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驅動電路提高共模抑制比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心電檢測是在強共模幹擾下的微弱信號檢測,為了提高電路的共模抑制比,常採用對消驅動電路(右腿驅動)來提高共模抑制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50261.htm

心電信號是人體特定的點與點之間的差模電壓,信號幅度在0.5mV~8mV之間,典型值為1mV.心電受到的工頻幹擾非常強,一般情況下人體的工頻幅值在V級,比心電信號大3個數量級,工頻幹擾常以共模形式出現。

在如此強的工頻幹擾中檢測出微弱的心電信號是一大挑戰,這就要求運放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一般要求在60~120dB之間,太低了影響心電圖機性能,太高的運放成本上會讓人難以接受。採用高共模抑制比的前置放大器,如在50Hz時80dB共模抑制比的儀表放大器是屬於性能比較好的產品,這樣工頻幹擾的幅值還是達到了信號幅值的十分之一,對於醫生診斷來說是不能接受的,心電圖機普遍採用對消驅動電路來進一步增強共模抑制能力。


圖1:對消驅動模型


U2A和R9,R10,R11,C7共同組成了右腿驅動電路,其原理是通過R6,R7從人體取出共模電壓反向加到人體。下面我們通過公式來說明對消驅動的作用,計算中忽略C5,C6,1A,U1B 的誤差對共模抑制比的影響,同時R10和C7是為了系統穩定而設計的,不影響低頻時共模抑制比的計算,計算時忽略,公式推導如下:

U1A,U1B作用是阻抗變換的跟隨器,有:

Vcom=Vin (1)

U2A 組成了一個反向放大器,其傳遞函數為:

Vout=-(R9*Vcom)/R8 (2)

根據基爾霍夫電流定律有:

(V1-Vin)* jwC11=Vin* jwC2+(Vin-Vout )/R11 (3)

得到Vin傳遞函數為:

Vin=R8*R11*JWC2/(R8*R11* jwC1+R8*R11* jwC2+jwC1* jwC2*R8+ jwC1* jwC2*R9 ) (4)

帶入常用電路的典型參數:

R8=10kΩ,R11=100kΩ,R9=1M,C2=100pf不考慮電容的相位影響,略去極小項則:

Vin=R8*R11* jwC2/(R8+R9) (5)

在以上參數下Vsub>in幅值為:

Vin=1 /3000=-69dB (6)

按照上述參數設計的右腿驅動電路理論上可以提供69dB的共模抑制比,這是一個對消驅動簡化模型,實際電路中考慮到阻容的誤差,濾波電容對相位的影響,運放的延遲等等,右腿驅動的共模抑制能力會劣化甚至產生震蕩,具體的電路需要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相關焦點

