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陣建設鵬城智能體,華為雲都有哪些創新實踐?

2020-09-23 51CTO

9月23日, HUAWEI CONNECT 2020拉開帷幕,圍繞「共創行業新價值」的主題,華為攜手全球ICT產業各方,共同探討行業數位化的發展方向和未來機遇。深圳市市長陳如桂受邀參加並做主題演講,陳如桂介紹, 深圳將建設鵬城智能體,打造智慧城市的數字底座、城市感知體系和泛在聯接網絡,建設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先進城市智能中樞,進一步推動城市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人性化、品質化,全力創建全國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為加速數字深圳的建設,近年來,華為不斷通過雲計算、AI、5G等創新技術在數字政務、交通、氣象等多個領域取得豐碩成果。而華為雲在深圳的系列創新實踐,也成為數字城市建設的標杆。

在數字政務方面,基於華為雲,深圳市構建了「1」個全市政務雲平臺、「10」個區級政務雲平臺的總體架構,「N」個特色部門雲、支撐全市53個委辦局、230多個核心業務上雲。同時,華為雲還打通了深圳42個系統、100多類數據,融合海量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包括28萬多路監控視頻,形成了市-區-街道三級聯動指揮體系。通過相關信息的「一圖全面呈現」「一網運行聯動」,實現用數據驅動城市管理服務精細化、科學化、智能化。

為讓深圳交通更順暢,深圳交警將人工智慧和5G技術全面運用到交通執法、治堵、指揮等方面。通過和華為雲合作,深圳交警將基於AI、大數據等技術推出的紅綠燈配時方案,部署到全市約200個路口。初步成果顯示,在高峰期路口通行能力可提升約10%。計劃未來幾年內,將深圳2000多個路口接入系統,全面提升全市路口的通行能力。

除了幫助深圳暢通地面交通,華為雲還在積極幫助深圳打造更智能的空域交通。2018 年 11 月開始,深圳機場開始建設機位資源智能分配系統,2019 年正式上線。該系統將深圳機場航班靠橋率提升了 10 個百分點,每個廊橋每天能多保障一個航班,一年之內為 400 萬旅客省去了坐擺渡車的麻煩。同時,它還將機位分配的時間縮短為 1 分鐘。

智慧氣象方面,華為雲將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為深圳市氣象局發展新一代超大城市精準預報系統,推出基於智能網格的新一代超大城市精準預報提供技術支撐,實現包括智能感知、精準預報、智慧服務等,讓大眾體驗&34;的個性化精準貼身氣象服務。

今年是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四十年間,深圳從一座小漁村發展成人口超2000萬的超大型國際化城市,讓世界見證深圳速度。未來,深圳將如何從更高層次、更寬視野審視城市管理,建立更加科學的城市治理體系?華為雲將持續創新,助力城市探索和解決未來發展難題。

