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不可擋,禁令8天後,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宣布新決定

2020-10-03 明光魅影

因為美國的禁令限制,使用超過10%美方技術的相關產品、設備將被禁止向華為供貨,導致了華為陷入了水深火熱的境地,不過禁令僅實施4天,美國的晶片巨頭AMD就在德銀技術大會上宣布獲得了對華為恢復供貨的許可,隨後Intel也發布公告宣稱獲得許可,從兩大晶片巨頭的支持中可以看出華為前進的步伐不可阻擋。而在禁令生效的8天後,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臺積電也宣布了新的決定。

在AMD和Intel相繼獲得恢復對華為供貨的許可後,臺積電也正式表態,董事長劉德音宣布將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繞過美國的禁令限制,從而實現恢復對華為供貨的目的。臺積電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屢屢獲得華為的超大訂單。根據臺積電的2019年的財務報表顯示,華為在2019年就為臺積電創造了360億元的營收,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僅次於蘋果公司。而在美方的禁令限制下,臺積電只能斷供華為,因此損失慘重,只有獲得能夠自給自足的生產線,才能夠持續的發展。

其實臺積電的表態並沒有多少實質性的作用,因為技術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時間內華為再次獲得臺積電的晶片不太可能,好在華為在2019年就開始了未雨綢繆,庫存了大量的晶片用以生產,並且投入巨資開始自主化供應鏈的打造,上層也提出了國芯5年目標,爭取在2025年之前,將國產晶片的自給率提升到70%以上。這一次美國的禁令,即是危機,也是契機,華為的輪值董事長郭平已經表示將積極建設晶片供應鏈,包括但不限於原材料和製造設備等領域。

在獲知臺積電的新決定後,許多小夥伴表達了自己的擔心,本來AMD和Intel的許可預示著美方的禁令有著緩衝的餘地,但是臺積電的新決定在鼓舞士氣的同時,也有激化矛盾的可能,因為除了AMD和Intel以外,華為的上遊供應鏈中還有高通、聯發科、索尼、三星等晶片供應商,小夥伴們擔心它們的申請會因為臺積電的操作而受到美方的打壓,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可是從目前來看,臺積電的新決定是具有積極的意義,一味的忍讓只會無路可退,只有深厚的技術實力才能夠有底氣說出強硬的宣言,而這一標準,華為能夠做到。在發展的道路上,華為不可阻擋,加上上層的大力投入和小夥伴們的力挺,華為的未來可期。那麼對於臺積電的新決定,小夥伴們是怎麼看待的呢?請在評論區裡留下你的答案,我們評論區裡見。

