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電政策主要從機構改革、媒體融合、產業建設、技術創新、視聽內容等五方面著力。
《2019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廣播節目製作時間801.87萬小時,與2018年基本持平;播出時間1553.40萬小時,同比增長1.75%。電視節目製作時間345.58萬小時,同比下降3.40%;播出時間1950.99萬小時,同比增長1.35%。
另一方面,中宣部副部長,廣電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聶辰席也在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的主旨演講中提到,「用戶繼續保持增長,截至今年6月,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到8.88億,佔網民整體的94.5%。IPTV總用戶數超過3億,同比增長6.9%;網際網路電視終端激活規模達2.6億臺,同比增長21%,覆蓋用戶超過6.11億人。有的視聽平臺付費會員數已經過億,發展模式更加豐富。」
可以說,無論廣播電視還是網絡視聽行業,都已經進入盤活存量、發掘增量的階段,或者「正在由高速增長階段進入到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在這一階段,引領市場向良性發展的「看得見的手」尤其重要。時值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等時間節點,政策所起到的引導作用與規範價值就更加明顯。基於此,2020年,廣電政策主要從機構改革、媒體深度融合、產業建設、技術創新、視聽內容等五方面著力。
▍機構改革:精簡精辦、做優做強,推動高質量發展
為促進廣播電視播出機構整合資源、優化結構,推動頻率頻道高質量、融合化發展,廣電總局近年來持續鼓勵支持播出機構精簡頻率頻道數量,提升頻率頻道質量。
2020年從年初至8月中旬,廣電總局先後批准撤銷7套電視頻道和1套廣播頻率,分別為:西藏廣播電視臺停播經濟生活服務頻道,湖南廣播電視臺撤銷時尚頻道,上海廣播電視臺撤銷東廣新聞資訊廣播,廣州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少兒頻道、購物頻道3個頻道整合為南國都市頻道(4K超高清),廣東廣播電視臺珠江電影頻道與影視頻道整合為影視頻道,浙江廣播電視臺影視娛樂頻道和教育科技頻道整合為教科影視頻道,廈門廣播電視臺撤銷少兒生活頻道。
此外,在加快推動廣電頻道頻率資源整合、結構優化、精簡精辦之外,高清、超高畫質電視發展成為「減量」之外做「增量」的最主要模式。今年上半年,廣電總局批准 70個電視頻道高標清同播,13個衛視頻道的高清同播頻道通過直播衛星傳輸,調整開辦1個4K超高清頻道。截至當時,共批准526個高畫質電視頻道,包括471個開路高清頻道(含3個4K超高清頻道)、55個付費高清頻道(含2個4K超高清付費頻道)。
11月4日,廣電總局網站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專業電視頻道建設管理的意見》。《意見》強調要建立優勝劣汰機制,通過開展考核評價、強化激勵懲戒措施,積極支持優秀專業電視頻道做優做強,對嚴重偏離頻道定位、內容導向不正、節目質量低劣、綜合效益低下或不具備開辦能力的專業電視頻道堅決實施退出。
與此同時,縣級廣播電視臺播出機構及其頻率頻道的設置管理被進一步下放至省級管理部門,意在提高頻率頻道的監管效率。根據國務院《關於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11月6日,廣電總局網站發布了《關於落實國務院下放縣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有關行政許可事項的通知》,強調要高度重視縣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建設管理,著重就播出機構變更名稱、頻道頻率設置調整等行政審批下放至省級廣電部門提出了具體要求。
與以上兩個文件幾乎同時發布,11月5日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推動新時代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做強做優的意見》是一份從整體上推動廣電機構優化整合、建立退出機制的方案。
在具體業務層面,《意見》提出了加快媒體融合發展、加快廣播電視服務升級、加強新技術應用和創新,提升新聞輿論引導能力、推動文藝創作「雙效統一」、完善扶持引導舉措,以及深化結構性調整、增強市場競爭力、推進產業聚合發展等多項措施,涉及技術推動、內容引導、主體(平臺)改制等三大方面,也對智慧廣電、轉企改制、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廣電行業的新鮮命題作了高屋建瓴的總結與概括,是近年來推動廣電做優做強的綱領性意見。
該《意見》提出要推進產業聚合發展。在10月舉行的2020長三角高新視聽博覽會上,廣電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孟冬要求長三角三省一市廣電系統要「深化協同合作,構建多主體、多領域、多層次的工作推進機制,不斷提升一體化發展的緊密度、協同度、融合度,著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區域集群」,通過積極謀劃提出一批重大項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舉措,「不斷為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區域高質量發展探新路、出經驗、做示範」。
