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法大家是如何處理「折筆」的?感謝分享轉發

2020-12-24 騰訊網

在古典書法中,轉折是衡量書家水準的一個重要標準。古人也是書寫的另一個難點,在魏晉墨跡中,轉折都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齊整,如同刀切;二是厚實,絕不單薄;三是有力,體現出骨骼強健之美。

下面,就以王羲之、蘇軾為例,看看大師們如何寫好轉折。

一、王羲之的折筆(圓折)

首先,王羲之入筆是尖峰入紙,硬朗,細膩,變化豐富。書聖書法的起筆與折筆息息相關,在單字內兩者存在緊密的呼應關係。

王羲之的折筆有三大特點:

一、內擫用筆,折筆向內(左側)收,右肩(轉折處)呈平直切線;

二、硬朗,骨力強健;

三、乾淨利索,轉折處不露圭角,不見筆鋒。

就是對摺筆的遊刃有餘的把握,讓書聖書法高妙無比。

二、蘇東坡書法折筆(方折)

東坡書法的高妙,盡在轉折,能出宋代書壇脫穎而出,折筆的能量巨大。請看圖:

蘇軾書法的轉折處方硬齊整,如「昆刀切玉」,又似「金刀之淨割,玉尺之量齊」。蘇軾書法折筆的主要特點:一是方,二是齊,三是硬。今人學東坡,但摹其形,發筆、轉折混沌而邋遢,結果謬之千裡。

寫好折筆的關鍵在於在轉折時是否能夠保持中鋒

轉折時出現側鋒是因為折筆時沒有先提筆,或者沒有調鋒。這兩種情況在初學時問題很大,還是筆法的問題沒有解決。我們先來看看各種轉折筆法的區別。

橫折分「轉」和「折」

中「當」字寶蓋,他的橫折就是屬於直轉,沒有任何多餘動作,行筆中稍慢,行至橫末端,自然下轉。這種橫折,寶蓋外角是「圓」的,這種筆法和篆書的轉筆外角差不多,這種「直接轉」就是從篆書來的筆法,演變成「帛書」「竹簡」的筆法,統稱「轉」。

中「停」裡的禿寶蓋,是「提筆轉」,俗稱「折」。明顯看到寶蓋外角是有一點凸起的地方,那是提筆再下按出來的。這種提筆下頓,就是「折」的筆法,是從隸書中發展過來筆法。提筆頓下去,就是為了中鋒運筆。頓下去和重新起筆一樣,可使中鋒,這是折的作用。

如說轉筆出現側鋒,一定是沒運腕,或者沒有捻管。這兩種皆可能出現轉筆之後筆力虛的情況。所以現在一波人提倡初學先寫「篆書」是有道理的。

篆隸功力深,就會有雄強的筆力,行筆收筆不虛,蒼勁有力。上圖中直轉處也是中鋒用筆,說明篆隸功底是有的。運腕和捻管,皆是調鋒的動作,所以寫轉,一定要會調鋒,使其中鋒行筆。

轉筆最快的筆法是「抹」,就是側鋒蹭一下紙面,學這種筆法需要一定功底,米芾董其昌能會其意。

還有一種「頂筆」,顏真卿楷書中筆法,不用提筆,不用調鋒,直接頂一下,然後下拉。頂筆外角有方有圓,這是運筆所致,用那種都可以,皆能保證中鋒。

推薦一個超實用的公眾號,給喜歡養花的你:

