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考體育引關注,動因體育建議孩子需要長期保持運動習慣)
近日教育部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體育中考要逐年增加分值,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一方面,教育部門將更加重視孩子體能方面的培養,另一方面中考體育成績的問題也隨之而來,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將目光轉向體育補習班。動因體育建議不要讓體育成為孩子被迫學習的技能,保持好的長期運動的習慣才能培養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幫助孩子全面成長。
隨著體教融合、中考體育的相關政策的出臺,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給孩子報名一些中考體育班、體育特長班等,疫情後,體育培訓市場明顯呈增長趨勢。在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的報導中動因體育提到,疫情和中考政策頒布後,其機構相較往年報名人數平均每月增長20%,在報名諮詢中,明顯問到了關於中考體育培訓班的家長也有所增長。
在動因體育看來,這對體育培訓市場來說是好事,但同樣體育培訓市場依然面臨很多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場館數量少,標準化體系不健全,場地參差不齊,專業人才輸送未形成產業化和標準化,最重要的是家長對於孩子參加體育培訓的概念依然以應試為主,並未形成對孩子培養運動習慣的概念。為此動因體育希望家長冷靜對待體育培訓,不要使體育鍛鍊成為孩子的負擔。從小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才是讓孩子健康成長,提升中考成績的最好方式。
青少年是家庭和祖國的未來,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全面進步,是我們共同的心願。體教融合、中考分值提高都是很重要的出發點,就是為了促進青少年提升體質和全面發展。重視體育,學習體育的目的是為了擦亮體育的育人價值,為青少年夯實全面發展之基。
如上所述,一些學校和家庭存在不重視體育的傾向,往往"作業量擠壓運動量"。缺少體育運動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學生體質持續下降,"小胖墩""小眼鏡"越來越多。可以說,體質健康水平仍是學生素質的相對短板,校園體育仍是教育系統的薄弱環節。體育本質上既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內容,居於教育系統的重要位置。推動以體育智、以體育心,為青少年夯實全面發展的基石,必須高度重視體育教育,讓孩子從小養成運動習慣,從而使孩子真正因運動而強大。
以體育人夯實健康基石,必須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這就需要從學校、家長的教育觀念裡進行灌輸和改變。運動和學習從來不是互相的矛盾體,良好的運動習慣可以幫助孩子更具競爭力,幫助孩子提升注意力。孩子可以通過接觸各種運動,建立起對運動的興趣愛好,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打牢身體的基礎。良好的運動習慣形成後,對孩子的時間規劃、邏輯能力也有很好的提升。還能有效開發大腦,加速智力發育,提高專注力和記憶力,有助於學習;同時,通過體育鍛鍊還能夠提升孩子的情商,培養團隊意識、吃苦意識,養成困難面前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這些對於孩子未來的學習、乃至人生的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這也是動因體育品牌一直堅持和提倡的,運動是為了培養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和健康的體魄,體教融合是幫助孩子和家長改變體育的固有思維,更好的讓孩子真正從身心因運動而強大。
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實,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家長給孩子報名體育培訓班、補習班,這是體育行業的春天,但同時動因體育也希望家長冷靜對待體育培訓,選擇適合孩子的培訓項目,以培養運動習慣,提升身體素質為目的,讓體育教育更加契合青少年興趣所向、成長所需,才能引導鼓勵他們動起來、跑起來,進而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鍊意志,最終成長為滿足新時代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