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語言的基本構建模塊:三種不同的景別

2020-12-04 音樂白皮書

基本構建模塊:不同的景別

我們知道,鏡頭是電影中拍攝人物、動作或事件的最小單位。同時我們也在看電影和電視節目的時候得知,我們所看到的這些人物、動作和事件並不是從相同的角度、透視關係或距離呈現的。因此,儘管每個鏡頭都代表著對一段表演的一種獨特的取景方法,但很明顯常用的景別是多種多樣的。也許你對於特寫、中景、遠景這些術語已經很熟悉了,但我們還是要看一下每個景別的具體例子。記住,我們要先從最簡單的單人(畫面裡的被攝對象)固定鏡頭開始探討,然後再加入更複雜的內容和結構。所以,讓我們從頭開始。

中景(medium shot , MS)是幾乎最接近人類觀察周圍環境方式的景別。

圖1、單人中景鏡頭

想像一下你跟一個人待在同一間屋子裡交談,通常你們之間都會有幾英尺的距離(除非你們是特別親密的朋友,或者這個房間非常狹小),這時候你們看到的彼此就是中景的景別。再想像一下你正拿著攝影機拍攝另一個人,最後得到的取景很可能就是所謂的中景。這樣看來,觀察者(你或者攝影機)與被攝物體的距離能夠決定畫面的景別。比如中等距離(約1.52米到3.04米)可能就會產生中景。之後我們還會探討其他影響景別的因素,比如被攝對象的大小和攝影機的鏡頭焦距。其實,景別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畫面中包含多大的人、物或環境的問題。觀眾在觀看中景鏡頭時會感到非常舒服,因為它和日常的觀看方式沒什麼兩樣(如圖1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景

特寫鏡頭

特寫鏡頭(close-up, CU)是比較親密的鏡頭,表現的是某些人、物或動作的放大影像,它可以給觀眾提供相當具體的細節信息,如圖2。

圖2單人特寫鏡頭

如果我們繼續之前的例子,想像那個在房間裡跟你談話的人手裡拿著一張新車的照片。在中景鏡頭裡,你可能只能看出那是一張照片,卻看不到某些細節。那麼,如果你拿過照片湊到眼前的話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你剛剛的動作就是在創建一個特寫鏡頭,你能清楚地看到一張新車的照片,因此能夠觀察到更多的細節並得到更準確的信息。同樣,被攝對象的大小、透視關係和鏡頭光學元件的放大倍率都可以讓你得到一個被攝對象被放大、填滿整個畫面的影像。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雙人特寫

遠景

遠景鏡頭(long shot, LS)是一種更具包容性的鏡頭,它的取景中包含非常多人、物、表演周圍的環境的信息,並且能很好地展現它們在物理空間中的關係。

圖3單人遠景鏡頭

因此,相對於人或物而言,環境在遠景鏡頭中所佔的比重會更大。我們繼續使用上文提到的例子,假設剛剛給你看新車照片的那個人透過窗戶為你指停在外面街道上的車。當你從窗戶去看那輛車的時候,所看到的就是一個遠景。車子離得很遠,在你的視野中看起來很小,被更多的周圍的環境信息所包圍著。遠景鏡頭也會被稱為廣角鏡頭(wide shot, WS),因為它通常在畫面中包含更多的環境。觀眾接受到的是通常從遠處拍攝的範圍更廣的視覺信息(如圖3)。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遠景

這三種主要的景別:中景、特寫和遠景是捕捉活動影像會用到的基本模塊。在你的電影裡具體使用哪種景別來表現不同的人、物或動作,是由你-導演或攝影師決定的。先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或許更有助於你下這個決定。「如果我是觀眾的話,我想看到的是什麼?」記住,最終要觀看成片的是觀眾,而他們的觀影體驗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你能呈現給他們的多種景別及其拍攝質量上的。接下來明天的課程,我們將詳細闡釋這三種基本景別以外的眾多衍生景別。所以不要擔心,你會有很多種景別來覆蓋所有的表演。