▍媒體融合:積極推進、具體落地,挖掘可借鑑樣本
從官方態度可以明顯看出,對於廣電總局來說,2020年是積極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一年。
4月7日及15日,廣電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朱詠雷先後兩次前往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調研廣電視聽融合傳播基礎信息管理平臺項目。
7月,聶辰席於規劃院聽取該平臺情況匯報,並要求平臺適應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新形勢新情況,促進廣播電視行業實現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管理,按照共建共享共用的原則分層次、分階段推動項目落地應用等。
9月,聶辰席出席中國(湖北)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創新中心授牌儀式,充分肯定了「長江雲」平臺在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方面的探索,並於同月赴河北衡水調研媒體融發展工作。9月,朱詠雷在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啟動式上為中國(京津冀)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創新中心授牌。
10月,朱詠雷調研了陝西廣電媒體融合發展情況並出席中國(陝西)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創新中心授牌儀式,期望陝西廣電「為全國省級廣電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可借鑑樣本」。
媒體融合發展司的工作推進,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總局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的進度與思路。
2018年9月,總局新設媒體融合發展司,機構職能主要為「負責擬訂廣播電視重大改革措施,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協調推進三網融合,推進廣播電視與新媒體新技術新業態創新融合發展;管理發放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承擔廣播電視視頻點播業務的審批工作」。時至2020年,這些宏觀理念正在具體落地。
6月4日,朱詠雷在對廣電媒體融合發展推進工作的專題研究中提出「高度重視」「適應變化」之外,著重強調了「精準施策」,要求媒體融合發展司「深入分析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存在的困難,找準問題根源,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且下一步,「要儘快開展有針對性的深入調研,摸清全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現狀,制訂好《關於加快推動廣電媒體融合縱深發展的意見》,籌備好全國廣電媒體融合推進工作會,紮實做好創新中心創建和典型案例評選推廣工作,樹立標杆和典型,建好用好廣電視聽融合傳播基礎信息平臺,進一步完善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準入政策。」
11月26日,廣電總局網站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這份文件對加快推進廣電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明確了總體方向與要求、階段目標與重點任務,釋放出多方面的新的政策信號,針對性強,創新多、亮點多,是當前廣電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指導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它在各具體部分將適用的中央文件與行業既有政策供給有機集成,力求最大力度支持行業在服務大局中充分發揮獨特而重要的作用。比如,第17條「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上市」「混合所有制改革」,第19條「高層次人才工資分配激勵、科研成果轉化獎勵」「中長期激勵」,第21條「加大培訓投入預算,強化系統性技能培訓」等,都是對中央政策精神的直接落實。第18條「構建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則是為對接國家重大區域戰略、服務新發展格局作出的重要行業布局和發展方向指引。
「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先導單位、典型案例、成長項目徵集和評選工作」是成立近兩年來媒體融合發展司的重要工作。在徵集要求中,除了政治性、創新性外,也格外強調實效性、典型性,「可複製、可推廣,對其他地區媒體融合工作有較強的借鑑意義」成為這一徵集和評選的重要目標。
