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王建利:5G毫米波——無線通信之新翼

2020-09-03 中興通訊

當前5G已成業界熱議話題,與3G/4G相比,5G需要滿足eMBB、uRLCC和mMTC三大應用場景的需求,並應對極致的性能挑戰。

5G要想成功商用離不開終端、網絡的支撐,更離不開頻譜的支持。根據3GPP對5G頻率範圍定義,其可分為FR1(450MHz~6000MHz,又被稱為Sub-6GHz)和FR2(24250MHz~52600MHz,又稱為Above-6GHz或毫米波)。

毫米波具備大帶寬、低時延等優勢

FR1頻段已異常擁擠,而毫米波頻段雖然覆蓋能力相對中低頻段較弱,難以實現全網覆蓋,但毫米波頻段豐富的頻譜資源可以實現高速的數據傳輸,並顯著提高容量,能夠滿足5G在熱點區域極高的用戶體驗速率和系統容量需求。5G下行速率要想達到ITU IMT-2020規範要求的20Gbit/s,單靠FR1是無法實現的,只有在毫米波的支持和參與下,5G技術才可以發揮其最大的功效。

「和FR1相比,毫米波具有頻譜帶寬優勢,根據香農定義,FR2可實現的吞吐率相比FR1高几十倍。此外,FR2還具有時延優勢。」中興通訊首席產品規劃專家王建利博士在GSMA Thrive毫米波論壇上表示。

中興通訊首席產品規劃專家 王建利博士

具體到應用場景上,例如,毫米波在解決大視頻傳輸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大視頻單個鏡頭的數據帶寬將達到200M,在需要多個鏡頭的場景下,FR1無法滿足需求,而毫米波可以解決這一帶寬需求。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聯合中興通訊在2019年4月便完成了基於5G毫米波基站的16路高清視頻上行業務演示,將16路4K高清視頻通過真實5G網絡進行上行傳輸,實現大於400Mbit/s級別的單用戶上行傳輸,完美展示了5G毫米波的大帶寬及低時延能力。

「從2020—2034年,在15年的時間裡,業界對毫米波頻譜資源的利用有望推動全球GDP增長5650億美元。」GSMA首席監管官John Giusti曾這樣預測5G毫米波業務發展前景。由此也可看出,毫米波對於5G是不可或缺的。

業界積極規劃5G毫米波

正因為毫米波在吞吐率和時延的優勢,業界對毫米波充滿期待,也對毫米波的應用場景不斷探索。「毫米波未來應用場景主要有:熱點覆蓋和回傳。熱點覆蓋包括室外熱點和室內熱點覆蓋,如廣場覆蓋、體育場館覆蓋、機場高鐵站等人流密集區域的覆蓋,回傳包括FWA(固定無線接入)和IAB等場景。」王建利博士表示。

產業界也在積極規劃毫米波應用,美國、義大利、日本、韓國、泰國等多個國家均對毫米波頻段進行了分配,也有國家和地區把毫米波頻段分配給企業應用。這極大地促進了毫米波的應用。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10月,已有112家運營商對24.25GHz~29.5GHz的毫米波頻段5G技術進行投資(含試驗、預商用、商用)。

晶片商和終端設備商也在大力發展毫米波產品,目前已有3家晶片廠家的晶片產品具備了毫米波支持能力。支持5G毫米波的終端超過了60種。幾家主流的設備商也發布了支持5G毫米波的AAU和小基站產品。

研發多種方案破解毫米波覆蓋難題

雖然毫米波具備FR1很多方面不具備的優勢,業界也在積極探索毫米波,但不可否認的是,與FR1相比,毫米波還處於部署初期,規模上有巨大差距,還沒有進入爆發期。這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毫米波頻段傳播距離小、穿透能力弱、發射損耗大,在實際覆蓋中有比較大的機率出現弱覆蓋或覆蓋空洞,對移動客戶的體驗有明顯影響;二是毫米波頻段高,CMOS工藝在實現高頻段的射頻性能處於劣勢,而有良好性能的GaAs(砷化鎵)、GaN(氮化鎵)工藝在成本、集成度上和CMOS工藝又有明顯差距,這導致了毫米波產品的成本比較高,限制了商用,反過來又使成本無法降低。

