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052位先輩被授予軍銜,如今還健在的只有4位,他們是誰

2020-12-17 騰訊網

迄今為止,新中國成立已經70多年。能有現在的生活,離不開先輩們的拋頭顱、灑熱血。1955年9月27日,我國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授銜儀式,來表彰那些在戰場上立下戰功的數位將軍。這次授銜儀式,產生了1052位功勳將帥。多年過去,如今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僅有4位。

鄒衍少將,江西贛州興國縣人,於1915年出生。他先後擔任晉察軍區晉西支隊副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獨立第八師政治委員等職,領導了牡丹江地區的剿匪、土地改革運動,參加了解放吉林和遼瀋等重大戰役,為東北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

北平和平解放後,鄒衍少將留守北京,負責保衛主席的安全,以及北京地區的衛戌工作。1951年春,他被任命為東北公安部隊副政治委員等職。次年,他率領公安部隊與地方公安一起殲滅、俘獲特務100多人。他一生最具傳奇色彩並轟動世界的是,生擒美國中央情報局間諜唐奈和費克圖,整個部隊都受到了總理的表揚。

1988年,鄒衍少將離休。之後,他心系教育,時常為貧困學生、希望工程捐款。僅在2014年3月,他就為家鄉的崇賢中學捐款8萬元。如今,鄒衍少將已是百歲老人。

黎光少將,1914年出生在四川南充儀隴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6歲時,他就開始幫家裡分擔重擔,樣樣農活都得幹。年幼時不幸的遭遇,讓他養成了倔強的性格。19歲那年參軍,21歲時加入我黨,參加了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徵。從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畢業後,他先後擔任冀中軍區營、團長,晉察冀區軍副旅長等職。他的軍旅生涯中,參加了不少著名戰役,例如平津戰役、抗美援朝等。1955年,黎光少將回國,歷任第68軍副軍長、連雲港要塞司令員等職務。現在,他也是106歲的老人了。

楊永松少將,1919年7月出生在廣東大埔縣一個貧苦家庭。五歲喪父,母親獨自拉扯著幾個孩子長大。即使生活再艱難,母親還是堅持送他去鎮上的小學念書。年僅12歲的他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之後一直跟著部隊四處作戰,為革命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1953年初,楊永松少將調任華北軍區裝甲兵政治部主任。1957年8月,他擔任北京軍區工程兵副政委。1981年,楊永松少將以副兵團級離休。

詹大南少將,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人,於1915年出生。16歲時參軍,參加了長徵、鄂豫皖蘇區第二次和第四次反圍剿等戰役。1955年,他被授予少將軍銜。另外,他還獲得了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離休後,詹大南少將和妻子反動全家,一起為革命老區金寨縣捐建一所希望小學。其子女大都是工薪階層,經濟不寬裕,但卻很支持父母的提議。於是,他拿出所有的積蓄,加上孩子們的積蓄,總共籌集了十多萬元。後來,他還捐助了50多名失學兒童。老人一生都很節儉,十多年不買一件新衣服,一雙軍用皮鞋穿了20多年。

最後,衷心祝願4位開國少將身體健康,向他們致敬!