相關焦點

  • 短視頻視聽語言|視頻鏡頭的概念與景別的使用
    ios、安卓、Pc、Mac全埠全面支持,公號發送「紅杏」獲取視頻鏡頭的概念短視頻是由一段段鏡頭組成的完整視頻,鏡頭是視聽語言中「視」的部分,也是最基本的一部分。攝影中的鏡頭是指攝影設備上的光學透鏡組,包括長焦鏡頭、廣角鏡頭,各種定焦鏡頭組等,是物理學中的「鏡頭」。攝影中的切換鏡頭,是選用不同焦段的鏡頭實現畫面的切換效果,而攝像中的鏡頭概念則有所不同。
  • 鏡頭語言景別:基本景別的拓展之9種景別
    #攝影#鏡頭基本景別的拓展>基本景別代表了對被攝對象最直接了當的描繪。這裡提供的實例是 對你能在拍攝中用到的各種類型的景別的入門簡介。為了方便理解,這些插圖將假定為平原環境中所拍的單人鏡頭,攝影機的高度與被攝對象的眼睛一致(這個機位是從中性位置拍攝一個人時所使用的相對標準的方式)。現在我們讓一個演員站在畫面中間並直視鏡頭。這個基本的演示只是出於培訓的目的,以後你會了解更多更好的構圖方法。
  • 短視頻拍攝指南第三節 如何拍素材,讀懂景別和鏡頭語言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拍短視頻時如何把素材排好,怎麼合理安排景別,讀懂鏡頭語言(景別是指被攝物體在畫面裡所佔比例的大小,是通過手機靠近被拍攝物體位置的遠景來獲得不同的景別。)景別細分為大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大特寫,通過上面這張圖大家就能看明白。
  • 三分鐘學會不同景別的知識
    同時在這裡要特別交代一個廣角鏡頭,經常作為一個定場鏡頭呈現,在一部影片中經常用來交代環境、主體所處的空間結構和存在的事物,甚至是一場戲的人物關係。下面我們通過圖文結合來分析不同的景別。中景鏡頭在中國的影視教材中定義中景別是從人物膝蓋以上開始到人物頭頂的鏡頭,國外的定義不同。
  • PR教程第36課:如何區別電影鏡頭景別
    電影賞析時,我們常會對一些鏡頭進行分析。而合理運用電影鏡頭景別,也會讓我們的拍攝作品,更精緻、更有層次感! 封面圖 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不同的鏡頭景別,又有怎樣不同的特點。
  • 學會電影語言的景別,從此用技術的方法看電影,輕鬆看懂燒腦電影
    而這種「手腳」,就是電影的視聽語言。在看燒腦電影的時候,只要牢牢掌握電影的視聽語言,不管什麼燒腦電影,都能輕鬆看懂。我們常常在看電影的時候,不會發現鏡頭的距離,會給我們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感受。在焦距、拍攝方向、拍攝高度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拍攝距離,畫面中的物體大小和取景範圍會隨之發生變化,取景的範圍,就被稱作——景別。景別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鏡頭。景別的選擇大小有不同的表現意義,需要熟悉他們單獨的功能,才能技術的看電影。
  • 不同景別是如何區分的?各自有什麼樣的特點與功能
    景別是影視教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我們所看到的任何現代影視作品,都是由不同景別的畫面按照影視敘事規律組合而成。景別是影視敘事造型的重要手段。景別是指由於拍攝機器(攝像機、攝影機、照相機等)與被攝物的距離而造成被攝對象物在畫面中所呈現出的範圍大小的區別。
  • 畫面是電影語言的基本元素,鏡頭和場景呈現歷史還原!
    「所謂畫面語言,主要是指電視藝術家用以構成視覺形象的各種因素和方式,體現創作構思的各種手段和技法的總和。這其中主要包括構圖、光效、色彩、影調等諸多語言表述方式。」當然還不止於這些方面,包括鏡頭場景、人物造型、光影特技這些都是靠畫面呈現的,也當然可以歸納於畫面語言之中。
  • 影視藝術中的鏡頭景別問題
    一般鏡頭長度大些,好讓觀眾看清楚。 全景:表現人體的全身,或場景全貌,稱為「全景」。可以讓觀眾看清人物的形體動作和人物與場景的關係。它可以向觀眾介紹故事發生的地點和環境。因此,常常是一場戲的開始時用。全景還可分為大全、全、小全三種。
  • 藝考大辭典丨編導藝考必考知識點,電影中的五大景別
    景別由於攝影機與被攝體的距離不同,而造成被攝體在攝影機尋像器中所呈現出的範圍大小的區別。鏡頭越接近被攝主體,場景越窄,而越遠離被攝主體,場景越寬。取景的距離直接影響電影畫面的容量。攝入畫面景框內的主體形象,無論人物,動物或景物,都可統稱為「景」。畫面的景別,取決於攝影機與被攝物體之間的距離和所用鏡頭焦距的長短兩個因素。
