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海大遷徙:400多款App被封,7400多家出海企業何去何從

2020-08-30 三言財經

來源:投中網

「東方不亮西方亮。」

登上印度封殺名單第一批的Club Factory,是印度第三大電商平臺。Club Factory創始人李嘉倫沒花多少時間焦慮,只用了不到一個月就決定調轉「船頭」,離開印度市場。「我們發現印度市場走不通,立刻轉向,去尋找其他更好的市場。」

「印度只是海外市場中的一個,這邊做不了,那就換一個。」做印度版「陌陌」的90後創業者於博,在當地業務紮根還不算很深,心態淡定。

於博的淡定,與60天前印度開出中國App封殺名單那夜的「集體恐慌」,形成了鮮明對比。

「得知這個(封禁)消息後,我大概花了半天來消化。」李嘉倫近期在其自述中回憶當時的心情。「很多人說,現在是出海企業的至暗時刻。在漩渦中心,我當下的感受是超越於此的。」

60天前,包括WeChat、TikTok在內的至少400款中國應用上了印度封禁黑名單,「印度創業大逃殺」、「黯然離場」等充滿悲劇性的標題,批量出現在中文傳播裡。

但在封禁60天後,出海創業者們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一批創業者不再焦慮,開始果斷拋棄印度市場,轉向中東或者其他東南亞國家。

就連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阿里巴巴,也在上周宣布停止印度UC web和其他創新業務,並表示這一決策不會對集團發展造成影響。

堅守和逃離的風向轉變似乎在一夜之間發生。轉變背後,是一場中國出海企業「U盤式生存」的大遷徙。

400多款App被封,出海產業鏈承壓

於博團隊開發的社交應用並不在印度封禁的名單裡。

這位90後創業者,2018年在獵豹移動負責海外項目,做過印度、中東、北美等市場,後來獨立創業,在國內做了一個多人音視頻互動社交產品,類似於「陌陌」,今年1月在印度上線。

他告訴投中網,現在這款應用在印度的日活達3-5萬。「或許是因為體量不大,兩次禁令我們的App都沒有出現在名單上。」

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儘管沒有在名單上,於博的業務也受到影響。

「第一次禁令對我們完全沒有影響,但第二次禁令封掉的不少支付軟體中,也有我們的供應商,一度致使我們無法變現。」於博說。

由於兩大主要渠道——Google Play和App Store——手續費在印度高達30%,加上提現轉回國內還要再支付印度政府18%的稅費。幾近一半收入都交出去了。

很多印度的中國出海創業者為了提高收入,都會選擇由國內開發、手續費相對便宜的支付軟體。在印度封禁名單出來之前,於博使用的國產支付軟體,只需要繳納18%的手續費。但現在,失去了合作夥伴,於博和他的團隊也憂愁。

國內團隊開發的海外網紅營銷平臺Noxinfluencer,雖然也「幸運」逃過一劫,但其實也有業務受影響。

負責該平臺海外運營的趙磊告訴投中網,Noxinfluencer主要給網紅提供數據營銷服務,類似國內的新榜,客戶主要集中在YouTube、Instagram、TikTok等主流社交平臺。Noxinfluencer目前主打歐美和日韓,但印度也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每個月UV(Unique Visitor,獨立訪客)大約300萬。

TikTok印度市場被禁,也影響了Noxinfluencer的業務。「在我們平臺的用戶中,目前TikTok的印度網紅受到了一定的波及,但在其他歐美市場都沒有太大影響。」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印度封禁之後,美國也開始對TikTok「下手」了。

在封禁風暴之前,趙磊覺得自家業務其實受疫情的影響更多。「美國今年的疫情控制不太好,用戶活躍和消費能力都受到較大影響,我們的客戶是出海企業和網紅,他們平臺的用戶和粉絲的消費能力會對他們的收入造成衝擊,儘量流量會提升,但是用戶的消費會比較謹慎。」

林蒙在國內一家雲計算廠商任職,他們在印度的客戶也出現在名單上,直接的影響就是:收入都要沒了。林蒙跟投中網分析稱,這次沒有預警的、突然的封禁行動,它影響的是整個中國出海企業在印度的產業鏈,包括設備、支付、變現等。

不過,在印度禁令發布後,於博與不少同行進行了交流,他發現紮根不深的創業者,已經開始物色替代者;而出海印度較早的創業者,似乎已收回成本,他們覺得封了也沒關係,也能轉向別的市場。

迅速掉頭,迅速逃離,對於出海創業者來說,印度市場不重要嗎?

