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到來加速體育教育向OMO轉變,動因體育做破風者

2020-09-05 動因體育

因受疫情影響,眾多教育培訓機構轉戰線上,OMO一躍成為整個教育培訓行業的熱點,體育教育行業也無不例外。一夜之間各培訓機構的線上課程紛紛上線,品質也隨之高下立見。


相對比因疫情而被迫開啟線上業務「生存造血」來說,動因體育反而更為從容不迫,線上業務布局也依然有節奏的持續發展,這都要得益於動因體育從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有前瞻性的開始布局OMO,由傳統體育培訓轉向網際網路產業升級。

動因體育率先布局OMO

OMO(online merge offline)這一概念,在2017年時便已出現,由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率先提出:「未來世界即將迎來OMO的時代,而中國的發展速度相當驚人,將有望在全球範圍內首先實現OMO。」他認為,網際網路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經歷了純線下時代、電商時代、O2O時代,正在逐步深化。未來OMO的新商業浪潮將推動線下生意在10年內完成線上線下一體化。OMO一詞在電商行業已不再新鮮,但在教育行業的落地還值得探索。

而OMO如何在體育教育場景中體現,作為體育教育行業的領頭羊,動因體育率先交出了一份答卷。


自2017年年底,動因體育開始逐步向網際網路化升級,開啟OMO戰略布局,率先成立產品研發和技術團隊。想要實現OMO,就要先從內部線上化、精細化運營開始。於是,早期的技術團隊更多的是負責開發動因體育內部所需的服務工具、系統等。一直到2018年初,隨著用戶對移動網際網路的需求增加,動因體育意識到,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必然會成為未來體育培訓行業的趨勢,OMO終將會成為體育教育的模式,而誰先搶佔這一高地,誰就先佔據了市場。於是,動因體育繼續發力,將大量人力、財力投入到網際網路化升級上,著力重點打造移動網際網路產品。直到2018年底,經過近1年時間的開發和研究,動因體育APP測試版以及內部教練和業務人員使用的動因體育櫻木端先後上線,OMO的初步模式正在逐漸成型。

直到2019年端午節前夕,動因體育app正式在其用戶端推廣並使用,同時線上課程——翻轉課堂、在家運動課、透明課堂等也陸續上線,動因體育的互聯化產業升級正慢慢步入正軌。

2019年年中至2020年初是動因體育網際網路產業化穩步挺進的階段。對內,動因體育研發了包括預約系統、排課系統、中臺系統、直播系統、財務系統等在內的業內領先的信息化、智能化運營系統,從前期銷售、中期授課、後期服務等體育教育服務全流程的各個環節打通,全面提升了運營效率,同時也提升了公司在組織管理、績效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實現了企業內部的精細化運營,解決了體育教育產業運作效率低下的問題。

疫情的發生,無疑加快了動因體育的腳步。從疫情初期開始就推出的線上運動課到生動有趣的課後作業「技能闖關」小程序,再到直播課「超動力在線「陪」訓營」,動因體育一步步將線上線下場景打通,逐步完善著自己的OMO發展之路。


5G到來會助燃體育教育OMO

和其他消費業來比,教育行業是一個發展緩慢的行業。即使是目前都在開啟OMO模式,各家都有各自的理解。在動因體育看來,OMO模式在教育行業當中並不會有一個標準的形式。其實,教育行業本身目前就沒有一個標準化的產出,且每個教育培訓機構自身的優勢及市場著重點也並不一樣,OMO模式也必然會不同。

但,可以肯定的是,體育教育向網際網路產業化升級是未來發展必然趨勢,在5G的加持下,體育教育的OMO模式也會各有不同。

首先,5G網絡延遲將減少到10毫秒以下,應用到動因體育線下的體育培訓課堂當中,可以更好、更快的進行課堂直播,讓家長通過直播直接了解孩子現場上課情況。同時,5G技術也有望降低AR/VR的成本,為未來在體育培訓教育中加入這項技術,打破場地場館壁壘,為線下的培訓模式增加了更多可能。

其次,5G的物聯網應用特性也也將幫助教育裝備升級。據悉,動因體育在體能測試裝備上也正處於研發與測試狀態,相信未來5G的到來,也可以幫助動因體育加快該項目的進程。讓科技賦能加入到體育教育培訓當中,幫助孩子更好的了解自己的運動習慣,輔助教練了解每個孩子的體能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教學。

另外,5G或解決目前教育行業人工智慧的瓶頸。目前,人工智慧已經在K12輔導、語培等領域實現了應用。未來在體育教育行業當中實現它的利用價值也未嘗不是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人工智慧具備學習能力,可以對數據進行過濾、整理、以及深度分析,如果這項技術可以運用到體育教育培訓當中,無疑是讓體育教育更加科學化、數據化、精準化。

