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走向未來之城,以鵬城智能體創建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2020-09-24 科技先生

文 | 柳華芳

「人類的全部智慧都包含這兩個詞中:等待和希望」 ——大仲馬

「永遠保持面向陽光,陰影就會被你甩在身後」 ——沃爾特·惠特曼

華為全聯接2020,華為首次提出智能升級的參考架構「智能體」,面向智能社會,將全場景智慧的理念進行技術落地,與合作夥伴一起,通過聯接、雲、AI、計算、應用「5機」深度融合,掀起智能社會的新基建浪潮。

智能體不是一個追趕時髦的科技概念,而是一套科學、完整、龐大的雲網端邊生態系統,是政企從數位化轉型走向智能升級的參考架構,是「把複雜留給華為,把簡單留給客戶」理念之下打造的一體化AI能力平臺。

深圳是華為誕生之地,是中國乃至全球的科技創新之城,也是智能社會的探索者和實踐者,是未來城市的標杆。「鵬城智能體」浮出水面,是華為「智能體」構架之下的首個城市智能體,也是深圳精神的最佳呈現。

鵬城智能體:點亮深圳,智慧先鋒,未來城市的標杆

9月24日,深圳攜手華為,宣布共建「鵬城智能體」,打造智慧城市的數字底座、城市感知體系、泛在連接網絡,建設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先進城市智能中樞,創建全國數字經濟的樣板城市。

「鵬城智能體」將以「數據」為基礎,融合5G、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數基、數網、數紐、數腦、數體」系列工程,打造數據驅動、智能感知、深度學習、一體協同的城市級智能協同體系。

鵬城智能體發布

近年來,深圳與華為一起共建智慧城市,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真真切切地提升了社會協同的效率,而這也是「鵬城智能體」的前期探索,未來更加充滿想像力。

數字政務:深圳已實現了98%的行政審批事項進行網上辦理,實現了95%的行政許可事項「零跑動」。

智慧交通:深圳建設了全市 AI 智能信號燈控「一張網」等智慧交通服務,城市高峰期機動車通行速度提升 10%,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智慧機場:深圳機場全面實現了刷臉登機、機位智能分配,機場出港航班準點率達 90%,位居全球大型機場前列,旅客平均等待時間縮短40%。

智慧醫療:深圳實現了所有醫院醫學檢驗和影像檢查結果的互聯互通互認,讓患者平均節4分鐘左右的排隊時間,每年降低患者就醫費用4000 多萬元。

智慧氣象:深圳變得太性感了,天氣預報居然可以精確到一公裡,非常不可思議。原理是這樣子:深圳各分區部署高清攝像機,採集天空的雲、雨、霧等圖像數據,5G實時數據實時回傳到雲端,拼成雲天全景拼圖,和氣象雷達數據擬合,用AI技術精準預測到4小時以內的天氣變化,可隨時隨地知曉方圓一公裡的天氣變化。

鵬城智能體不是孤立、生硬的存在,不是冰冷的設備或數據,是深圳城市活力、溫度、精神在數字空間的完整映射,讓深圳城市治理走向「能感知,會思考,可執行,能進化、有溫度「,讓城市服務走向主動、精準、智能、高效。

鵬城智能體不是虛頭巴腦的潮流概念,而是真真切切地改變了城市,非常智慧化,非常人性化,讓人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智慧城市的便利和高效。當然,鵬城智能體的背後,是華為「智能體」的先進理念、強大技術、豐厚生態,而深圳無愧於科技之城、人文之城的美名。

華為正在將「智能體」開放給更多的城市、企業,不僅點亮智慧深圳,也將點亮更多的中國城市、全球城市。鵬城智能體將會成為全行業的聚光點,也將是未來城市的樣板和標杆。

開放生態的智能體,未來城市的AI引擎

智慧城市是當下的科技熱點,很多科技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那麼,華為「智能體」的魔力到底在哪裡呢?

