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讓特斯拉「掉價」了嗎?

2020-08-23 品牌大拿

近日,特斯拉拒絕向拼多多團購車主交付Model 3一事,在各大論壇鬧得沸沸揚揚。特斯拉與拼多多的矛盾也進一步升級。

8月16日下午,拼多多對外表示,來自上海的拼多多團購車主已經成功提車,但與之相對的,一名參與團購活動的武漢消費者,在完成全部支付並向特斯拉申請提車時,卻遭遇強行取消訂單。

同樣是拼多多團購用戶,兩位車主的待遇為何截然相反?


為了5臺Model 3,兩家居然打起來了。特斯拉虧沒虧不知道,但拼多多肯定是血賺!拼多多是不是拉低了特斯拉的身價呢?


01

拼多多對峙特斯拉

上個月22號,拼多多上的宜買車汽車旗艦店,悄然上線特斯拉Model 3的萬人團購活動,只需25.18萬元就能購車,比特斯拉官方補貼後的27.18萬還便宜2萬元。

儘管特斯拉方面極力發聲反對,也沒能阻止拼多多的動作,7月26日,秒殺活動按時進行。本以為這件事已經告一段落,卻沒想到又迎來反轉。

原來上海用戶是授權宜買車,以自己的個人身份信息和郵箱,在特斯拉官網下的單。而武漢買家是自行向特斯拉訂購,並預付定金1000元,只是在交易過程中提及了「拼多多」。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補貼是真補貼,在拼多多上買到的也是真車。唯一的問題就在於,特斯拉對於拼多多的團購補貼模式不認可。

對拼多多而言,看中的是特斯拉的品牌價值,希望利用特斯拉的品牌價值提升自己的品牌價值。而相對的,特斯拉並不願意被拼多多拉低自己的品牌價值。

這是雙方對峙的最關鍵原因。

武漢被特斯拉拒絕交付的車主表示,將向法院起訴特斯拉,要求其恢復訂單,並正常履行車輛交付程序。

此前,這名用戶在拼多多「限時秒殺」頻道中團購了一輛特斯拉Model 3,但特斯拉官方因違反「禁止轉賣」條款而拒絕交付,並依據合同違約條款單方面取消此訂單。

特斯拉方面稱,若該車主通過官方渠道下單,特斯拉會提供一定的補償措施。同時特斯拉還將支持因被團購活動誤導,而無法交車的消費者向活動方維權,並將盡所能為消費者提供法律援助。

車主則目前特斯拉並沒有聯繫他,自己也不需要任何補償,只要特斯拉把車輛交付給他,否則仍準備繼續起訴。

就此事件,拼多多方面回應稱,消費者本人自用且無任何轉賣意圖,特斯拉不應該店大欺客。

特斯拉則再度發聲:已認定拼多多的團購構成轉賣行為,支持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並為客戶提供必要的支持。

雙方你來我往,毫不示弱。而在輿論上,大家更是各站一邊。


02

「薅羊毛」頻頻被打臉

實際上,這場高調的撕逼大戰,反而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營銷事件。無論特斯拉最終有沒有交付車輛,最終拼多多都達到了其營銷目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品牌調性,儘可能擺脫低端山寨的外在形象。

與其說這是一場消費者的維權之爭,倒不如說是高端溢價品牌與電商平臺之間的暗戰。雖然多年以來,拼多多一直保持著低端廉價的形象,但其也有一顆衝進五環內的心。

不止是特斯拉,拼多多在與大牌的合作中曾多次翻車。包括其在百億補貼中的多個標杆類商品,實際上一直沒有得到這些品牌官方的認可或授權。

如去年8月,拼多多多次在社交平臺上稱,海藍之謎將入駐拼多多百億補貼,並在入住當日全場五折。但海藍之謎官方迅速與拼多多撇清關係,表示自己在大陸的官方銷售渠道,包括招商銀行網上商城、天貓旗艦店、百貨官網和百貨專管,並沒有拼多多。

又如在百億補貼中,拼多多下血本補貼的蘋果手機,iPhone 11系列開售即降價500-900元,創全網最低價,大大助長了蘋果在國內的銷量。

即便如此,蘋果依然沒有承認過與拼多多有任何合作關係。

此外,包括騰訊NintendoSwitch和零食品類三隻松鼠,雖然在拼多多上的銷量都很高,但都公開表明拼多多渠道商的貨品來源不明,並未獲得自己授權。

為何拼多多如此不受各大品牌待見,乃至於自身擁有的超級流量入口,都在大牌面前失去了作用?

