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提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其實這首古詩就用了對比的手法,用年少和老的時候的兩種不同狀態進行對比,闡述了一個人們不努力就會結局悲涼的哲理。其實關於對比,自古以來人們在不同場合、不同的事件上都會運用了對比這樣的手法。就拿中國武術和國際泰拳來說,人們經常會拿李小龍和泰森進行對比,但是兩者之間真的處在同一比較級當中嗎?
1966年泰森出生於美國紐約,是現在國際上較為認可的重量級泰拳職業運動員。而且泰森還在影視劇當中出演過很多優秀的作品,所以留給後人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現在人們一提到拳擊運動,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泰森。然而泰森的塊頭不僅大,而且出拳速度又快,拳法又比較特殊。所以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泰森是整個國際泰拳文化當中很優秀的集大成者。
1986年11月份泰森擊倒了博比克,拿到了當年WBC的拳王榮譽。然而這一年也僅僅只是泰森展露頭角的一個小故事,因為從此之後泰森所拿到了的榮譽,一直也在不斷的刷新大家的認知。在1990年2月份的國際比賽中,泰森又擊倒了道格拉斯。縱觀1985年開始的泰森拳壇生涯,直到2005年泰森留給所有拳擊愛好者們的印象,都是處在一直巔峰的狀態裡面。
所以人們一提到泰拳,就會想到這是泰森的世界。但是泰森曾經在網絡當中公然表示:自己可以在不用拳擊規則的情況下,採用街鬥的方式一拳將李小龍打死。然而這樣的說辭對於愛好李小龍中國武術的武迷們來講,更像是一種挑釁。
所以這段言論之後有很多人一直在反對泰森,其實泰森當時在說出這句話之前,已經決定要參加一場拳擊比賽,所以在拳擊比賽來臨之前,泰森所需要做的就是為自己提高更多的注意力,所以也就打出了一個噱頭,其中就提到了李小龍。所以這句話不論是放在當時還是放在現在,人們可以理解為:僅僅只是一種商業宣傳,提高噱頭罷了。
而且楊建平也曾經對泰森的這番話作出過解釋,說:泰森如果是在擂臺上可以展現泰拳文化的強勁一面,但是離開了擂臺之後,泰森所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也有很多。比如說拳擊比賽裡面一直以來也沒有提到過分使用腿法和地面攻擊,在這樣優勢喪失了,所以塊頭大不一定能行。
如果泰森只是和李小龍街鬥的話,那麼泰森最大的優勢也僅僅只是那一大塊肌肉的優勢。但是李小龍的身體運動速度和力道都不比泰森差,所以如果真的發生了這樣決鬥的事情,泰森所贏得的機率也會微乎其微。用合理的眼光去看待泰森「一拳打死李小龍」的觀點,其實人們也可以儘量忽略這句話的嚴重性。
因為當時泰森畢竟也只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個人話題度罷了,然而泰森作為泰拳歷史中的一名重量級人物,李小龍作為中國武術界的集大成者,兩人本人本身就在不同的領域中享有很高的榮譽,所以也的確不存在任何可比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