在我看來,智慧城市是極為複雜的系統,涵蓋政務、企業、生活、交通等方方面面,在實施推進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多套技術構架、多張網、安全水平參差不齊、智能化水平混亂等數據圍牆,這樣會有很高的邊際成本。

為了實現全場景智慧的夢想,華為提出了「智能體」,是一套開放的技術參考構架,是一個開放的生態體系,可以讓華為、客戶、合作夥伴一起參與進來,進行生態共建,從而實現社會效應最大化、成本效率最優化。華為「智能體」不是一個靜態構架,是一個開放、立體感知、全域協同、精確判斷、持續進化的智能系統,可以用於智慧城市,也可以用於企業場景。

華為「智能體」有四層架構,分別是智能交互、智能聯接、智能中樞、智慧應用,將萬物互聯的聯接、雲、AI、計算、應用進行協同創新,將成千上萬的場景變成能力接口API,讓城市走向可編程、充滿想像力的未來城市,堪稱未來城市的AI引擎。

智能交互:聯通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讓軟體、數據和AI算法在雲邊端自由流動。

智能聯接:無縫覆蓋、萬物互聯,從而實現應用協同,數據協同,組織協同。

智能中樞:是智能體的大腦和決策系統,基於雲基礎設施,賦能應用,使能數據、普惠AI,支撐全場景智慧應用。

智慧應用:加速聯接、雲、AI、計算等技術與行業知識的深度融合,與客戶、夥伴協同創新,重構體驗、優化流程、使能創新。

為了打造「智能體」開放生態,華為正在全力推進軟體生態、服務生態、邊緣計算產業生態,推動全產業生態的進化和升級,會帶來方方面面的創新體驗,也會帶動中國科技企業的下一輪集體爆發。未來城市的夢想之路,是智能社會的成就之路,也是技術革命、產業革命、體驗革命的創新之路。

未來城市是數據高度密集、場景高度複雜的重大挑戰,需要強大的系統級、一站式、可學習進化的AI大腦。華為智能體正是為此而來,讓智慧城市不再是分散零工式的打補丁,變成一站式、系統化、智能化的先進智能社會模式。

重構社會效率,智能經濟大爆炸

華為是一家中國企業,更是一家全球企業,華為想問題不會是盯著市場競爭,而是會放眼人類社會的進化。智能體不是一個產品概念,甚至超越作業系統概念,更趨向於一種社會引擎、一種生態引擎,是華為全場景智慧的落地和使能,也將成為智能經濟大爆炸的驅動引擎。

我們正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爆發的歷史拐點,IDC、中國信息化百人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編撰了《智能體》白皮書,推動城市、行業、企業在智能升級中合理運用「智能體」參考架構,提出了智能體構建的三大階段,加快智能社會的演進。

在產業側、企業側、社會大眾等維度,華為智能體正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落地方式,必將重構社會效率,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意味著無數新機會、新模式、新業態的可能性。

繁榮的軟體與服務生態、邊緣計算生態,是智能體發展的兩大關鍵,也將催生空前的產業機會。華為預計,未來五年,軟體與服務全球空間高達1萬億美金,邊緣計算產業全球空間高達5000億美金。

在智能體的生態構建之路上,華為雲是重要的支撐者和使能者,雲服務生態、邊緣計算生態、設備連接等都是完全開放,會讓智能體的部署、實施變得更容易。在智慧城市、智能社會的未來之路上,華為的全方位技術能力、工程能力、服務履約能力會充分展現,華為雲迎來了自己的大時代,也將帶動一大批「智能體」生態夥伴的崛起。

當網際網路+ 變成 AI+ ,中國走在人工智慧時代的最前沿,而華為智能體卻不僅屬於華為,而是屬於中國乃至全人類,代表了未來人類社會的協同模式、生活模式。

越科技,越人文。智能體是未來城市的AI引擎,華為是構架師和布道師,而我們也要思考一個科技哲學命題:人類是智慧生命體,社會將是智能體,那麼,生命體和智能體之間會不會誕生新物種,人類會不會擁有第六感、第七感?