2020年3月,在廣電總局公布的2019年度評選結果名單中,共評出江蘇省蘇州市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CGTN 融媒中心、湖北長江雲新媒體集團有限公司、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廣播中心、江蘇省邳州市融媒體中心等10家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先導單位,湖南廣播電視臺媒體融合的「芒果模式」、浙江省安吉縣廣播電視臺媒體智慧化融合案例、上海廣播電視臺「看看新聞 Knews」、湖北長江雲新媒體集團有限公司長江雲移動政務融媒體平臺、浙江廣播電視集團「中國藍新聞——藍媒號」、中廣天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MCN 案例等15個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典型案例,山東廣播電視臺「閃電新聞」客戶端、廣東廣播電視臺「粵聽」App、成都雲上新視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雲上新視聽項目、西藏人民廣播電臺中國「西藏之聲」App、南京廣播電視集團「融媒體+智慧城市」項目等14個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成長項目。
2020年終評會在南京舉行,15家先導單位、22個典型案例和23個成長項目共計60項入圍終評。終評名單於12月3日在廣電總局官網公示,包括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四川廣播電視臺、南京廣播電視集團等10家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先導單位,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荔枝新聞」客戶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新媒體中心「共同戰『疫』」不間斷直播項目、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衛視中心「我們在行動」項目、湖南廣播電視臺娛樂頻道MCN模式等15個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典型案例,央視國際網絡有限公司人工智慧編輯部、湖南廣播電視臺5G智慧電臺、長沙市廣播電視臺(集團)長沙廣電融媒體生態體系建設項目、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贛雲平臺等15個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成長項目。
▍產業建設:規範行業、助力復工,開展「十四五」規劃
2020年,廣電總局深入一線,通過規範行業、助力復工、廣泛調研等方式,發揮產業建設的功能和作用。
■ 規範統計數據,打擊數據造假
2020年是廣電總局充分規範行業統計數據的一年,為此還專門頒發了「6號令」即《廣播電視行業統計管理規定》。該規定於5月5日起正式施行,「適用於廣播電視主管部門依法調查、搜集、整理、研究和提供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節目服務統計資料(包括大數據統計資料)的廣播電視行業統計活動」。
一方面,《規定》意在為確保統計資料真實準確、完整及時提供法治保障;另一方面,則為規範市場數據統計、發布和管理工作,開展收視收聽率(點擊率)統計及打擊數據造假行為等提供法律依據。「廣播電視主管部門應當依託大數據統計信息系統,統籌收視收聽率(點擊率)統計工作,對數據的採集、發布進行監督。……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幹擾、破壞廣播電視主管部門依法開展的收視收聽率(點擊率)統計工作,不得製造虛假的收視收聽率(點擊率)。」由此,該《規定》也可看作對行業收視率(點擊率)造假進行的有理有據的法律規範。
作為貫徹6號令的具體舉措,廣電總局於4月印發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統計調查制度》,增加並強化了網絡視聽、手語欄目、高清、超高清、智能終端、產業基地(園區)等統計指標,是對6號令的再細化與再落實。
11月4日,廣電總局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印發《防範和懲治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制規定》的通知,「全面防範和嚴肅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健全落實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統計工作責任制」,並點明「零容忍」,再次為打擊數據作假上弦。
《規定》指出,要建立「誰主管、誰負責,誰統計、誰負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並「對統計造假、弄虛作假實行『零容忍』,嚴格落實統計違紀違法責任人處分處理建議制度,嚴肅追究統計人員統計造假、弄虛作假黨紀政務責任」。