相關焦點

  • 2020年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僅剩4位,都是誰,又是何軍銜?
    2020年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僅剩4位,都是誰,又是何軍銜? 1955年,我國推行授銜制度,藉此舉行了盛大的授銜儀式,誕生了一千多名開國將帥。
  • 2020年,開國將軍僅剩4位還健在,他們都是誰,現狀如何?
    我們知道,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經歷了跌宕起伏的幾十年。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眾多戰役中,無數的英雄犧牲在戰場上。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如今的生活打下了夯實的基礎。我國之所以在眾多戰爭面前一戰又一戰的告捷,離不開很多優秀的用兵之將。
  • 開國將軍到2020年僅剩4位健在,他們分別是誰?又是什麼軍銜?
    1955年9月份最受世人矚目的授銜儀式正式開始了,有10位勞苦功高的英雄們被授予了元帥軍銜,除此之外,還有1048名英雄分別被授予了大將,上將,少將的軍銜。時光悄然流逝,如今新中國的發展早就已經步入正軌了,我們從新中國建立時的落後國家,到如今站上國際舞臺的泱泱大國,這幾十年我們經歷了太多,這幾十年的發展同樣離不開那些英雄的付出,是他們給中國的經濟帶來的騰飛。
  • 詹將軍與世長辭,享年105歲,現如今還健在的開國少將只剩3位
    導語:詹將軍與世長辭,享年105歲,現如今還健在的開國少將只剩3位戎馬一生獻芳華,為公無私堪效法。雪山草地歷艱辛,南徵北戰創業績。身先士卒不畏險,攻堅克難建功勳。謙虛謹慎從不驕,艱苦樸素品質高。情系人民顯本色,律己嚴明樹清風。力所能及仍奮鬥,刻苦學習尤未聞。
  • 2020年,首批開國將領還有4位健在,見證祖國崛起,他們都是誰?
    我們外貿世界第一,鋼鐵生產量世界第一,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鐵路、高速公路、高鐵等世界第一……我們繁榮昌盛的今天,是老一輩革命家們流血犧牲換來的,今天的中國不負那些逝去的先輩們,這盛世正如他們所願。而如今還有四位首批的開國將領仍然健在,親眼目睹和見證了祖國的偉大崛起。
  • 2020年僅有2位開國將軍還健在,他們分別是誰,現在過得怎樣?
    這裡的開國將領指的是1955年~1965年被授予的為國為民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將領們,但最主要的授予是在1955年那次,因此這裡所介紹的也是1955年授銜儀式上所授予的將軍。(在1961年晉升少將的張力雄將軍,以及1964年晉升少將的王扶之、文擊、塗通今將軍也都還健在)  那麼僅剩的2位開國將軍分別是誰呢?
  • 我國至今還健在的4位開國將軍,都是誰?如今過得怎麼樣?
    引言:我國至今還健在的4位開國將軍,都是誰?如今過得怎麼樣? 忘記歷史就等同於忘記了自己的根,忘記英雄就等同於忘記了過去的艱難歲月。在1955年的時候,新中國為了表彰為民族解放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給1614名將官授銜。時光飛逝,很多將領都離我們遠去。
  • 開國元帥的警衛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如今依然健在
    截止目前,健在的開國將帥共有9人,均為開國少將,他們分別是黎光、詹大南、鄒衍、楊永松、楊思祿、張力雄、王扶之、文擊、塗通今。這9位開國將軍,都是解放軍宿將,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功勳卓著。其中年齡最大的是張力雄少將,時年107歲;年齡最小的是王扶之少將,時年97歲。
  • 楊姓2位百歲開國將軍:江西一位、廣東一位;他們當中一位健在!
    根據2015年人口普查數據:楊姓總人口有4000多萬,楊姓是繼陳姓後排名第六的人口大姓。1955年,我國第一次授銜,直到1965年取消軍銜制度,總計誕生了1614位開國將帥,這十年中授予或者晉升的將官,統稱為開國將軍。楊姓有40位軍人被授予將銜,1955年時20人,1961年晉升的楊姓開國將軍有8位,1964年12位。
  • 向英雄致敬,2020年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僅剩四位,他們都是誰?
    距離1949年新中國成立,轉眼就過了70多個年頭了,中國最早參加革命的一代人也已經逐漸凋零。而在2020年,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如今還剩下四位。他們在當年在戰場上英姿勃發,率領雄獅攻城略地,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完整。
  • 2020年開國將軍僅剩四位健在,他們分別是誰?又是什麼軍銜?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開始對在抗日戰爭期間有著卓越貢獻的人,進行加官進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關於中國的十大開國元帥,他們在抗日戰爭年代為中國的成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陸空三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共產生了1048名開國將軍。