相關焦點

  • 深圳攜手華為宣布共建鵬城智能體
    一臺手機,可掌上辦理4700餘項政務服務;利用大數據等技術,優化交通信號燈的控制的「綠波帶」, 讀車數放行,駕駛暢通無阻……在深圳,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助推智慧城市建設,一座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的數字之城呼之欲出。
  • 深圳攜手華為發布共建鵬城智能體
    昨日,在華為全聯接2020大會上,華為正式發布了智能體;同時,深圳市與華為發布了共建鵬城智能體。深圳將攜手華為,通過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城市級一體化智能協同體系,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為市民和企業提供主動、精準、智能、高效的城市服務,創建數字經濟的樣板城市。
  • 深圳與華為發布共建鵬城智能體
    9月24日,在HUAWEI CONNECT 2020期間,華為發布了智能體,這是業界首次針對政企智能升級提出的系統化參考架構。客戶和夥伴可以基於智能體打造自己的智能方案,使能千行百業智能升級,共建全場景智慧。
  • 華為雲,加速深圳創建全國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深圳市市長陳如桂受邀參加並做主題演講,陳如桂介紹, 深圳將建設鵬城智能體,打造智慧城市的數字底座、城市感知體系和泛在聯接網絡,建設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先進城市智能中樞,進一步推動城市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人性化、品質化,全力創建全國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 城市智能體「四城同奏」
    從人本價值角度重新思考、構建、實現城市與人的和諧關係,通過打造開放的、可協同交互的智能體系,讓智慧無處不在、可感可用,持續優化以人為本的體驗,數字之城深圳做出了先行示範。當然,這只是全場景智慧深圳的部分建設成效,以深圳市與華為聯合共建「鵬城智能體」為新起點,深圳致力於構建全場景智慧城市樣板,以「一圖全面感知、一號走遍深圳、一鍵可知全局、一體運行聯動、一站創新創業、一屏智享生活「6個一」為目標,以精細化治理,繡出市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 華為侯金龍:通過5G等方面技術優勢 華為與深圳共同打造鵬城智能體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在深圳打造鵬城智能體的過程中,華為發揮在5G、雲、AI、計算等方面的技術優勢,來共同打造解決方案。我們希望智能體能夠從深圳走向全國、走向全球,從城市走向其他各個行業。」9月23日,在2020華為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 2020)期間,華為舉行了共創行業新價值媒體見面會。
  • 發布鵬城智能體,華為雲都有哪些創新實踐?
    9月24日, HUAWEI CONNECT 2020進入第二天,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與深圳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劉佳晨共同發布鵬城智能體。鵬城智能體將以「數據」為基礎,融合5G、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數基、數網、數紐、數腦、數體」系列工程,打造數據驅動的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城市級一體化智能協同體系,進一步推動深圳城市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人性化、品質化,創建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 深圳市攜手華為宣布共建鵬城智能體
    9月24日,在HUAWEI CONNECT 2020期間,深圳市與華為攜手宣布共建鵬城智能體,通過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城市級一體化智能協同體系,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引領未來深圳智慧城市建設,將深圳智慧化水平推向更高階。同時,華為還發布了智能體,這是業界首次針對政企智能升級提出的系統化參考架構。
  • 華為智能體發布,將攜手深圳打造「數字中國」城市典範
    華為打造行業智能體在本次會議上,華為還宣布與深圳市發布共建鵬城智能體,創建數字經濟樣板城市。「產業界正處於從政企上雲向政企智能升級、從單場景AI創新向全場景智慧的轉變過程。」截至目前,華為已經攜手夥伴在超600個項目中探索和實踐智能體,廣泛應用於政府與公共事業、交通、工業、能源、金融、醫療、科研等行業;還創造了8000名數字員工。
  • 華為智能體,讓智慧城市看得見、摸得著
