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硬核「握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5管節順利完成對接!(圖)

2020-12-28 網易

2020-11-14 08:08:31 來源: 娛樂圈探星

舉報

  

  強勢「入浴」,硬核「握手」。經過25個小時連續作業,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5管節於11月10日沉入伶仃洋海域與之前的管節實現精準對接!

  E5管節的浮運安裝時間在2020年第19號「天鵝」、第20號「艾莎尼」及第21號「艾濤」三重颱風之間,施工時間緊湊給E5管節的沉放安裝提出了新的建設難度。

  本次沉放安裝的E5管節為標準管節,長165米,寬46米,高10.6米,重約8萬噸,是項目沉管隧道西島側斜坡段最後一節沉管。同時,E5也是首個基礎過渡段管節,前147米為DCM(水下深層水泥攪拌)複合地基,後18米為天然地基。

  E5管節「體型」龐大,存在沉降不均勻進而造成對接端差異變形的風險。沉放安裝位置處於西島造成的擾流範圍內,施工時間緊湊,面對三重考驗項目組嚴密部署、科學調配。

  11月9日凌晨2點,在世界首制沉管運安一體船「一航津安1」的提帶下,施工人員開始E5管節的沉放安裝工作。

  E5管節先從伶仃外海經近50公裡航道浮運抵達珠江口沉放水域。通過系泊、沉放、拉合及水力壓接等工序,連續25小時緊張作業,10日凌晨3點,E5管節順利完成對接。E5管節安裝水深超30米,回淤大,沉放對接期間,項目先後安排7組潛水員下水配合檢查。

  隨著E5管節強勢「入浴」與之前管節硬核「握手」,下一步深中通道項目將按計劃推進第6節沉管浮運安裝工作。你覺得,下一個沉管會以怎樣的姿勢「入浴」呢?

