的Chrome瀏覽器以及部分廣告業務。

我們回頭再來看現在國內BAT在內的網際網路巨頭,每家公司都有數不清的業務線,更不要說通過財務投資入股了多少家創業公司。

「反壟斷」會怎樣改變普通人的生活?

80後、90後應該會記得,當我們剛開始接觸計算機和網際網路時,無論是街頭的網吧還是學校的微機室,總會用IE瀏覽器那個大大的「E」字來指代「上網」。

2010年之前,仿佛IE瀏覽器就是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就是IE瀏覽器。

如果沒有針對微軟的那場反壟斷案,很可能到今天,所有人用的仍然是IE瀏覽器。而在沒有選擇與比較的情況下,我們不會覺得IE難用,只會認為瀏覽器就是這樣,想像不到還有其它可能。

壟斷的原罪,往往並不是從你身上賺錢,賺很多錢,而是讓整個市場失去可能性,讓所有人失去選擇的權利,讓你認為本應如此,只能如此。

故事講到這裡,我們講的其實不僅是發生在美國的故事,也是今天正發生在中國的故事。巨頭的觸角可以伸入任何行業,並通過本身擁有的資金,資源,品牌優勢來碾壓其他公司。

今天很多人會覺得,淘寶只能用支付寶支付是天經地義的,微信不能分享其它公司連結是理所當然的,百度搜索只展示百家號的文章是無法避免的。這時,我們的想像力某種意義上已經被壟斷鎖死了。

這樣持續下去,如果有一天,當你打車、網購、訂機票、叫外賣、刷短視頻只能在某幾個APP上實現的時候,企業是不是還願意把用戶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又有誰有權利來約束這些企業的行為?

所以,讓我們一起來關注這份反壟斷指南的後續吧,因為它真的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