    10月11日,華為與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發起「共建數字應用第一城,打造榕城智能體」啟動儀式,旨在強化「數字福州」在全國的創新示範作用。此前,華為已與成都高新區管委會籤訂協議宣布共建蓉城智能體、與深圳市共建鵬城智能體,創建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 我們的未來之城:華為助力深圳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華為企業BG總裁彭中陽表示,「華為希望通過5G、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構建城市新基礎設施,聯合眾多生態夥伴把不同的行業場景做細,讓企業、個人、城市管理者有更多的獲得感,通過數據激活新的能量,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華為有信心助力深圳打造成全球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 打造鵬城智能體,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
    在這裡我先透露一點,未來,我們將聚焦「優政、興業、惠民」,建設主動、精準、智能的整體數字政府,發展數據要素資源依法自由流動的蓬勃數字經濟,提供安全可信、平等普惠的數字市民服務,簡單說就是打造數字政府、數字經濟和數字市民三位一體的數字深圳,以此來助力加快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高水平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華為郭平:如何用5「機」將深圳建成全球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今年正值深圳特區建設四十周年,在「新基建」大背景下,深圳希望進一步發展5G、AI、雲等產業,點亮5G智慧之城,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那麼,已經是5G領先者的深圳,應該如何再上一層樓,實現更多5G商業成功?「打造5『機』數字經濟樣板,更重要的是切切實實把良好體驗帶給城市的企業和市民,達到興業、惠民和優政的目標。」郭平進一步解釋說。實際上,深圳的智慧建設已經初見成效。比如,在深圳政務方面,智能客服、智能預審、智能填報等應用引進後,相比傳統方式等候時間縮短50%。再比如深圳交通,採取AI智能信號燈控一張網等方法,使得機動車通行速度提升。
  • 共建鵬城智能體,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
    智能體是政企智能升級參考架構,以云為基礎,以AI為核心,通過雲網邊端協同,構建開放、立體感知、全域協同、精確判斷和持續進化的智能系統,為城市治理、企業生產、居民生活帶來全場景智慧體驗。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劉佳晨(右)與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左)發布共建鵬城智能體。
  • 走進鵬城智能體,華為在光明科學城舉辦園區智能體高峰論壇
    (原標題:走進鵬城智能體,華為在光明科學城舉辦園區智能體高峰論壇)
  • 助陣建設鵬城智能體,華為雲都有哪些創新實踐?
    深圳市市長陳如桂受邀參加並做主題演講,陳如桂介紹, 深圳將建設鵬城智能體,打造智慧城市的數字底座、城市感知體系和泛在聯接網絡,建設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先進城市智能中樞,進一步推動城市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人性化、品質化,全力創建全國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 深圳獲「全球使能技術大獎」:「城市智能體」正引領未來智慧城市建設
    ,成為全國推出的首個城市智能體樣板。智慧城市中,未來面向場景應用,一定要考慮場景化跨領域的一體化應用,真正的三融五跨,從打破數據孤島走向聯接孤島,尊重現有業務系統數據獨立性和垂直管理要求。建設數據標準和數據平臺,實現數據共享,一定要讓多部門的數據面向一些城市治理的場景、城市應用的場景發揮作用。
  • 每日經濟新聞:未來已來 華為助力深圳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作為植根深圳走向全球的科技企業,深圳的先行成就華為,華為的先行推動深圳發展。華為企業BG總裁彭中陽表示,「華為希望通過5G、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構建城市新基礎設施,聯合眾多生態夥伴把不同的行業場景做細,讓企業、個人、城市管理者有更多的獲得感,通過數據激活新的能量,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華為有信心助力深圳打造成全球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 走進鵬城智能體,華為在光明科學城舉辦園區智能體高峰論壇_發現...
    2020年12月22日,「走進鵬城智能體」系列首場活動「光明科學城園區智能體高峰論壇」在深圳市光明區拉開序幕。活動結合了以光明科學城為代表的新建園區的智慧化需求,邀請近200位各級主管部門、合作夥伴代表共同探討與研究,一同打造有競爭力的園區智能體方案,全力助推光明區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 智能體的奇幻漂流之「成都摺疊」篇
    不久之前,我們曾經介紹分析過華為發布「智能體」技術參考架構,對於產業智能革命的鼎新作用。其中咱們一起聊過深圳的「鵬城智能體」有種種智能價值。對此,有讀者留言詢問,類似鵬城智能體這樣的城市級智能體到底是否能快速普及,在其他城市形成規模化複製推廣?畢竟我們不能每當想要體驗全場景智慧就飛去深圳,智能體嘛,還是身邊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