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汪曾祺曾說過,「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可就是這碗「人間煙火」,似乎在家長和學校之間豎起一堵「牆」。
如今,隨著「明廚亮灶」工作在鄭州的推進,學校食堂後廚安插上了一雙「眼睛」,從「廚房重地,閒人免進」,逐步發展為「4D廚房歡迎您」。
河南商報記者馬千惠劉慧麗文/圖
「明廚亮灶」家長在學校安插一雙「眼睛」
孩子在學校吃的午飯是否乾淨、健康?學校食堂後廚的衛生情況是怎樣的?學校食堂後廚的工作人員的衛生情況、工作狀態是怎樣的?
以前,在家長和學校後廚之間有堵「牆」,上面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得而知。
如今,「鄭州市中小學託幼機構食堂明廚亮灶全覆蓋」就是要打掉這堵「牆」。
簡單來說,「明廚亮灶」就是餐飲服務提供者採用透明玻璃、視頻等方式,向社會公眾展示餐飲服務相關過程的一種形式。顧客可以看到後廚員工的操作是否規範,後廚衛生是否合格。
2014年,伴隨著牆磚落地的轟隆聲,一面面玻璃牆出現在了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幼兒園。廚房玻璃擦得鋥亮,幼兒園定期舉辦「廚房開放日」,家長們可以集體參觀透明廚房。
看到整潔有序的食堂後廚後,家長們雖然鬆了一口氣,但仍有疑慮:是否是專門打掃好給我們看的?
「明廚亮灶」不能實時監管的難題浮出水面,這是所有推行「明廚亮灶」工作後的中小學和託幼機構的難題。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2017年,鄭州市將「明廚亮灶」工作搬上了網際網路。
2020年,「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工作繼續推進,越來越多的家長可以通過手機,實時看到學校後廚的一舉一動。
這樣實時有效的監管,就像家長在學校後廚安插了一雙「眼睛」一樣,讓不少家長吃了「定心丸」。
家長:「網際網路+明廚亮灶」讓人安心
對於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幼兒園的家長李女士來說,看學校食堂後廚的監控視頻是她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
聊天中,河南商報記者在李女士的手機中發現,一個名叫「舌尖安全網」的App被她設在了手機的首頁顯示。
「這個App做得太好了,解決了我最擔心的問題。我每天不忙時,就會點開App,找到幼兒園的後廚看一會兒監控。」李女士說。
河南商報記者從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這個「舌尖安全網」App就是鄭州市在中小學和託幼機構推行「網際網路+明廚亮灶」的重要載體。
家長只需要在手機上下載App,搜索學校的名字,點擊「看後廚」選項,就可以查到食堂後廚的監控視頻。
以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幼兒園為例,在「看後廚」選項中,可以搜索到備餐間、分餐區、洗消間、操作間的監控視頻,在視頻的左下角可以清晰地看到當前的時間信息。
若家長對後廚的工作情況有不滿意的地方,點擊「聯繫商家」選項後,可以直接和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幼兒園食品安全的負責人孔彥品取得聯繫。
除此以外,隨著鄭州市近年來對「4D廚房」「6S管理」的同步推進,如今,幼兒園食堂後廚內所有物品實現了定點、分類管理,所有物品上都有責任人編號,實現了責任到人的管理模式。
「每天看監控視頻的時候都讓我覺得特別安心,你看,這後廚多乾淨、井然有序啊,比我家廚房乾淨太多了!」李女士說。
「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在鄭州中小學、託幼機構食堂全覆蓋
手機上的「透明廚房」讓不少家長安心,那麼,在鄭州市,有多少學校實現了「網際網路+明廚亮灶」的保駕護航呢?
河南商報記者從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處了解到,「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工作是「明廚亮灶」工作中的一項,推行的目的是為進一步加強鄭州市中小學託幼機構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監督管理,提高鄭州市中小學託幼機構食品安全水平。
2018年,鄭州市完成462家中小學食堂的「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建設。
2019年,鄭州市完成1200家託幼機構食堂的「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建設。
2020年,鄭州市中小學和託幼機構食堂「明廚亮灶」工作再次被納入民生實事,要求在2020年底實現全覆蓋。
截至目前,在「網際網路+明廚亮灶」方面,鄭州市需完成中小學食堂126家,已完成126家,需完成幼兒園食堂401家,已完成401家,已完成總進度100%。
也就是說,今年,鄭州市不僅完成了「全市中小學託幼機構食堂明廚亮灶全覆蓋」的民生工作,更是在鄭州市中小學託幼機構食堂實現了「網際網路+明廚亮灶」100%全覆蓋。
據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對鄭州市中小學託幼機構食堂「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工作進行全面排查,對設備連接出現問題、監控不暢的學校提供技術支持和幫助,故意遮擋攝像頭、關閉監控的學校將會受到處罰,讓「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實實在在地保障學生「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