印度市場很重要,但想在印度賺錢太難了

印度,這個有著全球第二大人口的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是中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繞不開的話題。在出海企業的發展藍圖裡,印度又被稱作「下一個中國」。

特別是中國人口紅利漸行漸遠後,人口結構仍年輕的印度(青壯年人口總數約8億,勞動力平均年齡27歲)更是炙手可熱。中國企業家們摩拳擦掌,企圖把中國的網際網路經驗「複製」到那裡,尋找下一個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以及下一個TMD(字節跳動、美團、滴滴)。

遠川研究所援引AppAnnie 2019年的報告指出,2016-2018年間,印度應用商店的下載量增加了165%,最受歡迎的應用裡,一半來自中國。而且,在印度30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裡,18家有中國資本的身影。

用戶多,增長又快,印度難道不是遍地是黃金?

但現實是,至今似乎還沒有一家印度創業者能說清,他們在那個市場裡沒有賺到錢。

印度市場值不值得?其實也是近年來創業者們的熱門討論話題。但從「掘金市場」轉到該話題上,也表明了出海創業者們內心的搖擺。

白鯨出海合伙人&COO劉武華曾分享過一組數據:

印度2018年移動廣告年度預算只有30億美金,對比來看,美國有760億美金、中國有500億美金。而在這少之又少的廣告預算 1/3 歸Facebook,1/3歸Google,1/3歸其他公司。

「印度市場移動用戶每年人均ARPU(每個用戶平均收入) 只有8塊,實際數據可能比這個還要差。」劉武華說。

ARPU只有8元是什麼概念?

以被冠以下沉市場代表的電商「拼多多」ARPU作為對比,拼多多今年二季度的平均單客年消費額為1857元。

「想在印度賺錢太難了。」 曾擔任過六間房產品總監的朱冬說。

2018年他去了印度做短視頻直播產品,在虎嗅的一篇文章裡,他表示在印度本土很多網際網路品類的公司,其實已被Facebook、Google等美國大公司蠶食,要切入分一羹,就要燒錢。不比TikTok,這是大多數中國該賽道的創業者耗不起的。

印度還是個很複雜的市場。2016年到印度創辦Club Factory的李嘉倫說,除了民族、語言、宗教眾多,印度需求分散複雜,要打造非標電商生態,萬事皆要從零做起。

打造印度版「陌陌」的創業者於博也對投中網表示,在印度做社交產品上,還會遇到性別平等與否的問題。

「社交做的是連接,現在印度男女還是相對地不平等,女性很難去平臺聊天。有很多音視頻平臺,甚至是僱傭女性去陪男性聊天,如果是你做的是一個純社交項目,其實在印度很難存活。」

總得來說,「拿下印度市場,困難重重。」

但經歷過印度後,創業者又仿佛拿到了項目過關的通卡。既然在印度能行得通的產品,在其他市場也會有優勢。

於博告訴投中網,印度公布第一批名單時,他和團隊並沒有放在心上,認為本質上是中美關係的問題,過一段時間就會平息。但隨著關聯業務方被下架,他們不由得開始警覺,開始討論要不要放棄印度的業務。

經過一番討論,最終團隊達成了共識:業務在印度市場已經有一定體量,還是要繼續運營,但同時開拓中東或者東南亞其他市場。

這樣一來,「如果印度封掉我們的App,我們就還有可以做的市場。這個決定,某種程度上也加速了我們產品的全球化。」於博說。

雖然此刻「全球化」並不在他們的時間規劃裡。於博說:「最初,印度市場是我們為印證產品最早開拓的市場,按照原本的計劃,在印度的ROI(投資回報率)達標後,我們會把這個模式拓展到其他市場。」

李嘉倫和他的團隊計劃「重啟」 Club Factory,尋求地域相鄰且具有相近文化和政治環境的國家,包括東南亞、泛中東、非洲、歐洲等。

他分析了Club Factory的優勢:

一是本地化,經過在印度市場的摸爬滾打,對跨境電商各個環節形成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學會了如何和國際巨頭競爭。