相關焦點

  • 蘇東坡的書法是如何「折筆」的?
    書法用筆也不例外,點畫的轉折之處,向來是書法的難點。因此,練好「折筆」對書法創作就顯得尤其重要。盧攜說:「蓋書非口傳手授而雲能知,未之見也。」書法學習,向來強調「師授」的重要性。那我們就來看一下宋朝大書法家蘇東坡是如何進行「折筆」的。雖然蘇東坡自稱「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但實際上他是一個很專業的書法家。
  • 學習書法,如何控筆
    書法是一門藝術,如何控筆也是練好書法的重要環節。而且書法有硬筆與軟筆之分,現在主要談的是軟筆。下面主要講講,我們如何練好控筆的。 淺談書法藝術 何謂控筆?控筆指的是控制或駕馭筆的能力,即書法術語。我們在書法上主要講的就是筆法。
  • 中國書法用筆「六法」論析——「行」「轉」「折」「提」「按...
    中國書法用筆「六法」  「行」、「轉」、「折」、「提」、「按」、「捻」  書法密碼微店 手持毛筆書寫漢字,是中國書法藝術最尋常的技術動作,從毛筆的空間運動解析,隱藏著「行」、「轉」、「折」、 「提」、「按」、「捻」六種用筆法
  • 學習書法,為什麼要控筆?如何學習控筆
    書法是一門藝術,如何控筆也是練好書法的重要環節。而且書法有硬筆與軟筆之分,現在主要談的是軟筆。下面主要講講,我們如何練好控筆的。淺談書法藝術何謂控筆?控筆指的是控制或駕馭筆的能力,即書法術語。我們在書法上主要講的就是筆法。要想控制好筆法,必須要掌握書法用筆。首先要掌握如何執筆?即五指執筆法。
  • 修身書道:學習書法,不知道如何「調鋒」?看這裡!
    東漢文學家、書法家蔡邕在其書論名篇《九勢》中如是說「惟筆軟則奇怪生焉」,妙就妙在這一個「軟」字。人們把漢字僅以實用到作為藝術而自覺,其中最大的認識就是如何運用手中的這支「軟」筆來再造漢字的藝術。漢字藝術的筆法形成在漢末得以充分的體現,也即所謂的「三折筆」技法,而「三折筆」的核心內容就是「調鋒」。
  • 書法中的衄筆、挫筆、轉筆、折筆如何理解?如何在實際中應用?
    書法中的筆法名稱是非常多的,除了提問者上述衄筆、挫筆、轉筆、折筆外,常見的還有方筆、圓筆、戰筆、換筆、主筆、餘筆、空中搖筆等等。我們只要知道了這些運筆的含義就會在書寫中得到應用。圖片:書法有雲1、衄筆衄筆在書法中是指折損鋒銳的意思。
  • 練習書法,如何執筆及運筆
    書法用筆,千古不易。古人練書法很講究筆法,如何執筆與運筆是練好書法的的首要問題。執筆不好,運筆不靈活自如,書法作品就缺少生機與神韻。所以,我們要想練好字,首先要懂得怎樣拿筆,如何運筆?下面主要談談執筆與運筆的方法,僅供大家參考。
  • 沈鵬書法:網友看不懂的「蚯蚓體」,其實是「一波三折」的高書!
    常人很難找到他書法的淵源,猜測是自己琢磨出來的「書體」。沈鵬先生的草書,以枯筆寫就,線條瘦硬見精神,風格鮮明獨特;用筆更是老辣奔放,線條注重質感,有時長筆肆意伸展,疾中有澀,線條顫抖,格調不俗。但是對於很多不喜歡這種風格,或者看不明白的人來說,用形象語言來說,可稱之為「蚯蚓體」,甚至有人斥之惡俗!
  • 書法的筆速快慢舒緩,對提升書法水平大有裨益
    如果您經常參加道友們的書法創作活動,現場觀摩他們書寫毛筆書法,就會發現一個現象:有些字寫得好的人,在書寫筆畫的過程中,在轉彎角、在中鋒行筆時,往往書寫的速度較快,而在筆鋒入紙和收筆的時候,要頓挫抑鬱一下再收筆,把筆鋒寫出來。整個過程快慢控制得非常好。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筆速技巧。
  • 沈鴻根、吳玉生書法經驗分享:如何練好硬筆行楷字!乾貨必收藏
    麓風軒今天就說說如何把行楷鋼筆字練好看的規則與技巧,這些都是一些硬筆書法名家(《寫字》雜誌副總編沈鴻根、中央電視臺硬筆書法主講人吳玉生等人)的經驗之談,非常實用,希望對各位書友有所幫助:1、把行書筆畫寫輕盈,點畫寫靈動運筆輕鬆、便捷,線條追求流暢、明快之感。點畫要相對活潑,增強動感。
  • 寫書法除了注重起筆和運筆,大家都忽略了這致命的一點
    在寫書法的過程當中,大家都在不斷的學習各種筆法、技法等,然而在人們心中所佔首要位置的就是起筆和運筆,起筆方法很多,運筆以中鋒為主,但真的就滿足這兩方面就行了嗎?要想寫好收筆,首先要注意做到兩點:第一,必須是將筆鋒運送到筆畫的最終端,要穩、要準、要明、要奇,堅決不可倉促收筆或者是停留太過,這些都是初學者或者中期學書者容易犯的錯誤,停留時間過長是因為初學者筆法生疏遲疑不決所引起的,倉促太過則是在經過一段時間書法練習的人有了一定的功底之後,開始練行書,或者追求了書寫速度,往往就會導致筆鋒沒有寫到筆畫之末端就提筆寫下一個字導致
