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25項大創項目獲批2020年度國家級、省級大學...

2020-12-16 中國教育在線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25項大創項目獲批2020年度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2020-10-16 10:27:00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中國教育在線 近日,喜訊傳來,根據教育部教高司函【2020】13號和省教育廳《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報送2020年度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項目的通知》相關文件,公布了2020年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名單。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25個項目獲批立項,其中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國家級5項,省級20項。

  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是教育部本科教學質量工程項目之一,教育部構建並實施國家、省、校三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旨在促進高校進一步轉變教育思想觀念,強化創新創業能力訓練,增強高校學生創新能力和在創新基礎上形成的創業能力。根據文件精神,國家將每年資助我校開展一定數量的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包括創新訓練項目、創業訓練項目和創業實踐項目三類。

  一直以來,我校堅持培養學生高素質應用技術型能力,重視培養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與指導教師的科研有機結合,重視校級項目的前期培育與國家級大創項目申報的指導、審核,此次我校25項大創項目獲批,將進一步激發師生的創新創業熱情,營造更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註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繫。

相關焦點

  •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以後,湛江可能再無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這是怎麼回事?據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到2020年末,各獨立學院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同時推動一批獨立學院實現轉設總的來說轉設意味著與母體高校脫鉤轉為民辦或公辦本科院校轉設路徑該如何選擇呢?
  • 湛江同城高校,廣東海洋大學和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到底啥關係
    廣東海洋大學和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兩所學校都位於廣東省湛江市,但是兩所學校屬於不同體制的高校。廣東海洋大學是一所公辦高校;而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是一所民辦高校,兩所學校都是本科辦學層次的高校,都是正規的高校。
  • 鄭州科技學院獲批立項4個國家級大創項目 21個省級大創項目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2020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名單,鄭州科技學院獲批2020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4項、2020年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1項。
  •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分享高基數據統計工作經驗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何春林院長擔任2018年數據審核工作專家組組長,梁仍揚、馮浩正老師作為專家組成員與全省21位專家一同開展數據收集、審核、匯總等相關工作。同時,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也派出工作組參與協助省教育廳進行會務工作。
  • 廣東海洋大學5個專業入選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廣東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海洋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動物科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等4個專業獲批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中國以「海洋大學」命名的大學,你認識幾個?
    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科技進步二等獎9項;「十二五」以來,主持國家級各類項目1100餘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34項、人文社科獎勵51項,被 SCI、EI、ISTP等三大收錄系統收錄論文1700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1704項,授權發明專利918項,其中國際發明專利26項。
  • 湛江科技智庫論壇在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成功舉辦
    12月16日下午,第三屆湛江科技智庫論壇在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麻章校區CD報告廳成功舉行,來自全市高等院校、機關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學者齊聚該校,共同探討湛江科技智庫高質量發展大課題。論壇由中共湛江市委組織部、湛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湛江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承辦。
  • 廣東湛江: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更名為湛江科技學院
    12月24日,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發布《關於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其中來自湛江的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更名為湛江科技學院。早在今年10月14日,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申請更名為寸金學院,應該沒有獲得通過,而這次審批通過了"湛江科技學院」這個名字,在此批公示中,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也是一開始申請轉設為廣州城市學院,現在改了另外一個名字"廣州城市理工學院"。
  •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正式轉設為「湛江科技學院」
    根據教育部官方網站發布《關於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該公示指出,根據《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條例》《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和《關於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等法律法規政策規定,經第七屆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考察和評議,並經黨組會審議,擬同意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等
  • 廣東海洋大學緊密對接行業所需灣區所向
    近日,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公布了從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的最新統計數據,廣東海洋大學(下稱「廣東海大」)植物學與動物學學科進入全球前1%,學校首次躋身擁有全球前1%學科高校行列,這是近年來該校實施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的一項突出成果。今年是廣東海洋大學建校85周年。
  •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召開2020版人才培養方案研製工作推進會
    在2020版人才培養方案研製的關鍵時刻,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校長彭壽清4月24日下午聽取教務處工作情況匯報,召開學院院長、黨總支書記參加的工作推進會,為人才培養方案研製出主意、支招數。會議由該校常務副校長程可拉主持。
  •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召開人才培養方案研製工作推進會
    在2020版人才培養方案研製的關鍵時刻,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校長彭壽清4月24日下午聽取教務處工作情況匯報,召開學院院長、黨總支書記參加的工作推進會,為人才培養方案研製出主意、支招數。會議由該校常務副校長程可拉主持。
  •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籤約校企育人新基地
    中國教育在線訊 12月9日,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程可拉常務副校長率會計學院院長韓冰、黨總支書記馮玉及相關老師一行五人到泰康人壽廣東湛江中支公司和泰康養老廣東湛江中支公司進行調研,受到泰康人壽廣東湛江中支公司總經理盛繼飛、泰康養老廣東湛江中支公司總經理梁戈熱情接待,雙方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並舉行了隆重的實習基地籤約和掛牌儀式。
  • 廣東考研調劑:2020年廣東海洋大學農學專業考研調劑信息公告
    廣東考研調劑:2020年廣東海洋大學農學專業考研調劑信息公告由廣東研究生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廣東海洋大學農學專業2020考研調劑,廣東海洋大學農學專業調劑,廣東研究生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研究生考試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
  • 湖科大獲批5項省級新工科、新農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近日,湖南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湖南省新工科、新農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評審結果,湖南科技大學組織申報的4項新工科項目和1項新農科項目全部獲得省級立項。其中,劉德順教授負責的「基於『產研賽一體』的地方高校機械類人才數位化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途徑探索」項目被列入候選國家級項目。
  • 廣東珠三角外最好的兩所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和汕頭大學
    在廣東除去珠三角地區的大學,你還能想到廣東比較頂尖的幾所大學。大概只有這三所了,位於汕頭的汕頭大學、位於湛江的廣東海洋大學和廣東醫科大學。廣東醫科就不說了,一腳插進珠三角的東莞,終究落得一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局面。在東莞終究沒有建立起自己的附屬醫院,如何有長久的發展。
  • 師範學院舉行大創項目評審答辯會
    新聞網訊 為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努力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6月23日下午,師範學院召開2020年國家級省級大創項目評審答辯會,本次採用釘釘在線平臺答辯。黨委副書記王成海、副院長馬勇軍、創新創業委員會評委出席評審會,15個項目小組負責人參加了此次答辯。
  • 國家級大創項目名單發布 安徽立項總數居全國第一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記者從安徽省教育廳了解到,國家級大創項目名單發布,安徽立項總數居全國第一。據悉,安徽省(含部屬院校)向教育部申報的大創項目共獲批立項3534項,立項總數較上一年增加104項。
  • 全國經濟大省廣東、江蘇的海洋高校:廣東海洋大學vs江蘇海洋大學
    建校歷史廣東海洋大學:創建於1935年,當時的校名是廣東省立高級水產職業學校,後來升級為農業部直屬的湛江水產學院。直至1997年,水產學院和當時的湛江農業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了湛江海洋大學。2005年,經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學更名為廣東海洋大學。
  • 江蘇海洋大學2021新年賀詞:開啟新徵程,成就新作為!
    2021年,帶著新的期許如約而至;2020年,留下難忘的記憶漸漸遠去。值此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們謹代表江蘇海洋大學黨委和行政,向兢兢業業、辛勤工作的全校教職員工,向發揮餘熱、默默奉獻的離退休老同志,向刻苦學習、健康成長的莘莘學子,向事業蓬勃、心繫母校的海內外校友,向關心、支持、幫助學校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和最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