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是原罪,消費者是同謀」。也許這句話略為偏頗和激進,但不可否認的是,「時尚」背後暗藏著資源浪費和汙染。鞋服、配飾、包袋、化妝品等時尚產品,從生產時帶來的水汙染等問題,到淘汰時帶來的垃圾填埋,都給環境帶來了巨大挑戰。隨著這些問題的產生,可持續時尚一詞悄然興起。看似對立的兩個詞彙,組合在一起,卻仿佛成為了時尚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之一。
圖片來自網絡
2020年的疫情如同催化劑,激發了行業對於可持續時尚議題的探討。現如今,可持續時尚顯然已成為多方關切。無論是消費者、品牌還是供應鏈端,可持續這一概念都不再陌生。這實際上是一個閉環。消費者意識覺醒,其對於可持續的關注和認同,促使品牌將可持續納入自身體系。而與二者都密切相關的供應鏈端,自然不會等閒視之。其中表現最為直觀和亮眼的,莫過於品牌與集團。
對於品牌來說,踐行可持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從原材料入手,同時把控設計理念,最終實現產品端的可持續;而作為品牌背後的集團而言,可持續不僅僅意味著一件新品,更多的代表著其發展理念,是更為宏觀層面的內容。近日,一些品牌和集團在可持續時尚方面頻頻亮相。
「Move to Zero」計劃——來自耐克的環保路線
2019年9月,NIKE發布了「MOVE TO ZERO」計劃。一年後的現在,NIKE通過網絡舉辦了一場「MOVE TO ZERO」線上圓桌會議。耐克於會上所宣告的未來計劃可以總結為兩點:2025 年之前,將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為自有自營設施來供能;2030 年之前,Nike 將在其全球供應鏈中減少 30% 的碳排放。
從以上計劃中不難看出耐克對於可持續概念的支持與踐行。耐克方面表示,保護環境就是保護體育的未來。作為全球目前最大的運動品牌,耐克做出了符合其長遠利益的選擇。
而數據顯示,過去兩年,約九成以上的耐克鞋類產品生產廢料實現了再利用,約七成以上的耐克鞋類和服裝採用了可回收材料。今年,耐克更是發布了可持續「Space Hippie」系列鞋,於線下推出了沉浸式「廢料玩家手工坊」店內體驗活動。耐克極力在推廣可持續概念的同時,進一步推進自身品牌建設。
耐克表示,該項計劃將持續貫徹到設計、製造到運輸和銷售等多個環節。
圖片來自耐克
優衣庫「明日博物館」:科技下守護綠色
近日,優衣庫方面宣布,將於11月5日首次亮相本屆進博會,屆時將打造1500平方米「明日博物館」十大創新展區。「明日博物館」以呈現藝術與科技的創新為主旨,向消費者展現美好生活。
其中,第十大展區為環保展區,其主題為「服裝的可持續發展力量:減塑節水,守護綠色地球家園」。在服裝的可持續發展方面,優衣庫作為以「科技公司」自居的服飾品牌,是有一定話語權的。
此前,優衣庫曾推出DRY-EX系列,該服飾系列的面料取材於飲料瓶,最終加工為再生聚酯纖維面料。早在去年,優衣庫就用上了最新節水牛仔服裝製造技術,這種創新方法最多能夠節約99%牛仔褲水洗過程中的用水量,平均能夠節約90%以上的水洗步驟用水。
優衣庫的可持續理念,更多體現在其對於面料選材和再利用上。這種依託科技實現綠色環保可持續的方式,更符合其品牌定位。
圖片來自優衣庫
寶潔亮相進博會,特設可持續發展區
近日,寶潔公司宣布,將以「向上向善,共創未來」為參展主題,亮相本屆進博會。
在本屆進博會上,寶潔將重點展示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新成果,同時也會推出多款首次展出的新產品。寶潔方面稱,將在現場宣布寶潔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規劃和承諾。
在展區設置方面,寶潔特設了可持續發展區,用來展現集團內部相關項目。據悉,主要項目包括寶潔美尚事業部「盡責盡美」項目、代表綠色智造的「燈塔工廠」寶潔太倉工廠、綠色電商供應鏈網絡,「盡責盡美,重塑新生」塑料空瓶回收再生行動等。
早在10月9日,寶潔公司美尚事業部就已攜手WWD(Woman』 Wear Daily)亮相上海時裝周,舉辦了首屆 「Responsible Beauty 盡責,盡美」高峰論壇。此前,寶潔更是發布了萬字可持續發展白皮書,明確提出了「產品安全、品質與效用、可持續性、透明度、平等與包容」五項相互依存的基本原則。「盡責盡美,重塑新生」則是寶潔與京東物流在綠色供應鏈方面展開的一次創新合作,目的是實現塑料空瓶回收再生。
圖片來自寶潔
香奈兒發行6億歐元債券用於可持續,設立可持續負責人
近日,據路透社報導,奢侈品牌香奈兒發行了6億歐元債券。香奈兒方面表示,該債券這筆錢將幫助香奈兒轉變其業務模式,並實現其今年初發布的Mission 1.5°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目標,部分收益可能用於投資開發塑料或皮革替代品的初創企業。
該報告顯示,香奈兒計劃到2030年,旗下各部門的碳排放量減少50%;到2025年,旗下自有業務向「100%可再生能源模式」轉變。另外,Chanel將只支持符合國際碳減排聯盟(ICROA)原則的項目;Chanel 將資助環境適應項目,同時在自身的價值鏈內外建立有彈性的原材料供應鏈。
此前,香奈兒還新設立了人權和企業可持續主管職位,由Agathe Derain擔任。香奈兒方面表示,該項新職位的主要職責在於加強品牌在人權領域的專業認知,提供對新興議題的洞察,以及判定全球供應鏈存在的潛在風險。
圖片來自網絡
雅詩蘭黛計劃:旗下品牌Origins將使用可回收管狀包裝
近日,雅詩蘭黛宣布,將推出可回收管狀包裝,同時於2021年將其在市場上進行推廣。此項計劃的合作方為化工企業SABIC(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及包裝供應商 Albéa,而主要踐行者為雅詩蘭黛旗下品牌Origins(悅木之源)。
雅詩蘭黛方面表示,此項計劃是整個集團可持續包裝目標的一步。預計到2025年,悅木之源包裝中的消費後回收塑料(即PCR材料)數量將增加50%。同時,到2023年,至少八成以上的包裝可以實現循環再利用。
此前,同為美妝集團的歐萊雅曾推出線上生態設計工具「SPICE」。該工具用於評估化妝品包裝的環境足跡,幫助包裝工程師作出更可持續的設計選擇,加速創新的可持續性。
對於可持續包裝這一領域來說,美妝行業對其的試探是多樣且持續的。使用可回收包裝,對品牌來說,也是吸引消費者的賣點之一。