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疫情影響,眾多教育培訓機構轉戰線上,OMO一躍成為整個教育培訓行業的熱點,體育教育行業也無不例外。一夜之間各培訓機構的線上課程紛紛上線,品質也隨之高下立見。
相對比因疫情而被迫開啟線上業務「生存造血」來說,動因體育反而更為從容不迫,線上業務布局也依然有節奏的持續發展,這都要得益於動因體育從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有前瞻性的開始布局OMO,由傳統體育培訓轉向網際網路產業升級。
動因體育率先布局OMO
OMO(online merge offline)這一概念,在2017年時便已出現,由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率先提出:「未來世界即將迎來OMO的時代,而中國的發展速度相當驚人,將有望在全球範圍內首先實現OMO。」他認為,網際網路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經歷了純線下時代、電商時代、O2O時代,正在逐步深化。未來OMO的新商業浪潮將推動線下生意在10年內完成線上線下一體化。OMO一詞在電商行業已不再新鮮,但在教育行業的落地還值得探索。
而OMO如何在體育教育場景中體現,作為體育教育行業的領頭羊,動因體育率先交出了一份答卷。
自2017年年底,動因體育開始逐步向網際網路化升級,開啟OMO戰略布局,率先成立產品研發和技術團隊。想要實現OMO,就要先從內部線上化、精細化運營開始。於是,早期的技術團隊更多的是負責開發動因體育內部所需的服務工具、系統等。一直到2018年初,隨著用戶對移動網際網路的需求增加,動因體育意識到,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必然會成為未來體育培訓行業的趨勢,OMO終將會成為體育教育的模式,而誰先搶佔這一高地,誰就先佔據了市場。於是,動因體育繼續發力,將大量人力、財力投入到網際網路化升級上,著力重點打造移動網際網路產品。直到2018年底,經過近1年時間的開發和研究,動因體育APP測試版以及內部教練和業務人員使用的動因體育櫻木端先後上線,OMO的初步模式正在逐漸成型。
直到2019年端午節前夕,動因體育app正式在其用戶端推廣並使用,同時線上課程——翻轉課堂、在家運動課、透明課堂等也陸續上線,動因體育的互聯化產業升級正慢慢步入正軌。
2019年年中至2020年初是動因體育網際網路產業化穩步挺進的階段。對內,動因體育研發了包括預約系統、排課系統、中臺系統、直播系統、財務系統等在內的業內領先的信息化、智能化運營系統,從前期銷售、中期授課、後期服務等體育教育服務全流程的各個環節打通,全面提升了運營效率,同時也提升了公司在組織管理、績效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實現了企業內部的精細化運營,解決了體育教育產業運作效率低下的問題。
疫情的發生,無疑加快了動因體育的腳步。從疫情初期開始就推出的線上運動課到生動有趣的課後作業「技能闖關」小程序,再到直播課「超動力在線「陪」訓營」,動因體育一步步將線上線下場景打通,逐步完善著自己的OMO發展之路。
5G到來會助燃體育教育OMO
和其他消費業來比,教育行業是一個發展緩慢的行業。即使是目前都在開啟OMO模式,各家都有各自的理解。在動因體育看來,OMO模式在教育行業當中並不會有一個標準的形式。其實,教育行業本身目前就沒有一個標準化的產出,且每個教育培訓機構自身的優勢及市場著重點也並不一樣,OMO模式也必然會不同。
但,可以肯定的是,體育教育向網際網路產業化升級是未來發展必然趨勢,在5G的加持下,體育教育的OMO模式也會各有不同。
首先,5G網絡延遲將減少到10毫秒以下,應用到動因體育線下的體育培訓課堂當中,可以更好、更快的進行課堂直播,讓家長通過直播直接了解孩子現場上課情況。同時,5G技術也有望降低AR/VR的成本,為未來在體育培訓教育中加入這項技術,打破場地場館壁壘,為線下的培訓模式增加了更多可能。
其次,5G的物聯網應用特性也也將幫助教育裝備升級。據悉,動因體育在體能測試裝備上也正處於研發與測試狀態,相信未來5G的到來,也可以幫助動因體育加快該項目的進程。讓科技賦能加入到體育教育培訓當中,幫助孩子更好的了解自己的運動習慣,輔助教練了解每個孩子的體能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教學。
另外,5G或解決目前教育行業人工智慧的瓶頸。目前,人工智慧已經在K12輔導、語培等領域實現了應用。未來在體育教育行業當中實現它的利用價值也未嘗不是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人工智慧具備學習能力,可以對數據進行過濾、整理、以及深度分析,如果這項技術可以運用到體育教育培訓當中,無疑是讓體育教育更加科學化、數據化、精準化。
雖然5G的普及還需要一定時間,但可以看到很多企業已經開始著眼與5G領域的布局,試圖先在技術紅利來臨之前佔有市場的一席之地,為OMO戰略轉型做充分準備。
作為體育教育培訓市場,OMO可能還不是剛需,卻仍需做好準備面對傳統體育培訓市場早晚會被淘汰,5G驅動下的OMO被普及且廣泛利用的可能。
青少兒體育培訓市場風口已來臨,動因體育將迎風而上,撕開行業市場傳統培訓方式,做青少兒體育培訓行業的破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