  • 古人談書法用筆的16個經典比喻
    意思是:登陣要隨機應變,用筆要善於變通———在於用腕;登陣要調兵遣將,用筆要安排好點畫;作戰貴在神出鬼沒,用筆要有起有伏;作戰要能展開和集結,用筆、結體要善於處理好擒縱、提按、曲直、粗細、斷連、起止、正??、舒斂、向背、方圓等陰陽對立統一的關係。4.「筆是將軍」書聖王羲之曾經擔任過「右軍將軍」,對毛筆的神奇作用有獨到見解。
  • 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到底有什麼區別?這些你知道嗎?
    我國古代便是用刀、石片等硬物刻劃而成,這便是我國最早的硬筆書法。戰國時期毛筆出現後,變為主要的書寫工具,兩千餘年常興不衰近百年來,隨著鋼筆、原子筆在我國的普及,硬筆書法又呈風靡趨勢。這裡,把硬筆書法同毛筆書法作一些淺顯的比較,談一談硬筆書法的特點。
  • 想練習硬筆書法,買什麼樣的筆,如何練習
    想練習硬筆書法,買什麼樣的筆,如何練習文/成長新視點序言:硬筆書法,是書法的一種表現形式。從書法使用的工具來說,主要分軟筆和硬筆兩種,這兩種工具書寫出來的字,風格各異,各有優點,也各有其藝術特點,在不同環境下深受人們的喜愛。
  • 書法大家梁鼎光,鋼筆行書《蘭亭序》鑑賞,網友:硬筆界的王羲之
    梁鼎光的鋼筆字功底深厚,但用筆不夠凌厲,缺乏韻味,很像南方的歌大都是催眠曲,溫柔婉轉內斂型。與他的毛筆的格韻,篇篇不同。表明他對歷代所有書法名家的字的研究都深下功夫,一位專業為解剖學家的教育工作者,在書法上特別是小楷下如此深的功夫,實在難得,他的鋼筆臨帖一書也影響很大。
  • 您是如何理解筆法與中國書法的關係
    筆法與中國的書法關係密切,相輔相成。如果沒有筆法就談不上中國的書法。筆法是中國書法的基礎,筆法成就了中國書法,書法又體現了筆法。中國書法依賴筆法而存在,書法中的神韻與意境美的表情達意是通過筆墨體現出來的。 書法中的精華依靠完美的筆法即用筆,筆墨乃是書法的核心。
  • 寫書法應該如何擇筆?毛筆選不對,很可能會白費功夫
    假如讓王羲之拿一塊抹布寫字,那麼他寫的字可能比當代一些書法名家還要好,這並不是過譽,當你隨著書法層次的提高,真正認識到王羲之用筆如神的時候,就明白,這樣說並不誇張!言歸正傳,對於普通人(書法高手除外)來講,學習書法應該怎樣擇筆呢?首先我們要知道毛筆有哪些種類?
  • 當代著名書法大家吳玉生,鋼筆書法作品欣賞,剛柔相濟,好書法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鋼筆書法的特色及鋼筆書法創作簡述:鋼筆書家的特色:書有法而不拘法,法外得法而顯我形明明;書有意而不任意,意在有意而顯我神奕奕。書法創新,首先要有創新思維。現代心理學認為,思維活動是一種高級的心理活動。在思維活動中各種心理因素都對思維結果有著深刻的影響。
  • 陸柬之700個行楷書法集字欣賞:用筆飄縱、渾然天成!行楷好字帖
    中國書法發展至今已有數千年,其在歷朝歷代都有著與眾不同的特色。而在這其中,唐朝的書法藝術可以說是最為閃耀的存在,是魏晉以後的又一座書法高峰:各種書體風格大放異彩、書法大家不勝枚舉。而今天書畫課代表要介紹的則是唐代陸柬之的書法集字。眾所周知,陸柬之是初唐時期的書法大家,還是楷書名家虞世南的外甥、更是唐朝宰相陸元方伯父、草聖張旭外祖父。陸柬之的書法初學虞世南,又學歐陽詢及「二王」父子。其傳世行楷《文賦》曾被稱為「大唐第一行書」,筆致圓潤、用筆飄縱,章法氣韻顧盼生姿、渾然天成!有著深厚的蘭亭味!元人趙子昂以及當代的啟功,都從此帖得法頗豐。
  • 91歲高齡的歌唱家李光羲,精美書法作品欣賞,用筆精準字體秀麗
    誰能想到年逾九旬的他,竟然寫得一手漂亮的書法。在之前的內容裡,我們也分享過一些藝人的書法作品,大多都是自由體,和書法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李光羲的書法既有傳統的影子,又有自己的東西。李光羲的書法透露著楷書的功底,行書的深層次修為。李光羲的字端莊秀麗,正統綿和,有大家之風範。李光羲先生的書法,既有古代書法大師的身影,又有自創的筆,堪稱名家。武漢作家,星河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