為了應對毫米波的挑戰,中興通訊從2014年便開始進行毫米波研究,從不同場景的信道建模到不同的系統架構分析、產品實現再到OTA的測試方案,在解決毫米波的關鍵技術問題推出了多種可行且高效的方案。

首先,中興通訊提出了混合賦型和陣列化高EIRP(基站輻射功率)設計思路,利用更經濟的工藝實現毫米波高EIRP。

「中興通訊對多種架構進行了比較,最後採用了數模混合波束賦型的架構,針對大功率宏站、小功率微站研發了針對性的陣列設計,並進行了大量測試。測試發現室外熱點EIRP>60dBm,室內熱點EIRP>50dBm,室內熱點EIRP>40dBm就可以滿足覆蓋需求。中興通訊已經推出室外熱點覆蓋產品,並規劃推出應用不同場景的系列產品。」王建利博士透露。

其次,中興通訊設計了智能波束方案和場景化的波束配置方案,讓毫米波的波束更靈活,解決覆蓋空洞的問題。當前中興通訊已經實現根據場景人工配置,未來將實現自配置和基於歷史數據進行人工智慧的配置。通過這些方案,可以利用毫米波針對不同的場景做到良好的覆蓋。

最後,中興通訊設計了毫米波組網方案,可藉助低頻和LTE網絡實現毫米波覆蓋。王建利博士解釋道,根據高頻的傳播特性,單獨的高頻組網很難實現連續覆蓋。在實際網絡中,可以通過將5G高頻錨在4G低頻或者5G低頻上實現高低頻的混合組網。在這種架構下,低頻承載控制面信息和部分用戶面數據,高頻在熱點地區提供超高速率用戶面數據。要做到高頻和LTE或FR1混合組網,必須做好系統架構設計,中興通訊在這方面做了比較多的研究,推出多模BBU,統一的軟硬體支持LTE、5G NR FR1和5G NR FR2,這樣可以方便地實現聯合調度、分流和方便運營商的建設和業務發展。

積極開展測試,毫米波將為5G添上新的翅膀

無論技術和方案是多麼完美都需要接受實際落地試驗測試,才能證明其可行性。為此,中興通訊一方面在關鍵技術和解決方案領域進行深耕,另一方面對研發產品進行多方面測試。測試顯示,使用中興通訊的毫米波方案後,覆蓋性能明顯提升。

例如,中興通訊毫米波方案在印度尼西亞進行的測試顯示,單用戶峰值下行速率達到了5Gbit/s;中興通訊在日本進行了5個站的SA測試,在汽車高速移動下,4K視頻下載播放流暢;中興通訊在上海進行了大量多場景覆蓋和業務測試,測試顯示採用中興通訊的系統在室外、室外信號覆蓋室內都實現良好的覆蓋。

在2019年7月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中國5G增強技術研發試驗毫米波頻段的測試中,中興通訊首家完成了26GHz頻段5G基站射頻OTA測試,充分驗證了中興通訊在5G毫米波基站開發的技術和實力。而在2019年10月,中興通訊與高通公司成功實現了中國首個基於智慧型手機的5G毫米波互操作性測試,讓5G毫米波離商用更進一步。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用戶需求的不斷增長,用戶對大帶寬、低時延的需求將越來越多,也將推動毫米波的商用。而毫米波在2019年開始商用,5G eMBB場景在2020年開始測試和商用,產業在2021年將對毫米波進行低時延、上行視頻回傳、工業網際網路的測試,並將於2022年後在企業應用中逐步推廣毫米波。毫米波的開發利用將為5G應用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毫米波在2022年會成為運營商補熱的重要方案。中興通訊將積極開展5G毫米波的研發、功能測試、外場試驗,為毫米波規模商用做好準備,與產業界共同開創5G美好時代。」王建利博士表示。


