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鄭健陽 記者 趙曉瑩
「強悍精磨,無懼堵塞」「廚餘垃圾,轉瞬即清」……自從開展垃圾分類以來,一款號稱「廚餘神器」的廚餘粉碎機迅速走紅,一些居民表示廚餘粉碎機的存在減輕了他們垃圾分類的工作量,但是社會上也存在不少反對的聲音。那麼,廚餘粉碎機真的值得買嗎?近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在接受本報記者的採訪時表示,考慮到管材老化、管徑較小和管道坡度不夠等因素,老舊小區不宜推廣使用廚餘垃圾粉碎處理機。
廚餘粉碎機是怎麼工作的?
廚餘粉碎機是由防腐研磨腔、全不鏽鋼研磨錘、全不鏽鋼研磨盤等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轉的永磁電機帶動研磨腔中的轉盤,食物垃圾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相互撞擊在極短的時間內(約10秒左右),將食物垃圾研磨成細小的顆粒順水流排出管道。
簡單來說,就是直接把我們廚房中熟悉的各種食物垃圾(如:骨頭、蛋殼、瓜果皮、菜根葉、剩飯等)直接丟入下水道,然後經過粉碎機粉碎成碎屑之後直接排入下水道,從而達到清潔環境,排除異味等效果。同時,間接起到了減少廚房異味、減少害蟲騷擾、促進家人健康的作用。
把垃圾倒進去粉碎就解放了?
雖然,許多人購買「廚餘神器」的初衷就是為了不做廚餘垃圾的分類,但是到真正使用時,卻發現廚餘粉碎機並非所有東西都能「消化」,甚至有點雞肋。
像許多食品包裝,還有用餐時使用過的紙巾等等還是得進行分類投至其他垃圾桶。像貝殼等材質堅硬的的廚餘垃圾,如果一股腦倒入下水道,「廚餘神器」無法徹底粉碎,一方面會損傷機器,另一方面會堵塞下水道。中國人的烹飪習慣重油,日常還會有吃火鍋的習慣,如果把厚厚的一層油脂倒入下水道,經粉碎後仍會有一部分油脂黏附在管道壁,導致排水管道堵塞風險增加。特別是住在老舊小區的,地下排水系統本身無法承載不夠細碎的廚餘垃圾,那就更是「雪上加霜」。另外,這些「無法消化」的廚餘垃圾沉積在管道中可能會產生易燃、有毒的硫化氫氣體,對人體和管道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極大增加末端處理設施的負荷
近日,本報記者從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了解到,2017年國家住建部委託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開展「廚餘垃圾家庭粉碎處理成套設備研究與應用示範」,市城管局在梅林一村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產品使用和性能測試,評估其對排水系統的影響;同時,市城管局對南山海境界、寶安九號公館、龍崗悅瀾山花園等預安裝廚餘垃圾粉粹機的小區進行了調查。
經過實驗和調查,考慮到管材老化、管徑較小和管道坡度不夠等因素,老舊小區不宜推廣使用廚餘垃圾粉碎處理機。新小區在符合T/AFH-105-2018《住宅廚餘垃圾排放系統工程應用指南》等技術規範要求的前提下,可結合所在區域汙水處理廠處理能力適度推廣,但廚餘垃圾經廚餘垃圾粉碎處理機處理後進入汙水管道的廚餘垃圾混合液,應經廚餘垃圾固液分離裝置、隔油沉渣一體化收集池、化糞池等其中一種方式處理後,方可排放到市政排水管道。收集的有機垃圾殘渣可進行資源化利用。
同時,大量經破碎的廚餘垃圾進入汙水處理廠,會極大增加末端處理設施的負荷,對出水水質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家庭廚餘垃圾應當瀝除油水,在指定時間段投放至專用收集容器,使用一次性收納袋裝納的,應當將收納袋另行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劉華在2019年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正意見研討會上稱,反對推廣安裝廚餘垃圾粉碎機,因為這只是把廚餘垃圾粉碎,從固態的變成了含有水的,然後進入到下水設置,但有機質還是存在於自然環境中,是變相的增加水處理壓力,「這個就是汙染轉移。」
專家表示,對於汙水處理廠來說,並不是按照家家有廚餘垃圾粉碎機的標準處理的,因此不是多髒的汙水都能處理乾淨。如果家家戶戶都使用粉碎機,這無疑會極大增加末端汙水處理廠的負荷,無法保證出水水質,從而汙染天然水體。而且,由於廚餘垃圾含水率高,不能和其他垃圾一起焚燒或填埋,因此,需要單獨分類處理。
可能有的會人說,城市公共設施負荷大關我什麼事?但其實從居民個人層面來說,廚餘粉碎機的使用,必然需要消耗更多的水和電,這一方面造成水電費等生活開銷增大,另一方面這完全是背離資源節約這一初衷的。
科技產品的應用,固然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有些時候,這種便利的背後也潛藏著隱患。廚餘粉碎並不是一個機器的事,它還關係到整個城市公共設施的運作,有些「捷徑」走不得。所以,現階段不鼓勵家庭採用廚餘粉碎機處理廚餘垃圾,建議大家還是乖乖按照垃圾分類的相關要求,做好垃圾分類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