  • 放大器共模抑制比參數評估與電路共模抑制能力分析
    許多硬體工程師會將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視為最難掌握的直流參數,首先因為定義所涉及的因子容易產生混淆;其次,掌握了共模抑制比的定義,按其字面理解難以在設計中直接使用;最後,掌握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參數的評估方法,不代表可以在應用電路對共模信號實現有效抑制。
  • 一種高共模抑制比儀用放大電路的設計
    摘薹 本文針對傳統儀用放大電路的特點,介紹了一種高共模抑制比儀用放大電路,通過提取共模輸入電壓,引入若模負反饋,大大提高了通用儀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能力。
  • 放大器共模抑制比參數評估與電路共模抑制能力實例分析
    許多硬體工程師會將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視為最難掌握的直流參數,首先因為定義所涉及的因子容易產生混淆;其次,掌握了共模抑制比的定義,按其字面理解難以在設計中直接使用;最後,掌握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參數的評估方法,不代表可以在應用電路對共模信號實現有效抑制。
  • 信號源內阻對差動放大電路共模抑制比的影響分析與改善方法
    《差動放大電路中電阻誤差對電路共模抑制比的影響與蒙特卡洛分析》一文,介紹在差動放大電路設計時匹配電阻精度造成的影響,而在差動放大電路應用中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信號源內阻。本篇對信號源內阻在差動放大電路的共模抑制比影響進行理論分析,並提供改善方法,同時結合仿真驗證。
  • 技術分析:差動放大電路中電阻誤差對電路共模抑制比的影響與...
    如《放大器共模抑制比(CMRR)參數評估與電路共模抑制能力實例分析》中案例,由於電阻誤差導致電路共模抑制能力下降,是使用通用放大器組建差動放大電路的常見問題之一。工程師常常疑惑1%誤差的電阻對共模抑制比產生的影響有多大?本篇將詳細討論,並配合LTspice中蒙特卡洛分析進行仿真。
  • 提高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電阻的選擇很關鍵哦~
    傳統的差分放大器電路。 理想情況下,差分放大器電路中的電阻應仔細選擇,其比值應相同 (R2/R1 = R4/R3)。這些比值有任何偏差都將導致不良的共模誤差。差分放大器抑制這種共模誤差的能力以共模抑制比(CMRR) 來表示。它表示輸出電壓如何隨相同的輸入電壓(共模電壓)而變化。
  • 共模抑制比和輸入阻抗高的儀表用差動放大電路
    電路的功能一個OP放大器構成的高增益差動放大器輸入電阻較低,作為信號源電阻高的傳感放大器使用會受到限制。本電路是儀表用差動放大器的最基本電路,具有多種特點。如可以提高輸入電阻,提高共模抑制比待。OP放大器A1,A2採用了性能相近的器件,這樣可以簡化溫度補償電路;只須改變一個電阻即可自由選定增益。本電路也可作為通用直流放大使用。
  • 共模抑制比和輸入阻抗高的儀表用差動放大電路及其工作原理
    電路的功能本電路是儀表用差動放大器的最基本電路,具有多種特點。如可以提高輸入電阻,提高共模抑制比待。OP放大器A1,A2採用了性能相近的器件,這樣可以簡化溫度補償電路;只須改變一個電阻即可自由選定增益。本電路也可作為通用直流放大使用。具體有應用實例有:應變儀用高增益放大電路、半導體壓力傳感器放大器、磁阻元件用放大器、熱敏電阻等構成的格式電路放大器等。
  • 差動放大器(減法器)的共模抑制比
    輸入端結構的不同導致儀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CMRR)優於差動放大器。共模抑制比        共模抑制比CMRR,指放大電路的差模增益Aud與共模增益Auc的比值。共模抑制比越大,放大電路的精度越高。CMRR有兩種表示方法,如下,常用對數形式表示。為區別,CMR用來表示對數結果。
  • 經典儀表放大電路如何增加調零電路
    打開APP 經典儀表放大電路如何增加調零電路 發表於 2017-11-22 11:10:26 儀表放大器把關鍵元件集成在放大器內部,其獨特的結構使它具有高共模抑制比、高輸入阻抗、低噪聲、低線性誤差、低失調漂移增益設置靈活和使用方便等特點,使其在數據採集、傳感器信號放大、高速信號調節、醫療儀器和高檔音響設備等方面倍受青睞。儀表放大器是一種具有差分輸入和相對參考端單端輸出的閉環增益組件,具有差分輸入和相對參考端的單端輸出。
  • 儀表放大器電路原理、構成及電路設計
    二、儀表放大器電路的構成及原理   儀表放大器電路的典型結構如圖1所示。它主要由兩級差分放大器電路構成。其中,運放A1,A2為同相差分輸入方式,同相輸入可以大幅度提高電路的輸入阻抗,減小電路對微弱輸入信號的衰減;差分輸入可以使電路只對差模信號放大,而對共模輸入信號只起跟隨作用,使得送到後級的差模信號與共模信號的幅值之比 (即共模抑制比CMRR)得到提高。
  • 適合過程控制應用的完整高速、高共模抑制比(CMRR)
    大共模電壓擺幅也非常典型,尤其是小信號差分輸入;因此,良好的共模抑制性能是模擬信號處理系統的一項重要特性。圖1所示的模擬前端電路經過優化,可在處理這些類型的工業級信號時提供高精度和高共模抑制比(CMRR)。
  • 六問幫你搞定共模抑制比
    摘要:你或許知道「共模抑制比是差模增益與共模增益之比」,但你知道共模抑制比120dB與60dB區別多大嗎?你知道為什麼要抑制共模信號嗎?
  • CMOS接口電路
    它對輸入、輸出電信號有良好的隔離作用,所以,它在各種電路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目前它已成為種類最多、用途最廣的光電器件之一。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光的發射、光的接收及信號放大。輸入的電信號驅動發光二極體(LED),使之發出一定波長的光,被光探測器接收而產生光電流,再經過進一步放大後輸出。這就完成了電—光—電的轉換,從而起到輸入、輸出、隔離的作用。
  • 可在低電壓下實現高共模抑制比的儀表放大器
    現代的電池電壓為3~3.6V,這就要求電路能在低壓下高效工作。本設計提出的一種交流耦合儀表放大器,具有很大的共模抑制比(CMRR)、很寬的直流輸入電壓容限以及一階高通特性。這些特性大多是由高增益第一級設計提供的。電路採用普通參數值和普通容限的元件。
  • 各類放大器電路設計圖集錦
    似乎很簡單,但其在電路中的性能不佳。從實際生產設計出發,討論了分立式電阻、濾波、交流共模抑制和高噪聲增益的不足之處。大學裡的電子學課程說明了理想運算放大器因此,在單位增益和 1%電阻情況下,CMRR 等於 50 V/V(或約為 34 dB);在 0.1%電阻情況下,CMRR等於 500 V/V(或約為 54 dB)—— 甚至假定運算放大器為理想器件,具有無限的共模抑制能力。若運算放大器的共模抑制能力足夠高,則總 CMRR 受限於電阻匹配。某些低成本 運算放大器具有 60 dB 至 70 dB 的最小 CMRR,使計算更為複雜。
  • SiC/GaN等第三代半導體電源電路測試方案
    目前很多工程師在橋式電路設計中都是以低壓側開關特性來評價器件,以及設計驅動電路,因為有「接地」參考,似乎只要帶寬滿足、電壓範圍滿足就可以了,但是事實上很多人忽略了其實高壓側和低壓側在驅動和特性本身並不是相同的,不能通過下管測試推算上管測試,但是為什麼工程師不真正來測試高壓側Vgs呢?
  • SIC MOSFET驅動電路設計-短路保護
    更多好文,點擊「歷史文章」回覆:「EV4」將得到本文相關資料上期回顧:SIC MOSFET驅動電路設計概述由於SIC MOSFET晶圓面積小,電流密度大且短路能力較弱,因此對電路保護要求更高。SIC MOSFET驅動電路與現有的SI功率器件驅動電路相兼容,但其驅動電路中的短路保護部分比較難搞。
  • 音圈電機驅動電路
    打開APP 音圈電機驅動電路 發表於 2019-10-01 14:31:00   音圈電機驅動電路   最近做一個音圈電機驅動電路
  • 實用的步進電機驅動電路
    本設計選用第三種方案,用PMM8713三相或四相步進電機的脈衝分配器、SI-7300A兩相或四相功率驅動器,組成四相步進電機功率驅動電路,以提高集成度和可靠性,步進電機控制框圖見圖1。電流驅動方式最常用的是PWM恆流斬波驅動電路,也是最常用的高性能驅動方式,其中一相的等效電路圖如圖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