來源:通信世界

相關焦點

  • 產業共議:如何加快毫米波產業發展,釋放5G全部潛能
    「而毫米波具有更大的帶寬資源,我們相信它會成為5G下一階段發展的聚焦點,成為未來5G發展的重要頻段。」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無線與終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李男表示。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無線與終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李男「從終端的角度來看,每一代移動通信技術都對終端的形態改變很大,目前Sub-
  • 毫米波技術深入解讀研討會 | 從此,你與毫米波不再是陌生人
    13:35 - 13:55 毫米波的機遇和挑戰中國聯通研究院無線技術研究部副主任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李男14:15-15:15 Session 2 – 毫米波之「芯」14:15 - 14:45 實現毫米波移動化,釋放全部5G潛能
  • vivo攜手中興通訊完成vivo 5G毫米波手機外場測試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從V星人微信公眾號獲悉,近日,在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北京懷柔外場毫米波測試中,vivo攜手中興通訊,基於vivo的5G毫米波手機,實測到下行4CC 2.06 Gbps的峰值速率,拉遠測試距離達1.3km(受限於現場LOS距離)。
  • vivo攜手中興通訊完成5G毫米波手機外場測試
    2020年10月13日,北京—— 近日,在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北京懷柔外場毫米波測試中,vivo攜手中興通訊,基於vivo的5G毫米波手機,實測到下行4CCvivo的5G毫米波手機,搭載了高通驍龍X55 5G數據機及QTM毫米波模組,按照IMT2020(5G)推進組的測試要求,配合中興通訊毫米波基站,分別測試了基於中興通訊宏站模式下的大覆蓋和微站模式下的極限峰值微覆蓋應用場景
  • vivo攜手中興通訊進行5G毫米波手機測試
    近日,vivo攜手中興通訊在北京懷柔外場完成了5G毫米波手機測試。:易與波束賦形技術結合、可實現極低延時(亞毫秒級)、設備集成度高、可進行高精度定位、可支持密集小區部署、頻率資源豐富、帶寬極大;未來5G毫米波可應用於室內外交通樞紐場館等熱點、工業網際網路以及家庭和寫字樓的無線帶寬接入(FWA)。
  • vivo攜手中興通訊完成5G毫米波測試
    vivo 5G技術再迎突破,推動5G發展功不可沒北京時間10月13日,vivo攜手中興通訊據了解,vivo的5G毫米波手機,搭載了高通驍龍X55 5G數據機以及QTM毫米波模組,在按照IMT2020(5G)推進組的測試要求下,分別測試了基於中興通訊宏站模式下的大覆蓋,以及微站模式下的極限峰值微覆蓋應用場景。
  • 其攜手中興通訊完成5G毫米波測試
    近日,在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北京懷柔外場毫米波測試中,vivo攜手中興通訊,完成5G毫米波手機外場測試。此次測試的順利完成,充分證明了vivo在通信技術應用方面的強大技術儲備。在此次測試之前,vivo的這款5G毫米波手機就已經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毫米波
  • vivo+中興通訊搞事情,5G毫米波手機已在路上
    我們國內還有IMT2020(5G)推進組,就是這個推進組近日在北京懷柔外場進行了一次毫米波測試。在本次測試之中vivo與中興通訊強強聯手搞了一次大事情。具體的講vivo負責5G毫米波手機,中興負責毫米波基站。結果顯示實測下行4CC 2.06 Gbps的峰值速率,拉遠距離高達1.3Km。
  • vivo、中興通訊共同完成 5G 毫米波手機外場測試:下行峰值速率達 4...
    10 月 13 日消息,近日在 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北京懷柔外場毫米波測試中,vivo 與中興通訊基於 vivo 的 5G 毫米波手機,實測到下行 4CC 2.06 Gbps 的峰值速率,拉遠測試距離達 1.3km(受限於現場 LOS 距離限制)。
  • 攜手中興,vivo 5G毫米波手機完成外場測試
    集微網10月13日消息(文/數碼控),來自V星人微信公眾號的消息,vivo攜手中興通訊,在近日完成了基於vivo的5G毫米波手機的外場測試。,搭載了高通驍龍X55 5G數據機及QTM毫米波模組,按照IMT2020(5G)推進組的測試要求,配合中興通訊毫米波基站,分別測試了基於中興通訊宏站模式下的大覆蓋和微站模式下的極限峰值微覆蓋應用場景。