其實,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定位,無論是渠道體系還是價格體系。但拼多多未經授權許可,就購買產品進行銷售補貼,已經對這些品牌的定位和體系產生了影響。

此外,品牌的逼格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品牌形象是經年累月才建立起來的,所以品牌們會很謹慎地挑選線上線下的銷售渠道。

就好比奢侈品不會出現在雜貨鋪,小賣部裡也不會賣茅臺酒。拼多多的定位一直是廉價,甚至還有很多山寨的負面新聞,這肯定與大牌們的定位是不符合的。

也就是說,無論是拼多多的補貼模式,還是自身的品牌調性,都觸及到了大牌們的根本利益。


03

拼多多進階高端市場有戲嗎?

幾年以來,拼多多依靠團購和低價模式,用戶數高速增長,甚至超過了京東。低價為拼多多帶來了下沉市場的超級流量,但也讓其背上了山寨、低質等標籤。

同時,非品牌商品已經漸漸難以滿足用戶需求了,品牌商品的市場佔有率正在逐年下降。隨著大眾消費觀念的成熟,尤其是為了滿足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品牌商品是必然的選擇。

所以在今年的百億補貼節,拼多多的補貼力度更勝以往,從20%最高增長到50%,其覆蓋品類為以蘋果手機為代表的的數碼3C產品,多為客單價高的商品。

拼多多的補貼模式,是在商家讓利的基礎上,平臺再額外出錢來補貼。雖然沒有官方授權的穩定貨源,但還是能通過經銷商或渠道商獲取商品,並通過補貼將各大熱門商品長期保持為全網最低價。

拼多多如此下血本補貼打牌,除了想擺脫自身原有的標籤,更主要的目標則是調整用戶結構,向五環內發起猛攻,增加一二線城市的用戶佔比。

不得不說,在以百億補貼為平臺做背書,並打出假一賠十的口號,這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外界對拼多多的刻板印象。

不過就目前來看,拼多多還遠遠沒有成功。僅特斯拉這一事件,輿論大多還是偏向特斯拉的。拼多多目前的體系和結構是適合下沉市場的,但並不一定能滿足國內外大品牌的需求。

更為重要的是,挺進一二線市場,其實與拼多多自身的品牌定位有些自相矛盾。因為這麼多年以來,拼多多對外界的品牌定位一直都是性價比高以及廉價。

顯然,拼多多不可能放棄下沉市場這個大本營,品牌定位也就難以轉換,但其也不會就滿足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04

結語

事實上,拼多多這次的特斯拉補貼活動對象僅僅只有5臺車而已,不太可能會打亂特斯拉的直營模式,且該模式未必適合國內的消費環境。

雙方爭執的點,還是在於品牌調性,在逼格!