相關焦點

  • 發布鵬城智能體,華為雲都有哪些創新實踐?
    鵬城智能體將以「數據」為基礎,融合5G、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數基、數網、數紐、數腦、數體」系列工程,打造數據驅動的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城市級一體化智能協同體系,進一步推動深圳城市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人性化、品質化,創建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 深圳攜手華為發布共建鵬城智能體
    昨日,在華為全聯接2020大會上,華為正式發布了智能體;同時,深圳市與華為發布了共建鵬城智能體。深圳將攜手華為,通過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城市級一體化智能協同體系,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為市民和企業提供主動、精準、智能、高效的城市服務,創建數字經濟的樣板城市。
  • 深圳與華為發布共建鵬城智能體
    深圳市與華為發布共建鵬城智能體,通過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城市級一體化智能協同體系,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引領未來深圳智慧城市建設,將深圳智慧化水平推向更高階。鵬城智能體將以「數據」為基礎,融合5G、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數基、數網、數紐、數腦、數體」系列工程,打造數據驅動的、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城市級一體化智能協同體系,把深圳建設成「數字中國」城市典範。
  • 深圳市攜手華為宣布共建鵬城智能體
    9月24日,在HUAWEI CONNECT 2020期間,深圳市與華為攜手宣布共建鵬城智能體,通過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城市級一體化智能協同體系,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引領未來深圳智慧城市建設,將深圳智慧化水平推向更高階。同時,華為還發布了智能體,這是業界首次針對政企智能升級提出的系統化參考架構。
  • 華為侯金龍:通過5G等方面技術優勢 華為與深圳共同打造鵬城智能體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在深圳打造鵬城智能體的過程中,華為發揮在5G、雲、AI、計算等方面的技術優勢,來共同打造解決方案。我們希望智能體能夠從深圳走向全國、走向全球,從城市走向其他各個行業。」9月23日,在2020華為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 2020)期間,華為舉行了共創行業新價值媒體見面會。
  • 共建鵬城智能體,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
    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劉佳晨(右)與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左)發布共建鵬城智能體。在當天會議現場,深圳市與華為發布共建鵬城智能體,通過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城市級一體化智能協同體系,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引領未來深圳智慧城市建設,將深圳智慧化水平推向更高階。
  • 深圳攜手華為宣布共建鵬城智能體
    一臺手機,可掌上辦理4700餘項政務服務;利用大數據等技術,優化交通信號燈的控制的「綠波帶」, 讀車數放行,駕駛暢通無阻……在深圳,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助推智慧城市建設,一座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的數字之城呼之欲出。
  • 華為智能體,讓智慧城市看得見、摸得著
    10月11日,華為與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發起「共建數字應用第一城,打造榕城智能體」啟動儀式,旨在強化「數字福州」在全國的創新示範作用。此前,華為已與成都高新區管委會籤訂協議宣布共建蓉城智能體、與深圳市共建鵬城智能體,創建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 打造鵬城智能體,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
    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深圳,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也是快人一步,例如「秒報秒批一體化」政務服務的新模式就一直為市民所津津樂道。  2020年9月24日,新華網《新華訪談》節目組與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劉佳晨女士、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先生圍繞智慧深圳的成果、經驗以及與深圳市攜手華為等共同建設的鵬城智能體展開探討,並為我們描繪了更美好的智慧深圳生活。
  • 華為發布智能體
    華為雲提供了基於擎天架構的華為雲公有雲服務、華為雲Stack和華為雲邊緣系列方案,通過統一雲管理系統ManageOne,分權分域精細管控,匹配政企治理架構。通過3階11步,標準化、輕量化、工程化,華為雲Stack能夠快速同步華為的新服務能力。目前,華為雲Stack在客戶數據中心提供10大類70+雲服務。在全球範圍內,華為雲Stack已交付了4000多個項目。 · 智慧應用:智慧應用是智能體的價值體現。通過與客戶、夥伴的協同創新,加速ICT技術與行業知識的深度融合,重構體驗、優化流程、使能創新。
  • 華為發布智能體,攜手夥伴共建全場景智慧
    在本次會議上,深圳市與華為發布共建鵬城智能體,通過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城市級一體化智能協同體系,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引領未來深圳智慧城市建設,將深圳智慧化水平推向更高階。同時,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分別分享了智能體在油氣、製造等行業的應用實踐。
  • 深圳走向未來之城,以鵬城智能體創建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深圳是華為誕生之地,是中國乃至全球的科技創新之城,也是智能社會的探索者和實踐者,是未來城市的標杆。「鵬城智能體」浮出水面,是華為「智能體」構架之下的首個城市智能體,也是深圳精神的最佳呈現。鵬城智能體:點亮深圳,智慧先鋒,未來城市的標杆 9月24日,深圳攜手華為,宣布共建「鵬城智能體」,打造智慧城市的數字底座、城市感知體系、泛在連接網絡,建設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先進城市智能中樞,
  • 或許只有華為,才能送出「智能體」
    華為雲與計算城市峰會的深圳站期間,侯金龍就已提出:「讓雲無處不在,讓智能無所不及,共建全場景智慧。」當然,如此時對「無處不在」和「無所不及」尚不能具象地理解,或可參考此次華為全聯接2020期間,深圳市與華為宣布攜手共建的「鵬城智能體」。
  • 華為智能體發布,將攜手深圳打造「數字中國」城市典範
    華為打造行業智能體在本次會議上,華為還宣布與深圳市發布共建鵬城智能體,創建數字經濟樣板城市。「產業界正處於從政企上雲向政企智能升級、從單場景AI創新向全場景智慧的轉變過程。」截至目前,華為已經攜手夥伴在超600個項目中探索和實踐智能體,廣泛應用於政府與公共事業、交通、工業、能源、金融、醫療、科研等行業;還創造了8000名數字員工。
  • 走進鵬城智能體,華為在光明科學城舉辦園區智能體高峰論壇
    (原標題:走進鵬城智能體,華為在光明科學城舉辦園區智能體高峰論壇)
  • 打造行業智能體,共建全場景智慧
    智能體是政企智能升級參考架構,以云為基礎,以AI為核心,通過雲網邊端協同,構建開放、立體感知、全域協同、精確判斷和持續進化的智能系統,為城市治理、企業生產、居民生活帶來全場景智慧體驗。在本次會議上,深圳市與華為發布共建鵬城智能體,通過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城市級一體化智能協同體系,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引領未來深圳智慧城市建設,將深圳智慧化水平推向更高階。
  • 「蓉城智能體」落地,華為智能體開啟「星火燎原」
    當日,深圳市與華為攜手宣布共建「鵬城智能體」。出人意料的是,短短5天之後,9月 29日,成都高新區管委會與華為在成都籤署了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項目合作框架協議,並宣布攜手共建蓉城智能體。如果說,「鵬城智能體」是華為「智能體」在城市領域落地的發軔,那麼,「蓉城智能體」的落地,則是華為智能體開啟星火燎原模式的起點。深圳與成都,一南一西,為華為智能體在全國落地開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深圳市攜手華為發布《鵬城智能體-城市安全發展白皮書》
    e公司訊,11月11日,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2020上,深圳市攜手華為發布《鵬城智能體-城市安全發展白皮書》。該白皮書由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華為、應急管理部通信信息中心和南方科技大學共同撰寫,基於多方對城市安全發展的研究理解和業界經驗,從安全發展建設實踐角度,為深圳城市安全發展智能升級提供頂層設計和實施路徑。
  • 哪塊雲有雨?華為新發布的智能體可以告訴你
    「華為和深圳市聯合打造了鵬城智能體。」侯金龍是華為雲與計算BG的總裁,在華為全聯接2020上,他揭秘了這個奇蹟背後的秘密,「這個案例說明,通過5G、雲、AI、智能邊緣的深度融合,形成一體化的智能系統,就可創造出業界當前最領先的智慧體驗。」
  • 三問智能體,華為如何落地全場景智慧
    智慧應用:加速聯接、雲、AI、計算等技術與行業知識的深度融合,與客戶、夥伴協同創新,重構體驗、優化流程、使能創新。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直言,智能升級是企業和行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智慧應用則是智能體的價值呈現,通過與客戶、夥伴協同合作,來實現應用的創新。侯金龍以鵬城智能體為例,介紹了智能體在天氣預報等實際場景中的應用。「全市分區部署高清攝像機採集天空的雲、雨、霧等圖像數據,通過5G將收集到的數據實時回傳到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