相關焦點

  • 華為新禁令。重創全球半導體產業
    美國商務部8月17日宣布升級對華為管制,只要採用美國技術及軟體的晶片若要出貨給華為,都要向美國申請許可。海思代工,臺積電9月14日後無法再出貨予華為,華為原本向美國技術含量低於25%的第三方晶片供應商採購手機晶片,聯發科受惠最大。
  • 華為不可擋,禁令23天後,郭明錤預測華為應對禁令的最新決定
    很多小夥伴都弄不清楚,為什麼美國禁令只針對中國華為,國內的其他手機廠商同樣使用的是美國的晶片技術,為什麼美國就不限制呢?其實很簡單,因為華為具有真正的技術實力,能夠自己研發核心處理器技術,美國害怕中國的科技實力發展,所以中國華為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被美國鉗制住了供應鏈的命脈。
  • 三星斥資8011億打造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廠,斥資8011億打破壟斷
    臺積電成為了最大贏家,現如今臺積電掌握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代工市場份額,三星和臺積電拉開了差距。在十年內投資8011億人民幣,打造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八千多億的資金絕對是非常大的一筆投入,三星用這筆巨資打破壟斷。按照三星的發展歷程,是打算在未來3年內跨越4nm,直接進擊3nm,一旦成功,並且實現穩定量產的話,對臺積電的代工霸主地位是有影響的。
  • 最終決定!華為「晶片計劃」正式出爐
    這條新禁令的發布,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直接指向華為的半導體晶片業務,意圖通過這條禁令,阻礙華為從臺積電、三星電子、中芯國際等高精度晶片代工廠獲取晶片代工的渠道。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8月7日的相關會議上也做出了演講表示,受限於美國晶片禁令,華為的麒麟9000晶片將成為麒麟高端晶片的「絕唱」。
  • 向全世界宣布,誰也不準向華為提供晶片!
    目前看來,華為面臨的災難非但沒有結束,事態反而仍在持續惡化。近期,美國再次向華為痛下狠手,一紙禁令在原有「實體清單」的基礎上,一口氣將華為旗下在全球的38家公司列入其中,禁令明確要求,不只是美國公司,全球任何使用美國技術的公司全都無一例外被限制管控,未經允許所有和華為的合作都進行。
  • 光刻機之後,華為宣布新決定,美企措手不及
    半導體晶片了,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出現,最根本原因就是美國三次的晶片禁令。而在這種晶片困境之下,華為有兩種方法可以破局,其一就是等待臺積電和三星電子這類全球頂級的晶片代工廠為華為開闢出一條不含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線,而當下臺積電方面也正在努力實現這一需求。
  • 最大晶片代工廠或將誕生?斥資8011億打破壟斷,臺積電措手不及
    臺積電成為了最大贏家,現如今臺積電掌握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代工市場份額,三星和臺積電拉開了差距。在十年內投資8011億人民幣,打造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八千多億的資金絕對是非常大的一筆投入,三星用這筆巨資打破壟斷。按照三星的發展歷程,是打算在未來3年內跨越4nm,直接進擊3nm,一旦成功,並且實現穩定量產的話,對臺積電的代工霸主地位是有影響的。
  • 最大晶片代工廠或將誕生?斥資8011億打破壟斷,臺積電始料未及
    晶片加工需要非常高的技術要求,相對於晶片設計和晶片封裝等環節來說,製造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晶片製造不論是光刻機設備還是納米製程技術,都不能有絲毫缺陷。目前全球掌握高端7nm和5nm製程技術的代工廠只有兩家,一個是臺積電,另一個是三星。
  • 美國突然宣布新規,華為外購聯發科晶片也無望,鴻蒙成為最大底牌
    新的禁令中,將全面限制了華為向第三方半導體公司採購晶片,並將華為旗下38家子公司一同列入實體清單之中。聯繫起8月13日,華為授權的臨時許可到期,華為現如今在整個產業鏈,正在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戰。據路透社報導,8月17日美國商務部突然宣告了新的規定,主要用來限制華為採購外國晶片製造商使用美國技術製造的半導體晶片產品。
  • 8000億宏偉計劃落地,三星或成最大晶片代工廠,臺積電措手不及
    全世界目前有兩家晶片製造的代工企業,臺積電和三星。其實這兩家我們都很熟悉了,一家是知名的全球終端設備製造商,暢銷全世界,以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等終端,覆蓋全世界無數的家庭。另一家與我國的華為也有著深度的合作關係,那就是臺積電。掌握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晶片代工服務,而兩家的競爭也在日漸激烈。
  • 打壓華為何時休?史上最嚴「終極禁令」:一顆晶片也不給
    ,一紙禁令,一口氣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的38家子公司全部列入「實體清單」,有意下狠手將華為一鍋端​。更糟糕的是,美國「終極禁令」的出臺,禁止華為採購任何使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生產的晶片,同時禁止晶片代工廠使用美國設備為華為定製晶片。
  • 華為出現新情況,臺積電作出選擇,餘承東正式宣布新決定
    華為情況有變,臺積電作出選擇,餘承東正式宣布新決定提起我國科技企業的巨頭,就一定有華為上榜,華為在國際上的發展非常可觀,代表著我國,是我國的驕傲,所以它在國際上的一個走向與情況變動也牽動著我們每位國人的心
  • 華為新禁令或給晶片產業帶來巨大衝擊
    華為是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供應商,也是中國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在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了1500多個網絡,世界500強企業中有228家使用華為的服務,最終用戶超過30億人。公司2020年3月底公布的財報顯示,2019年包括消費者業務、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在內的華為三大主營業務比以往更加依賴中國市場的增長。
  • 川普向全世界宣布:誰也別想向華為提供晶片
    近期,美國一口氣將華為旗下在全球的38家公司列入其中,禁令明確要求,不只是美國公司,全球任何使用美國技術的公司全都無一例外被限制管控,未經允許,所有和華為的合作都不得進行。此前,在先後數次延長了針對華為的臨時許可證後,這一次美方的「終極禁令」,似乎沒有留有任何緩和的餘地。等於是在向全世界宣布,誰也別想賣給華為晶片。
  • 華為投近百億在英國研發全新光電晶片,禁令或將無用
    為了進一步對華為實施打壓、限制,美國甚至動用全球供應鏈打壓華為,凡是採用美國技術的半導體晶片企業,與華為合作,都需要獲得美國的許可。 雖然在全球範圍內,還有三星、中芯國際等晶片代工廠,其中,三星也能量產7nm/5nm的先進晶片,但至今兩者並沒有官宣合作,而中芯國際技術較為落後。 更何況,全球晶片(矽晶片)研發、生產,多多少少都會涉及美國技術,為了全面打破美國禁令,華為也加速前進了。
  • 川普向全世界宣布:誰也別想向華為提供晶片
    近期,美國一口氣將華為旗下在全球的38家公司列入其中,禁令明確要求,不只是美國公司,全球任何使用美國技術的公司全都無一例外被限制管控,未經允許,所有和華為的合作都不得進行。此前,在先後數次延長了針對華為的臨時許可證後,這一次美方的「終極禁令」,似乎沒有留有任何緩和的餘地。等於是在向全世界宣布,誰也別想賣給華為晶片。
  • 美國總統川普向全世界宣布,誰也別想向中國華為提供晶片!
    目前看來,華為面臨的災難非但沒有結束,事態反而仍在持續惡化。近期,美國再次向華為痛下狠手,一紙禁令在原有「實體清單」的基礎上,一口氣將華為旗下在全球的38家公司列入其中,禁令明確要求,不只是美國公司,全球任何使用美國技術的公司全都無一例外被限制管控,未經允許所有和華為的合作都進行。
  • 全球晶片代工廠;臺積電領銜;三星緊隨其後
    對於為客戶生產晶片的公司,你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臺積電。畢竟,這家位於中國臺灣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他為蘋果,華為(至少目前),高通,聯發科等公司生產晶片。
  • 華為禁令無影響,臺積電拉開與三星差距,領跑晶片行業市場
    但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臺積電(TSMC)擴大了與韓國三星電子的差距。臺積電在其官方網站上表示,其八月份的銷售額達到了41.9億美元。從9月15日開始,臺積電將無法向華為交付晶片。由於7月份銷售額急劇下降,業內人士認為,華為的禁令正在影響臺積電的銷售額。
  • 美國下令禁止向華為提供晶片!華為晶片斷供
    9月15號,對華為來說是一個艱難的一天。美國宣布禁止向華為提供晶片!,等華為的庫存售完之後就沒有晶片生產手機。但是這禁令只是針對華為,美國對國內其他企業還是正常供應晶片。,美國新禁令切斷華為尋求其他非美供應商獲得晶片的機會,即使都是中國企業,也還要遵守美國的政策,畢竟「剛」了這一下可能自己也被美國「斷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