二是構建了商品的知識圖譜,可以更好地連接供給和需求端,極大地提高電商的運行效率。

「這些沉澱下來的技術和方法論並不囿於印度市場。」 李嘉倫說。對絕大多數企業來說,印度的確是個重要的市場,但似乎不是唯一的市場。

林蒙也認為對被禁的網際網路公司來說,現在只有三條路:

一是等待,通過外交政策,修復與印度政府的關係;

二是通過印度當地的代理商,換個馬甲,包裝成一個印度公司;

三是調整策略,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多個產品線、多區域發展。

「被封禁的時候,心態肯定時想罵人,但也沒什麼辦法,如果真的被禁那就換一個市場接著做。」趙磊告訴投中網。而可以迅速轉向別的市場底氣,來自於這批企業深諳出海的「方法論」。

就像網際網路新貴字節跳動的TikTok那樣,每到一個市場,就讓它的管理團隊本地化——TikTok的印度市場,是印度人管理的團隊;在美國市場,是美國人管理的團隊。

出海40年,中國企業的U盤式生存法則

中國企業「走出去」,向來被視作企業發展重要的一環,也是中國企業做強做大的一種體現。

在印度封禁風暴中,我們看到絕大多數出海創業者似乎都練就了一身「U盤式生產」的本領。

投中網發現,這批出海企業家之所以能如此迅速調轉「船頭」,或許在於他們已經摸清了一套出海的創業模板——一套從設計,到落地的本地化工具包。

這套理想的出海模板裡,有前期市場的調研、項目的設計、語言交流的工具、供應鏈等基礎設施的了解、法律/當地國情的認知等。

就像U盤一樣,裡面裝了這套工具和模板,到了哪個市場,按著基礎本地化,再做個性差異化。

如今的出海企業們,儼然已是「U盤」型企業。

8月初,投中網在杭州與一家跨境電商從業者交流,他所在的公司2019年才成立,不到一年時間裡,已成功拿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市場,用戶過千萬。2019年在成立不久後,這家跨境電商的創始人就對外表示,2020年公司的目標是開拓泰國,越南和印度尼西亞,接著則是菲律賓和臺灣。

在這過程裡,他們有著中國成熟的供應鏈,便宜的貨品,複製拼多多的社交電商的模式,很快就能在當地冷啟動,且流行開來。

而實際上,這樣的企業在這些年裡層出不窮。根據白鯨出海的數據,中國目前有7400多家出海企業。

白鯨出海的COO劉武華認為,2016年以來,中國出海企業頻率加快,內容、社交、服務、遊戲、短視頻、直播、電商等出海形式層出不窮,遍地開花。

而印度以外,東南亞也是中國出海企業繞不開的市場。

一位內容領域的創始人兼投資人也看好東南亞,他告訴投中網自己打算去那邊發展。「一方面,東南亞所處的階段是過去的中國,公認的是下一波機會誕生的地方。另一方面,對於內容領域的人來說,國內的監管各方面限制太多,一不小心就有滅頂之災,風險太大。」

藍馳創投董事總經理曹巍告訴投中網,中國團隊出海,不論是電商、遊戲還是金融服務,把國內成熟的模式搬到東南亞或者印度市場,優勢都非常明顯,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降維打擊。

除了東南亞之外,一些出海的創業者還認為日韓、中東也是比較好的選擇,尤其今年亞洲應對疫情比較好,所以亞洲市場會比較穩定,從他們的數據來看,日韓的付費情況都相對更好。

於博告訴投中網,印度封禁後,政治風險上升,近期投資人對出海賽道雖謹慎,但實際上「在與投資人交流裡,投資人不會過多關注不可控的政策問題,更多還是焦距業務本身。」

而對於捲入「暴風」中TikTok,這些出海的創業者們也都在關注,他們希望能從字節跳動的全球化路上學到一些經驗。

在海外有業務的國內雲計算廠商趙磊對投中網表示,對於絕大多數出海企業,面對政府強制性的政令,根本沒有抵禦的能力。而TikTok的後續,也將為他們要做全球化的企業提供了藍本。換句話說,印度的封禁、美國的「阻斷」,並沒有改變中國企業的全球化之路,沒有打斷他們的出海規劃。

「對出海企業來說,光榮的荊棘路,總要人去探索。」 Club Factory的李嘉倫說。

(按照受訪者要求,於博、趙磊、林蒙為化名)

