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8萬噸沉管完成海底對接!

2020-12-28 鐵甲網

深中通道8萬噸沉管完成海底對接!

2020年08月31日 11:28 基建兔 責編:張文星 作者:基建兔

8月28日,深中通道E3管節在北鬥衛星系統的指導下,經出塢、浮運、系泊、沉放等工序,首次挺進20米以下深水區,順利完成對接。標誌著深中通道在踐行海洋強國戰略、走向深藍上邁出關鍵一步。深中跨江通道工程項目總長約24千米,是世界級的「橋、島、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是國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珠三角規劃綱要》確定建設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是連接廣東自貿區三大片區、溝通珠三角「深莞惠」與「珠中江」兩大功能組團的重要交通紐帶,是粵東通往粵西乃至大西南的便捷通道。
27日凌晨2點,世界首制運安一體船 「一航津安1」從桂山牛頭島啟航,帶E3管節逆流而上,經過近50公裡航道浮運,於下午2點抵達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附近施工水域,並開展相關準備作業。晚上9點,E3管節開始沉放。

深中通道項目採用的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結構,國內缺乏相應設計標準、建設技術及經驗,尤其在島隧結合部實現人工島與沉管對接混凝土澆築質量控制、鋼殼沉管多次轉場的結構質量控制以及管節長距離浮運安裝的風險管控等都面臨非常大的挑戰。
相比於E1、E2管節,E3管節安裝首次進入海平面20米以下深水區。沉管離開一體船掩護,完全暴露在船體擾流範圍內,管體控制難度大;定位纜首次深水區作業,管節位置不易調整。

本次沉管安裝,首次正式引進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定位系統,通過測量塔數據實時計算沉管三維動態,指揮人員精準掌握船管在海底的具體位置。此次成功安裝,驗證了北鬥系統在跨海通道工程中的實際效用。最終,經拉合、水力壓接,28日凌晨3點,E3管節與E2完成對接,實現「深海之吻」。

深中通道2016年12月28日開工建設。深中通道東起深圳市寶安區鶴洲立交,西至中山市橫門樞紐,全長24千米,其中有6.8千米長的沉管隧道;深中通道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  。

深中通道具有『超寬、變寬、深埋、回淤量大、採砂坑區域地層穩定性差』五大技術難點,工程規模和技術難度前所未有。沉管標準管節長度165米、排水量約8萬噸;32個管節平均每個用鋼量約1萬噸;單個管節由2500多個獨立倉格構成,數量大、規格多,工藝參數控制及施工組織難度大等。
按照計劃,深中通道項目年內將完成5節沉管的運輸安裝,目前任務已完成過半。E3為第二節標準管節,長165米,寬46米,高10.6米,重約8萬噸,基於前期經驗,各作業環節施工效率均有提升,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進程再加速。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際網路,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相關焦點