  【來源:廣東省交通運輸廳】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3管節順利對接!
    深中通道 8月28日,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3管節,首次挺進伶仃海域20米以下深水區,順利完成對接。> ▼ 3 E3與E2管節順利對接 通過測量塔數據實時計算沉管三維動態,指揮人員可精準掌握船管在海底的具體位置,更好地完成作業。
  •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已沉放近千米,E6管節實現精準安裝
    廣東省交通集團發布消息,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第六個管節順利完成沉放對接,至此島隧工程沉管隧道已達948.5米。12月9日,廣東省交通集團發布消息,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第六個管節順利完成沉放對接,至此島隧工程沉管隧道已達948.5米,在「十三五」收官之際,為廣東高速公路建設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 橋梁大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3管節順利對接蒼龍澗特大橋合龍
    在大橋建設過程中,全體參建單位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確保了大橋順利合龍。項目公司在工程技術、質量管控、原材料供應、環境協調、資金保障等方面開闢綠色通道,積極主動服務工程建設。他們嚴格落實節點計劃,加強安全質量進度管理,統籌掛籃施工、梁板預製、橋梁架設,不斷優化施工組織、施工工藝,安排充足的人員和設備,抓進度、控質量、保安全,確保橋梁建設安全高質高效推進。
  • 對接偏差僅50毫米!深中通道E4管節精準沉放對接
    9月26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工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於當日凌晨5點順利完成E4管節對接。經貫通測量,E4管節對接偏差均在50毫米之內,滿足驗收控制標準。其精準對接,為深中通道持續推進「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夯實基礎。
  • 世界最寬海底沉管隧道首節沉管對接完成完成
    6月17日11時45分,歷經約34個小時的出塢、浮運、系泊、安裝,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實現與西人工島暗埋段對接,這標誌著深中通道項目關鍵線路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取得進展。(蔡敏婕 嶽路建)6月17日11時45分,歷經約34個小時的出塢、浮運、系泊、安裝,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實現與西人工島暗埋段對接,這標誌著深中通道項目關鍵線路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取得進展。
  • 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海底安裝成功
    超級工程深中通道今天迎來了最新工程進展! 據廣東交通集團發布消息,6月17日11:45分,歷經約34個小時的出塢、浮運、系泊、安裝,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順利實現與西人工島暗埋段對接,完成了首次「海底初吻」。
  • 海底沉管隧道施工智能化!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安裝
    6月17日,歷經34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承建的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鋼殼沉管隧道——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西人工島在40米深海下實現「深情一吻」。此次安裝剛剛經歷颱風「鸚鵡」的幹擾,克服了技術首創、船舶首制、氣象多變、長距離浮運等多個困難挑戰,為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先行」助力加速。
  • 廣州海事局順利完成深中通道E6管節浮運護航任務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朱子榮 通訊員 範天佑):12月8日下午15時許,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深中通道隧道鋼殼沉管E6管節,在廣州海事局的通宵護航下,歷時近13個小時,安全抵達基槽安裝水域。
  • 深晚報導|再傳喜訊!深中通道項目E31管節澆築完成並順利出塢
    11 月 28 日,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項目再傳喜訊,超寬鋼殼沉管 E31 管節澆築完成並順利出塢。▲ E31 管節出塢。深中通道是集 " 橋、島、隧、水下互通 " 於一體的世界級工程。該項目沉管隧道長約 6.8 公裡,共由 32 節沉管管節和 1 個最終接頭組成,是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
  • 雙「管」齊下!大連灣海底隧道和深中通道同日進行海底沉管安裝
    12月9日由中交集團承建的大連灣海底隧道完成首節沉管安裝這是中國北方地區首條跨海沉管隧道標誌著我國寒冷地區沉管隧道
  • 深中通道8萬噸沉管完成海底對接!
    深中通道8萬噸沉管完成海底對接!E3管節在北鬥衛星系統的指導下,經出塢、浮運、系泊、沉放等工序,首次挺進20米以下深水區,順利完成對接。
  • 深中通道E4管節實現精準對接
    9月26日,記者從廣東交通集團了解到,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工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於當日清晨5時順利完成E4管節對接。經貫通測量,E4管節對接偏差均在50毫米也即5釐米之內,滿足驗收控制標準。其精準對接,為深中通道持續推進「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夯實基礎。
  •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成功安裝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正在浮運對接(中交一航局供圖)央廣網大連12月9日消息(記者賈鐵生)12月9日,歷經17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負責施工的我國北方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
  • 一日雙「管」齊下 南北兩條跨海通道施工再創世界紀錄
    青島新聞網12月9日訊(記者 任俊峰 通訊員 欒兆鵬 秦志峰)12月9日,我國跨海沉管隧道建設史上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時刻——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完成首節沉管安裝,實現寒冷地區沉管隧道施工零的突破;深中通道完成E6管節安裝,世界最長最寬的鋼殼沉管隧道逼近千米大關,
  • 深中通道迎最新進展!通車時間為……
    星標/置頂我們,不錯過每一條資訊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已沉放近千米 12月9日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第六個管節 順利完成沉放對接 至此島隧工程沉管隧道已達948.5米
  • 驚心動魄38小時: 挑戰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最終接頭「重新對接」極限
    「因為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的建設,中國從一個沉管隧道技術的相對弱國發展成為國際隧道行業沉管隧道技術的領軍國家之一。」「重新對接意味著中國建設者首次在世界沉管隧道建設史上實際驗證了最終接頭施工方法』工序可逆』。」
  • 66秒,看深中通道6.6萬噸沉管如何出塢!
    超寬鋼殼沉管E31管節完成澆築並順利出塢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世界級工程。其中,E31管節是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第二個超寬變寬非對稱結構的管節,結構型長124.2米、型寬53.5米、型高10.6米,內部軸線為弧線型,具有「超寬、變寬」技術特點,管節內部由1845個密封獨立隔倉構成,澆築方量近2.47萬立方米,澆築完成後的鋼殼混凝土管節重約6.6萬噸。
  • 首節沉管成功安裝!大連灣海底隧道全國新突破!
    12月9日曆經17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負責施工的我國北方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北岸暗埋段實現精準對接標誌著我國寒冷地區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建設
  •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進入尾聲,歷時96天打破港珠澳大橋記錄!
    昨天深中通道牛頭島沉管智慧預製廠重達6萬噸的首節鋼殼沉管如同「巨無霸」順利抵達深塢區指定作業位置>開始了出海安裝前的最後一道工序作業首節沉管的成功橫移標誌著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安裝進入倒計時4月12日,牛頭島,深中通道首節鋼殼沉管下水儀式
  • 我國跨海通道建設領域再創新紀錄!
    科技日報記者 矯陽12月9日,我國南北雙海底沉管實現同日精準對接。其中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即大連灣海底隧道完成首節沉管安裝,實現寒冷地區沉管隧道施工零的突破;深中通道完成E6管節安裝,世界最長最寬的鋼殼沉管隧道逼近千米大關,再創長度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