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股份行首個個人儲蓄帳戶數破億級大關的銀行,誕生了。
繼零售客戶數(含信用卡)破億、兩大App用戶數破億之後,招行又創出了零售業務第三個「億」級數據——個人儲蓄帳戶總數破1億。
「帳戶為王」是銀行業不變的主題。在向零售金融3.0轉型的路上,首戰告捷的招行又提出了更大野心——消滅銀行卡。
首越股份行儲蓄用戶億級鴻溝
坐擁1.25億零售客戶的招行,核心基礎客群進一步夯實——個人儲蓄帳戶戶數突破1億規模。儲蓄帳戶是個人資金歸集、財富管理、消費理財的核心帳戶,也是銀行吸收存款、財富管理、消費信貸等其他零售業務基礎。它屬於一級帳戶,一個客戶在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此類帳戶。
儲蓄帳戶的規模,直接決定著銀行零售客戶規模、零售客戶資產管理規模(AUM)等核心指標及擴容速度。而在網際網路金融業態分流、線上化加速、網點制約等因素疊加下,股份行儲蓄帳戶數在近幾年的增長並不容易。
招行此次個人儲蓄用戶破億,在創出其零售業務史上又一裡程碑式事件的同時,也刷新了我國股份行在零售客群上的獲客業績。對標該公司內部,個人儲蓄用戶數是招行在零售領域的第三個「破億」數據,前兩個分別為零售客戶數、兩大App用戶數。這三個數據均處於銀行業前列,而App活躍用戶數甚至不輸一些網際網路巨頭。
在多家銀行集體加碼零售業務投放、零售業務細分指標「黑馬」頻出的當下,業界對於招行是否能延續零售高增長態勢一直保持高度關注。券商中國記者提取半年報數據發現,事實上招行正在重新發力普通零售客群,構築更為穩健的零售客戶分層架構:
截至2018年6月末,招行零售客戶數1.16億戶,較上年末增長9.09%;金葵花及以上客戶229.55萬戶,較上年末增長7.94%;私人銀行客戶數7.18萬戶,較上年末增長6.47%。也就是說,招行低、中、高各層零售用戶數,均保持了穩健的增速。而在龐大的基數下,招行零售業績也依然保持著較高速增長,零售總體AUM達到6.63萬億元,增速7.6%。
零售各項指標強勁增長與招行優化考核指標直接相關。2018年年初,招行在銀行業首次將MAU(月度活躍用戶數量)作為牽引零售金融轉型的「北極星」指標。MAU由兩部分組成,客戶數量及客戶活躍度,兩者缺一不可。
這種打法透露出招行對App矩陣的戰略性重視。目前招行兩大App累計用戶數已超1.3億,月活數超7000萬,這一數據在國內銀行機構中數一數二。
目前招行App已全面放開其他銀行卡綁定,這背後的意義是招行正在打破封閉帳戶體系、轉向開放用戶體系、延伸獲客觸角與服務邊界。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目前招行App非招行卡綁定用戶數已經超過1000萬。在招行內部看來,這使得該行在看似已經到達金字塔頂端的億級客戶數量上方,又打開了新的上升空間。
借力科技實現野心,開啟「無卡化」時代
在多家銀行都用不同細分指標(如信用卡發卡量、私行客戶增速、理財/保險銷售增速等)強調自身零售「後發優勢」的時候,零售之王的危機意識當然更深,也更加回歸「客戶服務」這一基礎邏輯。
「用戶現在已經不怎麼需要銀行卡了,他們其實就需要一臺手機。以前我們憑藉『一卡通』消滅存摺,現在我們的考慮很簡單,消滅銀行卡。」招行內部一位零售業務人士對記者表示。2018年,招行率先在行業宣布進入網點全面無卡化時代,建立全面對標App時代的話語體系。這也是招行零售業務2019年的重頭戲。
據招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網點無卡化改造」包含兩層意思:其一,招行全國網點的零售業務,絕大部分可直接使用招商銀行App線上辦理;其二,必須通過線下渠道辦理的業務,客戶無需出示招商銀行借記卡,直接通過招商銀行App掃碼,或提供銀行卡號、身份證號、手機號加刷臉,來替代銀行卡完成業務。
目前招行「網點無卡化」所覆蓋的業務包括ATM存取款、可視櫃檯和櫃面辦理業務、App取號、客戶經理面訪、金葵花門禁等,幾乎涵蓋了目前網點零售客戶必須要出示卡片的全部場景。
據記者了解,為了實現「無卡化」,招行進行了長達兩年的系統改造,涉及核心業務系統(CMBRun)、可視櫃檯、ATM、W+、收單平臺、APP渠道、風控系統等多個系統的對接。
招行的考慮是:「無卡化」能有效降低客戶的時間成本、以及商戶和銀行的經營成本。但事實上,「無卡化」對銀行的科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它意味著銀行生物識別、二維碼、NFC、支付標記化技術及App應用支付等科技技術必須過硬。
從這層意義上講,招行在提出「消滅銀行卡」的同時,也給自己設定了一個更高的目標,倒逼自身在科技實力積累、科技應用場景探索上做出更大努力,以保證技術的快速迭代和客戶體驗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