  • 產業鏈攜手:加速5G毫米波發展,釋放5G全部潛能
    隨著高容量、高速率、低時延業務發展,通信頻段必然向毫米波方向延伸,5G移動通信的基本架構將採用低頻段+毫米波頻段相結合的通信方式。「毫米波的頻譜資源比較豐富,可以從過去的100MHz到現在的800MHz,無線傳輸速率可能達到10Gbit/s,可以為5G發展提供很好的發展空間和能力。」中國聯通研究院副院長遲永生如是說。
  • 通信行業毫米波專題報告:毫米波發展如火如荼
    另外,毫米波由於技術複雜度以及 覆蓋區域等方面的原因,其建設或將加速驅動設備商訂單的兩家提升,推 薦關注中興通訊、烽火通信等通信設備商,以及由於毫米波支持更高速率 和更大帶寬勢必加速光傳輸網絡的擴容升級加速,建議重點關注 5G 光模 塊龍頭光迅科技、華工科技等。
  • 通信行業毫米波專題報告:毫米波發展如火如荼
    FR1 頻段的頻率範圍 是 450MHz~6GHz,又稱 Sub-6GHz 頻段;FR2 頻段的頻率範圍是 24.25GHz~52.6GHz,稱為毫米波,毫米波具備網絡速率更高、傳播更精 準、受幹擾可能性小的優勢。目前毫米波在頻譜和標準方面已基本成形, 全球 22 家運營商部署商用毫米波 5G 網絡,美日韓目前進展領先,我國 設備上如華為、中興通訊及三大運營商均於毫米波方面近期獲得持續突 破。
  • 10.35億轉讓高達通信股權:中興通訊「瘦身」發力5G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1月11日晚間,中興通訊在交易所發布公告稱,將以10.35億元價格向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旗下北京屹唐半導體產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轉讓公司所持北京中興高達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達通信」)90%的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中興通訊將不再持有高達通信股權。
  • 比特早報:中興通訊發布5G毫米波技術白皮書 華為申請無人機相關專利
    比特網為您帶來值得關注的科技資訊:   中興通訊發布5G毫米波技術白皮書   近日,中興通訊對外發布了《5G毫米波(mmWave)技術白皮書》。白皮書圍繞毫米波關鍵技術,闡述了如何在毫米波自身的寬頻段大帶寬低時延等優勢和傳輸距離受限中取得合理的平衡,從而獲得最優的性能;並對對毫米波未來的技術演進提出了展望和預測。
  • 通信行業毫米波發展如荼,助力 5G 如火布局
    2020 年 9 月,中興通訊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移動研究院聯合首創的毫米波 OTA(Over-the-Air Technology)性能測試系統中,成為全球首家能夠完成基於多探頭暗室、端到端的毫米波系統性能測試。中國聯通宣布將在 2021年 6 月完成冬奧會毫米波應用產品部署。此外,在設備終端方面,中興、一加、移遠等廠商分別推出了支持毫米波能力的移動熱點、手機、模組等產品。
  • 中興導入5nm,國產5G毫米波來襲,華為收穫訂單!
    可在和華為競爭之中,保守派的中興還是處於下風了,華為後來居上成為了中國最具實力的通信設備製造商,並且在市場份額方面反超中興。源源不斷投入研發資金後,華為最終完成了對大唐、巨龍的超越。雖然整體技術實力已經不如華為,可中興依然是世界第四大通信製造商,也具備很多5G必要專利!
  • 5G通訊關鍵技術——毫米波解析
    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 (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簡稱5G)離正式商用(2020年)越來越接近,這些日子華為、三星等各大廠商也紛紛發布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太平洋通信李宏濤團隊】5G時代,不一樣的中興通訊
    (二) 寬產品線布局對抗運營商資本開支結構調整公司產品覆蓋全系列的「無線、有線、雲計算、終端」等領域。運營商網絡提供無線接入、有線接入、承載網絡、核心網、電信軟體系統與服務等創新技術和產品解決方案。政企業務基於「通訊網絡、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產品,為政府以及企業提供各類信息化解決方案。
  • 5G賦能產業變局,中興通訊漲停帶動板塊走強
    5G概念股29日整體走勢強勁,中興通訊放量漲停。盤後數據顯示,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買入中興通訊2.2億元,深股通買入2.07億元並賣出8069萬元,一機構買入9799萬元,一機構賣出6328萬元。與此同時,5G板塊內個股29日也批量漲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