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國至今還健在的4位開國將軍,都是誰?如今過得怎麼樣?
忘記歷史就等同於忘記了自己的根,忘記英雄就等同於忘記了過去的艱難歲月。在1955年的時候,新中國為了表彰為民族解放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給1614名將官授銜。時光飛逝,很多將領都離我們遠去。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有四位開國將軍健在,他們都是誰呢?現在過得怎麼樣了呢?
1.四川南充的黎光將軍,性格火爆,現在致力於家鄉建設
1914年的時候,黎光將軍出生在四川的南充,家庭生活幸福美滿。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一場家庭變故,奪去了他爺爺奶奶和父親的生命。從此以後,黎光將軍一個人承擔起家庭的重任,幹著各種各樣的農活,樸實的生活造就了他火爆的個性,也磨練了他堅忍不拔的性格。
1933年的時候,黎光正式參加了紅軍,成為了一名戰士。在抗日戰爭時期,黎光將軍已經晉升為團長,他率領自己的部隊在冀中區和日軍進行了殊死抵抗,大大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後來他還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1982年,黎光將軍退休,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一直鼓勵家鄉人民要艱苦奮鬥。
2.國家領導的守護者,鄒衍少將
1915年的時候,鄒衍將軍出生在江西興國縣。他的革命生涯基本上是與守護領導結合在一起到。在紅軍長徵途中,鄒衍將軍就是負責領導的安全,日日夜夜地守護在他們身邊,爬過了雪山,渡過了草地。在解放戰爭後期,為了籌備新中國,鄒衍將軍率先到達了北京,部署軍隊,尋找開會場地,最終保證了開國大典的順利進行。1981年鄒衍將軍退休了,他把工作重心由軍隊建設轉移到了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曾經捐款8萬元用於家鄉中學的建設。
3.小家中摳門,大家中慷慨的詹大南將軍
1915年的時候,詹大南將軍出生在安徽六安縣,基本上參與了民族解放的所有戰鬥,新中國成立以後,被授予上將軍銜。這樣一個大官在生活中卻非常摳門,比如很多家庭裡面都有了彩電,但是詹大南將軍卻依然使用原來國家分配給他的黑白電視。部隊為了改善他的生活,派人來替他裝修,可最後詹大南將軍還是自己出了這些裝修費用。
但是當國家需要他的時候,詹大南將軍卻非常的慷慨。為了支持山區教育,詹大南將軍動員自己的子女,一共捐了10萬塊錢,建成了一所希望小學。
4.一路披荊斬棘,小戰士成為了開國將軍
1919年的時候,楊永松出生在了廣東侯南鎮。1934年的時候,年僅15歲的楊永松就成為了紅軍中的一員,跟隨大部隊走完了二萬五千裡長徵。經歷了長徵的磨難,楊永松的性格更加頑強,軍事指揮能力也不斷提高。為了革命,南徵北戰,並建立了赫赫戰功,新中國成立以後被授予上將軍銜。退休以後的楊永松主要從事書籍撰寫,用書籍的方式回憶了自己輝煌的過往。
結語:
開國將軍為民族獨立做出了突出貢獻。正是由於他們的存在,我們才可以享受現在的美好時光。正如有句俗語所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