  • 一篇文章搞懂電影景別
    【馬賽克】電影鏡頭設計001——景別景別問題涉及到諸多行業,是最基本的理論概念,一般是指由於攝影機與被攝目標的距離不同,而造成被攝體在屏幕中所呈現出的範圍大小的區別。也可以精確解釋為以被攝空間內所能成像的成年人身體為標準尺度的,被攝主體處平面銀幕位置及佔比關係的稱謂界定。
  • 5種攝影景別有什麼區別?常用的景別是什麼?
    景別主要包括5種: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最常用的是什麼景這5種鏡頭由遠到近,節奏感越來越強。拍視頻這些鏡頭經常來回切換。但最常用的鏡頭還是中景。遠景,故事的開端或新的場地會用到;特寫,故事的高潮會用到1-2秒;敘事階段基本都是中景完成。拍照最常用的也是中景,照片是靜止的,缺少故事的連貫性,取景相對來說比較隨機。
  • 打造鏡頭語言 淺談電影分鏡頭腳本製作
    ·分鏡頭基本構成要素  很多人覺得分鏡頭費事不省裡,但是當你真正只做過分鏡頭之後,你會發現它不但不會耽誤你的進度,還會大大的幫你節省拍攝時間,也許很多人沒有強大的手繪基礎,覺得自己製作的分鏡頭不好看,筆者在這裡要說一下,分鏡頭絕對不是拿給別人炫耀的東西,而是拍攝的輔助的工具,至於手繪的能力其實並不重要
  • 手機+穩定器拍攝技巧分享:新手要掌握的手機穩定器基本鏡頭運動
    什麼叫鏡頭運動?鏡頭運動是指拍攝時鏡頭的縱向,橫向,垂直等方向的運動方式,從不同的方向又分不同的鏡頭運動方式,比如縱向的推鏡頭、拉鏡頭,橫向運動的搖鏡頭、移鏡頭等等。今天穩哥就跟大家分享b站U主@二麥科技 的手機穩定器拍攝視頻的經驗與分享,並結合鏡頭運動來講講如何用手機穩定器拍攝視頻的小技巧。關於相機穩定器基本鏡頭運動,可以點擊:1.
  • 構圖雙人鏡頭:帶兩個人的畫面構圖
    目前為止我們所提到的基本鏡頭都是單人鏡頭。當你需要在單個畫面中囊括兩個人的時候又會如何呢?那麼,正如你可能已經猜到的那樣,你還是遵循跟單人鏡頭一樣的規律。頭頂留白、視線留白、九宮格定律、物體重量平衡法等等都適用於雙人鏡頭。當然,身體接觸的性質同樣有助於決定使用什麼類型的取景和構建什麼景別的雙人鏡頭。
  • 電影知識入門01:景別是什麼?全景、中景、特寫等有啥作用?
    今天說的是景別,那景別是什麼呢?由於攝像機與被攝物體的距離不同,而產生鏡頭呈現的範圍大小的區別,就是景別。它視景框內能容納多少素材,通常可以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五種。而將鏡頭拉進,自然就是最好的方法了,尤其是特寫,角色的表情變化一目了然,更加容易帶動觀眾的情緒,也能展現角色的心理動向。總結起來,電影中不同景別的應用意在更精準地表達電影「情緒」。接下來,我們結合具體案例來說道說道。
  • 如何拍攝分鏡頭 從零開始學視頻
    用不同的畫面組合,來表現視頻創作者拍攝剪輯的思路。對於同一視頻內容的製作,用不同的分鏡頭手法表現,呈現出的效果也不同。 使用目的 ·避免觀看視頻時產生視頻疲勞 ·便於後期以多畫面的銜接來表達鏡頭語言 視頻內容都用長鏡頭的形式表現很容易讓觀看者產生視覺疲勞,所以分鏡頭是一段視頻不可或缺的表現手法。
  • 搞懂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及特寫等不同景別拍攝人像照片的效果
    5 個景別關鍵詞景別不同就意味著在畫面中展示的人物身體範圍不同,因此,如果要充分表現人物的肢體語言,應在拍攝時選擇合適的景別。
  • 《狗十三》:電影的鏡頭語言
    曹保平導演在他之前的電影作品中,均有很多戲份採用了手持攝影的拍攝方式,大多都是在拍攝跟隨鏡頭時候採用,藉以營造緊張刺激的氛圍。通過這種貫穿全片的攝影風格,可以看出,導演從鏡頭語言的角度為影片整體確定了一種近乎失序的基調。鏡頭的晃動感暗含著整部電影中所有關係的一種失序狀態。除了手持、肩扛的攝影風格,影片《狗十三》 中還運用了大量的正面角度鏡頭,作為拍攝方式的一種,正面角度一般產生莊嚴、穩定、對稱等感覺,最能體現對象的主要外部特徵。
  • PR教程第36課:如何辨別電影鏡頭景別(下集)
    下面,我們繼續鏡頭景別的學習。近景描述圖02 什麼是特寫特寫鏡頭有強調作用特寫鏡頭細微地表現了人物面部表情。特寫描述圖鏡頭景別的介紹,到此結束,祝大家學習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