■ 克服疫情影響,推動復工復產
8月2日,廣電總局公共服務司指導阿里巴巴集團推出直播助農活動,邀請淘寶直播明星主播薇婭為湖北農副產品特產助力銷售,助力湖北經濟復甦,湖北省滯銷農產品葛根粉成交金額達80餘萬元。3月,廣電總局辦公廳發布了《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推動廣播電視行業平穩發展有關政策措施的通知》。
而從2月到4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還多次傳達復工復產措施。在創作層面,持續推進脫貧攻堅、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題材主題重點項目創作,並動員引導製作機構投身防控疫情題材的策劃創作。在服務層面,一方面做好向湖北省、武漢市捐贈優秀電視劇播出版權工作的同時,另一方面則充分利用網上辦公手段,為行業企業申報備案、內容報審、上星播出等提供方便迅捷的政務服務。在4月份的遠程視頻會議上,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對華策集團、新麗傳媒、浙江橫店集團等行業代表開展了具體調研。
■ 加強「十四五」編制,廣泛展開調研
針對「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廣電總局深入一線,對廣電機構、視頻平臺展開廣泛調研。
6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與江蘇廣電局組成調研組,就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展調研。調研組實地考察臺、網發展和智慧廣電、應急廣播、網絡視聽產業園等有關項目建設情況,徵求對「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特別是對發展政策、媒體融合、智慧廣電、廣電5G、推動市縣廣電做強做優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7月,廣電總局規劃財務司赴北京臺、愛奇藝、快手、利亞德等單位進行調研,了解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事業產業發展情況、面臨的形勢和問題及對「十四五」規劃的意見建議。
▍技術創新:提振區域、加速智能,推動廣電5G一體化
2020年,廣電總局通過建立區域高新區、推出典型試驗田,推進智慧廣電、打造應急體系,以及建設廣電5G、落地超高清應用等方面,推進廣播電視與網絡視聽新技術應用。
■ 建立區域高新區,推出典型試驗田
去年5月,廣電總局與四川省政府籤署《推進四川省超高清視頻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建立部省協同、高位推進四川省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的工作機制。2020年,產業示範區、合作備忘錄等多種區域合作形式出現,顯示出廣電總局更高規格建立區域高新區、推出典型試驗田的思路。
在湖南,3月31日,5G高新視頻多場景應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在中國(長沙)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舉行,成為廣電5G網絡建設的實驗田;作為廣電總局和湖南省政府部省共建合作協議框架下推出的具有政府背景的視頻行業發展指數,2020視頻文創產業發展指數也以湖南為名,亦稱為「馬欄山指數」。
此外,10月18日—19日,朱詠雷在調研湖南廣電時,著重考察了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樂田智作五礦演播廳、湖南廣電節目生產基地、芒果TV、4K超高清演播室,現場觀摩了雲上欄山視頻產業雲、千博電視手語、4K修復、廣電總局5G重點實驗室、5G智慧電臺、4K+全景聲展示、《舞蹈風暴》「時空凝結」技術等應用。
在廣州,廣電總局規劃財務司於10月批准設立「中國(廣州)超高清視頻創新產業示範區」,聚焦5G+4K/8K產業的聚集效應和帶動能力。
在吉林,廣電總局與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共同籤署了《廣電5G創新應用戰略合作備忘錄》,三方將以「數字吉林智慧廣電」建設為驅動,力爭用3~5年時間,在吉林省推動廣電5G創新應用、超高清視頻業務發展和智慧廣電建設。
在成都,聶辰席於10月前往中國(成都)超高清創新應用產業基地(成都影視矽谷)考察調研,了解4K/8K超高清視頻研究成果、沉浸式8K超高清裸眼數字體驗系統等科研成果與創新應用進展情況。
■ 推進智慧廣電,打造應急體系
在疫情的影響下,智慧廣電體系與應急廣播體系建設都進入了加快步伐的階段。
5月,廣電總局公共服務司與阿里雲召開座談會,圍繞運用阿里雲新技術推進「智慧廣電+公共服務」進行研討。會上指出,雙方將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高新技術,完善廣播電視內容需求反饋機制,實現內容生產傳播方式變革,推動公共服務轉型升級。
同月,朱詠雷在專題研究智慧廣電建設工作中指出,既要加強頂層設計、體現技術進步,也要提升用戶體驗、強化問題導向,並貼合行業需求、服務視聽機構。
11月5日,在專題研究TVOS(智能電視作業系統)研發應用工作會議上,朱詠雷指出,要「積極貫徹國家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率先在長三角三省一市探索開展基於TVOS智能終端的智慧廣電生態建設示範」。