雖然5G的普及還需要一定時間,但可以看到很多企業已經開始著眼與5G領域的布局,試圖先在技術紅利來臨之前佔有市場的一席之地,為OMO戰略轉型做充分準備。

作為體育教育培訓市場,OMO可能還不是剛需,卻仍需做好準備面對傳統體育培訓市場早晚會被淘汰,5G驅動下的OMO被普及且廣泛利用的可能。

青少兒體育培訓市場風口已來臨,動因體育將迎風而上,撕開行業市場傳統培訓方式,做青少兒體育培訓行業的破風者。

相關焦點

  • 「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獲官方認可,動因體育OMO交出滿意答卷
    「OMO」的概念是2017年由李開復率先提出,因疫情而逐漸成為教育行業的熱點共識。其中,動因體育作為體育教育行業領跑品牌,一直努力在體育教育信息化、教學模式創新上重點摸索與探路。線上+線下的融合教育方式,是動因體育早在2017年開始,就進行探索和研發,2019年正式上線的教學方式。
  • 動因體育公益行動,堅守教育初心,推動貧困地區體育教育事業
    此次活動,動因體育向佛坪縣共捐贈了4500套運動服裝,價值合計40萬元,用於該縣44個村級愛心超市物資的補充。以實際行動支持佛坪縣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提升工作。9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體 育 強 國 建 設 綱 要》,綱要指出「到2020年,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體育發展新機制,體育領域創新發展取得新成果,全民族身體素養和健康水平持續提高」。體育的發展與孩子成長息息相關,動因體育自2011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在4-17歲青少年的體育教育上。通過籃球、羽毛球、網球等體育項目的培訓,讓孩子們體驗運動的快樂,幫助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
  • 動因體育提倡體育不是「應試」教育,而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運動
    在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的報導中動因體育提到,疫情和中考政策頒布後,其機構相較往年報名人數平均每月增長20%,在報名諮詢中,明顯問到了關於中考體育培訓班的家長也有所增長。  在動因體育看來,這對體育培訓市場來說是好事,但同樣體育培訓市場依然面臨很多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
  • 中考體育引關注,動因體育建議孩子需要長期保持運動習慣
    在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的報導中動因體育提到,疫情和中考政策頒布後,其機構相較往年報名人數平均每月增長20%,在報名諮詢中,明顯問到了關於中考體育培訓班的家長也有所增長。在動因體育看來,這對體育培訓市場來說是好事,但同樣體育培訓市場依然面臨很多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
  • 動因體育加碼教育創新 打造美式籃球教學實踐樣本
    11月初,動因體育上線美式籃球班,得到熱烈反響。12月中旬,動因體育又上線全力打磨的2020年冬令營,面向8-16歲熱愛籃球運動的青少兒,推出「阿里納斯洛杉磯籃球訓練營」。間隔僅1個多月,接連推出兩個關於美式籃球的大動作,動因體育欲打造美式籃球教學實踐樣本、樹立國際化教學標杆的想法顯露無疑。
  • 動因體育再次榮獲鯨媒體頒發最佳教研名師團隊企業」獎
    月16日,鯨媒體對外發布2020教育行業年度榜單,作為體育教育領跑品牌,動因體育再次憑藉實力榮獲"最佳教研名師團隊企業"獎,這是動因體育連續兩年獲得該獎項,足以說明權威專家及廣大用戶對動因體育的認可與青睞。
  • 麥迪繼續任教動因體育籃球技術總監,是專業也是責任
    麥迪繼續任教動因體育籃球技術總監,是專業也是責任 在去年的「動因麥迪教練公開課」上,動因體育籃球技術總監麥迪教練的
  • 動因體育網際網路產業化升級行業領先,這群人功不可沒
    值得一提的是,動因體育發力網際網路產業化的背後,離不開動因體育技術團隊的支持。成立於2011年的動因體育,在多年的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體育教育經驗,而在對體育教育逐漸深入了解的過程中,動因體育發現,傳統的體育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體育教育行業的網際網路升級勢在必行。
  • 動因體育小籃球:改變成人比賽的規則以適合孩子們的身心發展規律
    小籃球,大理想,目標是培養青少兒的身心全方面健康動因體育從籃球培訓班起家,經過九年的深耕,目前已經覆蓋全國20多個城市,服務用戶數量超百萬,在青少兒體育教育領域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教學經驗。此次動因體育小籃球課,也是基於動因體育多年體育教學經驗推出。在動因體育看來,想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必須要從小就要培養。