相關焦點

  • 7400家企業,400款App封殺:中國出海大遷徙
    60天前,包括WeChat、TikTok在內的至少400款中國應用上了印度封禁黑名單,「印度創業大逃殺」、「黯然離場」等充滿悲劇性的標題,批量出現在中文傳播裡。但在封禁60天後,出海創業者們的心態發生了變化。
  • 7400家企業,400款App封殺,中國企業出海印度有多難?
    6月25日,印度宣布封禁59款中國應用,微信、微博、TikTok等位列其中。而這一紙禁令,也讓一眾本埋頭出海擴張浪潮的科技巨頭們,在盛夏中打了個冷顫。02中國企業出海印度的原因外界更是將印度對中國網際網路應用軟體實施的禁令,視為政治決定。那為什麼中國企業都這麼喜歡出海去印度了。在過去幾年,一批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前僕後繼的湧向印度。有數據顯示,2018年,印度排名前100位的應用程式中國,有44款應用程式來自中國,幾乎佔到了一半。
  • App出海又遇困局,乘風破浪的網際網路企業何時上岸
    59個移動端app,而這59個app,幾乎都與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有關,另外印度政府還草擬了275個中國應用程式清單,並將對這些app進行審查。在印度宣布封禁中國app之後,部分國家也積極跟進,禁令與審查無疑給中國app廠商出海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 中國網際網路出海大會在即,印度再禁43款中國App
    11 月 24 日消息,印度政府根據《信息技術法》第 69A 條,禁止印度用戶訪問阿里速賣通、Snack Video 等 43 款中國 App。印度政府在文件中稱,「採取行動是因為這些 App 涉嫌參與危害印度主權與領土完整、印度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活動」。
  • 圍獵TikTok,App出海又遇困局,乘風破浪的網際網路企業何時上岸
    app廠家大刀闊斧為全球化積極準備的時候,印度政府宣布將禁止使用包括TikTok在內的 59個移動端app,而這59個app,幾乎都與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有關,另外印度政府還草擬了275個中國應用程式清單,並將對這些app進行審查。
  • 再禁118款中國APP,網際網路企業出海印度前路無望?
    中國App屢遭封禁根據印度媒體《經濟時報》報導,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以「損害印度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威脅印度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為由宣布封禁中國公司研發的118款手機App,其中包括在印度受歡迎度很高的手機遊戲
  • 中國APP出海「變形記」
    今年開年,谷歌再次下架600款應用,包括獵豹在內的多家工具公司遭受重創。另一方面,突發的疫情卻讓全球的線上社交娛樂加速爆發。 疊加效應下,新老玩家似乎在一夜之間完成了最後的交接,整個行業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十年出海,幾經嬗變,這一切還要從工具的年代開始說起。
  • 出海企業怎麼破局?
    納倫德拉·莫迪政府本月在印度禁止了59款中國移動應用,其中包括短視頻應用Tiktok,此舉旨在改善本土控制以及數據安全的重大政策轉變。前有印度政府禁止59款中國app。後有美國國會通過禁止Tiktok的法案。近期,印度政府正在考慮禁止更多的中國app。或將有275款中國app受到影響。
  • 20頁PPT告訴你出海新動向:從工具到內容戰略,中國app出海的進階之路
    從個數上看,進入海外Top1000的中國app有119個,比年初的時候多了將近30個。從分類上看,進入海外Top1000的中國app也更多,比年初的時候多了新聞雜誌、購物、娛樂、健康與健身、圖書與工具書等5種類別。中國app出海的數量和種類都在增加,中國app出海正在加速。 總體類型上,工具類和攝影類app依舊是出海數量最為眾多的app。
  • 從過往看未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出海怎麼走
    Facebook、Snap等多家社交媒體將抖音海外版Tik Tok列為重要競爭對手。面對抖音的走紅,2018年末,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推出了短視頻軟體Lasso,希冀吸引年輕人,來對抗Tik Tok的火熱。今年2月份,Facebook又推出了一款名為Hobbi的全新應用,被戲稱為facebook版「抖音」。
  • 224款APP被印度封禁後,中國出海公司後續
