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微攝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4月20日,上海農商銀行發布2019年度報告。2019年,上海農商銀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精細化管理、專業化經營、差異化特色」為主線,服務實體經濟,深耕普惠金融,推進經營轉型,資產質量持續向好。
堅持服務實體經濟,資產質量穩中向好
2019年,上海農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集團口徑)212.71億元,同比增長5.59%;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8.46億元,同比增長21.04%。
截至2019年末,上海農商銀行集團總資產9302.87億元,增幅11.58%;存款總額6923.49億元,增幅7.36%;貸款總額4668.68億元,增幅13.90%。
上海農商銀行堅持穩健的風險偏好,貸款撥備覆蓋率431.31%,較上年末提高89.03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3.90%,比上年末提高0.03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0.90%,同比下降0.23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額再次實現「雙降」,資產質量穩中向好。
對接國家戰略,以普惠金融賦能社會治理
在過去的一年中,上海農商銀行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推進和新興產業發展,繼續堅持服務「三農」、小微、科創、社區居民的經營定位,打造普惠金融特色服務體系。
服務「三農」方面,助力鄉村振興國家戰略,構建四級支農體系,推進支農金融服務,為「三農」量身訂造專屬金融產品,有效降低農戶的融資成本。該行積極推進三農業務數字轉型,推出的「新農直報線上可循環貸款(新農樂貸)」榮獲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頒發的「2019年上海銀行業普惠金融服務創新獎」。積極推進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業務,全年實現發放4.60億元,發放額全市佔比達62.00%。
小微金融方面,達到人民銀行普惠金融定向降準「第二檔」標準,完成銀保監關於小微企業「兩增兩控」的監管要求;加大與上海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管理中心的合作力度,創新推出「批次擔保」「創業擔保」等業務品種,業務規模位居滬上同業前列。
科創金融方面,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及對外擴大開放。全年實現科技型企業貸款規模256.16億元,增幅21.96%。堅持以科技、雙創支行為龍頭的「2+N」專營體系,持續實施「鑫動能」客戶分層培育計劃,實現科技型客戶廣度的拓展和深度的挖掘。
服務社區方面,截至2019年末,上海農商銀行共設立網點368家,其中上海地區網點361家,深入社區居民,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實現新版社保卡累計發放175.57萬張,全市排名第二;與上海市總工會合作推出的「上海工會會員服務卡」客戶近472萬戶。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上海農商銀行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不斷提升客戶體驗。藉助社區網點優勢,堅持開展各類公眾宣傳教育活動,獲得廣泛認可。
著眼於助力解決完善社會治理、優化營商環境、便利民生服務、提升城市管理效率等問題,上海農商銀行在客戶發展的全生命周期中提供金融服務需求解決方案,通過洞察各類客戶的痛點,滿足、規劃乃至創造客戶需求,為客戶創造價值,用金融賦能社會治理,在客戶生產生活的生態系統中建立更多更新的金融服務價值連接,努力成為客戶旅程的重要伴行者、客戶生態圈的重要參與者。
完成新三年戰略規劃 發布使命、願景、價值觀
2019年,上海農商銀行深入推進自身的轉型發展,啟動數位化轉型,明確五年內金融科技水平提升至全國銀行業一流水準的中長期戰略目標。推進客戶體驗優化工程,多維度評估客戶體驗度與員工滿意度,明確「打造最佳極致客戶體驗」的核心競爭力。推進「一體兩翼三化四位協同」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探索設立敏捷組織,試點充分授權、快速決策、OKR考核等創新管理機制。
在圓滿收官2017-2019發展戰略規劃基礎上,上海農商銀行制定了2020-2022發展戰略規劃,為未來三年發展明確了方向和目標。
上海農商銀行將以優質上市銀行為標杆,以「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為使命,踐行「誠信 責任 創新 共贏」的核心價值觀,推進「堅持客戶中心、堅守普惠金融、堅定數字轉型」核心戰略,在做好疫情防控、抗擊工作的基礎上,推進創新轉型,夯實風險管理,全面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全力提高專業化經營能力,打造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服務型銀行,建設具有最佳體驗和卓越品牌的區域綜合金融服務集團。
在英國《銀行家》公布的「2019年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中,上海農商銀行排名第156位,比2018年上升22位,在國內商業銀行中排名第24位。作為首家獲得標準普爾國內評級的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的國內主體信用評級為AAspc-,展望穩定。
展望未來,上海農商銀行表示,新的一年,將著力聚焦客戶發展,提升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能力,用金融賦能社會治理,向股東、客戶、員工等相關方交出一份更加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