  • 2020年我國還健在的3位開國將軍,他們分別是誰?如今過得怎樣?
    我們還應該牢記的是為了新中國的成立付出鮮血和汗水的同胞們,他們中的大部分現在已經老去,有很多已經離世,我國曾在1955至1965年間授予或晉升軍銜1500多位軍人,1955年獲封的將軍們目前還在世的僅剩下3人。
  • 1955年,主管授銜工作的四位負責人,分別是什麼軍銜?
    一共評出了十位開國元帥,十位開國大將和數以千計的共和國將軍,總體來說是公平公正的。那麼主管授銜工作的負責人,又是什麼軍銜呢?我們接著往下看。眾所周知,當時主管授銜工作的是總幹部部,成立於1950年,是在主席等人的高度重視下組建的。而總幹部部的主要負責人有四位,他們分別是部長羅榮桓、副部長宋任窮、賴傳珠和徐立清。
  • 2020年還健在的開國將軍只剩4人,他們都是誰?是什麼軍銜?
    大多數人都知道1955年中國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授銜儀式,也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祖國對那些在戰爭中立下戰功的將軍的重視,其中有一段時間還取消了這種制度,過了很長時間才恢復,在1955年授銜的將軍被後人也稱為開國將軍。
  • 1955年授軍銜,五十五位開國上將之中,哪2個沒有軍隊級別?
    1955年,我軍正式開始在全軍中實行軍銜制度,當年共有55個人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在這55位開國上將之中,有軍隊級別的共計53位,其中正兵團級上將有33位,副兵團級上將有19位,準兵團級上將有1位。除了53位有軍隊級別的開國上之外,其他2位開國上將由於已經離開了軍隊系統到地方上任職,所以沒有軍隊級別。那麼,這2個沒有軍隊級別的開國上將都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首先是閻紅彥。閻紅彥是今陝西子長人,曾參與創建的陝北紅軍,並為紅軍主力在陝北勝利會師作出了不少貢獻。
  • 2020年還健在的「4位」開國將軍,一位今天離世,享年106歲
    2020年還健在的「4位」開國將軍,一位今天離世,享年106歲前言:近代的戰爭,是我們一直無法抹去的回憶。如今我們可以過上沒有戰爭沒有硝煙的生活,過上無憂無慮的日子,都是要感謝那些在戰爭年代為了祖國奉獻生命的英雄,可以說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如今的中國。
  • 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軍,還健在的都是百歲英雄,他們分別是誰?
    如今,我們家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經濟充分發展,出現了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我們不能忘記,如今和平的發展環境,是老一輩革命先驅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回想65年前,為了實現軍隊的正規化,也為了表彰開國元勳們的豐功偉績,1955年實行軍銜制,共評出一千多名將軍。
  • 楊姓兩位健在開國將軍,來自福建和江西,都年逾百歲,他們是誰?
    1955年,新中國大授銜,總計有1061位開國將帥:有10位元帥、10位大將、77位上將、177位中將和807位少將。1956年-1965年有533位軍人晉升為少將,新中國總計有1614位開國將軍。那麼楊姓有多少開國將軍呢?答案是40人。
  • 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24位師級將領,後來分別授予啥軍銜
    那麼這十二個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後來又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五個軍團分別是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紅五軍團、紅八軍團、紅九軍團,分別由林帥、彭老總、董振堂、周昆、羅炳輝擔任軍團長,共下轄1、2、3、4、5、6、13、15、21、22、23、34共12個師。紅一師師長李聚奎,政委賴傳珠。
  • 楊姓1955年開國將軍大全:四位上將、三位中將、少將兩位數!
    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建國後,歷任廣州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廣州軍區副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八、楊俊生、江西贛州市瑞金市葉坪鄉下吳坊村人,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第野戰軍第1縱隊1旅旅長、任2野第16軍參謀長。1955年任志願軍炮兵指揮所司令員。曾任,2炮兵司令員、北京衛戍區政委、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