11月6日,廣電總局科技司公示智慧廣電示範案例評選結果,共評選出組織管理、生產制播、傳播分發、運行監管、生態建設等5個類別的優秀、先進、入圍等3個等級141個案例,對智慧廣電建設給予了較大範圍的支持與鼓勵。
依託先進技術與科技創新,應急廣播體系與智慧廣電同頻共振。「推動衛星、5G、融媒體在應急廣播體系中的應用,積極運用新技術提高應急廣播調度的智能化、自動化、精細化水平。」「在方案設計方面,運用網際網路思維,研究應用雲平臺、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力爭打造智慧化、智能化、精準化、技術先進的業務平臺。」7月,廣電總局規劃財務司編制的《應急廣播平臺工程建設技術標準》發布,被批准為廣播電視工程建設推薦性行業標準。
11月19日,廣電總局、應急管理部印發《關於進一步發揮應急廣播在應急管理中作用的意見》,提出「堅持統籌發展、分級負責,堅持平戰結合、模式創新,堅持重心下移、注重實效,堅持精準高效、安全可靠」四大原則,力爭到2025年完成全國各級應急廣播系統與應急管理信息系統對接工作,上下貫通、綜合覆蓋、平戰結合、安全可靠的「中央—省—市—縣—鄉(街道) —村(社區)」六級應急廣播體系初步形成,工作機制基本確立,應急廣播在城市、農村社會綜合治理工作中得到普遍應用,基層應急廣播建設水平顯著提高,全國省市縣應急廣播平臺全部建成,應急廣播主動發布終端人口覆蓋率達到90%以上。
■ 廣電5G建設取得實質進展,超高清落地進入應用階段
2020年是廣電總局著重推進有線電視網絡整合與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的年份。
2月2日21:00,湖北廣播電視臺長江雲聯合全國38家主流媒體40多個埠組建的戰「疫」集結號報導聯盟,通過中國廣電提供的5G信號向全網直播了湖北省抗疫新聞發布會。這標誌著700MHz +4.9GHz廣電5G在抗擊疫情最前線實現全球首次實戰應用。
3月17日,朱詠雷研究部署廣電5G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工作;至9月,廣電總局科技司已將「發展5G高新視頻新業態」寫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及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四部門《關於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等文件中,為加快培育和打造5G高新視頻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營造了相應的宏觀政策環境。
3月2日,廣電總局召開貫徹落實《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實施方案》電視電話會議;9月,朱詠雷先後前往湖北廣電網絡公司、阿里巴巴集團及華數集團走訪調研,期望它們「輸出更多的好經驗、好做法」,「為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提供更多的先進模式和管理經驗」。
10月,在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召開成立大會上,聶辰席指出:「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籤署了5G網絡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協議,廣電5G網絡建設及業務創新有序推進,全國廣電網絡統一運營管理體系初具雛形。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已平穩駛入快車道。」
此外,5G+4K/8K超高清也進入落地應用階段。5月17日,中國廣電聯合北京歌華、浙江華數、東方明珠、廣科院、規劃院基於廣電5G+8K技術實現北京、杭州、上海三地聯動直播,是首例應用5G中低頻段8K超高清直播。
在5月出席8K超高清技術服務北京冬奧會工作研討會,以及6月調研北京市5G+8K超高清視頻發展情況的過程中,朱詠雷也提出了諸多實操性建議,如完善8K技術體系、打造8K端到端產業鏈,以及將最新技術成果應用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支持北京市打造8K產業示範園區等。
在11月2日的2020世界超高清視頻(4K/8K)產業發展大會上,聶辰席將大力豐富超高清視頻內容供給、加快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與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以及持續完善超高清視頻生態等,作為「超高清視頻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三大做法。
▍視聽內容:重申邊界、扶持優質,引導重點片創作
2020年,廣電總局持續以「禁令」、扶持及引導三種形式,規範視聽內容,管理相關平臺。
■ 針對廣播電視及網絡視聽領域,以「禁令」重申邊界
針對廣播電視領域,廣電總局的兩項「禁令」分別針對廣告和晚會。
1月份廣電總局傳媒機構管理司強化元旦、春節期間廣告播出管理,期間傳媒司集中梳理了2019年10月以來各衛視頻道和部分地面頻道廣告播出違規問題,下發《違規播放廣告整改通知單》;1月17日,廣電總局副局長高建民、黨組成員在全國廣播電視宣傳工作例會上,就加強衛視鼠年春晚錄製播出管理作出安排,強調抵制過度娛樂化、追星炒星、奢華包裝等問題。