從特斯拉拒絕交付事件來看,拼多多與特斯拉的恩怨,最終受害的還是消費者,希望該車主能通過維權的方式早日提車。

相關焦點

  • 熱評:拼多多讓特斯拉「掉價」了嗎?
    特斯拉官方的補貼後售價為27.155萬元,而參與了拼多多顯示秒殺的萬人團購活動後,實際到手價僅為25.18萬元。活動的主辦方「宜買車」向消費者提供了2萬元的補貼,創造了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歷史最低價。拒絕了一位在拼多多拼團成功的武漢車主,並稱該拼團消費者涉嫌違反特斯拉「禁止轉賣」條款。
  • 為什麼特斯拉這麼「嫌棄」拼多多?
    那就是特斯拉 「拒交門」 事件。大致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拼多多在自己的平臺上開展了補貼特斯拉 3 的活動,在拼多多上拼團購買特斯拉,團購價格直降四萬,這四萬由拼多多平臺補貼給用戶。拼多多平臺的用戶在拼多多上下單,然後由拼多多平臺以消費者的名義去代購特斯拉。
  • 特斯拉拒絕向拼多多購車用戶交付Model3,為什麼?
    「萬物皆可拼」的拼多多,在特斯拉的身上碰了壁。一場團購模式的購車活動,是如何將拼多多、消費者和特斯拉牽扯其中的?要講清楚這事,還得回溯到一個月之前。8月14日,臨近特斯拉交付時間,一位在拼多多上購買了特斯拉的武漢車主提車被拒。這位來自武漢的準車主轉述了特斯拉交付專員的原話,「我司懷疑此訂單為拼多多或其他商家以您的名義下單,實際上構成向我司隱瞞真實下單信息,我司此前公告已經聲明拼多多的該團購活動未經授權,您應當向付款購車的商家要求交付車輛或者退款。
  • 拼多多與特斯拉之爭
    拼多多與特斯拉之爭持續發酵,從拼多多巨額補貼&34;特斯拉,到特斯拉拒絕拼多多訂單客戶提車。拼多多為了擺脫自己低端的形象,衝刺高端市場;特斯拉為了維持自己的價格體系,保證對價格的絕對控制權。雙方為了維持自己的利益,互相指責對方。但我想問一句,你們有考慮過顧客的利益嗎?
  • 「流氓」拼多多,為什麼倒貼錢也要跟特斯拉發生關係?
    拼多多和特斯拉的互撕,有愈演愈烈之勢。這其中,受益最大的無疑是拼多多,區區十萬元,達到了投放上千萬元廣告都不一定能換來的效果。 特斯拉看似受了「傷害」,其實也沒啥,遠比逗比馬斯克在推特上胡說帶來的傷害小。
  • 特斯拉為什麼與拼多多翻臉了?
    特斯拉和拼多多本來有一段蜜月期,但是從今年7月份開始,特斯拉開始手撕拼多多起來,這是為什麼呢?事情要回到「國產特斯拉Model 3萬人團購」的活動來,有一臺官方指導價為27.15萬元的Model 3,在拼多多的售價僅為25.18萬元,整整優惠了2萬元。然而,當客戶下單購買一臺特斯拉Model 3,但最後特斯拉卻拒絕交付。
  • 特斯拉「硬剛」拼多多
    ,也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有過任何形式的委託銷售服務,亦未就此次團購活動向宜買車或拼多多銷售過任何本司生產車輛。8月14日,一名參與團購活動的湖北武漢消費者在領取補貼、完成全部支付並向特斯拉進行提車時,後者認為拼多多或商家用消費者名義下單並隱瞞真實信息,拒絕向拼多多團購消費者交付車輛。一天之後,特斯拉則針對「拼多多團購」事件再發聲明:已認定拼多多的團購構成轉賣,支持消費者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並為客戶維權提供必須的支持。
  • 特斯拉拼多多開撕
    拼多多16日表示,有位來自上海的拼多多團購車主表示,已經成功提車,並已為車輛辦理保險。拼多多出。話筒現在遞給了特斯拉,它這麼做,佔理嗎?我們簡單分析一下。首先是「轉賣條款」的問題,是否能證明拼多多轉賣?
  • 特斯拉拒絕拼多多的背後:武漢車主訂單全退,為啥上海照舊發貨?
    要說最近汽車圈最熱鬧的事,莫過於特斯拉和拼多多的拒絕交付新車事件。可能很多人還不夠了解,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前因後果。但是沒想到特斯拉在第一時間就發布了聲明,表示自己並未和拼多多有任何合作,並且未來也不會有,奉勸各位車主不要輕易嘗試,不然有可能造成比較嚴重的後果。
  • 特斯拉和拼多多,「槓」上了