  • 大連灣海底隧道和深中通道同日進行海底沉管安裝
    大連灣海底隧道和深中通道同日進行海底沉管安裝 2020-12-09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底沉管隧道施工智能化!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安裝
    6月17日,歷經34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承建的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鋼殼沉管隧道——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西人工島在40米深海下實現「深情一吻」。此次安裝剛剛經歷颱風「鸚鵡」的幹擾,克服了技術首創、船舶首制、氣象多變、長距離浮運等多個困難挑戰,為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先行」助力加速。
  •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3管節順利對接!
    世界第1座雙8車道海底隧道 的......深中通道 8月28日,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3管節,首次挺進伶仃海域20米以下深水區,順利完成對接。
  • 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海底安裝成功
    超級工程深中通道今天迎來了最新工程進展! 據廣東交通集團發布消息,6月17日11:45分,歷經約34個小時的出塢、浮運、系泊、安裝,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順利實現與西人工島暗埋段對接,完成了首次「海底初吻」。
  • 66秒,看深中通道6.6萬噸沉管如何出塢!
    66秒,看深中通道6.6萬噸沉管如何出塢!超寬鋼殼沉管E31管節完成澆築並順利出塢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世界級工程。其中,E31管節是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第二個超寬變寬非對稱結構的管節,結構型長124.2米、型寬53.5米、型高10.6米,內部軸線為弧線型,具有「超寬、變寬」技術特點,管節內部由1845個密封獨立隔倉構成,澆築方量近2.47萬立方米,澆築完成後的鋼殼混凝土管節重約6.6萬噸。
  • 6萬噸巨無霸沉入海底,難度超越港珠澳大橋
    在高鐵、橋梁建設方面非常出眾,港珠澳大橋就是非常有名的代表,但是今天我們要看的深中通道工程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又一國家級重點工程,該工程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的超級工程。又一超級工程創先例!6萬噸巨無霸沉入海底,難度超越港珠澳大橋。
  • 深中通道E4管節實現精準對接
    9月26日,記者從廣東交通集團了解到,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工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於當日清晨5時順利完成E4管節對接。經貫通測量,E4管節對接偏差均在50毫米也即5釐米之內,滿足驗收控制標準。其精準對接,為深中通道持續推進「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夯實基礎。
  • 對接偏差僅50毫米!深中通道E4管節精準沉放對接
    9月26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工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於當日凌晨5點順利完成E4管節對接。經貫通測量,E4管節對接偏差均在50毫米之內,滿足驗收控制標準。其精準對接,為深中通道持續推進「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夯實基礎。
  • 首節沉管成功安裝!大連灣海底隧道全國新突破!
    12月9日曆經17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負責施工的我國北方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北岸暗埋段實現精準對接標誌著我國寒冷地區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建設
  • 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與北岸暗埋段精準「牽手」
    12月8日10時30分,在6艘拖輪組成的拖輪編隊拖帶下,我國首個沉管浮運安裝專用施工船組「津安2」和「津安3」拖帶E1沉管準時起航。經過2次航道轉向,13時29分,順利抵達系泊區並開始管節系泊作業;21時20分,沉管沉放各項準備工作就緒。9日凌晨3時45分,首節沉管與北岸暗埋段完成精準對接。
  • 深中通道首次實現「深海之吻」
    8月28日,廣東省交通集團所屬深中通道E3管節,在北鬥衛星系統的指導下,經出塢、浮運、系泊、沉放等工序,首次挺進20米以下深水區,由中交一航局順利完成對接,標誌著深中通道在踐行海洋強國戰略、走向深藍上邁出關鍵一步。
  •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進入尾聲,歷時96天打破港珠澳大橋記錄!
    >開始了出海安裝前的最後一道工序作業首節沉管的成功橫移標誌著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安裝進入倒計時4月12日,牛頭島,深中通道首節鋼殼沉管下水儀式海上築圍堰堤壩「滴水不漏」牛頭島預製廠因生產港珠澳大橋沉管而誕生,這個被稱為世界最大的預製廠在2017年12月完成了港珠澳大橋33節海底隧道沉管預製歷史使命後,又在深中通道的沉管澆築項目中得到應用。港珠澳大橋。
  • 我國跨海通道建設領域再創新紀錄!
    科技日報記者 矯陽12月9日,我國南北雙海底沉管實現同日精準對接。其中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即大連灣海底隧道完成首節沉管安裝,實現寒冷地區沉管隧道施工零的突破;深中通道完成E6管節安裝,世界最長最寬的鋼殼沉管隧道逼近千米大關,再創長度紀錄。
  • 深中通道迎最新進展!通車時間為……
    已沉放近千米 12月9日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第六個管節 順利完成沉放對接 至此島隧工程沉管隧道已達948.5米
  • 橋梁大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3管節順利對接蒼龍澗特大橋合龍
    (來源:三峽日報)02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3管節順利對接首次以北鬥系統為主定位8月28日,深中通道海底隧道20米以下深水區迎來首個管節——沉管隧道為保障管節在深水區順利對接,項目首次以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主定位管節安裝,其精確度和可靠性均達到工程使用需求。27日凌晨2時,沉管隧道浮運安裝一體船「一航津安1」從珠海桂山牛頭島起航,拉帶著E3管節逆流而上,經過近50公裡航道浮運,於27日14時抵達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附近施工水域,並開展相關準備作業。21時,E3管節正式開始沉放。
  • 一日雙「管」齊下 南北兩條跨海通道施工再創世界紀錄
    青島新聞網12月9日訊(記者 任俊峰 通訊員 欒兆鵬 秦志峰)12月9日,我國跨海沉管隧道建設史上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時刻——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完成首節沉管安裝,實現寒冷地區沉管隧道施工零的突破;深中通道完成E6管節安裝,世界最長最寬的鋼殼沉管隧道逼近千米大關,
  • 「廣東」硬核「握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5管節順利完成對接!(圖)
    經過25個小時連續作業,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5管節於11月10日沉入伶仃洋海域與之前的管節實現精準對接!  E5管節的浮運安裝時間在2020年第19號「天鵝」、第20號「艾莎尼」及第21號「艾濤」三重颱風之間,施工時間緊湊給E5管節的沉放安裝提出了新的建設難度。
  •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已沉放近千米,E6管節實現精準安裝
    廣東省交通集團發布消息,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第六個管節順利完成沉放對接,至此島隧工程沉管隧道已達948.5米。12月9日,廣東省交通集團發布消息,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第六個管節順利完成沉放對接,至此島隧工程沉管隧道已達948.5米,在「十三五」收官之際,為廣東高速公路建設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 世界最寬海底沉管隧道首節沉管對接完成完成
    6月17日11時45分,歷經約34個小時的出塢、浮運、系泊、安裝,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實現與西人工島暗埋段對接,這標誌著深中通道項目關鍵線路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取得進展。(蔡敏婕 嶽路建)6月17日11時45分,歷經約34個小時的出塢、浮運、系泊、安裝,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實現與西人工島暗埋段對接,這標誌著深中通道項目關鍵線路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取得進展。
  • 廣州海事局順利完成深中通道E6管節浮運護航任務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朱子榮 通訊員 範天佑):12月8日下午15時許,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深中通道隧道鋼殼沉管E6管節,在廣州海事局的通宵護航下,歷時近13個小時,安全抵達基槽安裝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