相關焦點

  • 他山之石:美國反壟斷往事
    中國的反壟斷指南還在徵集意見之中,不過,我們或許可以通過美國人的做法,來了解反壟斷,以預判未來。什麼樣的「壟斷」會被重罰?迄今為止,對科技行業影響最深遠的反壟斷案,是從1998年到2001年的「合眾國訴微軟案」。你猜,微軟因為壟斷遭到重罰,是哪款產品惹來的禍?A. Windows 作業系統;B. Office 辦公軟體;C.
  • 美國反壟斷史百年風雲
    2018年,我國反壟斷機構迎來機構大調整,原本分散在三個部委的反壟斷執法部門,都集中到一個部門之下。但隨之而來的,是編制縮減至45人,出現「一個人幹五個人的活」的情形。但同時,無論歐盟還是美國,他們的反壟斷執法機構,都達到了2000人的體量。
  • 《美國往事》與中國導演
    《美國往事》裡的「性」說起電影《美國往事》,你會想到什麼?黑幫、兄弟、背叛,還是貫穿始終、揮之不去的懷舊氛圍?這些是大部分影迷的答案,很少會有人去談論這部電影裡「性」——因為確實不重要。《美國往事》是我讀大學時很愛的一部電影,許多年後重看,才發現當年的所謂「好看」,大概只是一種朦朧的感覺,箇中緣由其實並不明了。我很懷疑,或許電影裡那些對於一個少年來說絕對稱得上瞠目結舌的「性展示」,才是我覺得好看的真實原因。
  • 美國的反壟斷,不過是一場笑話
    成為擺在美國司法系統和公眾面前的選擇題。2Facebook、谷歌、亞馬遜、蘋果之所以被當作新時代的反壟斷標的,正是因為反壟斷小組委員會主席David Cicilline在開頭時對這幾家公司的描述,這四家公司是如今網際網路時代當之無愧的「在線經濟的皇帝」。
  • 美國政府正式以反壟斷起訴谷歌
    • 安裝了 30 萬次的廣告攔截器出售後變成了惡意軟體 • 美國宇航局和諾基亞將在月球表面安裝4G 網絡• 作者:硬核老王 •(本文字數:706,閱讀時長大約:1 分鐘)美國政府正式以反壟斷起訴谷歌美國司法部今日正式向谷歌提出反壟斷訴訟
  • 美國政府對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
    路透社剛剛消息稱,美國司法部和11個州20日對谷歌公司提起反壟斷訴訟,理由是谷歌涉嫌利用其市場勢力攻擊競爭對手而違反法律(原標題《路透社:美國政府對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編輯王一川)
  • 《美國往事》的評價怎麼樣?
    《美國往事》是1984年上映,由瑟吉歐·萊昂執導,羅伯特·德尼羅、詹姆斯·伍茲、伊莉莎白·麥戈文、塔斯黛·韋爾德等人主演的一部傳記式黑幫電影。 故事發生在1920年代的美國,男主「麵條」和麥克斯帶領一幫小夥伴們在街頭混生活。
  • 《美國往事》:回首往事如煙,感傷無處祭奠
    可以說,《美國往事》是黑幫電影的又一個開拓性突破。《美國往事》是一部經典的黑幫犯罪電影,導演瑟吉歐·萊昂 於1984年執導並發行。這部電影雖然以黑幫傳奇為主,但與傳統的黑幫類型電影形成了反差。它以豐富的鏡頭語言生動地表達了故事背後的人性和情感。可以說,過去的美國是黑幫類型電影的又一個首映突破。
  • 《美國往事》:對往事的追憶,是對青春不復的惋惜與夢碎的不甘
    《美國往事》是由義大利導演賽爾喬·萊昂內執導的電影,1984年在美國上映。影片以紐約的猶太社區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麵條從懵懂少年成長為黑幫大佬的歷程,同時也展現了美國從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的黑幫史。該片獲第38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服裝設計獎、最佳配音獎,第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獎等。
  • 美國司法部正計劃對谷歌進行反壟斷調查
    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美國司法部正計劃對 Alphabet 的子公司谷歌進行反壟斷調查。華爾街日報援引匿名消息來源稱,聯邦貿易委員會與美國司法部共同提交了聯邦反託拉斯案。
  • 美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承繼
    美國司法部之前分為兩組調查谷歌:谷歌搜索業務是反壟斷重點;另一組則調查谷歌的在線廣告業務。按照美國反壟斷法規此前關於自然壟斷的定義,一家公司依靠自己的產品和技術獲得市場主導地位並不屬於壟斷,但涉及到利用主導地位打壓競爭對手才算是違法行為。除了美國司法部,打算一道起訴谷歌的還有德克薩斯、科羅拉多、愛荷華以及路易斯安那州等十多個州的司法部長。
  • 觀影《美國往事》,一部往事情深的電影
    該影片是根據哈利·格力小說改編改變而成,導演是賽爾·萊翁內,文章開篇以影片的主題開始講述,像其他電影一樣愛情是吸引觀眾最大賣點此片也不例外,但是麵條對於戴莫拉的那種從純潔走向絕望也無不吸引人,而這部影片另一個主題是友情,麵條與麥克斯的,從好夥伴到背叛,而蘇牧將其作為表層主題,而其真正的主題是美國神話
  • 反壟斷影響美國科技業:谷歌、微軟、Facebook等巨頭被緊盯
    「反壟斷」成為熱門詞,輸入「反壟斷」進行搜索,美國科技巨頭絕對是出現頻率最多的關鍵詞之一。英法開徵「數字稅」、歐盟提交《數字服務法案》、美國科技巨頭面臨全面監管......當前全球範圍內針對平臺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監管持續趨嚴。
  • 美國司法部以「歧視美國勞工」起訴Facebook 反壟斷訴訟最快「下周...
    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當地時間周四,美國司法部宣布,Facebook涉嫌「刻意設計招聘系統,拒絕合格美國工人公平獲取崗位信息,但設法招募臨時籤證持有人並贊助其獲得綠卡」,將要求其對因此受到損失的美國工人進行民事賠償並停止這一行為。
  • 中國準備對美國谷歌安卓系統發起反壟斷調查?
    9月30日消息,有知情人士稱,中國準備對美國Alphabet公司旗下的谷歌公司發起反壟斷調查,調查有關谷歌利用其安卓作業系統的主導地位扼殺其競爭對手的指控。知情人士稱,對谷歌的指控是由電信設備巨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於2019年提出的,已由中國反壟斷監管機構提交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審查。報導稱,一名知情人士指出,有關是否對谷歌進行正式調查的決定可能最快在10月做出,並可能受到中美關係的影響。
  • 網際網路反壟斷
    網際網路「二選一」往事被稱作「中國網際網路反壟斷第一案」的「3Q大戰」,背後圍繞著「二選一」展開。 2008年,中國《反壟斷法》頒布。兩年後便發生了一起典型案例。方興東還曾評價,由於反壟斷法規成熟,美國科技市場上幾乎每隔5年就會出現一批影響世界的網際網路公司。而反觀國內,目前基本上仍處於第一代網際網路精英掌舵的時代,在各個領域留給後來者的生存空間很少。 直到如今,中國網際網路「二選一」事件依然屢見不鮮。
  • 美國司法部對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
    不過,收稅仍無法打破谷歌的壟斷地位,因此美國準備自己出手了。這將是美國20多年來對科技公司在壟斷方面發起的最有力的法律挑戰,有可能會撼動矽谷的歷史,因此具有裡程碑意義。 作為美國本土企業,谷歌在美國搜索查詢中佔據了約80%的市場。
  • 去看電影《美國往事》
    《美國往事》於1984年2月在美國發行。雖然這是部老電影,但還是值得一看。一。故事大綱在紐約猶太社區中,主人公「麵條」最初只是一個小混混,後來變成了黑幫大佬。這部電影是關於他的成長和黑幫兄弟。麵條只是黑幫字符代言人和另一個重要字符麥克斯中的一個。
  • 美國科技巨頭大限將至?反壟斷報告即將出爐
    中關村在線消息:北京時間9月30日,近日有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反壟斷小組委員會計劃在下周一的時候發布針對美國四大科技巨頭亞馬遜、Facebook、蘋果和谷歌的反壟斷指控報告。美國科技巨頭大限將至?
  • 臉書遭美國雙重反壟斷訴訟 面臨被拆分風險?
    臉書遭美國雙重反壟斷訴訟 面臨被拆分風險?參與互動   臉書遭美國雙重反壟斷訴訟 面臨被拆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