  • 動因體育推出體測主題課,構建完整教學閉環,讓孩子因運動而強大
    為應對疫情對青少兒身心健康的影響,增強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彌補孩子們的運動缺陷,動因體育在此前推出"動因少兒運動季"活動,受到家長及孩子們的一致好評。如今,"動因少兒奧運季"活動雖已結束,但"培養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和健康的體魄"的理念仍在延續。
  • 動因少兒直播運動課上線,回歸產品本身紮實修內功
    從人力、財力的投入,企業結構的轉變,到企業高層及員工思想的轉變,都是需要時間逐步解決的。動因體育也是如此一步步走來。作為一家線下基因濃厚的體育培訓機構,最初提出網際網路產業化的時候,很多人都心存質疑,體育教育怎麼線上化?線上化的課程是否會影響線下教學?線上化後的人員管理、工作流程如何梳理?眾多問題都擺在面前,亟待解決。
  • 中國青少年體質連續25+年下降,體育教育強大在哪?
    北大校長蔡元培曾表示體育是人格健全內分的「四育」之首,清華教授馬約翰稱清華人是「無體育,不清華」。體育與教育不分家,今天,我們一起討論一下,除了增強體質外,體育如何教育影響青少年的成長。01體育的強大內核:挫折教育大多數家長理解的「體育課」,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協調、靈敏、平衡、力量等素質,這些毫無疑問,但這僅僅是體育一件「誘人的外衣」。實際上,體育真正強大的內核是「挫折教育」。
  • 動因體育BIG4少兒籃球聯賽學區海選賽落幕!青春淬火,百鍊成鋼,城市...
    (原標題:動因體育BIG4少兒籃球聯賽學區海選賽落幕!青春淬火,百鍊成鋼,城市挑戰賽見!)
  • 5G助力體育行業復甦《瞰見中國體育》探討三大球如何破圈?
    中國移動咪咕供圖中新網上海8月30日電 (記者 繆璐)隨著CBA、中超、排超這中國三大球賽事相繼複賽,《5G瞰天下 瞰見中國體育》30日正式上線,該節目不僅通過邀請足籃排相關資深從業者做客演播室探討三大球如何進一步破圈,同時也展示了中國移動咪咕通過5G技術助力體育行業復甦。
  • 動因少兒直播運動課,讓孩子在家也能體驗線下課堂的教學效果
    對於整個體育教育行業來說,「課程」始終是最核心的產品。因此,從2011年成立以來,動因體育分別開設了籃球、羽毛球、網球、體適能等線下體育培訓項目。除此以外,動因體育也在不斷嘗試打破傳統體育教育的產品壁壘,自主研發了「翻轉課堂」、「在家運動課」、「透明課堂」等多樣化的線上課程,穩步推進移動網際網路產品的打造。而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在無形中更是加速了動因體育網際網路產業化升級的步伐。
  • 動因少兒運動季王適嫻冠軍直播課圓滿...
    我的羽宙」動因體育王適嫻見面會,到「2020年動因體育王適嫻羽毛球大師訓練營」,再到此次精彩的冠軍直播課,王適嫻與動因體育的多位小成員們已經有過多次的親密接觸,不僅幫助孩子們全面提升學習效率與效果,還傳達了快樂競技的理念與積極拼搏的羽毛球冠軍精神,讓孩子獲得全面發展。
  • 教育 體育
    萬餘人次,累計信息點擊量破萬。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紮實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主題教育活動,落實基層黨建重點任務。 【繼續教育】深化繼續教育運行體制改革,牽頭推行繼續教育由集中教學運行與管理向二級學院自主教學與管理的模式轉變,實行職能歸口、自主辦學的校院(部、處、室、館)兩級管理模式;改革成人教育招生宣傳模式,加大宣傳力度,2018年第一、二志願報考攀枝花學院的考生7345人,較2017年1670人增長5675人,增長率達439.8%
  • 在體育發展「最好的時代」加速奔跑 一圖讀懂廈門體育高能五年
    將廈門人體育生活連接到線上平臺、打造首個無人值守健身房、在全國率先舉辦線上運動會……這五年,廈門體育無疑是銳意創新的。在「最好的時代」,借勢而為加速奔跑!本報今日用「一圖讀懂」的形式,為您詳細道來廈門體育高能的五年。
  • 王一博摔車事件 引發的體育破圈命題
    當一項非主流運動因為明星人物的加持而流量暴增的同時,一場關於體育運動要不要「破圈」的討論也由此展開——一面是明星給體育帶來了超高人氣,一面則是一些在體育界內部看來司空見慣的事情被飯圈(明星的粉絲群體)誤解,甚至引發不同群體之間的口水戰。其實,在社交媒體時代到來之後,包括體育在內,各個領域的「破圈」都已是大勢所趨,在業內人士看來,體育的「破圈」利大於弊,重要的是體育圈應該如何做好「破圈」的準備。
  • 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陳一冰體育教育專項基金成立
    12月18日,由我國兩屆體操奧運冠軍陳一冰捐贈發起的「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陳一冰體育教育專項基金」在北京成立。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將攜手陳一冰,按照基金提出的體育教育公益方向,積極整合社會資源,籌集社會資金,共同將基金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