5月,廣電總局辦公廳發布《關於停止播出「減肥傳奇瘦身貼」等部分版本廣告的通知》,指出這些廣告存在宣傳治癒率有效率、以醫患等形象作療效證明、以節目形態變相發布廣告以及廣告時長超時等問題,要求立即停止播出。
而針對網絡視聽領域,「禁令」聚焦網絡直播。
6月,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等八部門集中開展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行動,對「皇冠直播」「嗨夠直播」「UP直播」「月愛直播」等44款傳播涉淫穢色情、嚴重低俗庸俗內容的違法違規網絡直播平臺,分別採取約談、下架、關停服務等階梯處罰;部署查辦了一批利用色情低俗直播內容誘導打賞案例,對「么妹直播」「觸手直播」「9158美女視頻」「喵播」「麼麼直播」「蜜桃直播」「啵比直播」等平臺傳播網絡低俗直播內容作出行政處罰。
11月,廣電總局發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強調了主體責任、平臺管理等,並具體提出了主播標籤分類管理、「打賞」用戶實名制等要求。
■ 從常態化與主題化兩個方面,扶持優質節目人才
在常態化方面,廣電總局已經形成了年度與季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體系、年度少兒節目精品發展專項資金扶持項目評審體系、年度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評選體系、年度優秀國產紀錄片推薦播映工作體系、年度優秀國產動畫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評審體系、年度優秀網絡視聽作品推選活動評審體系、年度及半年度「網絡視聽節目精品創作傳播工程」扶持項目評審體系,以及年度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領軍人才工程、青年創新人才工程推薦選拔工作體系等。值得注意的是,從2020年起,廣電總局還啟動了網絡視聽節目季度推優工作。
在專題化方面,廣電總局與已經建立了季度重大題材網絡影視劇項目庫入選作品體系、年度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工程(網絡動畫片)重點扶持項目體系、「理想照耀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動畫短片扶持創作活動」體系、年度「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共築中國夢」主題原創網絡視聽節目徵集推選和展播活動體系等。其中,重大題材網絡影視劇項目庫為今年新設,意在緊扣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節點,推出相關精品力作。
■ 以播出規劃與選題引導兩種方式,服務重大時間節點
在播出規劃方面,廣電總局發布了多份相關通知文件,如廣電辦發〔2020〕191號《關於做好重點廣播電視節目、紀錄片、動畫片創作播出工作的通知》、廣電辦發〔2020〕170號《關於做好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電視劇播出安排的通知》、廣電發〔2020〕44號《關於開展「理想照耀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作品創作展播活動」的通知》、廣電辦發〔2020〕50號《關於做好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創作播出工作的通知》等。
7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召開全國廣電系統電視電話會議,部署調度抗戰題材、抗美援朝題材、抗疫題材電視劇播出工作。9月,電視劇司召開重點項目宣發調控會議,邀請重點項目出品方,向愛奇藝、優酷、騰訊、芒果TV、嗶哩嗶哩等5家新媒體平臺進行項目推介,並提出播出和宣傳方面的指導意見。
7月左右,在廣電總局的指導和推動下,一批脫貧攻堅主題紀錄片在各衛視頻道播出,其中,廣電總局確定的《興鄉計(第二季)》《決戰美麗鄉村》《最是一年春好處》《「七仙女」唱出致富經》《溫暖在身邊深愛圳幫扶》《大搬遷》等多部重點主題片目在湖南衛視、北京衛視、貴州衛視、深圳衛視等播出。
在選題引導方面,2—8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分別針對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及「一帶一路」、北京冬奧等展開重大選題策劃工作。3月,廣電總局宣傳司召開「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題材紀錄片、理論節目溝通推進視頻會。4月,高建民主持召開全國廣播電視全面小康和脫貧攻堅重大主題紀錄片、電視節目創作推進和播出部署視頻調度會。
此外,廣電總局於6月發布了《關於公布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規劃選題的通知》,並於7月開辦了「三個重大」主題電視劇創作暨2020年電視劇高端策劃製作人和導演編劇培訓班,意在組織好重大題材電視劇創作,推出更多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