    這兩天,特斯拉和拼多多是真的死磕上了。事情是這樣的:近期,拼多多推出特斯拉團購活動,結果特斯拉不認,說兩家公司並無任何合作,堅持直營模式。於是特斯拉不給武漢的車主交付車輛,武漢車主怒了,說要起訴特斯拉。
  • 特斯拉為什麼拒絕拼多多?
    特斯拉拒絕交付拼多多客戶,原因就在於特斯拉的品牌溢價和直銷的方式。舉個例子吧:當年國美銷售格力空調的時候,一是延長付款時間, 二是壓低利潤空間。這樣一來格力就沒有太多的生存和發展空間,所以董小姐就自建銷售渠道才有今天的隔離。從品牌溢價上來看:拼多多這邊給特斯拉補貼了幾萬塊 我們消費者就獲得了實質性的收穫,畢竟錢不是風颳來的吧能少點也不錯。
  • 拼多多是否觸及了特斯拉的底線?
    這幾天,特斯拉和拼多多的事件持續發酵。先是拼多多弄了個團購特斯拉活動,特斯拉發表聲明與拼多多沒有合作,拼多多被打臉。 然後是拼多多讓用戶直接在官網下單,拼多多把補貼的錢打給用戶,特斯拉以違反公司「禁止轉賣」條例為藉口拒絕交車。
  • 特斯拉車主對拼多多是愛是恨?
    、武漢車主表示將起訴特斯拉、特斯拉支持武漢車主向宜買車/拼多多索取三倍維權、武漢車主稱自己被特斯拉拉黑……目前,特斯拉和拼多多、車主的口水仗仍在繼續,任何一方都沒有要妥協的意思,依舊就交付車輛僵持著。」「作為消費者,拼多多正品補貼真香」「這個活動是什麼時候的,還有嗎?」
  • 拼多多團購車主起訴特斯拉官司能打贏嗎?
    拼多多近期舉辦了特斯拉汽車的萬人團購活動,但特斯拉稱未與拼多多就該團購活動有任何合作,並拒絕向拼多多團購車主交付Model 3,理由是這一活動不符合特斯拉的交付政策。現在特斯拉拒絕履行這個合同向消費者交付汽車。今天筆者就分析一下此事中特斯拉是否違法?拼多多團購車主起訴特斯拉官司能贏嗎?  此事中有三重法律關係:特斯拉和拼多多、特斯拉和消費者、拼多多和消費者。特斯拉只有在這三重法律關係裡找到違法內容,才有機會找到不予履行和消費者合同的法律依據。
  • 拼多多「幫」特斯拉賣車,怎麼特斯拉還「倒打一耙」?
    特斯拉懷疑是拼多多或商家以消費者名義下單,不用懷疑,這跟小編花五塊錢讓表弟幫忙跑腿買冰可樂是一個性質的事,消費者和拼多多是委任關係,受託人拼多多以委託人的關係辦理委託事務。拼多多以25.18萬元的價格團購特斯拉Model 3,損害消費者利益了嗎?
  • 特斯拉槓上拼多多
    「堅持直營」的特斯拉正面槓上了「萬物皆可拼」的拼多多。8月14日,特斯拉被曝拒絕向拼多多「限時秒殺」頻道團購車主交付Model 3,引發大眾熱議。「拒交門」之中,雙方各執一詞,事件幾度登上熱搜榜單。特斯拉以「禁止轉賣」為由拒絕交車,拼多多則表示不存在訂單轉賣,支持消費者維權。到底是特斯拉蠻橫還是拼多多破壞市場規則?商業競爭背後,是倍感焦慮的消費者。
  • 拼多多VS特斯拉
    8月16日下午,拼多多方面對外表示,來自上海的拼多多團購車主已經成功提車,且成功辦理了保險。 與上海車主形成對比的是,8月14日,一名參與團購活動的湖北武漢消費者在領取補貼、完成全部支付並向特斯拉進行提車時,遭遇特斯拉「強行取消訂單」。
  • 特斯拉與拼多多的爭執為的是什麼?
    特斯拉和拼多多瓜,相信大家最近都或多或少吃了一些,而這兩天事件的不斷升級和逆轉,相當的趨勢成為一系列,讓吃瓜的人「連連驚呼」。拼多多是騙子嗎?或者特斯拉(tesla)「傲慢地拒絕付款」?雙方爭執不下,網際網路上的聲音也爭執不下。
  • 在拼多多上買特斯拉的外賣小哥告訴了我們什麼?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冰 | 北京報導不到一個月時間,特斯拉大戰拼多多的戲碼已經演了好幾集,而且看勢頭,還遠未到達高潮。不僅拼多多和特斯拉輪番「互撕」, 特斯拉還鼓勵用戶告拼多多並願意提供法律援助,而那名「躺槍」的快遞小哥卻表示要起訴特斯拉……特斯拉賺錢,拼多多賺流量,快遞小哥撿便宜……怎麼就打起來了?這似乎並不合乎商業邏輯。
  • 特斯拉被「白嫖」了?拼多多的野望能得逞嗎?
    網際網路江湖一向不缺熱門話題,這次是拼多多「碰瓷」特斯拉,而且輿論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事件起因是這樣的,拼多多延續百億補貼策略,上線了特斯拉Model 3的萬人團購活動,原本27萬的特斯拉Model 3,通過拼多多平臺2萬補貼後,消費者可以25萬拿到貨真價實的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