    繼6月底,印度政府信息技術部禁用了包括TikTok、微信等59款中國App和7月底禁用47款後,9月2日,印度再度宣布禁用118款手機應用,至此印度政府前後已禁用了224款中資App。在長達兩個月的封禁後,相當多的中國企業已從印度撤出,在出海的路上尋找下一個落腳點;也有企業僅通過投資當地企業的方式繼續關注著印度市場;只有小部分中小企業選擇繼續留守印度,與當地的企業對接規避政策風險,並增加了對未封禁產品的推廣與宣傳。
  • 中國APP出海十年記
    久邦數碼也憑此成為了第一家在美上市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公司。獵豹移動也嘗到了工具應用出海的甜頭。旗下的清掃大師(Clean Master)幾乎成為海外安卓裝機必備,下載量突破9億。2014年,獵豹移動登陸紐交所。彼時,月活用戶超3億,全年營收7.5億元。上市一年後,月活翻番,總安裝量超23億,營收翻了將近五倍,達36.8億。
  • 印度封禁中國App,出海真的沒有機會了嗎?
    距印度封禁中國59款App已過去3周,期間部分印度民眾掀起了一波支持政府舉措的聲勢,印度本土App和海外其他國家的產品趁勢填補印度市場空白。在此背景下,國內App出海印度的腳步是否會停止?飛書深諾集團追蹤了國內出海印度的主要App企業,從近期的市場表現入手,同時結合行業專家調研,探索事件對國內App出海的影響。
  • 聲網Agora榮獲金帆獎「2020 年度優秀出海生態服務企業」
    他們處於出海的全生態產業鏈之中,根據出海企業的訴求,不斷提供基礎服務及後勤保障、以優質的服務成為中國企業海外高速增長的黑土地。為出海企業不斷提供新的資源和價值滿足市場,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能夠有效幫助出海企業實現業務增長。據了解,本屆「金帆獎」設置了兩類獎項,一類是致力於中國企業出海引路與創新、以 C 端產品驅動的企業。
  • 出海科技企業-乘風破浪的2020
    隨著各家發展,天下已定,國內市場基本穩定,而海外的移動網際網路市場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大家紛紛出海,擴展海外市場,2014年5月份全球在iOS和Google Play兩大應用市場按下載量計算的前10位榜單中,獵豹移動
  • 印度下架59款中國app,移動應用出海困局如何解
    近日,印度電子信息技術部宣布,將禁止包括 Tiktok、微信、快手等在內的 59 款中國 app。文中提到,這些應用從事的活動有損印度主權和完整、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之後,這 59 款中國應用將被禁止都在移動平臺和非移動平臺使用。
  • 印度封殺中國App,它們的出海成績有多讓人「眼紅」?
    昨天,印度宣布禁用 59 款中國 App。 看完被禁用的 App 名單,當時我的腦子裡就蹦出一個感嘆號:中國竟然有這麼多 App 都出海了! 好奇心驅使下,我扒出了這些出海 App 的 「海外表現成績單」...... 抖音 說起中國的出海公司,首當其衝的就是抖音。 抖音在國內的火爆程度不用多說,日活已經達到 5 億,妥妥的國民級 App 。而抖音推出的海外版——Tiktok,也是火得不行。
  • 中國APP出海「變形記」:再見工具,你好社交
    同一時期,TikTok、歡聚時代等出海新軍正在悄然崛起,社交娛樂逐步走向舞臺中央。2019年,谷歌加大監管力度,進一步壓縮了工具廠商的生存空間。今年開年,谷歌再次下架600款應用,包括獵豹在內的多家工具公司遭受重創。另一方面,突發的疫情卻讓全球的線上社交娛樂加速爆發。疊加效應下,新老玩家似乎在一夜之間完成了最後的交接,整個行業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 2020 H1中國APP出海洞察:手遊出海
    中國出海APP 在全球移動經濟中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成熟市場的典型代表有美國、日韓等歐美、發達國家,並且從收入來看,美國、日本和韓國是目前中國遊戲企業出海的重要三大目標市場。這些APP市場本土廠商競爭力強,用戶付費能力強,進入門檻高,目前中國出海廠商佔據份額較低,但增長率較高。
  • 印度封殺59款應用,中國企業或痛失最佳出海第一站
    印方意氣用事,多輸局面儘管聲稱是保護用戶個人信息安全和國家主權,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印度在民族主義盛行下對中國企業的集體性報復。因為禁止的59款APP全部來自於中國,而印度本土和其他國家沒有一個違規的應用,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不太可能這麼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